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40页。15000字左右。
任务书一份。
开题报告一份。
图纸共11张。
零件图,装配图,非标件。
摘要
塑料工业是当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工业门类之一,而注塑模具是其中发展较快的种类,因此,研究注塑模具对了解塑料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提高产品质量有很大意义。
本设计介绍了单分型面注射模具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对注塑产品提出了基本的设计原则;详细介绍了冷流道注射模具浇注系统、温度调节系统和顶出系统的设计过程,并对模具强度要求做了说明;
通过本设计,可以对注塑模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注意到设计中的某些细节问题,了解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对CAD的学习,可以建立较简单零件的零件库,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塑料模具、单分型面、型腔、型芯。
Abstract
Plastic industry in the world today is on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industrial categories, and injection mould is one of the types of the fast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study to understand plastic injection mold production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design introduces single parting surface of injection mould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plastic products put forward the basic design principles; Detailed introduces the cold runner gating system, injection mould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and ejector system design process and to mould strength requirement illustrated;
Through the design, can have a preliminary injection moulds know, pay attention to the details of the design, knowledge of the mould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Through the study of CAD, can build a simple parts as library,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Keywords: plastic mould, single parting surface, cavity, cores.
前言
随着我国科技文化技术以及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模具行业的地位越来随着我国科技文化技术以及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模具行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模具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先进。
模具行业是一个对工作和实践经验要求非常强的专业,它要求我们在学校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并要求我们有充分的实践环境。大学三年的学习即将结束,在这段时间里我完成了规定的课程,基本掌握了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工程材料、模具制造工艺、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等相关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方面的知识,对模具行业的发展、模具技术的应用、模具结构的设计、模具材料的选用、公差配合的选用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和比较全面的理解,基本上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毕业设计时大学学习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以前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所掌握的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
本设计以单分型面注塑模具为主,依据模具的基本组成部分,基础和设计技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单分型面模具结构设计中的关键之处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方式进行了剖析。同时,从模具的加工工艺的角度出发,分析并提供便于加工的模具结构形式,使模具设计和加工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技术上,本次设计也使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来绘图,三维与二维相结合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和许多疑惑,但是在指导教师陈辉扬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终于克服了所有的困难,顺利完成本次毕业设计。但是由于我的水平有限,缺乏实际的模具设计经验,设计中肯定会存在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目录
