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说明书.doc

U形卡槽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47CAD图/12500字】【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U形卡槽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rar
论文-说明书.doc---(点击预览)
答辩稿PPT.ppt---(点击预览)
目录+摘要.doc---(点击预览)
开题报告.doc---(点击预览)
冲压工艺卡片.doc---(点击预览)
原始参考资料
中文文献
防尘罩落料_拉伸_翻边_切边_冲孔复合模设计.pdf---(点击预览)
镁合金DVD盖压铸模具设计.pdf---(点击预览)
铣床角度支架模具设计.pdf---(点击预览)
遮阳罩拉伸折弯复合模设计.pdf---(点击预览)
落料拉伸冲孔翻边复合模设计.pdf---(点击预览)
落料冲孔弯曲复合模设计.pdf---(点击预览)
简易U型弯曲模设计.pdf---(点击预览)
筒形零件翻边模结构的改进.pdf---(点击预览)
筒形件外翻边模设计.pdf---(点击预览)
空调电机端盖冲压拉深工序的动态仿真.pdf---(点击预览)
硬质合金拉伸模具的应用.pdf---(点击预览)
盒体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pdf---(点击预览)
电车斜楔在汽车顶盖翻边模中的应用.pdf---(点击预览)
汽车连杆油封盖拉伸工艺及模具设计.pdf---(点击预览)
汽车覆盖件翻边整形模结构设计规范.pdf---(点击预览)
汽车精密塑件成型分析与模具设计.pdf---(点击预览)
汽车真空泵调节器盖拉伸工艺及模具设计.pdf---(点击预览)
汽车支架零件的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pdf---(点击预览)
汽车支架精冲工艺与模具设计.pdf---(点击预览)
汽车右发动机支架模具设计与制造.pdf---(点击预览)
汽车前地板侧冲孔上翻边模设计.pdf---(点击预览)
汽车保险杠翻边模设计.pdf---(点击预览)
气泵压缩机缸盖模具设计及其消失模铸造.pdf---(点击预览)
桃园矿7_2煤风巷沿空掘进_全封闭U型支架_的实践.pdf---(点击预览)
板料冲压分离工序的分类.pdf---(点击预览)
机盖斜翻边压平复合模设计.pdf---(点击预览)
无擦伤折弯模结构设计.pdf---(点击预览)
支架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pdf---(点击预览)
支架冲压模具设计.pdf---(点击预览)
支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pdf---(点击预览)
支撑板冲孔_落料_弯曲复合模设计.pdf---(点击预览)
支承座三工序复合冲压模具.pdf---(点击预览)
操纵支架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pdf---(点击预览)
抽风筒的新型翻边_整形复合模设计.pdf---(点击预览)
抽屉支架弯曲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pdf---(点击预览)
手柄成形工艺及翻边模设计.pdf---(点击预览)
微波炉门体侧向折弯成形模设计.pdf---(点击预览)
异形件拉伸工艺及模具设计.pdf---(点击预览)
座椅腿固定板冲孔翻边模设计.pdf---(点击预览)
底板支架的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pdf---(点击预览)
