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个性化教育专家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讲义编号_11gz3sx001204_ 学员编号:gz3fdh565 年 级: 六年级 课时数及课时进度:3(38/63)学员姓名:卢嘉谦 辅导科目:数学 学科教师: 何云学科组长/带头人签名及日期曾春林: 2011-3-23课 题正比例与反比例授课时间:2011-3-27备课时间: 2011-3-23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2、使学生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特征,并能根据图像解决有关简单问题。3、经历探索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过程,发现规律,理解反比例的意义。4、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比例的意义。反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关系。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教学内容知识要点:正比例:1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你以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举出一些简单的例子,如:(1) 班级人数多了,课桌椅的数量也变多了;人数少了,课桌椅也少了。(2) 送来的牛奶包数多了,牛奶的总质量也多了;包数少了,总质量也少了。(3) 上学时,去的速度快了,时间用少了;速度慢了,时间用多了。(4) 排队时,每行人数少了,行数就多了;每行人数多了。行数就少了。2这种变化的量有什么规律?存在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成正比例的量。板书:成正比例的量出示表格:高度/24681012体积/350100150200250300底面积/2问:你有什么发现?发现:杯子的底面积不变,是252。杯子是相同的。杯中水的高度不同,水的体积也不同,高度越高体积越大;高度越低,体积越小。说明正比例的意义: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子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理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怎么理解正比例关系的?要求把握三个要素:第一, 两种相关联的量;第二, 其中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也增加; 一个量减少,另一个量也减少。第三, 两个量的比值一定。用字母表示: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比例关系可以用正的式子表示:反比例:出示表格:高度/302015105底面积/21015203060体积/3观察表中数据的变化情况,你有什么发现?发现: 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 杯里水的高度不相同。 杯子底面积小的,水的高度比较高,杯子底面积大的,水的高度比较低。底面积越大,水的高度越低,底面积越小,水的高度越高,而且高底和底面积的乘积(水的体积)一定。规律:3010=2015=1520=300反比例的意义: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关系的式子可以怎么表示?学生探讨后得出结果。XY=K(一定)小结:反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 一种理增加,另一种量反而减少;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反而增加; 两种量的乘积一定。如何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概括出“一找、二想、三判断”。一找:哪两种相关联的量。二想: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写出关系式。三判断:联系关系式,看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判断成什么比例。练习:判断下列关系式中,两种变化的量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1)被除数除数=商 (2)被除数除数=商 一定 一定 ( ) ( )(3)因数因数=积 (4)因数因数=积 ( ) 一定 一定 ( )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是成什么比例?(1)每公顷产量一定,播种的公顷数和总产量。(2)总产量一定,每公顷产量和播种的公顷数。(3)从A到B地,所用时间和行走的速度。(4)一个人的年龄和他的体重。判断下面一些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1)除数一定, 和 成 比例。被除数一定, 和 成 比例。(2)前项一定, 和 成 比例。 后项一定, 和 成 比例。对比练习:上面各题学生作出了判断,并说明理由后,师指出:比值一定,也就是商一定,成正比例。因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除法运算的结果商相当于乘法算式中的一个因数,即Y=KX,K一定。所以判断成正、反比例的方法,可以统一用乘法关系式来判断。把题目中的三种量列成乘法算式。如果一个因数一定,另一个因数和积成正比例,如果是积一定两个因数成反比例。1 利用乘法关系式判断:(1)每本书的单价本数=总价 速度时间=路程 一定 ( )比例 ( )比例 一定(2)3X=Y Y和X( )比例(3) Y和X( )比例2引导学生总结判断规律:一列(列出乘法算式)、二找(找出定量)、三判断(积一定,则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成反比例,其他情况则成正比例)。