毕业论文(设计)诚信保证书…………………………… 4
毕业设计任务书…………………………………………… 5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9
设计书正文………………………………………………… 13
1.1 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 13
1、塑件的分析……………………………………………………13
2、PP塑料的性能分析……………………………………………13
3、PP的注射成型过程……………………………………………13
1.2 拟定模具的结构形式和初选注塑机…………………14
1、分型面位置的确定……………………………………………14
2、型腔数量和排位方式的确定…………………………………15
3、注塑机型号的确定……………………………………………15
1.3 浇注系统的设计………………………………………18
1、主流道的设计…………………………………………………18
2、分流道的设计…………………………………………………19
3、浇口的设计……………………………………………………21
4、校核主流道的剪切速率………………………………………22
5、冷料穴的设计及计算…………………………………………22
1.4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及计算……………………………22
1、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22
2、成型零件钢材的选用…………………………………………23
3、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23
4、成型零件尺寸及动模垫板厚度的确定………………………26
1.5 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26
1、 脱模力的计算………………………………………………27
2、 推出方式的确定……………………………………………28
1.6 排气槽的设计……………………………………… 29
1.7 冷却系统的设计…………………………………… 29
1、 冷却介质………………………………………………… 30
2、 冷却系统的计算………………………………………… 30
1.8 导向与定位结构的设计…………………………… 31
1.9 模架的确定………………………………………… 32
1、 各模板尺寸的确定……………………………………… 32
毕业设计总结……………………………………………… 34
参考文献…………………………………………………… 36
附录………………………………………………………… 37
一、 设计题目:单分型面注塑模具设计
学生结合毕业实习单位科研和生产实际中的课题,任选一题进行设计,尽可能真题真做,若毕业实习岗位没有合适的题目,按老师提供的题目设计。
二、设计目标及要求:(提交成果资料)
(一)目标 通过毕业设计,学生能够
1、具有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能力;查阅、综合和消化技术文献资料的能力及阅读资料的能力;
2、具有方案制订、论证、分析比较、设计计算的能力和绘图软件应用的能力;
3、能绘制工程图;
4、具有撰写选题、分析调查报告和技术说明书的能力;
5、具有调查研究、与人合作及协调工作关系的能力。
(二)提交成果
1、设计说明书一本(不少于40页);
2、绘制注塑模总装配图及全套零件图(其中的标准件除外),绘制工程图总和不少于2张A0图纸。
三、内容及步骤:
1、塑件的技术要求
1)分析制件的用途、性能方面的要求, 尺寸精度粗糙度要求;
2)分析塑件的几何结构、塑件的成型工艺性模具结构合理性等;
2、选择成型设备
了解成型设备的注射容量、锁模压力、注射压力、模具安装尺寸、浇口套定位圈尺寸、模具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模板行程等,初步估计模具外形尺寸,判断模具能否在所选的注射机上安装和使用。
3、确定成型方案
1)确定分型面,分型面的位置要有利于模具加工,排气、脱模及成型操作,塑料制件的表面质量等;
2)确定浇注系统(主浇道、分浇道及浇口的形状、位置、大小)和排气系统(排气的方法、排气槽位置、大小);
3)选择顶出方式(顶杆、顶管、推板、组合式顶出);
4)确定侧凹处理方法、抽芯方式。
5)确定主要成型零件,结构件的结构形式及零件的加工方法;
4、绘制模具方案草图
初绘模具方案,并校验选注射机参数。
5、考虑模具各部分的强度,计算成型零件工作尺寸
根据模具材料、受力零部件强度,刚度计算,确定模具零件厚度及外形尺寸,外形结构及所有连接、定位、导向件位置。
6、绘制模具装配图
1)要求装配图要标注外形尺寸、配合尺寸的公差带代号,
2)按顺序将全部零件序号编出,并且填写明细表。
7、绘制模具零件图
1)要求注出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表面粗糙度;
2)零件名称、模具图号、材料牌号、热处理和硬度要求,表面处理、图形比例、自由尺寸的加工精度、技术说明等都要正确填写。
四、时间安排(统一)
安排时间 指 导 安 排
(第五学期)
第14-18周 召开毕业设计动员会,安排学生选报指导老师;指导老师根据选报的名单,明确自己指导的学生名单,组织见面,建立联系方式;指导学生明确任务和安排,协助学生确定选题,指导学生完成开题报告。要求一人一题,在第五学期结束前完成题目上报和开题报告。
寒假期间 学生在寒假期间,收集资料,构思设计过程各个环节,撰写设计大纲。
(第六学期)第1周
学生到企业实习,学生根据所选题目、撰写的设计大纲、计划安排,与指导教师就设计初稿撰写进行交流与沟通,开始设计。视实习岗位情况,可调整设计题目。
(第六学期)
第2-3周 学生根据所选题目、撰写的设计大纲、计划安排,与指导教师就设计初稿撰写进行交流与沟通,完成初稿。
第4-5周 根据指导教师意见完成设计初稿修改,提交初稿。
第5-6周 继续修改与完善第二稿,初步完成定稿.
第7周 继续修改,直至老师认为可以定稿为止;经指导老师确认可以定稿之后,根据系及学院对毕业设计方案格式的具体要求,排版打印。
第8周 上交设计稿,一式三份交与指导老师处审阅,准备答辩PPT。
第9周 公布第一批审核答辩名单,组织第一次答辩。
第10周 公布第二批审核答辩名单,组织第二批答辩。
