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终极压轴天津卷(语文).doc_第1页
2011年高考终极压轴天津卷(语文).doc_第2页
2011年高考终极压轴天津卷(语文).doc_第3页
2011年高考终极压轴天津卷(语文).doc_第4页
2011年高考终极压轴天津卷(语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高考终极压轴天津卷(语文)第卷一、(1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因为(wi) 付梓(z) 膀(png)肿 窗明几(j)净B祈(q)祷 褫(ch)夺 轧(y)钢 逸兴遄(chun)飞C锁钥(yu) 伧(cng)俗 监(jin)生 骈(pin)拇枝指D翘(qio)首 铜臭(xi) 叱咤(zh) 薄(bo)利多销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喋血 瑕疵 编篡 沧海一栗 美轮美奂B启事 辩驳 桀骜 名列前茅 再接再厉C俯瞰 倾泄 租赁 磬竹难书 了然于胸D暮蔼 仓皇 蹊跷 为虎作怅 暴殄天物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云南有着美丽的风景,山清水秀,月色朦胧;风摇叶展,山路 ;九转十八盘,山雨雾中行。“耶路撒冷”是和平之城的意思,却又是遭受劫难最多的城市,可是长期的冲突并没有使其失去迷人的魅力, 使旅游者望而却步。互联网并非_、整齐划一的技术革命的产物,而是在各种混乱、争论和复杂的利益纠葛中发展成今天的规模。正是一个个小的草根网络,最终汇集成一个不可逆转的大潮流。A曼延 进而 自上而下 B蔓延 从而 一呼百应C曼延 进而 一呼百应 D蔓延 从而 自上而下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根据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改编,由杨立新、徐帆等主演的电影第一书记在本市滨湖影城举办媒体看片会,并从即日起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B“东北小品火起来了!”当全面了解赵本山、潘长江等辽宁喜剧演员的小品演技及其效果时,你才能把握这句话深刻而宽广的内涵。C2010 年8 月7 日夜22 点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造成一定数量的通讯中断、房屋倒塌、人员被埋,给群众生活带来了严重的损失。D中国代表团团长谢振华对媒体表示,当前,要求发展中的中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承担更多的减排,显然有失公允。二、(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 题。 几个世纪以来, 科学一直被看成一种为人类带来幸福的力量, 以牛顿力学为代表近代科学引发的工业革命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20 世纪初, 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 从宏观和微观的尺度上, 把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向了高峰。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 科学作为以一种新的“ 偶像” 登上神坛。 1845 年8 月, 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的原子弹开始打破人们对科学的迷信。当原子弹造成的种种惨象通过媒体传播时。那些参与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们陷入了深深地内疚之中。他们开始感到, 科学研究的领域也存在着潘多拉拉盒子。 20 世纪后半叶, 以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为开端的分子生物学革命逐渐成了科学舞台上的主角。20 世纪60 年代初,遗传密码被破译。1969 年,DNA 限制性的内切酶被发现。1971 年,斯坦福大学的保罗伯格将猿猴病毒40(SV40)的DNA引入大肠杆菌并与其DNA 重组,获得了一种新的带有SV40 基因的大肠杆菌,由于SV40 对鼠类动物具有致癌性, 还可以在试管内使人的正常细胞转达化为癌细胞,因此伯格的重组大肠杆菌就有可能具有致癌性。 大肠杆菌广泛存于人体肠道内,如果含有SV40 基因的大肠杆菌在人群间传播, 可能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美国著名分子病毒学家罗伯特普兰克了解了伯格有的工作后, 立即与他通电话, 指出这种大肠杆菌可能成为传播人类肿瘤的媒介,并建议他暂停此项研究。这使伯格特犹豫,他深知DNA 重组技术的革命意义,但他也为此项研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担忧, 他与其它生物学家讨论后, 他毅然决定暂停此项研究。 但是,DNA 重组的研究并未停止,并在其他实验室不断取得新突破。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推进,基因重组技术引起的伦理问题日益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关注。1974年7 月, 在美国科学院的支持直, 伯格等著明分子生物学家联名发表了一封建议信, 呼吁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件禁止一切有可能导致无法预知后果的基因重组研究 。