深化练习:1 利用判断规律,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1) 房屋面积一定,铺砖块数和每块砖的面积。(2) 差一定,被减数和减数。(3) 圆的半径和周长。2 从汽油的千克数,行的千米数和行1千米的耗油量这三种量中,分别说出谁一定时,谁和谁成什么比例?3 从每千克花生榨油千克数,花生的千克数和花生油的千克数这三种量中,分别说出谁一定时,谁和谁成什么比例?巩固练习:一、选择、填空:1、如果3a=4b,那么ab( )。A、34 B、43 C、3a4b2、一项工程,单独做甲队要10天,乙队要8天,甲乙两队工效比是 ( )。A、10:8 B、5:4 C、8:10 D、4:53、比例尺1:800000 表示( ).A、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B、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倍C、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为1 :8000004、在比例尺是1 :8的图纸上,甲、乙两个圆直径比是2:3,那么甲、乙两个圆的实际的直径比是( ) A、1 :8 B 、4 :9 C、2 :35、下面不成比例的是( )。A、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B、某同学从家到学校的步行速度和所用时间 C、圆的体积和表面积6、下列各式中(a、b均不为0),a和b成反比例的是( )。A 、a8b5 B 、9a6b C 、a13 1b= 0 D、 a710 b7、在比例尺是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5.6厘米,一辆汽车按3:2的比例分两天行完全程,两天行的路程差是( )千米。A 、672 B 、1008 C 、 336 D、 16808、根据3A5B可以写成()A、3:A=5:B B、A:B=5:3 C、A:B=3:59、如果图上距离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5毫米,那么这幅图的比例尺是()A、1:20 B、1:2 C、20:110、如果a8=b1/8,那么a:b=( ):( )11、如果y=15x, x和y成( )比例;如果y=15/x, x和y成( )比例12、甲数是乙数的20%,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乙数与甲乙两数之和的比是( )。13、要配制石灰水320千克,石灰与水的比是1:7,石灰要用( )千克,水要用( )千克。14、1215( )516/( ) ( )。15、甲数的1/3等于乙数的1/4,甲乙两数的比是( ) 16、如果 Y = 8X ,X 和 Y 成( )比例; 如果 Y = 8/X ,X 和 Y 成( )比例。17、如果3A=7X,那么X:A=( )18、某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7,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19、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4,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 )%20、6、甲数与乙数的比值是2/5,那么乙数比甲数多( )%。21、用3/5,2/3,4/7、0.7这四个数组成两个不同的比例式是( )和( )。22、在A1/3=B4中,A和B成( )比例。23、一件工作,甲独做6小时完成,乙独做10小时完成,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 )。24、相遇问题,时间一定,速度和路程成( )比例。如果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7:9,相遇时,甲、乙两车行过的路程比是( )。25、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40%。货、客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经过2小时相遇。相遇时,货车与客车行过的路程的比是( ):( )。二、判断。1、方砖的边长一定,要铺地面积和用砖块数成正比例( )2、用瓷砖铺地,要用的砖数一定,要铺地的平方米数和每平方米用砖的数量成正比例( )3、甲数的/等于乙数的/,那么甲数是乙数的/( )4、要铺地的总面积一定,每块方砖的边长与需要的块数成正比例( )5、梯形的面积一定,高和上下底的和成反比例( )6、圆的半径一定,圆的面积和兀不成比例( )7、加工时间一定,加工零件个数和加工每个零件所需的时间成反比例( )8、南京到北京,所行驶的路程和速度不成比例( )9、出盐率一定,盐的重量和海水重量成正比例。 ( )10、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成正比例。( )强化练习:一、 填空:1、甲乙两数的比是11:9,甲数占甲、乙两数和的,乙数占甲、乙两数和的。甲、乙两数的比是3:2,甲数是乙数的( )倍,乙数是甲数的。2、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比是( )。3、一本书,小明计划每天看,这本书计划( )看完。4、一根绳长2米,把它平均剪成5段,每段长是米,每段是这根绳子的。5、王老师用180张纸订5本本子,用纸的张数和所订的本子数的比是( ),这个比的比值的意义是( )。6、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7、吨大豆可榨油吨,1吨大豆可榨油( )吨,要榨1吨油需大豆( )吨。8、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9、把甲数的给乙,甲、乙两数相等,甲数是乙数的,甲数比乙数多。10、甲数比乙数多,甲数与乙数比是( )。乙数比甲数少。11、在6 :5 = 1.2中,6是比的( ),5是比的( ),1.2是比的( )。在4 :7 =48 :84中,4和84是比例的( ),7和48是比例的( )。12、 4 :5 = 24( )= ( ) :15 13、一种盐水是由盐和水按1 :30 的重量配制而成的。