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地下水回灌井施工方案.doc_第1页
基坑地下水回灌井施工方案.doc_第2页
基坑地下水回灌井施工方案.doc_第3页
基坑地下水回灌井施工方案.doc_第4页
基坑地下水回灌井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2 第二章工程概况 2 第三章回灌井设计 4 第四章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6 第一节施工流程 6 第二节施工工艺 6 第三节技术要求 7 第五章安全 文明施工措施 8 第一节安全施工措施 8 第二节文明施工措施 8 第一章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JGJ 111 98 2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 2007 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 2002 4 建筑施工手册 第五版 2012 年 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 2011 6 深圳地区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范 SGJ05 96 7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 2012 第二章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 现场概况现场概况 某某项目位于某地址 本工程场地周边环境复杂 基坑内地下水较丰富 为确保基坑支护安全顺利实施 现场需采取回灌 降水措施 2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参照勘察测绘院提供的的 某某项目岩土工程设计图纸 可知 场地地层结构如 下 1 人工填土层 人工填土层 Qml 为地层编号 下同 主要属素填土 褐灰 褐黄色 主要由粗砂 碎石等硬杂质混少量粘性土组成 稍湿 呈松散 稍密状态 层厚 1 50 6 50m 2 第四系冲洪积层 第四系冲洪积层 Qal pl 由粘土 1 中粗砂 2 粗砾砂 3 组成 粘土 1 褐黄 褐红色 杂灰白色斑纹 具网纹结构 不均匀混 5 10 细中砂 稍湿 湿 呈可塑 硬塑状态 摇振无反应 有光泽 干强度及韧性偏高 层厚 2 40 9 80m 中粗砂 2 褐黄 灰白色 主要成分为石英质 不均匀混 10 15 粘性土 饱 和 呈稍密 中密状态 层厚 0 50 4 50m 粗砾砂 3 灰白 褐黄色 主要成分为石英质 局部混 10 20 粘性土 底部 混少量碎石及卵石 饱和 呈中密状态 层厚 0 80 2 60m 3 第四系残积层 第四系残积 Qel 砾质粘性土 褐黄 褐红色 系由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 原岩 结构清晰可辨 残留 20 30 石英颗粒 稍湿 湿 呈可塑 硬塑状态 标准贯入试 验修正后锤击数介于 14 8 29 0 击 摇振无反应 有光泽 干强度及韧性较低 层厚 1 60 7 20m 4 燕山晚期花岗岩 燕山晚期花岗岩 r53 1 岩石的颜色因风化程度 矿物成份差异而呈肉红 褐黄 灰绿等色 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 石英 次要矿物为黑云母 角闪石 粗粒结构 块 状构造 按其风化程度 本次勘察揭露其全风化 强风化 中风化 微风化四带 全风化花岗岩 1 褐黄 灰黄色 绝大部分矿物风化变质 其中钾长石风化后 呈粉末状 无塑性 标准贯入试验修正后锤击数一般介于 30 50 击 双管合金钻具易 钻进 岩芯呈土柱状 层厚 0 80 9 50m 强风化花岗岩 2 褐黄 灰黄色 大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 其中钾长石风化后 呈颗粒状 风化裂隙很发育 岩块用手易折断 不均匀残留少量中风化岩块 标准贯 入试验修正后锤击数 50 击 双管合金钻具可钻进 岩芯呈砂状及碎块夹土柱状 属 软岩 岩体极破碎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 级 层厚 1 90 20 30m 中风化花岗岩 3 肉红 灰白 暗褐色 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 节理裂隙较发 育 裂隙面浸染暗褐色铁锰质氧化物 岩芯呈块状及短柱状 属较软岩 较硬岩 岩 体较破碎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 