因为“ 伯格信件” 的倡议,1975 年2 月,16 个国家的140 位著名科学家在美国加州举行会议, 与会者一致认为: “ 尽管基因重组技术会促进分子生物学的革命性进展, 可是运用这项技术所产生的生物新类型, 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和意想不到的危害, 因此必须对此严加控制。”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专门对此做了一个题为DNA 争论: 科学反对它自己的专题节目, 向公众普及科学伦理。 在伯格信件中, 积极从事该领域研究的杰出科学家主动提出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限制, 这在科学史上还是第一次, 它显示了那一代科学家巨大的道德勇气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堪称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 选自环球科学2009 年第2 期, 有删改)5、下列关于“ 伯格信件” 的阐述, 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A 伯格兴建是伯格等分子生物学家在美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于1974 年7 月联名发表的一封建议信。B伯格信件提议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件禁止一切基因重组研究以避免可能导致的无法预知的后果。C在伯格信件中,伯格等杰出科学家主动提粗对他们从事并取得成果的领域的研究工作进行限制。D“ 伯格信件” 这一科学史上的重大时间显示了那一代科学家巨大的道德勇气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6、下列说法,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章中称科学为一种新的“偶像”,这是对在欢呼中登上神坛的科学的批判。BDNA 重组技术虽然具有革命意义,但也有可能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后果。C杰出的科学家主动停止了自己的科学研究,日益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D加州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必须严格控制分子生物学革命产生的生物新类型。7、本文原标题为“科学反对他自己”,依据文章,对该标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科学反对它自己并不意味着反对它的全部,而是反对它有悖于科学伦理的部分。B只是限制那些有可能危害人类的科学研究,有赖于科学家的道德勇气与社会责任感。C防止科学技术在运用中对人类造成危害,有赖于科学家的道德勇气与社会责任感。D新科学反对旧科学,科学就是在不断否定过去的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得到进步的。三、(12 分)阅读下面古文,完成811 题。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眷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日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计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注】子桓兄弟:指曹丕、曹植等;曹丕字子桓。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若获戾 戾:凶暴 B兴举义兵 举:发动C妄相忖度 度:猜测 D昔乐毅走赵 走:投奔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胡亥之杀蒙恬也 鹏之徙于南冥也B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 身死国灭,为天下人笑C夫能以大事小也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D而遭值董卓之难 青,取于之蓝而青于蓝10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曹操的志向高洁的一组是 ( )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A B C D11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操叙述自己起初只想做一个好郡守;世道混乱,便想隐居乡下,读书射猎;后兴兵讨伐董卓,并且得到了很多兵马。B在文中曹操历数自己的功绩,历陈古人行事,并以周公自况,申明自己功业虽大,但无代汉自立之心。C在文中,作者提到每次阅读有关乐毅和蒙恬的书,没有不感动得悲伤流泪的。很真切地表明了自己忠于汉室的决心。D文章用质朴、坦率、沉着的语言直剖胸襟,毫不矫情作态,故读来亲切感人。充分显示了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及军事家的过人胆识和非凡气概。