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一语文试卷.doc_第1页
2011高一语文试卷.doc_第2页
2011高一语文试卷.doc_第3页
2011高一语文试卷.doc_第4页
2011高一语文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潭中学高一第一阶段考试语文试卷 试题卷命题人:罗国民 审核人:肖义成说明:本套试题总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生答题时请用0.5黑色水芯笔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中弹(zhng) 颓圮(p) 长篙(go) 长歌当(dng)哭B溘(k)死 寥(lio)落 河畔(bn) 夙(s)兴夜寐C漫溯(shu) 形骸(hi) 创(chung)伤 所向披靡(m) D窈窕(tio) 作揖(y) 主角(jio) 殒身不恤(x)2、下列句子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当我经了长长的飘泊回到故土时,在山腰里,田野上,兄弟们碰见时, 是比六七年前更要亲密。 B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蹀血呢? C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荫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出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 D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颂,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3、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 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B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上。C.九寨海之奇,奇在水,奇在云,奇在雾,奇在乍晴乍雨,波光云影,色彩斑斓,如梦如幻,不由得不让人惊叹太自然的巧夺天工。D故乡的槐树,成簇成片,遍布四野,似乎散漫凌乱,却又井然有序;似乎千篇一律,却又各具情致。4、下面的句子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回到故乡,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小时候住过的山区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袅袅的炊烟,那熟悉的乡音。B、截至月日时,“天宫一号”已在轨飞行圈,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调度下,先后进行了遥控指令、控制开关、图像发音设备、舱内温度湿度、交会对接设备等在轨测试工作。C. 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D. 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二、现代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曹操短歌行(其一)中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历来对此四句的理解不甚相同,多认为这是比喻犹豫不定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笔者认为,诗中的乌鹊当偏指乌鸦,汉语大词典释“乌鹊”,其一义即指“乌鸦”。“乌”既与王业有关,曹操这里所慨叹的当指统一全国的王业未能成就。清代的王尧衢阐释这首诗说:“以明明如月而恨不能拾取,遂忧之不忘,则其暗奸天位之心久矣。月明则星稀,非乌鹊飞之时也,以故绕树三匝而无所依托,则英雄无用武之地矣。孟德以倾汉为心,其借口周公,不异王莽。”(三曹资料汇编第28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这说明了曹操以乌鹊南飞而无所依托来比喻自己不能完全夺取占有汉家的王业。 苏轼赤壁赋有意引用短歌行的诗句并云:“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故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受苏轼的影响,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便有意安排曹操横槊赋诗的故事情节,并借小说中人物刘馥之口阐释这四句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此不吉之言也。”罗贯中显然以“乌鹊南飞”等句象征曹操南征失败,未能实现统一大业。毛宗岗对这一节加以评论道:“苏子瞻赤壁赋亦引此四句,以为孟德之困于周郎,盖南飞而无可依,正应其南征而无所得耳。”结合毛氏的评语可以看出罗贯中有意把“乌”意象与王业联系起来。再如清赵翼赤壁诗云:“乌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短歌行究竟写于何时,因乏史料佐证,目前难以确定。赤壁赋、三国演义、赤壁诗说它写于赤壁之战时,尽管是出于文学家的想像和推测,但他们都有将“乌鹊”与统一全国的王业联系起来的倾向,将“乌鹊南飞”等句视为曹操王业未能成就的征兆的意图是明显的。 5.上文议论的主要问题是 ( ) A批驳历来对短歌行的错误理解。 B短歌行的写作时间和“乌鹊”一词的落实。 C历代文学家引用短歌行的目的。 D短歌行中“乌鹊南飞”等句的含义。 6.对文中“历来对此四句的理解不甚相同”一句作用,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 A为下文的议论树立批驳的靶子。 B表明下面议论的必要性。 C提示议论这个问题的背景。 D引出作者所持的观点。 7.不属于作者提出自己观点的根据的一项是 ( ) A历来多认为,这是比喻犹豫不定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 B汉语大词典释“乌鹊”,其一义即指“乌鸦”。 C古代文学中乌鸦的出现可以预示王业的归属。 D王尧衢、苏轼、罗贯中和赵翼对这几句诗的阐释和引用。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赤壁赋、三国演义、赤壁诗把短歌行的写作时间定为赤壁之战时,这是文学家的想像和推测。 B毛宗岗的评论旨在揭示赤壁赋中引用短歌行的意图和罗贯中有意安排曹操横槊赋诗这一情节的目的。 C作者对短歌行中“乌鹊南飞”等句的理解与苏轼、罗贯中、赵翼的观点完全一致。 D在本文中,作者不仅对短歌行中“乌鹊南飞”等句的理解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且阐明“乌”作为王业的意象由来已久。