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WE基本参数设置.doc_第1页
SATWE基本参数设置.doc_第2页
SATWE基本参数设置.doc_第3页
SATWE基本参数设置.doc_第4页
SATWE基本参数设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kpm参数说明 cyh-15第一部分 SATWER参数说明1、 凝土容重混凝土需考虑粉刷层重量,故一般取2628。2、 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一般取1.05.0,越小精度越高;一般工程取2.0;框支剪力墙取1.0或1.5。3、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计算结构位移比时,选择此项;其它的结构分析、设计不应选择此项。4、 墙元侧向节点信息高层剪力墙:内部节点;多层剪力墙:出口节点。5、 恒活荷载计算信息选加载1或加载2,加载2更合理。6、 地震作用计算信息Pkpm参数说明 cyh-16 8度抗震设计时转换构件尚应考虑竖向地震的影响。 8度抗震设计时,连体结构的连接体应考虑竖向地震的影响。 8度和9度时,大跨度结构、长悬臂结构及箱(筒)形井塔、双曲线冷却塔、电视塔和石油化工塔型设备基础等高耸构筑物,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8、9度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及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1、修正后的基本风压 荷载规范:对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以及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其他结构,基本风压应适当提高,并应由有关的结构设计规范具体规定。 高混规范:基本风压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的规定采用。对于特别重要或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大于60m),其基本风压应按10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采用。Pkpm参数说明 cyh-17 高钢规范:高层建筑的基本风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图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中的数值乘以系数采用;对于特别重要和有特殊要求的高层建筑,可按图中数值乘以采用。2、结构基本周期 缺省时由经验公式确定;若已知道计算周期,可直接填入,风荷载计算更准确。1、 结构规则性信息结构不规则是指平面或竖向不规则。2、 扭转耦联信息耦联与非耦联是两种不同的振型组合方法,规则结构可按非耦联组合,但空间结构一般应该选择耦联组合。3、 考虑偶然偏心Pkpm参数说明 cyh-18 高规3.3.3: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每层质心沿垂直于地震作用方向的偏移值5%。 高规4.3.5:结构平面布置应减少扭转的影响。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地震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 高规4.6.3:抗震设计时,高规规定的楼层最大位移限值计算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4、 考虑双向地震抗震5.1.1,高规3.3.2: 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允许采用调整地震作用效应的方法计入扭转影响。5、 计算振型个数振型个数最大为3n,一般应大于9,多塔结构应取更多些。6、 活荷质量折减系数抗震规范5.1.3:藏书库、档案馆为0.8,一般可取0.5。7、 周期折减系数 框架结构可取0.60.7,砖墙较少时可取0.70.8; 框架-剪力墙结构可取0.70.8,砖墙较少时可取0.80.9; 剪力墙结构可取0.91.0。8、 结构的阻尼比 抗震5.1.5:混凝土结构取5%; 抗震8.2.2:钢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阻尼比,对不超过12层的钢结构可采用0.035,对超过12层的钢结构可采用0.02;在罕遇地震下的分析,阻尼比可采用0.05。 混合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阻尼比可取为0.04。 电视塔的阻尼比,钢塔可取2%,钢筋混凝土塔可取5%,预应力混凝土塔可取3%。9、 特征周期、多遇和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程序自设定,见抗震规范5.1.4。10、 斜向抗侧力构件方向可允许最多5组多向地震。Pkpm参数说明 cyh-191、 墙柱设计时活荷载折减、传给基础的活荷载折减荷载规范4.1.2规定活荷载可折减。2、 梁活荷载不利布置 计算层数表示1N层各层考虑梁活荷载的不利布置,N+1层不考虑;填0表示各层均不考虑。