第II 卷(共117 分)四、(19 分)1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8 分) 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3 分)译文: 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3 分)译文: 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2 分)译文:13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作答。(6 分)清平乐 春晚王安国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小怜初上琵琶,晓 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注释:王安国,王安石之弟,为人耿直,一生不得志;小怜,北齐后妃,擅弹琵琶,后常借指歌女。(1)上片构想奇特,别开生面,勾勒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上片用什么艺术表现手法造成了强烈的抒情效果?(4 分)(2)有人说此词“成一家风骨”“结笔品格自高”,你是否有同感?请简要分析。(2 分)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五句)(5 分)(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2)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_。(战国策荆轲刺秦王)(3)_ _,吞声踯躅不敢言。(鲍照拟行路难)(4)卧龙跃马终黄土, 。(杜甫阁夜)(5)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 。(杜牧阿房宫赋)(6) ,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五.(8 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517 题。寂静钱钟书周劼人12 月19 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烛光隐隐。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人们伫立无语,鞠躬,献上白菊。偶有路人好奇:“这是在祭奠谁?”有人低声答语:“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10 周年。”10 年前,钱钟书先生安详离世。遵钱先生遗嘱,“一切从简”,连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也只有短短的20 分钟。“如此寂静。”钱先生的一位生前好友说。那日,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静静地送别他们的老学长。他的人生,本不寂静。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还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惊讶了世人,折服了学界。管锥编单是书证就数万条,引述涉及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世人惊叹“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然而他却又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图书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的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即使是身处困境,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文革”时他被送去干校劳动改造,能看的只有寥寥几本书,但只要抱起书本来,就能兴致盎然。第一批“大赦”回京的名单中,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绛。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的想了一下,说:“没有书。”“文革”后,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既往地平静。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杨绛先生说:“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想安安心心做学问。”“钱先生做学问是心在焉,”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说:“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这个校园里,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清华大学一位博士生说,他多次读围城,读第三遍时忽然明白,“围城不是别人给的,正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自己编织的。钱先生没有为自己修筑围城,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得坦然,真挚。”10 年后的清华,10 年后的12 月19 日,依旧是纸鹤飘飞,烛光摇曳,依旧只有师生们的心照不语。不时有人向钱先生的照片投来好奇的眼光:“这是谁?”