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北师大版.doc_第1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北师大版.doc_第2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北师大版.doc_第3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北师大版.doc_第4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北师大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 年 级 下 册 期 中 试 卷班级: 姓名: 一、基础知识(26分)1、请用正楷字规范的默写陈毅的梅岭三章中的第二、三章。(4分)2、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潸然(shn) 矜持(jng) 撑篙(ho) 瞭望(lio)B.青睐(ci) 充沛(pi) 灼伤(zhu) 徜徉(yng)C.着陆(zh) 咽泣(yn) 冰碴(zh) 诧异(ch)D.拜谒(y) 门闩(shun) 干戈(g) 黄晕(yn)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高谈阔论 坛花一现 迫不及待 窃窃私语B.神采奕奕 彬彬有礼 破镜重园 月白风清C.世外桃园 晓风残月 顺藤摸瓜 事倍功半D.四面楚歌 挺而走险 厚此薄彼 貌和神离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上级部门决定铺张扬厉,在全系统内大力整顿。B.近年来,各式各样的英语辅导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C.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狂妄自大。D.他非常勇敢地搭救了那个女孩子,真是火中取栗呀!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B.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C.北京博物馆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D.我们听到的是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容。你正排队买东西,一个后来的插到你前面。遇到这种情况,你认为委婉得体的说法是( )A.你高声喊:“按顺序排队,请到后边去!” B.你小声说:“真好意思!”C.你说:“您如有急事,请站到我这,我到后边排队去。” D.你说:“别插队!自觉点!”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麦苗在霜冻时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 , ,春分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A.着大靸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 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B.,穿老羊皮背心,着大靸鞋,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 上山梁,绕山嘴,爬高高的梯田C.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 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绕山嘴D.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着大靸鞋,穿老羊皮背心 爬高高的梯田,上山梁,绕山嘴3、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运用比喻的诗句是 , 。我们从车窗里看见你,你这样的容光焕发,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 。城中桃李愁风雨, 。 ,春天的脚步总是那么匆忙。 , ; , 。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二、语言运用(共9分)1、某中学用五个同音字作为校训,以此激励师生创建良好的校风。请依次填写出其余的四个字。(2分)秩序井然突出一个“静”字;环境整洁突出一个“ ”字;文明礼貌突出一个“ ”字;力争上游突出一个“ ”字;强身健体突出一个“ ”字。2、仿照例句,再写出一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2分)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仿句:语文是 ,让人 。3、有一天,一个初学绘画的人去拜访德国著名画家阿道夫闵采尔,向他诉苦说:“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消一天工夫,可是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阿道夫闵采尔听了,说:“ 。”(2分)4、提炼下面这段话的主要信息。(连标点不得超过30个字)(3分)徐霞客游记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不仅篇幅之宏大,内容之丰富,是以前任何游记无与伦比的,而且摹景抒情都有独到之处。徐霞客游记又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以实地考察所得,纠正了古代地理书籍的一些谬误,也有许多新发现。 三、阅读理解(25分)(一)认真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桃 树一株桃树,长在一棵胡桃树旁边,它满怀嫉恨地望着枝丫结满了累累果实的胡桃树。“为什么那棵树就长这么多果实,而我长这么少呢?”它想到,“这是不公平的,我一定要想办法也长得那么多。”“千万别这样想呀!”一株李树看透了桃树的心思,劝告道,“你难道没有看到胡桃树的树干长的有多粗大吗?你没有看到它的枝丫多强壮吗?我们每个人都要量力而为,想法子长出好果子!要重质不要重量。”可是桃树已经嫉恨得糊涂了,压根儿不愿听。它要求它的树枝从大地吸收更多的养料,要它的细枝输送更多的树汁。于是它展开了更多的花朵,花朵都结了果实。由头到脚全结满了桃子。可是当桃子成熟时,它们的重量就增加了,以至于枝丫都负担不起它们,而且树干也撑不住那些果实的重量。桃树呻吟一声,弯了,接着“咔嚓”一声巨响,树干断了,整株树倒了下来。桃子全烂在了胡桃树的脚下。1、桃树嫉恨胡桃树结很多果子,李树是怎样劝告它的?(2分)2、桃树没有听李树劝告,它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2分)3、你知道桃树错在哪儿吗?(4分)4、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4分)(二)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在原诗中将诗句补充完整。(2分)2、本诗是一首 (体裁),作者 ,字 , (朝代)人。本诗押的是 韵,全诗的韵脚是 。(3分)3、选出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首联诗人回顾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B.本诗多用对偶句,如颔联、颈联,对仗极为工整。C.尾联表明自己愿以身殉国的决心,全诗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忧虑和对前途的迷惘。D.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忧国叹己的情怀。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5、请你再写出一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不少于两句)(4分)四、作文(40分)曾经有过这样一个调查:世界上谁最快乐?在上万个答案中,有四个答案十分精彩,它们分别是:吹着口哨欣赏自己刚刚完成自己作品的艺术家;给婴儿洗澡的母亲;正在沙地里堆城堡的孩子;劳累了几个小时终于救治了一位病人的外科大夫。要求:以“快乐”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略2、(1)D (2)D (3)C (4)C (5)C (6)A3、(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2)你的笑容多么甜美。(3)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4)春在溪头荠菜花。(5)春天的风筝驮着一片阳光(6)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二、语言运用1、净、敬、竞、劲 2、略3、亲爱的,请倒过来试试。要是你能够花一年工夫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就准能够卖掉它。4、徐霞客游记既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又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三、阅读理解(一)1、你难道没有看到胡桃树的树干长的有多粗大吗?