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赏析备考笔记1、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赏析:该诗是怀古咏史诗(以古人古事作题材,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抒发自己的感慨)。该诗作者认为:曹操之败是因为受了火攻,周瑜之胜也是因为用了火攻;火攻的成功又是得力于及时风力相助。他认为周瑜的成功出于侥幸。这一看法不一定正确。诗的主旨在于感叹兴亡。叙事平实,想象奇特,巧借“东风”评史,且不正面写战争结果,而从反面落笔,表达诗人对历史事件的不同看法。2、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赏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首句陡然发问,这是诗人酒酣之时,对着皎洁的月亮所产生的遐思。 “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月光的移动,都是“无眠”者眼里看到的,可见“无眠”者久久不能入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句称得上是水到渠成。若是能够健康长久地生活着,那么,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够共赏明月而得到些许安慰吧。这也正是作者的进一步自我解脱。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词的上片问 天; 下片问 月 ;但归根结底是问人生。词中用自然规律来说明社会人生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最能体现人间真情和美好祝愿的千古名句是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月光的移运,都是“无眠”者眼里看到的,可见“无眠”者久久不能入睡。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 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人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方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赏析:第一段表现茅屋为雨所破的无奈和伤感,“长夜沾湿何由彻”这句话在慨叹生活的困窘和无奈,“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诗人的理想,这是一种饱览民生饥苦,体察人间冷暖、忧国忧民的情怀。此诗之所一能震撼读者的心灵,除了诗歌本身的艺术魅力以外最重要的是诗人忘我的精神,博大的胸襟,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这首诗运描写、叙事、抒情相结合。本诗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的频繁的换韵脚体现了“歌”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体现了“行”的动感。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诗中茅屋即现在的杜甫草堂。全诗通过自家茅屋为秋风吹破、大雨如注、长夜难眠,推己及人,联想到国家命运、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抒发了诗人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诗中升华精神,最能表现诗人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胸怀的两句诗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首诗表现了杜甫饱览民生饥苦、体察人间冷暖的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4、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赏析:这首诗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是千古名句,它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日子。全曲分三层:一,写潼关雄险的气势;二,写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闻;三写作者的感慨。5、渔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本词描述了边塞的荒凉和守边战士生活的艰苦,抒发了将士们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也反映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词的上片以白描的手法勾勒了一幅塞外边关图。首句点名季节,并用“异”字统领全文,又从三个方面分别叙述:一是大雁南飞,二是边声四起,三是孤城落日,渲染了边塞的荒漠的悲凉,也暗示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词的下片着重抒情,“浊酒一杯家万里”表现深深的思乡之情。“羌管悠悠霜满地”使思乡之情绵绵深沉。“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引用典故来抒发报国之志,边患未平,功业未成,难以归家。表达忧国爱国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也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复杂感情。“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两句写出了塞外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凄凉萧条的意境。仅10个字便勾勒出一派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景致。“四面边声连角起”中的“边声”指的是边塞上引起人们悲秋之情的笛声、马声、号角声等。“衡阳雁去无留意”写边塞寒冷萧条,“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向衡阳飞走了”。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赏析:前十句写“壮丽的雪景”,后八句写“送别”。惜别之情融会在雪景的描绘中(情景交融)。三、四两句用比喻描绘雪景而不是梨花,生动形象,表现了诗人的惊喜之情。指一夜之间,突然春风吹拂,万千树木全都像开满了梨花。“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是诗中写边塞风光的名句,承上启下,为送别安排了一个典型环境。诗句赏析示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内地八月千树万树郁郁葱葱的景象还在作者的脑海萦绕,当他看到雪花满天,大地银妆素裹,天地间顿时变得洁白晶莹时,他忽然奇想横出,叠合成“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幻觉世界。在诗人眼中,雪花就像梨花一样洁白晶莹,鲜润明丽,其飞舞的姿态,亦如被春风摇曳的嫩枝长条飞动多姿。特别是“千树万树”四字,使这一奇丽的境界无限扩大,构成一幅皎洁明秀波澜壮阔的画面。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友人上路之后,诗人还久久地站在那儿深情地望着越走越远的朋友。这结尾两句,言已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迹,诗人在想些什么?是为“别时容易见时难”而感叹?还是为“长路关山何时尽”而愁虑?是为朋友归京而羡慕,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笔端饱含悠悠不尽的情思,而苍茫天山雪原的雄浑背景,又给送别画面笼罩上一层旷达豪迈的气氛。