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下册语文将相和复习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将相和复习教案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胆怯、拒绝、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3、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快乐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国的文学名著、历史名著浩如烟海,其中有一部名著被鲁迅先生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大家知道是哪一部吗?(史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将相和这篇课文,就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板书课题:将相和) 2、多媒体课件出示司马迁及史记的相关资料,学生自主阅读并交流。 二、理清文章脉络,把握学习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2、学生练习朗读课文。要求: (1)独立朗读,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3)小组内交流并理解“诚意、绝口、失信、抵御、推辞、理屈、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同心协力、负荆请罪”等词语,扫清字词句的障碍。 (4)组长领读生字词。 (5)小组内进行生字词检测:指读、抢读、说句子等。 (6)小组内练习朗读课文。 3、课件出示阅读思考:读了课文,你会发现课文主要写了三个故事。你能为这三个故事加上合适的小标题吗? 4、学生小组合作,划分三个故事所在的段落,并给这三个故事加小标题。 5、全班交流,师板书三个小标题。(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三、走进经典故事,激活人物形象 1、学生自主阅读“完璧归赵”,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110自然段,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全班汇报。(赵王得到一件无价之宝和氏璧是起因;秦王得知后想骗取和氏璧,蔺相如巧妙周旋是经过;蔺相如认清秦王面目,秘密将和氏璧送回赵国是结果。) 2、精读“完璧归赵”,赏析人物形象。 (1)秦王的言而无信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2)精读第6自然段,初步概括蔺相如的形象。 指名朗读第6自然段,思考:从蔺相如的话中,你发现了什么? 蔺相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勇有谋,能够处理好麻烦的人。) (3)精读趣演第8自然段,体会蔺相如的智慧。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学生在小组内表演第8自然段的内容。 全班表演,奖励优秀者。 师生共同总结人物个性。(蔺相如是一个勇敢机智、随机应变、足智多谋、不畏强暴、爱国的人。) (4)小组内合作学习第9自然段,体会蔺相如的智慧。 组内指名朗读,将蔺相如的话,用波浪线画出来。 小组讨论:你怎样理解蔺相如对秦王说的话?(蔺相如洞悉秦王本性,料定他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并且以“信用”作为法宝来震慑他,使得秦王即便想杀他,也不能杀他,只好将他送回赵国。) (5)小组内练习讲一讲“完璧归赵”的故事。 3、小结: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精神值得人们称赞。 四、整体朗读课文,巧妙布置作业 1、学生练习把握好角色,朗读将相和。 2、学生练习将“完璧归赵”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复述故事,巧设情境 1、导入:同学们,将相和这篇课文共由三个故事组成,你们还记得吗?我们已经学完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谁来给大家讲一讲? 2、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将相和。 二、走进“渑池之会”,体会“机智过人”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1115自然段,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汇报。(秦王约赵王在渑池相见是起因;席间秦王百般刁难赵王,蔺相如挺身而出,保护赵王是事情的经过;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让赵王回去是结果。) 2、抓住重点,剖析故事。 (1)出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全班交流。(蔺相如看到秦王用让赵王为他鼓瑟的方法来侮辱赵王,特别气愤,所以逼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击缶后,不敢拿赵王怎样,是因为他知道大将军廉颇已经在边境上作好了准备。) (2)阅读思考:大将军廉颇在渑池之会上起到了什么作用?初步概括廉颇的人物形象。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全班小结。(秦王听说廉颇已经在边境上作好了准备,就不敢拿赵王怎么样,说明廉颇英勇善战,就连秦王也畏惧他几分。) 3、同桌之间练习讲一讲“渑池之会”的故事。 三、走进“负荆请罪”,感受“知错能改”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1618自然段,画出重点语句,记录自己的感触。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1618自然段。 (2)请学生画出描写人物神态、语言的句子。 (3)学生朗读自己画的句子,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4)教师相机整理小结。 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故事内容。 (1)“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 想一想:廉颇的话说明了什么?(蔺相如因为在“渑池之会”上又立了功,所以赵王加封他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自然心里会不服气。) (2)“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从蔺相如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有什么样的品质? 听了蔺相如的话,你有什么感触? (3)精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18自然段。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廉颇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勇于承认错误,知错就改。) 3、小组内练习讲一讲“负荆请罪”的故事。 四、剖析“将相分和”,领悟“爱国情怀” 1、学生思考: (1)蔺相如的职位一升再升,原因是什么?(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上立功。) (2)廉颇心有怨气,原因是什么?(蔺相如的职位一升再升,位于自己之上。) (3)将相又和好了,原因是什么?(蔺相如和廉颇都能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 (4)分别概括蔺相如和廉颇的人物形象。(蔺相如是一个机智勇敢、不畏强暴、胸怀宽广、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廉颇是一个英勇善战、光明磊落、知错就改、顾全大局、爱国的人。) (5)分析蔺相如和廉颇在思想上的共同特征。(以国家利益为重,爱国。) 2、师小结: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他们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个人投资合同范本
- 加盟合同范本首页模板
- 厨师劳动合同补充协议
- 共享整体装修合同范本
- 合伙做橱柜店合同范本
- 公司工程项目合同范本
- 北京技术开发合同范本
- 办公区域转让合同范本
- 保险合同没写分红协议
- 2026年一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结构考试题库300道新版
- 应急预案寺院
- 2025年时事政治热点题库考试试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幼儿日常活动安全培训课件
- 土石坝除险加固设计规范(2025版)
- 中国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
- 国家创伤医学中心设置标准
- 金融领域职业生涯规划书3000字范文
- GB/T 4699.2-2025铬铁、硅铬合金、氮化铬铁和高氮铬铁铬含量的测定过硫酸铵氧化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
- 数据分析伦理问题
- 无人机足球课件教学
- 2024《矿业权价值评估》真题及答案(考生回忆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