你没有看到它的枝丫多强壮吗?我们每个人都要量力而为,想法子长出好果子!要重质不要重量。2、它要求它的树枝从大地吸收更多的养料,要它的细枝输送更多的树汁。于是它展开了更多的花朵,花朵都结了果实。由头到脚全结满了桃子。树干断了,整株树倒了下来。桃子全烂在了胡桃树的脚下。3、一是嫉妒别人的成果。嫉妒是一种十分有害的心理状态,根子是自私。有了嫉妒心理就会头脑发晕,做出事来是十分危险的。二是不能客观地评估自身的实力,不能量力而行,而是头脑发热,重量不重质,一味地追求“数量”。4、不要嫉妒别人的成就,要培养公心、爱心,要为别人的成果感到高兴。同时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追求虚荣,要脚踏实地的做事。(二)1、略2、七律 文天祥 履善 南宋 ing 经、星、萍、丁、青3、C4、作者直抒胸臆,表达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5、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第二单元成功体验一、语言积累与应用(30%)1下面每个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然后将改正后的字写入田字格中。(6%) 披衰戴笠 狂风呼哮 脍灸人口 枯萎雕谢 入不付出 低吟潜唱 (蓑、啸、炙、凋、敷、浅)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 酝酿( ) 抖擞( ) 应和( ) 冰碴( ) 动弹( ) 着大靸鞋( )( ) 客棹( ) ning su h ch tan zhu s zho 3根据本单元课文内容填空。(10%,其中前3小题每空0.5分,后3小题每空1分) “ ”,不错的,像 。风里带来些 ,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 朱自清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 , ,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 。 朱自清春忽然从 , ,滚滚而来。从关外 ,漫过山梁, , , , ,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林斤澜春风南朝四百八十寺, 。 杜牧江南春绝句应怜屐齿印苍苔, 。 叶绍翁游园不值 ,春在溪头荠菜花。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答案略)4选出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 A. 自从他参加了少年足球队后,足球就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B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C执法部门要虚张声势,让假冒伪劣产品丧失市场。D有无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应选B 5为迎新春,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下列对联,何者最适合贴在书房门口?( )(2%)A门集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B万户春风为子寿,半窗松雪论天伦C春风得意千条绿,快马加鞭万里程D立节可为千载道,成文自足一家言应选D6参照加点的文字,将下面句中画线的部分加以删减,使整段话更加整齐、和谐。(3分)近观湖面,绿水荡漾,波光闪烁;向远处的青山极目望去,峰峦此起彼伏,峻岭绵延不断伸向远方。(改为:远望青山,峰峦起伏,峻岭绵延。)7“三月三,放风筝”,校学生会准备举办一次“小风筝竞飞”活动。请你展开联想和想像,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富有创意的标语。(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3分)( 例一:让理想与风筝齐飞,让希望与春天同在!(对偶)例二:风筝飞满天,快乐无止境!(夸张)例三:放飞风筝,放飞理想,放飞美丽的心情!(排比)二、阅读。(35%)(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9%)采桑子注 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拢。注这首词是作者颖州西湖组词采桑子十首中的第四首。1 你能从词句中推测出作者所描绘的时令么?说说你的依据。(4%)答: (作者描绘的时暮春时节的景色。“群芳过后”、“狼藉残红”、“飞絮”等意象,都展现出暮春的物候特征。)2 首句中的“好”字统领全词。作者认为“群芳过后”的西湖究竟好在哪儿?试结合词句谈谈你的感受。(5%)答: (“群芳过后”的西湖,好在一个“空”字上。群芳已过,笙歌散尽,湖畔唯有词人独自品味暮春的清空幽寂的美趣,游人去了,双燕才在细雨中翩然归来,清静之中又增添了空灵、欢娱的意趣。意思对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问题。(26%)春日感言朱国良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悄悄来临,“杏花春雨江南”,这是上了名诗之页的。历数我经历的几十个春天,总是乍暖还寒,需要反反复复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因此春光很金贵,春光也往往只能雨中(ku sh) ,总在不经意中,便进入了初夏的境地,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慨。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一种(zh zhu) 。这也是对照冬天的岁月,有比较而有鉴别的一种实际行动,虽然说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生要素;这也是一种反衬和折射: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判定青松的高洁?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像。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如果说冬天是一篇哲学,是一则寓言,那么春天则是一首(shn su) 的诗,是一曲明朗的歌,春天也让有思想的人感动和感慨。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说的。翻翻一部唐诗吧,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们对春的感慨。摆着道学面孔的人们,是不是不咏唱春天呢?北宋理学家程颢写下了春日偶成,还成了千家诗的第一首。朱熹更是有名的“老夫子”,他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吟唱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春日诗。和尚是讲究四大皆空的佛门子弟,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动“凡心”。南宋的志南和尚写下了这样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中国的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为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山、春游、春宵、春眠等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品味春色,沐浴春风,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的。“闺中少女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如果这位生在封建时代的女子奈何不了这种生活的话,那么现代的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那则更有甘愿为春天(f l) 的意味了。这先生长期在哈佛教书,五十岁那年的春日,有一天在讲台上,偶有知更鸟飞来,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感受到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对学生们说,我与阳春有约!冲出教室,开始了他云游欧洲大陆之行。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难怪首次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宇就是“春”,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此行江南去,千万和春住”。居住在大观园中的史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可是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谁也挡不住“落花流水春去也”的结局。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表现了时间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