7.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评析:首句写初望泰山时的兴奋仰慕之情。颔联:写近望泰山遮天蔽日的景象。因太高,以至于阳光不能同时照到它的两面,形成一面如同清晨,一面如同傍晚的奇观。颈联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眺望,故感眼眶似要决裂,蕴涵着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尾联写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愿望。表现了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这也是想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必备心理条件,所以该诗影响深远,至今还被人们广泛引用以勉励自己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全诗可分两层,切“望”字。前两联为第一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后两联为第二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诗人抓住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然后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末联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诗歌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这首诗虽是赏析杜甫的望岳并答题。、 齐鲁青未了一句写出了初望泰山时兴奋、惊叹仰慕之情;一个“割”字,炼得极好,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之意愿,道出诗人的雄心和气概的一个名句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8、关 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赏析:关雎选自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艺术手法主要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在情感特质上主要体现为以礼节情。小伙子虽然非常爱慕“淑女”,但是他没有让这种爱泛滥;虽然追求不到心上人而异常痛苦,但是他又能够自我排解这种痛苦,使情感始终没有超越伦理的制约。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全诗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并以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艺术形式,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9、蒹 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赏析:蒹葭中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写到主人公隔水相望,苦苦追寻,伊人仿佛就在不远处的水中陆地上,若即若离。第二章、第三章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蒹葭这首诗,动静结合,描摹传神,诗中景物如蒹葭、霜露、秋水、小道、湄涘等,都是静态写照,而歌者忽上忽下的寻求伊人,伊人忽隐忽现,欲即转离,这又都是动态的描摹,如此动静结合,使这幅画给人留下了更加生动、鲜明的印象。1、赏析诗经关雎并答题本诗围绕一个_求_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_辗转反侧_,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且细心呵护的短语是: _友之_、_乐之_。2、赏析诗经蒹葭并答题诗中为爱情设置了一个特定环境:蒹葭 白露 道阻 水中,来表现主人公对爱的纯洁与执着。全诗反复铺排描写,渲染扑朔迷离的寻爱历程,极富_含蓄_美、_意境_美、_回环_美、_音乐_美。3、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关雎选自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B、艺术手法主要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在情感特质上主要体现为以礼节情。小伙子虽然非常爱慕“淑女”,但是他没有让这种爱泛滥;虽然追求不到心上人而异常痛苦,但是他又能够自我排解这种痛苦,使情感始终没有超越伦理的制约。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C、关雎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情景。诗中的“君子”和“淑女”,为贵族“少爷”和“小姐”;诗中的“琴瑟”和“钟鼓”为贵族的专用品。D、全诗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以物喻人,借景抒情,并以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艺术形式,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4、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可能是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没有很大的差别。B、蒹葭中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写到主人公隔水相望,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消防执业资格考试题库(基础知识题)消防安全评估方法试题
- 2025项目管理服务健康、安全与环境(HSE)合同书
- 2025年钢琴演奏级考试模拟试卷:钢琴曲目创作背景试题
- 2025《合同法》实施难点与对策
- 2025房屋买卖合同书范本
- cvc导管的维护及注意事项试题和答案
- 护士资格肿瘤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
- 2025年辅导员职业资格考试题库: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复方聚乙二醇(3350)电解质散临床应用考核试题
- 2025年9月20日云南省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合同纠纷民事起诉状模板示例
- 2025广东广州市花都区招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50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招行ai面试题库大全及答案
- 2025四川蜀道养护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5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秋季上饶银行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汽车模塑件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投标服务响应应急方案(3篇)
-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第九章状态空间分析法
- 2025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考前模拟卷(一)
- 综合实践 记录我们的校园(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