其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水的重量占盐水的()。图上距离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8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图上6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实际距离150千米在图上要画( )厘米。14、 12的约数有( ),选择其中的四个约数,把它们组成一个比例是( )。写出两个比值是8的比( )、( )。15、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每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的加工的时间( )比例;订数学书的本数与所需要的钱数( )比例;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已经加工的零件和没有加工的零件个数( )比例。16、如果xy = 712 2,那么x和y成( )比例;如果x:4=5:y,那么x和y成( )比例。二、 判断1 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 )2正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边长和边长不成比例。( )3如果8A = 9B那么B :A = 8 :9 ( ) : 和6 :5能组成比例。 ( )三、 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图上厘米表示表示实际距离24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A、1:40000 B、1:400000 C、1:4000000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边长的比是2:7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A、2:7 B、6:21 C、4:142、下面第( )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A、8:7和14:16 B、0.6:0.2和3:1C、19: 110 和10:93、三角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和底(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4、与:能组成比例的是( )。A、: B、:5 C、 5:6 D、6:55、在盐水中,盐占盐水的,盐和水的比是( )。A、1:8 B、1:9 C、 1:10 D、1:116、如果XY,那么Y:X( )。A 、1: B、:1 C、3:4 D、4:37、圆的半径与圆周长(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没有关系8、在一幅地图上,量得AB两城市距离是7厘米,而AB两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是35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A、150 B 、15000 C、150000 D、 15000009、把4.5、7.5、 、 这四个数组成比例,其内项的积是( )。A、1.35 B、3.75 C、33.75 D、2.2510、小明从家里去学校,所需时间与所行速度( )。A、 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11、一件工作,甲单独做12天完成,乙单独做18天完成。甲乙效率的最简比是( )。A、 6:9 B、 3:2 C、 2:3 D、 9:61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6:2:1,这个三角形是( )。A、 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13、甲与乙的工作效率比是6:5,两人合做一批零件共计880个,乙比甲少做( )。A、 480个 B、400个 C、80个 D、40个【知识点讲解】 1 正比例和反比例 (1) 成正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2)成反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练习巩固】一、填空题1、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小的质数,一个内项是0.5,另一个内项是( )。2、甲数乙数60%,甲:乙( : )。080400120160 千米3、一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是 它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4、在的图纸上,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16平方厘米,它的实际面积是( )平方米。5、甲数的是甲乙两数和的,甲乙两数的比是( )。6、一个比例式,两个外项的和是37,差是13,比值是,这个比例式可以是( )。7、一车水果重1.8吨,按2:3:5的比例分配给甲、乙、丙三个水果店,乙水果店分得这批水果的( )。8、星期天,小丽看一本书用了2小时15分,小红同样一本书用了2.15小时,小丽和小红看书用的时间比是()。9、在一个比例式中。两个外项都质数,它们的积是22,一个内项是这个积的,这个比例式可以是( )二、判断题1、小麦的出粉率一定,小麦的总重量和面粉的重量成正比例关系。 ()2、因为甲数:乙数25:23,所以甲数25,乙数23。 ()3、车轮的直径一定,车轮转动的周数和所行路程成正比例。 ()4、如果A与B成反比例,B与C也成反比例,那么A与C成正比例。 ()5、如果a3=b5,那么a:b=5:3。 ()6、y=8x,表示x和y成正比例。 ()7、半径与直径的比是1:2。 ()8、甲地到乙地,甲车要6小时,乙车要8小时,甲车和乙车的速度比是3:4。