级 层厚 0 70 9 00m 微风化花岗岩 3 肉红 灰白色 节理裂隙发育 除沿节理面偶见铁锰质氧化 物浸染外 无其它明显的风化迹象 岩芯呈柱状及长柱状 属坚硬岩 岩体较破碎 较完整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 级 揭露厚度 2 00 6 00m 层厚不详 第三章回灌井设计回灌井设计 为防止基坑开挖过程中漏水严重导致邻近建筑物和市政设施发生不均匀沉降 引 起不同程度的倾斜 裂缝 甚至断裂倒塌 本工程在基坑周围布置 11 个回灌井 基坑 南侧及西南角设置 8 个 基坑东侧临近地铁支护段设置 3 个 回灌井井距为 15m 详 见回灌井 降水井布置示意图 回灌井大样图回灌井大样图 第四章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第一节第一节施工流程施工流程 放线定位 钻机就位 钻孔 填料 下置硬质 PVC 管 填料 第二节第二节施工工艺施工工艺 1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 1 回灌井位置的地质情况 坐标定位 尺寸均经过检查 并办完隐检手续 2 施工现场做好 三通一平 满足设备进 出场 配齐各种施工辅助设备 3 施工过程中用的机械设备 材料 配电箱等已准备充分并且随时可以投入使用 2 回灌井钻孔回灌井钻孔 本工程采用一台百米地质钻进行回灌井的钻孔 在钻孔过程中钻头应垂直钻进 垂直度控制在 1 内 钻孔孔径 400mm 钻孔深度以进入坑底 4m 遇岩石进入中风化岩 0 5m 即可 3 PVC 管安装管安装 本工程回灌井管采用 A200 的硬质 PVC 管 安装井管前 先在底部抛填 1000mm 厚 的 5 13mm 石子滤料 井管上端口应高出地面至少 1000mm 严禁强行将井管压入井孔 为了防止井管的孔眼被土砂堵塞 在孔眼四周外包 2 层尼龙纱网并且用 A2 铁丝握紧 孔眼布置为 D 10 80 80 4 回填石料回填石料 在回填石料时井管必须居中 滤料采用 5 13mm 石子滤料 用铁锹均匀对称的抛撒 在井管四周 填料填至地面 回灌井上面 1 0m 范围采用粘土封堵密实 5 洗井洗井 填料完成后采用循环水洗井 井内的沉渣厚度不得超过 20cm 6 回灌回灌 对清洗好井管的回灌井 验收合格后 对回灌井进行封闭 把井管最上端用 PVC 管堵盖封住 待需回灌时打开堵盖进行回灌 7 定期回扬定期回扬 为预防和处理管井堵塞 主要采用回扬的方法 回扬是在回灌井中开泵抽排水中 堵塞物 每口回灌井回扬次数和回扬持续时间主要由含水层颗粒大小和渗透性而定 在岩溶裂隙含水层进行管井回灌 长期不回扬 回灌能力仍能维持 对细颗粒含水层 回扬尤为重要 回扬时间宜为 1 个星期一次 第三节第三节技术要求技术要求 1 钻探施工达到设计深度后 继续向下钻进 0 5m 用循环水冲洗泥浆以减少沉淀 并应立即下管 注入清水 冲洗干净后后 投入滤料 严禁井管强行插入孔底 2 由于回灌井分布比较集中 连续钻进 应及时进行洗井 不应搁置时间过长或 完成钻探后集中洗井 3 注水设备应定期进行保养 注水间隔根据水位的变化而定 4 回灌井的启动 当稳定的水位监测报告出来之后 如现水位低于本场地的原始 数据后即启动回灌 5 回灌井停止运行条件 基坑停止降水后观测一段时间 若水位恢复正常 即可 停止回灌 6 回灌水源 回灌水源主要以基坑内抽水井的地下水作为回灌水 如地下水位供 应不上采用自来水作为回灌水源 7 回灌压力 先期采用无压力回灌 当潜水水位无法满足目标要求时 或回灌量 难以增加时可适当加压回灌 回灌压力不能过大 过大后会影响回灌井周边地层结 构 回灌压力以小到大 实注水压力以监测报告索取数值控制 如监测报告水位过 高将减少注水压力 8 回灌井的监控 回灌过程中对基坑内观测井和基坑外观测井水位密切监控 要 求水位观测每 12 小时一次 9 回灌井实施回灌的同时 基坑内抽水井正常继续运行 为了节约地下水资源可 以采用抽出来的地下水进行回灌 第五章安全 文明施工措施安全 文明施工措施 第一节第一节安全施工措施安全施工措施 1 认真贯彻 安全生产 预防为主 的方针 全员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 安全法规 杜绝违章作业 违章指挥 2 项目安全员检查督促项目的安全生产 在施工场地醒目处张贴和设置安全规定 和安全警告标志 3 施工工前要对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培训 4 进入场地必须戴安全帽 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防护用品 施工现场严禁吸烟 喝酒 斗殴 5 各种材料应堆放整齐 并挂牌标识 6 现场施工人员施工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