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文库谈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在服饰中的体现 摘要 :中国服饰艺术以其独特的服饰语言表达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意境:其一,表现为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其二,表现为追求礼制秩序美;其三,表现为以华贵、精细、丰富为美;其四,表现为呈现出许多具体化、个性化的审美特征。关键词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服饰艺术 美是人们追求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自古以来,人们以雕塑、书法、绘画、诗词、音乐、建筑等艺术表现形式来体现自身对美的认识与追求。在所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中,服饰艺术可以说与人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与人一生相伴相依。从第一张兽皮披挂在赤裸的人体上,到刺破荒蛮的骨针的出土以及项链串饰的发现,服饰艺术开始逐渐融入人的主观意识。人的潜意识里有了对美的想象,原始的主观意识和对美的想象外化和凝结在服饰上,形成物态化的活动,正是这种原始的物态化的活动孕育着服饰美的胚胎。中国素有衣冠古国之美誉,儒道互补是数千年来中国思想的一条主线索。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在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结构、艺术理想、审美兴趣上起着重要作用。与中国哲学思想相一致,中国美学思想强调更多的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律。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孕育在服饰艺术领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二、服饰艺术追求礼制秩序美 中国伦理道德对中国审美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中国数千年的服饰艺术发展中,儒家的礼教思想成了其核心理念。只有遵从了伦理道德规范的服饰才为美,只有充分体现了社会各个阶层等级秩序的服饰才为美。周代制定的冠服制度影响了中国后世几千年,冠服是服装根据帽子的不同而命名的各类服装的总称。什么样的帽子配什么样的衣服,都有严格细致的规定。在不同的礼仪场合,不同等级的人必须穿着与其身份相适应的服饰,这些服饰在颜色、材质、尺寸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规定。周代的冠服制度规定极严,同为裘服,也要根据皮质、颜色来划分等级。天子穿白狐裘,诸侯及大夫、士穿青狐裘、黄狐裘,庶民则穿犬羊裘。自周以后,冠服形制被历代传承相袭,虽按各代统治者之意略有改动,但其基本形制却大同小异,尤其是显示阶级差别的内涵始终没有改变。三、服饰艺术以华贵、精细、丰富为美 服饰艺术离不开审美艺术的一般规律,华贵、精细的服装与饰品无论在手感、体感、质地、光泽、色彩等方面,还是在工艺水平、适体状况、贵重程度、使用年限等方面,都给人带来更高程度的满足、愉悦、自信、富贵的审美感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织锦和不到一两重的素纱禅衣,河北出土的金缕玉衣,其工艺水平和审美价值均为后世所称颂。唐时的百鸟裙,将多种鸟羽捻成线同丝一起织成面料再制成裙子,色泽艳丽,不同角度不同时间会出现不同的色彩,堪称珍贵。清时龙袍,在蓝素缎底上以孔雀羽铺底,用丝线将很细的珍珠串起来绣成龙,珊瑚球绣火,捻金线、银线等珍贵线材和五彩绒丝绣龙,不同部位大小龙共9条,大龙间绣有彩云、蝙蝠、八吉祥、暗八仙、八宝、三多纹、灵芝祝寿纹等。前后襟下幅绣平水寿山福海纹。各种材质、各种工艺达到完美组合,精美绝伦、令人惊叹。衣冠古国的服饰瑰宝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财富。 四、服饰艺术具有具体化、个性化的审美特征 楚汉时的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与先秦理性精神相辅相成的又一美学思想。楚汉的浪漫不同于后世的浪漫,它的浪漫是因气势与古拙的结合,充满了整体性的浪漫。一种具有运动感、气势恢弘而又古拙的服饰风格出现在服饰艺术的历史画卷上。以楚国为代表的南方服饰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其纹饰图案充满丰富的夸张力和浪漫的想象力。汉朝的恢宏气势在服饰上形成朴实与舒放的独特风格,汉袍褒衣博带,宽袂如荫,曲裾如翼,气度深沉而庄严。魏晋时期,随着玄学兴起、人们思想的觉醒,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身着大袖衫,敞领开怀,解衣当风,或捋袖至肩,或分襟露足,或褪衣出臂,或去冠散发等,这都是一些完全不合礼制,却比较个性化的服饰形象。 中国古代服饰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中国其他艺术及其美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形成了自身独立完整的美学思想体系。中国服饰古代艺术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独特的风格特色存在于世界文化宝库中。“衣冠古国”服饰之渊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体现和继承中国古代服饰精髓,是现代服饰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充分理解古代服饰深刻内涵,现代服饰才能融会贯通,而不是简单地照搬与模仿。这也是我们当代服装设计师的职责所在。