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谨言箴》教案.doc_第1页
八上《谨言箴》教案.doc_第2页
八上《谨言箴》教案.doc_第3页
八上《谨言箴》教案.doc_第4页
八上《谨言箴》教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上谨言箴教案 谨言箴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曾国藩其人,形成自己正确而独到的判断。2.了解曾国藩的五箴,把握其思想价值。3.深刻理解谨言箴所表达的主旨,养成谨言、慎言的习惯。教学重点作者在谨言箴所表达的主旨。教学难点曾国藩富有争议的一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曾国藩童年的一件趣事导入,让学生们了解他在童年时期就显示出了过人的智慧和能力。一天,天气晴朗,年幼的曾国藩从学校放学蹦蹦跳跳地回到了家里。刚放下书包,其父就焦急地说:“我明明煮了五个鸡蛋,怎么只有四个了?”于是就把曾国藩叫来,对他说:“煮熟的鸡蛋是分给你们吃的,现在少了一个,不知是哪个偷吃了,快帮你母亲查一查。”曾国藩思索了一下,答道:“这个很容易,我有办法查出来。”说罢,曾国藩端出一个脸盆,倒了几杯茶,把家里的人都喊拢来,叫每人喝一口茶水,吐到盆里,他站在旁边观察,结果有一个佣人吐出的茶水里夹有鸡蛋黄粉。曾国藩的父亲高兴极了,觉得儿子聪明。在学生对曾国藩有初步兴趣之后引入课文,进行作者介绍。二、作者介绍。曾国藩(18111872),晚清重臣,洋务派首领,湘军创立者和统帅。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洋坪(今属双峰)人。道光十八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平时有感于政治废弛,主张以理学经世。十七年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1853年初,为对抗太平天国,以在籍侍郎身份在湖南办团练,旋护编为湘军;至1864年7月,终于攻破天京城池,完成对太平天国起义的镇压。朝廷褒功,封曾国藩为一等毅勇侯,加太子太傅,赏双眼花翎。1865年调任钦差大臣,围剿捻军,战败去职。与李鸿章、左宗棠等从事洋务,举办军事工业,成为清末兴办洋务事业的首创者。1870年任直隶总督,查办天津教案为舆论所谴责。曾国藩毕生服膺程朱理学,又主张兼取各家之长,认为义理、考据、经济、辞章四者不可缺一,但始终将理学放在首要地位。于古文、诗词也很有造诣,被奉为桐城派后期领袖。1872年3月在南京病卒。赠太傅,谥“文正”。后人辑其所著诗、文、奏章、批牍等为曾文正公全集。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盛及衰,内忧外患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使清王朝得以苟延残喘。曾国藩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自从跟着唐鉴学义理之学后,曾国藩开始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严加修饬,并立下日课,分为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写日记、记茶余偶谈、自作诗文数首、谨言、保身、早起临摹字帖、夜不出门十二条。又作立志箴居敬箴主静箴谨言箴有恒箴各一首,高悬于书房内。谨言箴是五箴之一,篇幅短小,语言精练,以“言”为纲,主张“谨言”,反对“巧言”“闲言”“夸言”“传言”“铭言”。然后带领学生走进这样一位近代中国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写的文章之中。三、文体常识介绍。箴言同“针言”,意为劝告、规诫,是古代常用于规劝他人或警示自己的一种文体。如唐朝韩愈作五箴,即游箴言箴行箴好恶箴知名箴,姚崇作口箴,宋朝吕本中作官箴、杨万里作学箴,元朝王恽作忍箴,明朝刘基作守口如瓶箴、方孝孺作幼仪杂箴箴言浩如烟海,但九九归一,均是作为家教、治学、养性、修身、处世、居官之用也。四、感知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正音正字。2.学生自读,然后齐读,初步熟悉课文。3.让学生参照注释自己理解课文。五、深入理解。1.文章虽然短小,但点到的关于“言”的方面很多,要带领学生先抓住脉络。全篇围绕“言”展开,说一说,都出现了哪些关于“言”的现象与说法?“巧言”“闲言”“夸言”“传言”“铭言”。2.作者以什么样的顺序展开全文?先谈“巧言”, 再谈“闲言”,又写“夸言”,再写“传言”,最后写“铭言”。3.对待这几种现象,试着让学生从课文中总结出作者认为这几种现象的实质是什么。“巧言”自扰,“闲言”无用,“夸言”不解,“传言”自欺而欺人,“铭言”而自攻则无信。4.总结性的提问:作者的主张是什么呢?(对全文中心的明确)谨言、慎言。这也是全篇明确的主题,作者最终所要表达的观点。也是他的人生信条之一。六、拓展。1.生活中要谨言、慎言,言多必失。夸夸其谈所造成的后果与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可以叫同学举几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