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必修学分认定测试卷(语文版).doc_第1页
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必修学分认定测试卷(语文版).doc_第2页
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必修学分认定测试卷(语文版).doc_第3页
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必修学分认定测试卷(语文版).doc_第4页
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必修学分认定测试卷(语文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版必修(1)班级_姓名_学号_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 (每空1分,共22分) 1.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 ,姗姗可爱。 2.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 _ , , _,信可乐也。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_ , 。驾一叶之扁舟, ,寄蜉蝣于天地, 。4.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_, _,_。盖將自其变者而观之,_;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_, 而又何羨乎?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而刘_,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6.苏轼,字子瞻,号_,北宋伟大的文学家、书画家,“_”之一。其诗清新豪爽,独具风格。词开_一派,与辛弃疾合称“_”,对后世影响很大。二、积累和整合(15分,每小题3分)、选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 )A揣摩 喘气 湍急 惴惴 摇摇欲坠 B暴戾 奴隶 莅临 战栗 厉兵秣马 C聒噪 恬静 甜蜜 搜刮 老牛舐犊D束缚 漂泊 落魄 磅礴 博闻强识、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波澜 烦琐 残羹冷灸 喋喋不休B严竣 漫溯 悍然大睡 接踵而来C亵渎 寥廓 翘首云天 安然无恙D纨绔 寒喧 彬彬有礼 素味平生 、下面一封求助信的语言运用有不得体的两处是( ) 我是本市县一所中学的高一级学生,现学校正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我很希望能到贵公司参观调查。 虽然我缺少研究经验,但我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希望公司领导不要惟“经验”是图。附上我设计的几份调查表,相信你们会慧眼识英雄而尽量配合我的。希望能得到您们的指导和帮助。A B C D.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祖母刘愍臣孤弱 B.臣密今年四十有四C.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D.举酒属客. 下列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而又何羡乎? B而今安在哉?C何为其然也? D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三阅读与理解(共41分)课内阅读题(12分)(一)陈情表(节选)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宠命优渥 宠:恩荣 B.听臣微志 听:听信C.日薄西山 薄:迫近 D.更相为命 更:交互、交替本段文字中有的语言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形成四个成语,至今还活跃在我们的口语或书面语中,它们是(8分)(1)。其意思是:_ _ 。(2)。其意思是:_ _ 。(3)。其意思是:_ _ 。(4)。其意思是:_ _ 。下面四个句子中的“之”字,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A.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B.外无期功强近之亲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课外阅读题(35分) (二) 程门立雪宋史(4分)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补充:程颐(1033-1107),字正叔,河南洛阳人。学者称伊川先生,与其兄被合称为“二程”,他被称为“小程”。北宋儒家学者,著名哲学家,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洛学”的创始人之一。杨时,北宋著名理学家,号龟山,曾受业于程灏、程颐兄弟,最早把二程理学传入福建,开创理学的“道南系”。被尊为“闽学鼻祖”。)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颐既觉 去:_觉:_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发?(2分)答:_ 。 (三) 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17分) 刘心武 从1950年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10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菜,且不说她能独自做出一桌宴席,令父亲的那些见过大世面的朋友交口称誉,就是她平日不停歇地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肉等,也足以叫邻居们啧啧称奇。有人就对我发出警告:“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得惯啊!”但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皮、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总是要数落我一顿。母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嘴意味着道德开始滑落当然很多年后,我才能将所意会到的,整理为这样的文句。 