小孔翻边模设计.pdf---(点击预览)
封闭围板折弯模设计及调试.pdf---(点击预览)
密封盖冲孔_翻边_落料级进模设计.pdf---(点击预览)
垫片冲孔翻边模设计及改进.pdf---(点击预览)
型材弯曲工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pdf---(点击预览)
固定支架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pdf---(点击预览)
围板多孔翻边模的设计与制造.pdf---(点击预览)
压缩机储液筒的拉伸工艺和模具设计.pdf---(点击预览)
冲孔落料折弯复合模设计.pdf---(点击预览)
冲孔_落料_翻边复合模.pdf---(点击预览)
冲压筒形翻边模的结构改进.pdf---(点击预览)
冲压工序与模具结构.pdf---(点击预览)
关于型材弯曲最小半径的计算方法.pdf---(点击预览)
上门绞座冲孔弯曲落料级进模设计.pdf---(点击预览)
一种支架零件冲压模具的设计.pdf---(点击预览)
一种大型U型件弯曲模具的设计和试验.pdf---(点击预览)
一次冲压完成多道工序的复合模.pdf---(点击预览)
Z形弯曲件内孔翻边模设计.pdf---(点击预览)
U型弯曲支撑件冲模设计.pdf---(点击预览)
英文文献
四套模具设计图[共47张]
第1套落料冲孔
第1套落料冲孔-01下模座.dwg
第1套落料冲孔-02凸凹模.dwg
第1套落料冲孔-03卸料板.dwg
第1套落料冲孔-04凹模.dwg
第1套落料冲孔-05凸模固定板.dwg
第1套落料冲孔-06推件器.dwg
第1套落料冲孔-07-4.5孔凸模.dwg
第1套落料冲孔-08-7.2孔凸模.dwg
第1套落料冲孔-09-5.42孔凸模.dwg
第1套落料冲孔-10-5X3.4孔凸模.dwg
第1套落料冲孔-11凸模模柄.dwg
第1套落料冲孔-12垫板.dwg
第1套落料冲孔-13上模座.dwg
第1套落料冲孔装配图.dwg
第2套冲小孔
第2套冲小孔-01下模座.dwg
第2套冲小孔-02凹模.dwg
第2套冲小孔-03卸料板.dwg
第2套冲小孔-04凸模固定板.dwg
第2套冲小孔-05垫板.dwg
第2套冲小孔-06上模座.dwg
第2套冲小孔-07导正销.dwg
第2套冲小孔-08保护套.dwg
第2套冲小孔-09凸模.dwg
第2套冲小孔-10模柄.dwg
第2套冲小孔装配图.dwg
第3套翻边
第3套翻边-01下模座.dwg
第3套翻边-02凹模.dwg
第3套翻边-03卸料板.dwg
第3套翻边-04凸模固定板.dwg
第3套翻边-05垫板.dwg
第3套翻边-06上模座.dwg
第3套翻边-07凸模.dwg
第3套翻边-08导正销.dwg
第3套翻边-09模柄.dwg
第3套翻边装配图.dwg
第4套弯曲
第4套弯曲-01下模座.dwg
第4套弯曲-02凹模垫板.dwg
第4套弯曲-03凹模.dwg
第4套弯曲-04定位板.dwg
第4套弯曲-05凸模固定板.dwg
第4套弯曲-06垫板.dwg
第4套弯曲-07上模座.dwg
第4套弯曲-08凸模.dwg
第4套弯曲-09模柄.dwg
第4套弯曲-10顶件板.dwg
第4套弯曲装配图.dwg
外文文献及翻译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44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59924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7.46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2-26 上传人:木***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关 键 词:
形卡槽 冲压 工艺 模具设计 优秀 优良 机械 毕业设计 论文
资源描述:

