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65页,28000字左右。
任务书一份。
开题报告一份。
外文翻译一份。
选题审题表一份。
PPT答辩稿一份。
图纸共25张,如下所示
A0 装配图.dwg
A1 凸模型芯.dwg
A1 定模板.dwg
A2 动模板.dwg
A2 推杆固定板.dwg
A2 支撑板.dwg
A2 零件图.dwg
A3 定模座板.dwg
A3 滑块.dwg
A4 主流道衬套.dwg
A4 侧抽芯小型芯.dwg
A4 凹模小型芯.dwg
A4 动模垫板.dwg
A4 复位杆.dwg
A4 定位圈.dwg
A4 带头导套.dwg
A4 带头导柱.dwg
A4 拉料杆.dwg
A4 挡块.dwg
A4 推杆1.dwg
A4 推杆2.dwg
A4 推板、垫块.dwg
A4 斜导柱.dwg
A4 楔紧块.dwg
A4 水嘴.dwg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
塑料工业是当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工业门类之一,而注塑模具是其中发展较快的种类,因此,研究注塑模具对了解塑料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提高产品质量有很大意义。
本设计介绍了注射成型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单分型面注射模具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对注塑产品提出了基本的设计原则;详细介绍了冷流道注射模具浇注系统、温度调节系统和顶出系统的设计过程,并对模具强度要求做了说明。该注射模采用了1模8腔侧抽芯的结构。
通过本设计,可以对注塑模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注意到设计中的某些细节问题,了解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
关键词 塑料模具 分型面 侧向分型 浇注系统 冷却系统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
Title Tape reset button plastic mold design
Abstract
The plastics industry is the world's growth in one of the fastest-growing industry categories, the injection mold is a type of rapid development, so a great deal of injection mold the plastic production process and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This design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injection molding, in particular, a single sub-surface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injection mold, injection molding products, the basic design principles; details the cold runner injection mold gating system,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and the top the system design process, and mold strength is described. The injection mold using an 8-cavity mold side core pulling structure.
With this design, the injection mold can have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noted that some of the details in the design, understanding of the mold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Keywords Plastic mold parting surface side parting gating system cooling system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绪论 2
1.1 塑料模概述 2
1.2 我国塑料模现状 3
1.3 塑料模发展趋势 3
第二章 注射模的可行性分析 5
2.1注射性能分析 5
2.1.1注射成型工艺的可行性分析 5
2.1.2表面粗糙度 6
2.1.3尺寸精度 6
2.1.4脱模斜度 6
2.1.5壁厚 6
2.1.6圆角 6
2.1.7质量和体积 7
2.2注射模组成及设计特点 7
2.2.1注射模组成 7
2.2.2注射模设计要求 8
2.3材料选择 9
第三章 拟定模具结构形式 11
3.1 型腔数目的确定 11
3.2 分型面的选择 12
3.3 制品在模具中的位置确定 13
第四章 注射剂型号的确定 16
4.1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16
4.1.1注射量的计算 16
4.1.2塑件和道凝料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及所需要锁模力计算 16
4.1.3注射机型号的选择 16
4.1.4注射机有关参数的校核 17
第五章 浇注系统的设计 19
5.1注射模具主流道的设计 19
5.1.1主流道尺寸的设计确定 21
5.1.2主流道衬套的设计 21
5.1.3主流道剪切速率γ校核 22
5.2 分流道的设计 22
5.2.1分流道的布局形式 23
5.2.2分流道的截面形状和尺寸的确定 23
5.2.3分流道长度确定 23
5.2.4分流道凝料体积计算 24
5.2.5分流道的剪切速率γ校核 24
5.2.6分流道凝料体积计算 25
5.2.7分流道的剪切速率γ校核 25
5.2.8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 26
5.3浇口设计 26
5.3.1浇口的类型 28
5.3.2浇口剪切速率γ的校核 28
5.4 冷料穴设计 28
5.5冷料穴拉杆设计 29
弟六章 模架的确定 30
6.1各模板尺寸的确定 30
6.2开模行程与推出机构的校核 31
第七章 成型零件的设计 32
7.1注射模具型腔的结构设计 32
7.2成型零件的设计 33
7.3凹模的的结构设计 33
7.4凸模的结构设计 35
7.5型腔侧壁壁厚及底板厚度的计算 35
7.6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37
第八章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设计 39
8.1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分类 39