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3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节选自孔雀东南飞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足下蹑丝履 蹑:踏(穿鞋) B. 本自无教训 教训:教养 C. 感君区区怀 区区:愚拙 D. 蒲苇纫如丝 纫:通“韧”,柔韧牢固10. 下列各组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吾今且赴府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B 好自相扶将 似与游者相乐C 却与小姑别 微斯人,吾谁与归D 隐隐何甸甸 宋何罪之有11. 下列对文段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选文第一节着意写兰芝的衣履佩饰,姿态容颜,这是一种横向的铺陈,既有助于表现兰芝刚强镇定而又留恋不舍的丰富的内心活动,又流露出作者对兰芝的由衷同情与赞美。B. 第二节“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一“拜”一“怒”,表现刘兰芝礼节周到和焦母的蛮横无理。C.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是夫妻临别的誓言,这句话出自兰芝的口,表示感情深厚,永不变心。D. 节选部分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叙述了新妇严妆,告别姑、婆,夫妻誓别的情节,刻画了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言行,着意表现了兰芝告别婆婆小姑时的坚毅绝决和誓别仲卿时的情深义重、留恋不舍。1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2分) (2)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2分) 四、诗歌鉴赏13、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的题。(5分)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注】此词作于1929年重阳节,为当年阳历10月11日。毛泽东在闽西征途中,欣逢重阳佳节,触景生情,因成此词。(1)根据“寥廓江天万里霜”的意境,从沁园春长沙中找出能表现此句意境的句子。(2分)_ (2)下片上句刚说“不似春光”,下句又马上说“胜似春光”,是不是自相矛盾?请说明理由。(3分)_ 五、默写(每空1分,共5分)14、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填入诗句。(1) ,不思其反。反是不思, 。(2) ,忧伤以终老。(3)青青子衿, 。(4)暧暧远人村,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痛哭和珍 石评梅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待你孝养。 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的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枪林弹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的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他们说:“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 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竟究去了哪里? 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得不要回头。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 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和珍,梦!噩梦!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结了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虫豸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三月廿五赴和珍追悼会归来之夜中写) 注释:刘和珍,江西南昌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1926年3月18日遇害,年仅22岁。15、在作者的眼中,刘和珍是怎样的人?请整合文中的信息,简要回答。(4分)答: 16、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答: 17、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本文写道:“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试比较这两段话的含义。(6分) 七、语言综合运用(8分)18、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短评。(拟一个标题,150字左右) 晨报8月26日讯:教育部近日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对班主任的权益和责任等作出明确界定,其中第十六条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班主任的批评权”这个新概念引起社会各方热议。答: 八、作文(50分)19、你进入玉潭中学已逾一个半月了,这里的环境、老师、同学和学习生活你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感受了,请你以“我的高中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横线处可选“生活”“老师”“同学”“同桌”“第一天”“第一节课”“梦想”“心愿”等,也可以另外选择。要求:不少于700字,思想健康,感情真挚,语言生动,中心突出。班级 姓名 考号 玉潭中学高一第一阶段考试语文试卷 答题卷说明:本套试题总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生答题时请用0.5黑色水芯笔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题号选择题12、13题1517题18题19题总分得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请将所选答案填入对应题号下面的方框内。1234567891011三、翻译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2分) (2)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2分) 四、诗歌鉴赏13阅读下面一首词,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