第11周 答辩完成后,根据答辩老师的意见修改设计稿,经指导老师审核合格后,方可最后按学院格式要求,装订成册,上交系里存档保存,并按班级为单位上交设计稿电子版,永久保存。
系公开答辩
(时间由系里安排,另行通知) 系优秀毕业设计公开答辩。
五、评价毕业设计成绩由两部分组成:指导教师成绩所占比重为40%,评阅教师成绩占20%,答辩小组成绩占40%,最终成绩由答辩委员会平衡、调整(答辩委员会对成绩按以下列原则进行平衡、调整:纠正偏差、解决争议、控制等级比例)。
指导教师、评阅教师评分参考:
1、设计题目工作量大小,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各项任务。20%
2、对设计中的问题分析是否全面、深入、细致,有无独到见解和创新(创新一般是指对现有参考资料或指导教师的设计方案有所突破,并显示出明显的优点,或圆满的解决设计中的关键技术)。30%
3、说明书条理清楚,论述正确,文字通顺,符合技术规范,书写工整。图纸完备、整洁、正确。资料是否齐全,论文是否整洁、清晰、有条理,有无错误及错误性质,30%
4、工作态度、协作精神及独立工作能力。10%
5、查阅各种资料(包括外文资料),运用新技术、新器件、新仪器、新工具的能力。10%
答辩评分参考:
毕业答辩能否清晰地阐述自己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完成的主要工作,思路是否清晰,论点是否正确,能否正确地回答主要问题,并有相当的理论依据
题目 单分型面注塑模具设计(长方体塑料罩壳,最大尺寸85×60×35)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提高我们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运用能力,加强技术文件的撰写能力,使其语言文字在技术文件上的运用、归纳和总结得到一个全面的训练。
(2)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生产实践和设计实践知识,进行塑料模具设计的实践训练,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初步掌握三维造型(绘图)软件、熟练掌握二维绘图软件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进一步熟练塑料模具设计中的各种专业零件标准,并能合理运用于模具设计中,能有效地简化模具结构和加快设计进程。
设计思路及步骤 1.设计、研究思路
A、设计准备:明确设计任务,熟悉了解与设计相关的模具结构,阅读塑料模具设计指导书,准备设计资料、绘图用具或计算机。
B、模具总体结构设计、理论分析与计算:塑件在模具中的成型位置,分型面和型腔数量的确定,浇注系统形式和浇口的位置选择和设计,成型零件的设计,脱模推出结构的设计,合模导向结构的设计,排气系统和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模架选择等.
C、装配图的结构设计:初绘模具装配草图,各部分的结构设计,协调好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最后完成装配工作图。
D、成型零件工作图设计:绘制成型零件的工作图
F、编写设计说明书:整理和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G、设计总结与答辩:进行设计总结,完成答辩准备工作。
2.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1.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
包括:塑件的分析;材料(pp)性能的分析;注射成型过程及工艺参数分析;
2拟定模具的结构形式和初选注射机:SZ-250/100
a.分型面的确定:
通过对塑件结构形式的分析,分型面应该选在塑件截面积最大且利于开模取出塑件的底部上。
b.型腔数量和排位方式的确定:
模具采用1模4腔的布置形式,采用整体嵌入式,这种结构效率高,装拆方便,容易保证形状和尺寸精度。为了加工上的方便和模具的维护,采用型芯与型芯固定板分别加工。
c.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注射量的计算→浇注系统凝料体积的初步计算→选择注射机→注射机的相关参数的校核;
3浇注系统的设计:
a. 主流道的设计:主流道尺寸、凝料体积、当量半径以及浇口套的形式;
b. 分流道的设计:布置形式、长度、当量直径、截面形状、界面尺寸、凝料体积、校核剪切速率以及表面粗糙度和脱模斜度
c. 浇口的设计:侧浇口的尺寸确定、侧浇口剪切速率的校核;
d. 校核主流道德剪切速率;
e. 冷料穴的设计与计算。
4.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及计算:
a.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凹模的结构设计→凸模的结构设计(型芯);
b.成型零件的钢材选用;
c.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凹模径向尺寸的计算、凹模深度尺寸的计算、型芯径向尺寸计算、型芯高度尺寸计算以及孔的径向、高度及孔间距的计算;
d..成型零件尺寸及动模垫板厚度的计算:凹模侧壁厚度的计算、动模垫板厚度的计算。
5.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a.脱模力的计算;b.推出方式的确定。
塑件要顺利而不影响质量地从型芯口脱模,必须设置合适的脱模机构。本模具采用推板推出机构,推板在分型面处沿制品周边将制品推出。为了使顶出机构顺畅,设有导向装置,导柱同时也作支柱用,提高支承板的刚度。
6.模架的确定:
a.各模板尺寸的确定;b.模架各尺寸的校核。
7.排气槽的设计;
8.冷却系统的设计:
a.冷却介质;b.冷却系统的简单计算。
9.导向与定位结构设计;
3.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塑件设计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有(1)确定型腔的数目(2)确定浇注系统(3)型腔的布置(4)选择分型面(5)侧孔的成型(6)确定脱模方式(7)确定排气形式(8)塑料充模的流动分析。
4.预期成果
1.开题报告一份(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设计思路及步骤等);
2.毕业设计说明书一份(不少于40页);
3.毕业设计图纸不少于A0 2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