儒家思想对中国服饰文化的影响 二、儒家美学思想与中国人的服饰审美意识“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粹,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中庸情结,而且构成了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核心内容。“天”指的是自然,“人”指的是人文。“天人合一”是儒、道两家都认可的哲学观,肯定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肯定了人与自然的交融性。虽然儒、道两家都讲人与自然的和谐,但道家着重强调人的自然属性,而儒家更强调人的社会属性,认为人之所以异于其它动物,就在于人类社会建立了有别于自然的文明准则,人的社会属性要高于自然属性。“天人合一”这种观念在服饰设计上,它表现为将外在自然的服饰人性化,使其具备与人的情感、道德理想相呼应的属性。无论是设计者还是使用者,都是通过服饰来表达对美好道德的向往和称颂,并使服饰达到人与社会整体的和谐美,充分体现了儒家的中庸哲学思想。三、 儒家道德观对中国服饰文化的影响无论是“君子”还是贵妇的服饰,无一不受这种观念的支配,而忠孝思想对服饰的影响几乎波及了社会各阶层。以上这些正是形成中国古代服饰独特风貌的原因之一。首先,“君子之德”是上层社会男子的道德标准。“君子”是与“小人”相对而言的。君子指社会地位高和有道德的人;小人指社会地位低和无道德的人。君子服饰的基本准则是“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即必须按礼法的规定穿戴,既不僭上,也不逼下。以此为原则,形成了一系列贵族男子服饰的规范。其中,不但有如何穿戴的问题,有些服饰形制本身也被注入了道德的内容。甚至对待服饰的态度也与道德有关。其次,阴阳相济的传统观念来自中国的易传。男为阳、为主,女为阴、为附,是伦理中的重要关系。无论是皇室贵妇还是小家碧玉,都不能不屈从于君权、父权和夫权,一切都要服从男子、取悦男子,这就是“妇德”的核心。妇女服饰的道德规范也不能例外。上古时期妇女的服饰与“节操”相联系,强调妇女对男子的从属地位。无论是孔孟还是道学家,都强调妇女的“节操”,甚至视为“妇女第一德”,将其提到与生命等同的高度。古代往往还以服饰掩盖妇女的形貌,达到“存天理、灭人欲”的目的。中国妇女服装自古代至近代多为宽松型,直线裁剪很难说合身不合身,为的是减弱身体的曲线。女子在酷暑季节也要穿三重衣,不露肌肤、不显轮廓。另外,在古代“男女不通衣裳”,这进一步明确尊卑之分。再次,忠孝是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本元思想,又以孝为核心。正如孝经所说:“夫孝,德之本也”。“夫孝,天之经,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中华民族是个极重血缘亲情的民族,在“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里,家以父为最高主宰,国以君为最高主宰,作为子和臣必须顺从,因此对父母孝顺,对君忠顺,才附合儒家的道德标准。同时,又必须以“善事父母”为人生中的大事。“善事父母”首先要有子孙继承祖业,其次是尽赡养父母的责任,第三是要保全自己的身体,因为是父母所给。围绕“孝”和“忠”的观念,中国的服饰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形式。有的是将忠孝观念渗透到文化内涵中去,有的则是将“忠孝”标签贴在服饰上。四、儒家的艺术思想与中国人的服饰审美意识情景合一是艺术创造活动中个体情感与自然风景的统一,景被看作情中景,情被看成景中情。中国艺术在情与景之间选择了一条中庸的道路,情景合一这种和谐的艺术论,是中国人中庸思维方式在艺术领域的杰出体现。在艺术创造上,它使得中国的艺术意味隽永,真正做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服饰作为一种审美客体,自己并不能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它必须与使用者重新组配。换句话说,必须与使用它的人体重构,形成新的审美对象,表现出整合后的、全新的视觉形象,这样才能显示服饰的光彩。服饰的重组表现在如下的几个层面:一是色彩重组。服饰色彩必须遵循原色、间色、复色和补色的形成规律,讲究色相、明度和纯度,处理好色彩的对比关系,把握主题、主旨的变化,实现整体的协调性。二是服饰之间的重组。由于地域文化的影响,人们的着装形成了传统的搭配形式,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在领、袖、三围以及襟、摆、扣等项之中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同时,穿什么样的服装,就要求什么样的鞋帽与之相搭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村级纪检监察员培训课件
-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推动作用报告2025
- 李飞飞人工智能课件
- 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法规更新提醒表
- 光伏项目现场管理方案
-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防护措施方案
- 客户服务中问题处理及反馈工具集
- 就业服务精准化-洞察及研究
- 群体行为心理研究-洞察及研究
- 《环甲膜穿刺术》课件
- 咽喉炎疾病演示课件
- 过程经验教训管理流程(含附表)
- 中国透析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管理指南
- 医院处方笺模板(可根据实际需要修改)
- 《森林与小鸟》教学设计(福建省县级优课)-三年级音乐教案
- 提高口服药准确服用率品管圈课件
- 某公司管控模式与组织结构设计课件
- 患者用药指导全国知识技能竞赛必备考试题库(带答案)
- 高级财务会计-(刘永泽、傅荣主编-)
-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综合自动化技术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