8.2 抽拔力和抽芯距的计算 40
8.3 斜导柱的设计 40
8.3.1斜导柱的结构设计 40
8.3.2斜导柱弯曲力的计算 41
8.3.3斜导柱截面尺寸的计算 41
8.3.4斜导柱的长度计算 41
第九章 工艺计算 44
9.1 脱模机构的设计计算 44
9.1.1脱模力的计算 44
9.1.2推杆的截面形状 44
9.1.3推杆的尺寸的计算 44
9.2 拉料杆的设计 45
9.3 塑件的脱模动作 45
第十章 合模导向机构设计 46
10.1导柱和导套设计 46
10.2导柱和导套材料的选择 48
第十一章 注射模具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49
11.1 温度调节系统的功用 49
11.1.1对制品质量的影响 49
11.1.2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49
11.2 冷却系统设计 49
第十二章 零件的数控加工编程 52
致 谢 58
参考文献 59
1.毕业设计的原始数据:
(1)产品图及其技术要求;
(2)生产批量:中小批量。
2.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要求(包括技术要求、图表要求以及工作要求等):
(1)绘制产品零件图;
(2)查阅资料并就自己承当的课题方向写出开题报告(严格按统一格式);
(3)完成产品的工艺设计及模具设计并绘制模具及模具零件的工程图;
(4)按规定格式和要求用Word打印设计说明书一份;
(5)用PowerPoint或其它软件制作答辩提纲一份。
3.毕业设计应完成的技术文件:
(1)产品零件图;
(2)开题报告(格式见校园网);
(3)模具装配图及各零件图;
(4)设计计算说明书;
(5)上述所有文档的刻录光盘一张。
4.主要参考文献:
[1]伍先明 王群等编著.塑料模具设计指导[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5-100.
[2]叶久新 王群编著.塑料制品成型及模具设计[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100.
[3]廖念钊 莫雨松 李硕根等编.互换性与技术测量[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2:20-160.
[4]冯炳尧 韩泰荣等编.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第二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40-556.
[5]许发樾主编.模具标准应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351-447.
5.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以周为单位):
起 止 日 期 工 作 内 容 备 注
第1-2周
(01.08-01.21)
1、熟悉课题,查阅并收集有关资料,为写开题报告做准备;
2、绘制产品零件图;
3.完成工艺性分析,提出设计方案;
检查零件图
和方案
第3-6周
(01.22-02.18) 1、写出开题报告初稿。
2、完成工艺计算;
3、完成模具零件结构形式确定及设计,选择设备。 检查开题报告
第7-8周
(02.19-03.03)
1、第8周完成开题报告的最后定稿;
2、绘制模具草图
检查开题报告与模具结构草图
第9-12周
(03.04-03.31) 绘制模具装配图及各设计件零件图 检查图(电子版)
第13-15周
(03.01-03.21) 编写设计说明书 检查设计说明书
第16周
(03.22-03.28) 打印毕业设计资料并准备答辩 检查答辩PPT
毕业设计的内容和意义 1.主要内容:
(1)塑件工艺性分析,根据塑件的形状结构及使用特征设计出合理方便实用高效的模具;
(2)使用AutoCAD软件完成模具的2D总装图和若干零件图的绘制。
(3)成型设备的选择及模塑工艺参数的编制。
(4)掌握熟料模具的使用情况,的模具设计流程和制造情况。进一步巩固和熟练新软件使用和模具加工的新工艺。
(5)完成一份复合规范和要求的毕业毕业设计说明书。
2.毕业设计的意义:
毕业设计是大学学习生涯中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学习的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已学的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学会分析和解决学术问题的方法,锻炼解决某一学术问题的能力。是对我们的知识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同时也是对我们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进行毕业设计是对我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与提高程度的一次总测试,这是进行毕业设计的第一个目的。也是为了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我们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研究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期间,已经按照学校的规定,学完了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等,每门课程也都经过了考试或考查。学习期间的这种考核是单科进行,但毕业设计则不同,它不是单一地对我们进行某一学科已学知识的考核,而是着重考查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的能力。是让我们对四年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综合化运用、总结和深化的过程。通过考察、立题、收集素材、设计方案、工艺制作等过程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还检验了我们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
塑料模具的设计是模具制造中的关键工作。通过合理设计制造出来的模具不仅能顺利地成型高质量的塑件,还能简化模具的加工过程和实施塑件的高效率生产,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附加价值的目的。塑料摸是塑料制品生产的基础之深刻含意,正日益为人们理解和掌握。
毕业设计的内容和意义
文献综述
我本次毕业设计的课题具体说是磁带复位键塑料模设计。本塑件形状复杂,壁厚不均,由于是一个录音机内部的零件,是一个使装载磁带的外壳回位的装置,对塑件的强度有要求,尺寸精度要求不高,但有较高的尺寸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要求,因此对模具和设备的要求也较高。