他一生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这种“寂静”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也难以企及的波澜壮阔。我们往往只惊叹他“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却总是忘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以及恪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寂静,这是钱先生的心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10 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正是他的一生的格调一位热爱他的读者说:“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是的,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选自2008 年12 月24 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15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2 分)A文章写路人对清华师生祭奠钱钟书先生的好奇,突出了他人对钱钟书的不了解。他人之所以不了解,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拒绝了一切媒体的采访。B. 不能被“赦”回京,继续留在干校,钱钟书夫妇依然平静。对于希望能够埋头读书、潜心治学的钱钟书来说,干校生活的缺憾只是“没有书”。C. 钱钟书先生作为世人公认的大师,他的人生本可轰轰烈烈而不“寂静”,但他从不想侧身大师之列,没有修筑名利的“围城”将自己“围”住。D题目“寂静钱钟书”,意味着文章要围绕各种人的“静”来写。如,写清华师生10 年后纪念钱钟书先生,虽没有出现“静”字,但也暗示了“静”。E文章报道了清华师生的祭奠活动,写了钱钟书先生给人们带来的好奇、惊叹和崇敬,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和完整人格,给人以启迪。16文章倒数第二段加点词语“格调”的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2 分)答 :17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请结合全文,探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4 分)答:六、(18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 题。我寻求挫败 张晓风我一直在寻求挫败,寻求被征服被震慑被并吞的喜悦。有人出发去“征山”,我却从来不是,而且刚好相反。我爬山,是为了被山征服。有人飞舟,是为了“凌驾”水,而我不是。如果我去亲近水,我需要的是涓水归川的感受,是自身的消失,是自我复归于零的一次冒险。记得故事中那个叫“独孤求败”的第一剑侠吗?终其一生,他遇不到一个对手,人间再没有可以挫阻自己的高人,天地间再没有可匹敌的力量,真要令人忽忽如狂啊!生来有一块通灵宝玉的贾宝玉是幸福的,但更大的幸福却发生在他掷玉的刹那。那时,他初遇黛玉,一见面,彼此惊为旧识,仿佛已相契了万年。他在惊愕中竟把那块玉胡乱砸在地上,那种自我的降服和破碎是动人的,是真爱情最醇美的倾注。文学史上也不乏这样的例子。陈师曾一遇见黄山谷,就烧掉自己的书稿,虚心去向黄山谷学习。一个人能碰见令自己心折首俯的人,并能一把火烧尽自己的旧作,应该算是一种极幸福的际遇。新约中的先知约翰,一见耶稣,便屈身降志。他对人们说:“我仅仅以水为你们施洗礼,他却以灵为你们施洗礼,我之于他,只能算是一声开道的吆喝声。”红拂传里的虬髯客一见李靖,便知天下大势已定,于是飘然远隐。那使无数人为之倾倒的大唐盛世的李靖,我多么想见他一眼啊!清朝末年的孙中山也有如此风仪,使四方豪杰甘于俯首受命。生的悲剧原不在头断血流,而在于没有大英雄可以为之赴命,没有大理想供其追求。我一直在寻求挫败,人生天地间,还有什么比失败更快乐的事?站在千丘万壑的大峡谷前,感到自己渺小得像蝼蚁一样,还有什么时候能如此心甘情愿地卑微下来,享受大化的赫赫天威?曾记得一个夏夜,卧在海滩上,看到满天繁星如雨阵如箭簇,一时几乎惊得昏了过去,感到一种投身在伟大之下的绝望,知道人类永远不能去逼近那百万光年之外的光体。不过,这份绝望使我一想起来就觉兴奋昂扬。试想,宇宙如果像一个窝囊废一样被我们征服了,日子会多么无趣啊!读圣贤书,其理亦然。读一些好书,仿佛看见洞照古今长夜的明灯,听见声彻人世的巨钟,心中自会涌出一份不期然的惊喜,知道我虽愚鲁,天下人间能人正多,这一番心悦诚服,使我几乎要大声宣告说:“多么好,人间竟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书!我连死的时候都可以安心了!因为有这样优秀的人,有这样美丽的思想!”此外,在印度见到特瑞沙,在非洲见到史怀哲,或是在美术馆看“八大山人”、石涛,在博物院看周鼎宋瓷,都会兴起一份“我永世不能追慕到这种境界”的激动。这种激动,这种虔诚的服输,是多么难忘的大喜悦啊!如果问我此生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那便是不断遇到更令我心折的人,不断探得更勾魂摄魄的美景,好让我能更彻底地败溃,从心底承认自己的卑微和渺小。(选自张晓风经典散文集矛盾篇二)18文章开头举了独孤求败和贾宝玉两个例子,作者意在各自说明什么道理?(4 分)答:19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寻求挫败”的目的。