母亲在饮食上如此令邻居们吃惊,被一致地指认为对我的“娇惯”和“溺爱”。但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是,我家是大院中有名的邮件大户。如果那几十种报刊都是我父亲订的,当然也不稀奇,但我父亲其实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其余的竟都是为我订的。就有邻居大妈不解地问我母亲:“你怎么那么舍得为儿子花钱啊!你看你,自己穿得这么破旧,家里连套沙发椅也不置!”母亲回答得很坦然:“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 1959年,我被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勉勉强强地报了到。我感到“不幸中的万幸”是,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深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我满以为,母亲会纵容我“依然故我”地那样生活。但是她却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出她丝毫没有犹豫过。母亲不仅把我“推”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报刊的订费,我只能充分地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 1960年春天,有一个星期六我回到家中,进门就发出情况异常,仿佛在准备搬家似的果不其然,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校去任教,母亲也随他去。我呢?父亲和母亲都丝毫没有犹豫地认为,我应当留在北京。问题在于:北京的这个家,要不要给我留下?如果说几间屋都留下太多,那么,为什么不至少为我留下一间呢?但父亲却把房子退了,母亲呢,思想感情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地生活。父亲迁离北京后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我忽然意识到我在北京除了集体宿舍里的那张上铺铺位,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 1966年春天,我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就在那个春天,我棉被的被套糟朽不堪了,那是母亲将我放飞时,亲手给我缝制是的被子。它在为我忠实地服务了几年后,终于到了必须更换的极限。于是我给在张家口的母亲写信要一床被套。这对于我来说是自然到极点的事。母亲很快寄来了一床新被套,但同时我也就接到了母亲的信,她那信上有几句话我觉得极为刺心:“被套也还是问我要,好吧,这一回学雷锋,做好事,为你寄上一床”睡在换上母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我有一种悲凉感:母亲给儿子寄被套,怎么成了“学雷锋,做好事”,仿佛是“义务劳动”呢?现在我才醒悟,母亲那是很认真很严肃的话,就是告诉我,既已将我放飞,像换被套这类的事,就应自己设法解决。她是在提醒我,“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 母亲将我放飞以后,我离她那双给过我无数次爱抚的手是越来越远了,但她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金品语文www(1)文章的结尾一段“母亲将我放飞以后”其中“放飞”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1分) _ (2)文中共写了几次“放飞”,请作简明概括。 (3分) _ _.作者认为母亲“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来”,请结合全文,谈谈母亲给予了“我”哪些人生启示。(3分) _ (1)“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2分) _(2)母亲注重孩子的饮食,对衣着和家中摆设却毫不讲究,却给孩子订“几十种报刊”,你能从中悟出母亲的“育子”之道吗? (4分)答: _ _ 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4分)A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家刘心武主要通过回忆生活中母亲对自己的种种关心和照顾,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浓浓的舐犊深情。 B文中的母亲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有独到之处,她不是把孩子紧紧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而是将孩子“放飞”,只有敢于“放飞”,孩子将来才会真正有出息。 C对于母亲给予的爱,作者并不是当时就理解的,而是在经历过种种的人生体验之后,才能领悟到这种高层次的母爱。 D作者写自己被母亲“放飞”后的种种痛苦感受,描绘了自己心灵成长的艰辛,目的是告诉我们,真正的母爱,就是能为子女作长远打算的爱。 E本文文字朴实无华,虽然没有用华丽的辞藻来歌颂母亲,却能使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母子之间那种浓郁的深情。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4分) 侯银匠汪曾祺侯银匠店特别处是附带出租花轿。银匠店出租花轿,不知是什么道理。 侯银匠中年丧妻,身边只有一个女儿侯菊。在同年的女孩子还只知道抓子儿、踢毽子的时候,她已经把家务全撑了起来。开门扫地、掸土抹桌、烧茶煮饭、浆洗缝补,事事都做得很精到。一家有女百家求,头几年就不断有媒人来给侯菊提亲。侯银匠千挑万选,看定了开粮行陆家的老三。侯银匠问菊子的意见。菊子说:“爹作主!”侯银匠拿出一张小照片,让菊子看,菊子噗嗤一声笑了。“笑什么?”“这个人我认得!”从菊子的神态上,银匠知道女儿是中意的。定亲后,陆家不断派媒人来催婚。三天一催,五天一催。侯菊有点不耐烦:“总得给人家一点时间准备准备。”侯银匠顺着女儿的意思,搜罗了点金子打了一对耳坠、一条金链子、一个戒指。侯菊说:“不是我稀罕金东西。大嫂子、二嫂子家里陪嫁的金首饰戴不完。我嫁过去,有个人来客往的,戴两件金的,也显得不过于寒碜。”侯银匠知道这也是给当爹的做脸,于是加工细做,心里有点甜,又有点苦。爹问菊子还要什么,菊子指指花轿,说:“我要这顶花轿。”“这是顶旧花轿,你要它干什么?”“我看了看,骨架都还是好的,我会把它变成一顶新的!”侯菊动手改装花轿,买了大红缎子、各色丝绒,飞针走线,一天忙到晚。她又请爹打了两串小银铃,作为飘带的坠脚。轿子一动,银铃碎响。轿子完工,很多人都来看。转过年来,春暖花开,侯菊就坐了这顶手制的花轿出门。