在大学期间,我努力学习本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但是本次毕业设计所需用到的知识也不仅仅是在课本的范围内。更是大量用到CAD等三位造型绘图软件。需要亲自动手实验研究,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系统学习过moldflow,AutoCAD,等软件,但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一切都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只有通过毕业设计,才能更深切的理解,更灵活的运用这些专业知识。至于那些软件,也只有通过设计过程中的反复运用,才能熟练运用。
通过本次设计,提高了我对一般塑料制品成型模具的设计能力,同时我的绘图水品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更是深切体会到CAD/CAM的发展对模具制造业的重要作用。
在本次手柄模具设计毕业设计中,我可以随时发现自己在每一步设计中的不合理处,会找出各种解决方案让设计趋于合理,同时掌握了最先进的设计,加工及分析技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使毕业设计真正成为了实际工作前的一次全过程模拟。
模具是利用其特定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制品的工具,按制品所采用的原料不同,成型方法不同,一般将模具分为塑料模具,金属冲压模具,金属压铸模具,橡胶模具,玻璃模具等。因人们日常生活所用的制品和各种机械零件,在成型中多数是通过模具来制成品,所以模具制造业已成为一个大行业。在高分子材料加工领域中,用于塑料制品成形的模具,称为塑料成形模具,简称塑料模.塑料模优化设计,是当代高分子材料加工领域中的重大课题。
塑料模具的设计是模具制造中的关键工作。通过合理设计制造出来的模具不仅能顺利地成型高质量的塑件,还能简化模具的加工过程和实施塑件的高效率生产,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附加价值的目的。
塑料制品已在工业、农业、国防和日常生活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为了生产这些塑料制品必须设计相应的塑料模具。在塑料材料、制品设计及加工工艺确定以后,塑料模具设计对制品质量与产量,就决定性的影响。首先,模腔形状、流道尺寸、表面粗糙度、分型面、进浇与排气位置选择、脱模方式以及定型方法的确定等,均对制品(或型材)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以及塑件的物理性能、内应力大小、表观质量与内在质量等,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其次,在塑件加工过程中,塑料模结构的合理性,对操作的难易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
文献综述
料模是现代塑料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工艺装备,塑料模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用塑料模生产成型零件的主要优点是制造简、材料利用率高、生产率高、产品的尺寸规格一致,特别是对大批量生产的机电产品,更能获得价廉物美的经济效果。在模具方面,我国模具总量虽已位居世界第三,但设计制造水平总体上比德、美、日、法、意等发达国家落后许多,模具商品化和标准化程度比国际水平低许多。在模具价格方面,我国比发达国家低许多,约为发达国家的1/3~1/5,工业发达国家将模具向我国转移的趋势进一步明朗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我国正逐步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基地,特别是加入WTO后,作为制造业基础的模具行业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塑料模的设计、制造技术、CAD技术、CAPP技术,已有相当规模的确开发和应用。在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上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差距较大,在模具材料方面,专用塑料模具钢品种少、规格不全质量尚不稳定。模具标准化程度不高,系列化]商品化尚待规模化;CAD、CAE、Flow Cool软件等应用比例不高;独立的模具工厂少;专业与柔性化相结合尚无规划;企业大而全居多,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因此,我国要从一个制造业大国发展成为一个制造业强国,必须要振兴和发展我国的模具工业,努力提高模具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提高模具设计与制造水平,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由于计算技术和数控加工迅速发展,使得CAD/CAM逐渐取代了过去塑料模的设计与制造技术,使传统的设计制造方法及组织生产的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塑料模CAD/CAM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塑料模质量,减少塑料模的设计与制造工时,缩短塑料模生产周期,加快塑件生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而且更主要的是能满足当前用户对塑料模行业提出的“质量高、交货快、价格低”的要求。
塑料模以后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注射模CAD实用化;
2、挤塑模CAD的开发;
3、压模CAD的开发;
4、塑料专用钢材系列化;
5、塑料模CAD/CAE/CAM集成化;
6、塑料模标准化。在今天这样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客户对缩短注塑模具设计和。因此,对引进CAD/CAE/CAM系统,进行本地化、用户化的二次开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建立必要的标准模架库,充分地发挥计算机和CAD软件的功能,才能达到缩短模具设计周期,提高模具设计水平的目的,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模具CAD/CAE/CAM技术是改造传统模具生产方式的关键技术,是一项高科技、高效益的系统工程。塑料模CAD/CAE/CAM技术能缩短模具设计与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塑料模CAD/CAE/CAM技术的重要性正逐渐被模具界所重视。
文献综述
研究内容
有人说,模具是现代工业之母。新的世纪已经来到了,世界各国对模具生产技术非常重视,出现许多新工艺、新技术,从而促进模具制造局势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伍先明 王群等编著.塑料模具设计指导[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5-100.
