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连海事大学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题目:电流变送器设计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时间:1. 内容摘要设某种测温电阻在温度从01000变化时,电阻值从0变化到1k,在试验中因无法提供测温电阻,故用一个11k的滑动变阻器代替,并设计一个测量电路,将电阻的变化通过运算放大器将其转化为420mA的电流并将其变化并输给负载电阻。由于实验室只提供LM324N,则实验电路及仿真电路使用的为运放LM324N。LM324芯片的技术资料和使用方式均来自中文资料相关手册。2. 设计任务与技术指标1. 设计要求: 熟悉电路的工作原理。 运放器件指定为LM324,要求通过查阅手册获得器件参数。 负载电阻要求一段接地。电流的变化与电阻的变化成正比。 根据技术指标通过分析计算确定电路形式和元器件参数。 画出电路原理图。 计算机仿真。2. 技术指标: 电阻变化量:0.01.0k 电流输出:4.020mA 负载阻抗:200 电源电压:DC +(-)12V范围内任选3. 电路原理及设计方案选择1.设计方案选择温度电流变送器及将温感元件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微弱的电流信号变换为工业控制系统中通用的标准电流420mA信号。而在此次的实验设计中,将使用01k的滑动变阻器来代替实验所用的温感电阻。原理图如图1-1.通过查询资料,得到了两个可以得到电压转换为电流的方案,其一为上图,及R6,R7成固定的等比例,即可使输出端的电流正比于输出电压,而方案二为使用了两个晶体三极管来实现的。为了使实验设计简单明了并方便实物连线操作,在此本人选择了第一套方案,及如图所示。2.电路原理第一个运算放大器U1A将温度电阻(滑动变阻器)Rt1阻值的变化转化为电压的变化,且由LM324的技术资料中得知,使其Vo1的电压值为15V最佳。若将输入电压定位-1V,通过公式 Vo1=Vi*(1+Rt/R1) (1)则可以求得R1的阻值为250。第二个运算放大器U1B,则是将U1A得到的输出电压Vo1转换为负载输出电流的变化,及构成了一个V-I转换器。而要使U1B具有电压控制电流的目的电路中各个电阻应当满足的关系为 R2/R4=(R6+R7)/R5 (2)至此,U1A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输出电压Vo1与负载处的输出电流Io2成正比,切通过计算简化可以得到Io2=-(R2*Vo1/R7*R4) (3)由此得到了由运放U1A和U1B组合实现的电阻与电流的相互转换关系,从而完成了电流变送器的设计实验要求。由(1)式和(3)式可以导出电阻Rf1与输出电流Io2之间的关系Io2=-(R2*Vi*(1+Rf1/R1)/R7*R4) (4)及Io2=-(R2*Vi/R7*R4)-(R2*Vi/(R1*R7)*R4)*Rf1 (5)可见,Io2和Rf1成线性相关关系,若Vi输入为负,则为正相关。又由图1-1可得Vi1=-1VR1=250R4=R2=10kR5=500R6=R7=250综上所述,可得Io2和Rf1的实际线性关系为:Io2=4*(1+Rf1/250) mA (6)3. 元器件选择 LM324芯片*1100电阻*8200电阻*6520电阻*210k电阻*2200k电阻*14. 仿真将上述原理图运用multisim进行电路仿真,经验证后发现输入电阻处可用更为简单的接线方法,且可用较大电阻使整个电路结构更为稳定,其实际效果图如图1-2所示。由于实际测量中负载两端的电压易测,故采用测量负载两端电压的办法进行实际测量。在仿真中,右上方的XMM1为万用表,可以直接测量负载电阻处的输出电流,但实际上实物操作中要求使用万用表测量负载电阻的两端电压,可以通过欧姆定律Io2=Vo2/R3 (7)Io2:输出电流Vo2:输出电压R3:负载电阻可以求得所需要的输出电流Io2。注:在仿真中,要注意在运行时不能有操作,但可以观察各点的实际电压电流值,以便更好地对电路进行调整及修正,使其功能更为完善。测试结果见表1-1,表1-2。5. 实物连接及调试1. 实物连接及调试实物连接如图1-3所示,由于电路中运用了正负12V直流电压及-1V电压,故是用了两个电源,其中一个为LM324N提供直流稳压电源,另一个作为输入电压来使用。实物连接中将接地端都统一在了一片区域以便更好地检查电路。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实际结果与仿真电路出入较大,后经校验发现,R1使用了错误阻值的电阻,使得测得的最终负载电阻处的电压过大,后经调试,最终得到了比较符合设计要求的电流变化值,但由于实物连接与计算机仿真不同,首先,在实物连接中,导线并不像仿真中的那样是理想状态,拥有一定的电阻值,使得最终结果出现了差错;其次,由于实验室所配备的电阻种类较少,所需要的部分电阻如250需要进行拼凑,此次设计中采用的为两个100电阻并联后再与一个200的电阻串联。在调试过程中,试验结果一直与理论值有较大出入,后经发现为面包板有一段点并未串在一起,使得本应并联的电路变成了串联,后对此处进行了标记。调试后的最终实验结果如表1-1及表1-2所示。2. 实验仿真结果及数据处理Rf1 ()01003005107109101kI仿(mA)3.9865.5828.77312.12415.31518.50619.942U测 (V)0.3840.5270.8481.1971.4981.8272.077I测(mA)3.8405.2708.48011.97014.98018.27020.770表1-1 R3=100时的实验及仿真结果Rf1 ()01003005107109101kI仿(mA)4.3275.6108.81812.18615.39318.60120.044U测 (V)0.7601.0601.6522.2422.8333.2703.885I测(mA)3.8005.3008.26011.21014.16516.35019.425表1-2 R3=200时的实验及仿真结果6.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中,更加清楚的认识了LM324的功能参数及使用方式,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更为直观的了解了运算放大器的各种使用原理,学会了仅通过电阻的比值比例来使运算放大器达到电压控制电流的方式而不使用晶体三极管。熟练掌握了芯片管脚的接法。通过调试环节明确了各个电阻在实际电路中的作用,并通过不断对电路的改进,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实验过程中出现过两次较大失误,其一为接地端选错了相连点,其二为芯片端口一处忘记接导线,但最终没有影响实验结果。误差分析:部分电阻值与仿真中有差距,导线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宽带网络升级对价格策略的影响-洞察及研究
- 弹性供应链战略优化-洞察及研究
- 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动力分析-洞察及研究
- 智能化岸电系统研究-洞察及研究
- 智能动态建模方法-洞察及研究
- 企业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 出租房终止合同6篇
- 【《城市竞争力的相关理论概述》1700字】
- 【《桥式起重机端梁的拼接与验算过程案例》1300字】
- 社会支持网络-洞察及研究
- 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妇联培训)课件
- 珂立苏的使用方法2011-3-23课件
- 赣价协〔2023〕9号江西省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收费基准价
- 婴幼儿教养环境创设
- 颅脑外伤(共61张PPT)
- 人教版《生命.生态.安全》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防爆设备规格书
- 矿种代码与规模分类表
- 污水井 化粪池清掏合同
- 华能分布式光伏项目EPC总承包工程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 合唱团训练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