(4 分)答:20文章说:“这份绝望使我一想起来就觉兴奋昂扬。” “这份绝望”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兴奋昂扬”?(6 分)答: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 )A张晓风用自己的感受和古今中外多个故事片断,引导着我们思考自然人世、身心内外,似乎有悖于常理,却道出了人生真理。B寻求挫败,寻求被征服,这个征服者在张晓风看来是个可实可虚的概念。作者将虚实事物熔于一炉,笔法开阔。C第段列举耶稣、李靖、孙中山三位英雄的事例,运用排比、对比等修辞格,强调没有大英雄可以为之赴命才是生的悲剧。D文章的前半部分较为显露地点出几种哲思 ,后半部分潜在着几种思考。E比张晓风早十几年的著名诗人余光中说:“张晓风的散文有一种勃然不磨的英伟之气。”我寻求挫败一文印证了这一点。七、(12 分)22请提取画线句子的主要信息,写出三个关键词语。(4 分)随着四十多年来信息处理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建筑业也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变化。首先,它体现在建筑服务管理和控制的提高上。与此同时,20 世纪80 年代早期,智能建筑的理念在美国发生了第二次乃至更大的发展。20 世纪80 年代中期,欧洲和亚洲设计、建造了第一批把自动化和信息化两种理念结合在一起的智能建筑。20 世纪80 年代末,自动化和信息智能建筑的许多创造性工作已经完成。20 世纪80 年代,智能建筑理念下的一个共同因素是最好地利用信息,提高建筑性能、增加建筑价值。答:23下面这个图形是在许多饮料包装及分类垃圾箱上常见的标志,请你写出它所表达的含义。(4 分)答: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 分)火石和火镰相互撞击就产生了火。火石说:“这是我积蓄的火,和镰没有什么关系啊。”火镰说:“这是我撞击以后才产出的火啊,和火石有什么关系呢?”于是镰和石各自认为自己是对的,它们各干各的,不再相互依靠。一天,火石想得到火,撞击其他物体之上,撞了好多次都得不到火;镰想得火,撞击到其他物体之上,它也和火石一样没有得到火。这样它们知道相互依存的可贵,于是互相讲和,重新回到一起,寸步不离。读了这则寓言你有何感想?请用一副对联的形式写出。对联应含有寓言中的事物,要表达出寓言中的哲理;字数总共不超过30 字。八、(60 分)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 分)泰山高1 524 米,但一般人都能攀登;但是一个5 米高的峭壁,没有专用的工具,没有经过训练就很难上去。因此,我们可以说:没有不能攀登的高山,只有上不去的台阶。学习上也是如此,有些内容你可能学不会,很可能是难度的梯度太大,只要设法给自己搭好台阶,力图在感到困难的地方多搭几个矮一点的台阶,循序渐进,经过努力我们是可以攀登上学习的高山的。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字数700 以上;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参考答案一 、(12 分,每小题3 分)1C(A因为(wi) B轧(zh)钢 D薄(b)利多销 )2. B (A 编纂 沧海一粟 C倾泻 罄竹难书 D暮霭 为虎作伥)3A(“曼延”连绵不断;“蔓延”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四周扩展。“进而”表示继续向前,进一步的意思,不能表目的和结果。”从而”是引出目的和结果的,它前面的分句一般表原因、方法等,后一分句表结果“根据句语境,后一分句不是前一分句的结果,而是表进一步的意思,应选“进而”。 第中的“并非而是”、“正是”提示了文字为前面否定后面肯定的结构(逻辑关系提示信息)。因此,“并非”后面接什么词语,可以从“而是”、“正是”后面的内容得到启示。“各种混乱、争论和复杂的利益纠葛”说明并非“整齐划一”,而“草根”说明并非“自上而下”( 反义提示信息)。)4A (B应把“小品演技及其效果时”改为“演技及其小品效果时”。C搭配不当,“通讯”不能与“一定数量”搭配;D成分残缺,“承担”缺少宾语,应改为“承担更多的减排任务”。)5.B 6.B 7.D8. A(戾:罪)9C ( C 项介词,表处置,“用”连词,表目的,“来”;A 项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 项是介词,表被动;D 项是连词,表转折关系,“然而”)10D (是说自己革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官吏,是属于自己平素的行为高洁。是说自己遇上董卓叛乱时不扩充军队的原因。是表达自己不称雄的后果。虽然是讲作者自己读乐毅、蒙恬书后的感受,但是同样也从侧面表现了自己志向高洁的情怀。 )11A (文中第三自然段作者提到他不想多拥有也没有拥有很多兵马,汴水之战后到扬州再去招募,也仍不过三千人,并非“很多兵马”,如此再三说明自己的志向本不高。)四、(19 分)12自己当上了宰相,作为一个臣子已经显贵到极点,已经超过我原来的愿望了。我的祖父、父亲直到我,都是担任皇帝的亲信和重臣,可以说是被信任的。恐怕被天下人看作是平庸无能之辈,所以想当一个郡的太守。13(6 分)(1)描写了一幅夜雨过后,万花凋谢,残花遍地的暮春图。(1 分)比喻,将“满地残红”比之美丽的宫锦被污,表现出面对残春的痛惜之情;(1 分)拟人,赋予禽鸟以人的感情,不说自己无计留春之苦,而是借莺儿之口吐露此情,手法新巧,饶有趣味;(1 分)借景抒情,强化了伤春、惜春之情。(1 分) (只写手法不分析不得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