[2]叶久新 王群编著.塑料制品成型及模具设计[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100.
[3]廖念钊 莫雨松 李硕根等编.互换性与技术测量[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2:20-160.
[4]冯炳尧 韩泰荣等编.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第二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5]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教研室编.机械制图(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140
[6]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教研室编.机械制图(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140.
[7]王树勋编.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实用技术[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5-120.
[8]王永平编著.注塑模具设计经验点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00-253.
[9]张建钢 胡大泽主编.数控技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10-130.
[10]中国模具设计大典编委会.中国模具设计大典[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0-250.
[11]陈万林等主编.实用塑料注射模具设计与制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0-160.
[12]段维峰等主编.模具制造技术.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0-150.
[13]周凤云主编.工程材料及应用.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5-180.
[14]许鹤峰、陈言秋主编.注塑模具设计要点与图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10-200.
[15]Paul Kenneth Wright. 21st Century Manufacturing. Prentice-Hall, Inc. 2001.
[16]Carl A. Keyser. Materials Science in Engineering (4th edition) . Columbus: Charles E.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A Bell & Howell Company ,1986
.
1.设计、研究思路:
本毕业设计分以下步骤进行;
⑴跟指导老师老师沟通,分析所要设计的产品机构;
⑵认真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重点复习塑料模设计的要点;
⑶查阅并收集资料,构思产品的设计思路;
⑷查阅网上最新资料,寻找不同的设计灵感预备多种设计方案;
⑸跟老师同学讨论确定最优设计方案;
⑹熟悉各类软件,如AutoCAD,PRO/E,MOLDFLOW 等;
⑺完成毕业设计的一系列任务;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塑件形状复杂,壁厚不均,由于是一个录音机内部的零件,是一个使装载磁带的外壳回位的装置,对塑件的强度有要求,尺寸精度要求不高,但有较高的尺寸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要求,因此对模具和设备的要求也较高。而注射成型方法有如下几个优点:
研究内容 形状:几乎有复杂性限制,容许模具内有不同塑料的成型型腔;
尺寸:塑件可小到不足1克,大到几十千克,没有限制;
材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适宜流动性的热塑性塑料;
精度:可注射高精度的塑件,有较好表面质量和尺寸稳定性;
生产率:中等,循环时间主要由塑件壁厚决定,最短可在十几秒内,增加模具的型腔数来提高生产率。
由以上塑件的特点和注射成型工艺的优点,分析可知:该塑件适合于采用注射成型方法。
3.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塑件需要用到侧向抽芯机构,且相应部位有倒角。有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
1)确定型腔的数目;
2)浇注系统的设计;
3)型腔的布置;
4)选择分型面;
5)侧向抽芯结构的设计;
6)成型零件的设计
7)脱模结构的设计;
8)注射模局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这些问题都是设计该模具的关键问题,在设计过程中,本人将反复推敲研究查阅资料请教有经验的师傅做到完好的解决。
4.预期成果
(1)开题报告一份、外文翻译资料一份;
(2)2D装配图一份和零件图若干份(不少于3张A0图纸);
(3)毕业论文一份;
(3)数控加工资料一份。
研究计划
第一周 调研、图书馆查找与毕业设计有关资料;
第二周 熟悉模具设计方法和现代模具加工技术;
第三周 撰写开题报告;
第四周 英文文献资料的翻译;
第五周 熟悉CAD及PRO/E软件的使用;
第六周 模具结构方案的确定和设计;
第七周 进行注射模可行性分析;
第八周 分析完成并整理出模具设计大纲;
第九周 2D总装图的绘制及修改;
第十周 若干零件图的绘制及修改;
第十一周 完成熔体模拟流动分析,优化模具设计结构;
第十二周 毕业论文的撰写;
第十三周 毕业论文的撰写;
第十四周 修改论文,制作论文PPT,准备答辩;
第十五周 毕业答辩
特色与创新 ●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模具CAD/CAM/CAE技术及其应用日趋成熟,模具CAD/CAM技术日益深入人心,本次设计多出运用CAD/CAM技术。
● 因为本次的毕业设计是小而结构复杂的零件因此须按其流变特性来设计浇注系统,并校验型腔压力及锁模力。
● 在本次毕业设计,在整个成型周期中,塑件—模具—环境组成了一个动态的热平衡系统。将塑件和金属模的传热学原理应用于模具的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以确保制品质量和最佳经济指标的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