临上轿时,菊子说了声:“爹!您多保重。”鞭炮一响,老银匠的眼泪就下来了。花轿没有再抬回来,侯菊把轿子留下了。大嫂、二嫂家里都有钱。侯菊有什么呢?她有这顶花轿。全城的花轿,都不如侯菊的花轿鲜亮,接亲的人家都愿意租侯菊的。这样她每月都有进项。她把钱放在抽屉里,对丈夫说:“以后你要买书订杂志,要用钱,就从这抽屉里拿。”陆家一天三顿饭都归侯菊管。陆家人多,众口难调。老大爱吃硬饭,老二爱吃烂饭,公公婆婆爱吃焖饭。侯菊竟能在一口锅里煮出三样饭。公公婆婆都喜欢三儿媳妇。婆婆把米柜的钥匙交给了她,公公连粮行账簿都交给了她。她实际上成了陆家的当家媳妇。她才十七岁。侯银匠有时以为女儿还在身边。他的灯盏里油快干了,就大声喊:“菊子!给我拿点油来!”及至无人应声,才一个人笑了:“老了!糊涂了!”女儿有时提了两瓶酒回来看他,椅子还没有坐热就匆匆忙忙走了,陆家一刻也离不开她。侯银匠不会打牌,也不会下棋,他能喝一点酒,也不多,而且喝的是慢酒。两块茶干,二两酒,就够他消磨一晚上。侯银匠忽然想起两句唐诗,那是他錾在银簪子上的。想起这两句诗,有点文不对题: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21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3分) 22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侯银匠什么样的情感?(3分)23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4分)24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4分)四、25翻译下列语句(6分)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2分)_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2分)_3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2分)_五、写作(60分) 26作文:中学生富于幻想,易动感情。在同学们的心灵深处一定会不断地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理解,渴望有位好友,渴望获得成功,甚至渴望得到一条漂亮的裙子,一本好书等。请以“我渴望”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适当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不少于字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1)学分认定测试卷(高一)【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8分)桂影班驳,姗姗可爱。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举匏樽以相属 渺沧海之一粟4.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而天地曾不能一瞬 则物于我皆无尽也5.内无应门五尺之“童”(电脑上无原字,姑代之)茕茕孑立 夙婴疾病6.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 豪放 苏辛二、积累和整合(15分,每小题3分)、B l。A揣chui 喘chun 湍tun 惴zhu 坠zhuC聒gu 恬tin 甜tin 搜刮gu 舐sh D束缚f 漂泊、落魄、磅礴、博闻强识b、C。A灸炙 B竣峻 悍酣 D味 昧 暄喧DAD三阅读与理解(37分)(8分)B(8分)(1)日薄西山 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衰老临近死亡,或事物腐朽即将灭亡。(2)气息奄奄 气息十分微弱,形容快要断气的样子。(3)人命危浅形容寿命已经不长,即将灭亡。(4)朝不虑夕 早晨不能考虑晚上会怎样。形容情势危急,随时都可能发生变故。(3分)A(5分).离开 睡醒 (2分)杨时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值得学习。(3分)(4分)“放飞”在文中是个比喻,意思是孩子一旦长大,就应让他“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共写了三次。 (1)儿子考上北京师专,本来可以在家住宿,她却把儿子“推”到学校去住。 (2)举家外迁,却不给儿子在北京留下一间可以作为“家”的房子。(3)把替儿子做被套当做“义务劳动”。 (6分)(1)吃正经饭走正经路做正经人。 (2)重精神轻物质 (3)独立生活;独立解决困难。 (4分)(1)尊重孩子的个人爱好。 (2)把“身体好”放在首位,培养孩子不贪慕虚荣的纯朴天性。 (4分)A D答案21(4分)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为下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在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节提供依据。 从突出侯菊的精细能干着眼,为写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依据。22(4分)甜:因为女儿终于长大成人了;嫁了个好人家(女儿有了个好归宿);可以为自己女儿打首饰了。苦:女儿出嫁后自己会很孤独;女儿出嫁也只能给这点首饰。 深沉的思念,难言的孤独,自我安慰。23(5分)要花轿早有打算 改装花轿心灵手巧 出租花轿善于经营,贤惠体贴24(5分)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以有形写无形,更有情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四、25翻译:(6分)院中有一棵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的那一年亲手栽种的,今天已经是干直叶茂,象把打开的巨伞一样了。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看做一样是荒诞不经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是凭空编造的。3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朝廷的恩宠,任命我为太子洗马。四、作文(60分)导引感悟”后面所填词语可经是动词(动词短语),写对某一种活动的感悟,如“感悟踢球”;也可以是名词(名词短语),写对某一事物的感悟,如“感悟飞瀑”,或对某一段时光的感悟,如“感悟高一”;甚至于可以是形容词,写对事物属性的感悟,如“感悟美丽”,叙写自己对美丽的感觉、感受与领悟,说明什么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