()9、如果(,都不为0),那么和成正比例。 ()10、一项工程,甲独做6天完成,乙独做4天完成,乙甲的工效比是3:2。()三、选择题1、一块长方形的周长是28米,它的长和宽的比是4:3,这块地的面积是( )平方米。A、192 B、48 C、282、一幅图纸的比例尺是20: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的( )。A、 B、20 C、20倍3、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积相等,已知圆锥体和圆柱的高的比是9:1,圆柱体底面积和圆锥体底面积的比是( )。A、9:1 B、3:1 C、6:14、成反比例的量是()。A、A和B互为倒数 B、圆柱的高一定,体积和底面积C、被减数一定,减数与差 D、除数一定,商和被除数5、如果那么和(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6、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实际距离的100000米B、把实际距离缩小100000倍后,再画在图纸上。C、图上距离相当于实际的。7、六年级(1)班有科技书和故事书共40本,它们的比可能是()。A、5:1 B、4:1 C、2:58、互为倒数的两个数()。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四、求未知数1、 2、 3、6.5:3.25:4 4、5、 6、 7、 8、五、应用题1、甲、乙、丙三人从昆明同坐一辆出租车回家。当行到全程的时,甲下了车;当行到全程的时,乙下了车;丙到终点才下车。他们三人共付车费290元。甲、乙、丙三人按路程的远近各付款多少元?2、一种农药水是用药和水按1:100配成的,要配制这种农药水808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3、盖一幢职工宿舍。计划使用6米长的水管240根。后来改用8米长的水管,共需要多少根?(用比例知识解答)4、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必须退耕还林,某山区小学要栽253棵松树,分给三个年级。六年级分到的等于五年级分到的,又等于四年级分到的,三个年级各分到多少棵?4、做一批零件,如果每天做200个,15天可以做完,现在要在12天完成,平均每天做多少个?(比例解)5、甲地到乙地的公路长392千米。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168千米。照这样计算,行完全还需要几小时?(比例解)6、永胜小学四、五、六共捐款2040元,其中四年级的捐款是六年级的,六年级捐款额的与五年级刚好相等。六年级捐款多少元?课后巩固:一、填空题:1、两地相距80千米,画在比例尺是1:400000的地图上,应画()厘米。2、一杯糖水,糖与水的比是1:4,喝去杯糖水后,又用水加满,这时杯中糖与水的比是()。3、已知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3和,组成比例的两个比的比值是,这个比例是()。4、甲数比乙数多,甲数与乙数的比是()。5、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5,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2:3:4,甲数是()。6、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另一个外项是()。7、圆柱的高一定,圆柱的底面积与体积()比例。8、东风小学六年级人数是五年级人数的,五年级与六年级人数的比是()。9、学校购到一批书,按2:3:5借给四、五、六三个年级。四年级借到这批书的()%。10、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5,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11、把3克盐放入12克水中,盐与盐水重量的最简整数比是()。12、昆明到西双版纳的实际距离是12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距离是6厘米。在这幅地图上量得泸西到丽江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泸西到丽江的实际距离是()千米。二、判断题1、比例尺是1:5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500厘米。()2、从学校到文化宫,甲用9分钟,乙用了10分钟,甲和乙每分钟行的路程比是9:10。()3、山羊和绵羊头数的比是4:5,表示山羊比绵羊少。()4、长方形的长和宽成反比例。()5、两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SPC应用技术》学习课件
- 财经法规模拟考试题与答案(附解析)
- 2024年9月临床医学概论医学检验技术练习题库+参考答案解析
- 货运火车站物流质量管理与客户满意度调查考核试卷
- 环评工程课件
- 一级建筑师辅导课件-建筑工程设计
- 智能门禁系统安全性能考核试卷
- 环境工程导论课件
- 2025年农产品加工专用设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自然遗迹保护与野生动植物保护考核试卷
- 二零二四年度版权许可合同:电影《未来世界》的播放权
- 劳务雇佣免责协议书范本两篇
- 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管理办法(试行)
-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件历史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2024年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教案 新人教版
- 2024年学校空调租赁服务条款
- 《基于涡激振动的阵列式压电风能采集系统》
- 《学前教育中幼儿创新思维培养的策略探究》开题报告5500字
- 户外广告资源租用协议范本
- 先兆性早产的护理
- 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