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克雷伯菌对我院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调查研究.doc_第1页
肺炎克雷伯菌对我院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调查研究.doc_第2页
肺炎克雷伯菌对我院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调查研究.doc_第3页
肺炎克雷伯菌对我院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调查研究.doc_第4页
肺炎克雷伯菌对我院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调查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肺炎克雷伯菌对我院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调查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我院肺炎克雷伯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ESBLs细菌感染的高险因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应用WHONET 5分析我院2013年1-12月临床分离的281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结果。结果 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和美罗培南100.0%的敏感,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98.6%的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1.5%的敏感,对庆大霉素84.5%的敏感,对氨曲南76.1%的敏感,对头孢吡肟(马斯平)74.6%的敏感,其它敏感率均较低,需临床医师高度关注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森)的敏感率只有50.7%;血、痰、尿三类标本间耐药率无明显差异。检出产ESBLs细菌298株,检出率39.5%。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除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未发生耐药外,对其他抗生素均已高度耐药;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非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有逐步上升趋势,耐药率最低仍是亚胺培南。结论 本地区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阳性率较高,应重视ESBL的检测和药物敏感性试验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抗生素;耐药性;超光谱-内酰胺酶 肺炎克雷伯杆菌为革兰染色阴性,有荚膜,根据荚膜抗原成分的不同,肺炎杆菌可分75亚型,引起肺炎的以1-6型为主,存在于人体上呼吸道、肠道,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便经呼吸道进入肺内从而引起大叶或者小叶融合性实变,以上叶较为居多。能很快适应宿主环境且长期生存,在肺泡内生长繁殖时,引起组织坏死、液化、形成单个或多发性的脓肿。病变累及胸膜和心包时,可引起渗出性或脓性积液。病灶纤维组织增生活跃,极易于机化;纤维素性胸腔积液可早期就出现粘连。对各种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患者多见于中老年,凡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情况都可成为引起感染的、诱因。如激素、免疫抑制药,及抗代谢药物使用造成全身免疫功能紊乱和各种严重疾病;某些侵入性检查和创伤性治疗及手术、使用污染的呼吸器、雾化器等均有导致感染发病的可能。院内工作人员经手部传播、病人、慢性病菌携带者均是病菌的来源1。 肺炎克雷白杆菌的感染,在院内感染败血症中,克雷伯杆菌以及绿脓杆菌和沙雷氏菌等都为重要病原菌,且病死率较高。近年来,由于第三代头孢菌素、-内酰胺类及碳青霉烯等广谱抗生素广泛应用,肺炎克雷伯菌已成为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的代表菌种,产生的选择性压力和耐药性日益突出。认识和了解产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流行状况及产酶株的耐药情况,有利于防止和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笔者研究分析了我院2013年1-12月临床分离的289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结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12月临床采集标本检验结果,抽取肺炎克雷伯菌株298株。菌株均为我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并按全国统一操作规程。标本主要包括血液、尿液、痰。 1.2 仪器及试剂 VITEK-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法国Bio-Merieux公司产AST-GN 09药敏卡、ID-GN鉴定卡、日本产VITEK比浊计(V 1210)日本生产。 1.3 菌种鉴定及药敏所有实验菌株分离纯化后按VITEK-2使用要求配制成菌悬液和稀释液,分别填充到ID-GN和AST-GN 09卡中,用VITEK-2仪器自动完成细菌鉴定、药敏实验。 1.4 质控菌株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的标准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药敏质控结果符合NCCLS的药敏质控要求。 1.5 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检测按照NCCLS 2000年版推荐纸片扩散表型确证法进行检测。用肺炎克雷伯菌ATCC 700603为阳性对照,肺炎克雷伯菌ATCC 2592为阴性对照2。 1.6 分析方法 细菌耐药性分析用WHONET 5软件进行分析,耐药率显著性差异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产ESBLs细菌与非产ESBLs细菌两组耐药率比较应用2检验。 1.7 多因素分析 将281例肺炎克雷伯菌分为产ESBLs组及非产ESBLs组。影响产ESBLs细菌感染的因素为: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医院感染。基础疾病。治疗性操作(PICC、气管插管、腹穿、腰穿和呼吸机等)。应用免疫抑制剂。住院时间长。 2 结果 2.1 289株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 289株肺炎克雷伯菌按标本分为:血(43株)、痰(239株)和尿(37株);主要分布于儿科病区。 2.2 2013年度第一季度检出肺炎克雷伯菌属位居第二位,第二、三、四季度均居第一位。年度构成比41%,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和美罗培南100.0%的敏感,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98.6%的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1.5%的敏感,对庆大霉素84.5%的敏感,对氨曲南76.1%的敏感,对头孢吡肟(马斯平)74.6%的敏感,其它敏感率均较低,需临床医师高度关注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森)的敏感率只有50.7%,下降较快,临床应用时一定严格把握用药指征,合理使用以延缓耐药菌的产生。 2.3 ESBLs阳性菌株除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敏感外,对其他抗生素耐药性明显高于ESBLs阴性菌株。单因素方差分析出应用三代头孢菌素(P0.005)、气管插管或CPAP(P0.005)、入住ICU(P0.001)、机械通气(P0.001)、长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P0.05)。六个高危因素与肺炎克雷伯菌产生ESBLs显著相关。 3 讨论 抗生素的应用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起到了极大作用,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及不合理使用,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了耐药性,乃至多重耐药。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对遏制细菌耐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3年度肺炎克雷伯菌,在我院年度菌群检出中位居第一,克雷伯菌属细菌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和医源性感染菌之一,感染多发生于住院的衰弱患者。病原体往往从上呼吸道吸入,或通过污染的人工呼吸器、雾化器或各种导管侵入人体,医务人员的双手在交叉感染中亦起重要作用。增加易感性的因素有:各种降低免疫功能的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肝硬变、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等。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广谱抗生素的使用致正常菌群变化。各种器械操作和创伤性诊疗技术(如各种导管、气管切开等,为细菌入侵创造了条件)。 产-内酰胺酶,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的主要机制,有质粒介导的超光谱-内酰胺酶(ESBLs)致使细菌对新一代的-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由于临床上广泛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导致-内酰胺酶突变体出现3。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众多问题。我院肺炎克雷伯菌(ESBLs)痰标本检出率最高,说明以呼吸道感染为主。院内感染居多,为防止肺炎克雷伯菌(ESBLs)菌的广泛传播,注意加强医院环境、器械的消毒隔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3代头孢菌素,及时对病原菌做药敏检测,根据药敏选择抗菌药物。 参考文献 1 陈鉴初,张卫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学及其耐药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16(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