3、 折减系数程序值为规范规定值,可修改。Pkpm参数说明 cyh-201、梁负弯矩调整系数混凝土梁0.81.0,钢梁应取1.0。2、梁设计弯矩放大系数梁正负设计弯矩均乘以此系数,提高其安全储备。3、梁扭矩折减系数对于现浇楼板结构,当采用钢性楼板假定时,可考虑楼板对梁抗扭作用的影响,折减系数取0.41.0。若考虑楼板的弹性变形,梁的扭矩不应折减。4、 剪力墙加强区起算层 符合高层建筑箱形和筏形基础技术规范规范第5.1.3.2或5.1.3.3款要求的多层地下室,在进行抗震验算时,地下室的框架及剪力墙的加强部位应从地下一层结构顶板标高往下延伸一层。5、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55。Pkpm参数说明 cyh-216、 中梁刚度增大系数 高规5.2.2条规定混凝土梁取1.32.0。 高规11.2.13条规定钢梁取1.52.0,陈富生编著的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第二版p269)认为取1.5较合理。7、 调整与框支柱相连的梁内力 规范要求对框支柱的地震作用内力进行调整,规范也自动调整,但调整前后往往对梁影响很大。程序给出开关,有设计人员决定是否对梁进行相应调整。8、 按抗震规范5.2.5调整地震内力为防止某一楼层计算地震力过小,规范规定了楼层最小剪重比,应调整。9、 9度设防和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梁柱超配系数9度设防和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梁柱,因需按照实际配筋计算抗震能力,故程序要求输入实际配筋时的超配系数。10、 指定的薄弱层个数及层号 抗震规范3.4.3条规定,竖向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其簿弱层的地震剪力应乘以1.15;高规5.1.14条规定,楼层侧向刚度小于上层的70%或其上三层平均值的80%时,该层地震剪力应乘以1.15。 程序要求设计人员输入薄弱层楼层号,程序对其放大。11、 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 地震力调整系数,提高结构的安全度,可取1.01.5。12、 0.2Q0调整 只对框剪结构调整。保证框架柱能承担20%以上的地震剪力。13、 顶部塔楼内力放大 抗震5.2.4条规定: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女儿墙、烟囱等的地震作用效应,宜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部分不应往下传递,但与该突出部分相连的构件应予计入;采用振型分解法时,突出屋面部分可作为一个质点。 高钢4.3.4条规定: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出屋面小塔楼的地震作用效应,宜乘以增大系数。增大影响宜向下考虑层,但不再往下传递。 高钢4.3.10条规定:采用振型分解法时,突出屋面的小塔楼,应按每层一个质点进行地震作用计算和振型效应组合。当采用个振型时,所得地震作用效应可以乘增大系数;当采用个振型时,所得地震作用效应不再增大。Pkpm参数说明 cyh-22 该系数仅放大顶塔楼的内力,并不改变位移。1、考虑P-效应抗震规范3.6.3条规定: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重力附加弯矩大于初始弯矩的10%时,应计入重力二阶效应的影响。(注:重力附加弯矩指任一楼层以上全部重力荷载与该楼层地震层间位移的乘积;初始弯矩指该楼层地震剪力与楼层层高的乘积。)高规也规定了不需计算的情况,但因为是电算,故可均考虑。2、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为刚域刚域:计算中,在杆件端部其弯曲刚度按无限大考虑的区域。不作为刚域:程序将梁柱交叠部分作为梁的一部分计算;作为刚域:程序将梁柱交叠部分作为刚域计算。3、按高规或高钢进行构件设计 点取此项,程序按高规进行荷载组合计算,按高钢进行构件设计计Pkpm参数说明 cyh-23算;否则,按多层进行荷载组合计算,按普通钢结构规范进行构件设计计算。4、 柱计算长度系数 一般按有侧移。5、 混凝土柱计算长度系数 应执行混凝土规范7.3.113条。6、 结构重要性系数 对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及以上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1;对安全等级为二级或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0;对安全等级为三级或设计使用年限为5年及以下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0.9。7、 梁保护层厚度:258、 柱保护层厚度:309、 钢构件截面净毛面积比 0.850.95,一般取0.90。10、 柱配筋计算原则 高规6.2.4条规定:抗震设计时,框架角柱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设计。 在特殊构件中定义与不定义角柱,对角柱配筋有较大差别,应定义角柱。Pkpm参数说明 cyh-241、 层刚度比计算剪切刚度:按高规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