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44页,12500字左右.
任务书一份.
开题报告一份.
PPT答辩稿一份.
翻译一份.

图纸共47张:
第1套落料冲孔装配图.dwg
第1套落料冲孔-01下模座.dwg
第1套落料冲孔-02凸凹模.dwg
第1套落料冲孔-03卸料板.dwg
第1套落料冲孔-04凹模.dwg
第1套落料冲孔-05凸模固定板.dwg
第1套落料冲孔-05凸模固定板.dwg
第1套落料冲孔-07-4.5孔凸模.dwg
第1套落料冲孔-08-7.2孔凸模.dwg
第1套落料冲孔-09-5.42孔凸模.dwg
第1套落料冲孔-10-5X3.4孔凸模.dwg
第1套落料冲孔-11凸模模柄.dwg
第1套落料冲孔-12垫板.dwg
第1套落料冲孔-13上模座.dwg

第2套冲小孔装配图.dwg
第2套冲小孔-01下模座.dwg
第2套冲小孔-02凹模.dwg
第2套冲小孔-03卸料板.dwg
第2套冲小孔-04凸模固定板.dwg
第2套冲小孔-05垫板.dwg
第2套冲小孔-06上模座.dwg
第2套冲小孔-07导正销.dwg
第2套冲小孔-08保护套.dwg
第2套冲小孔-09凸模.dwg
第2套冲小孔-10模柄.dwg

第3套翻边装配图.dwg
第3套翻边-01下模座.dwg
第3套翻边-02凹模.dwg
第3套翻边-03卸料板.dwg
第3套翻边-04凸模固定板.dwg
第3套翻边-05垫板.dwg
第3套翻边-06上模座.dwg
第3套翻边-07凸模.dwg
第3套翻边-08导正销.dwg
第3套翻边-09模柄.dwg

第4套弯曲装配图.dwg
第4套弯曲-01下模座.dwg
第4套弯曲-02凹模垫板.dwg
第4套弯曲-03凹模.dwg
第4套弯曲-04定位板.dwg
第4套弯曲-05凸模固定板.dwg
第4套弯曲-06垫板.dwg
第4套弯曲-07上模座.dwg
第4套弯曲-08凸模.dwg
第4套弯曲-09模柄.dwg
第4套弯曲-10顶件板.dwg

目 录
摘 要 IV
ABSTRACT V
1前 言 1
1.1 模具加工及金属薄板冲压加工的特点及优势 1
1.2 课题讨论及难点分析 2
1.3 课题总体设计思路 3
2工艺分析及工艺方案确定 5
2.1零件三维造型图 5
2.2工件的零件图 5
2.3工艺分析 5
2.3.1翻边高度计算 6
2.3.2冲小孔工艺分析 6
2.3.3弯曲部分工艺分析 6
2.4工艺方案的确定 6
3落料冲孔模的设计 9
3.1毛坯尺寸计算 9
3.2 排样 9
3.3 确定模具压力中心 10
3.4 冲压力的计算 10
3.4.1 落料力 10
3.4.2冲孔力 11
3.4.3卸料力 11
3.4.4推件力 11
3.4.5总冲压力 11
3.5冲压设备的选择 11
3.6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12
3.6.1落料凸、凹模刃口的尺寸计算 12
3.6.2冲孔凸、凹模的刃口尺寸 13
3.7冲孔落料复合模的设计 14
3.7.1落料冲孔复合模结构的设计 14
3.1.2 落料冲孔复合模主要零件的设计 15
4冲小孔模的设计 21
4.1确定模具压力中心 21
4.2冲孔力的计算 21
4.3冲压设备的选择 21
4.4冲孔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21
4.5冲小孔模的设计 22
4.5.1冲小孔模结构的设计 22
4.5.2冲小孔模主要零件的设计 22
5翻边模的设计 26
5.1确定模具压力中心 26
5.2翻边力的计算 26
5.3冲压设备的选择 26
5.4翻边模刃口尺寸计算 26
5.5翻边模的设计 27
5.5.1翻边模结构的设计 27
5.5.2翻边模主要零件的设计 27
6弯曲模的设计 30
6.1确定模具压力中心 30
6.2弯曲力的计算 30
6.3冲压设备的选择 30
6.4翻边模刃口尺寸计算 30
6.5弯曲模的设计 31
6.5.1弯曲模结构的设计 31
6.5.2弯曲模主要零件的设计 32
7结 论 36
谢 辞 37
参考文献 38

摘 要

本课题所设计的零件是较为典型的U型弯曲件。工件一侧有一个直径为1.8mm的小圆孔和翻边,另一侧有三个孔,且在U型卡槽底部有三道褶边。通过对零件各部分进行计算分析后最终确定加工工序。经计算得翻边可以一次成型,工件整个成型过程所涉及的工序有:落料、冲孔、冲小孔、翻边、弯曲五步。在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后,确定最终工艺方案为:落料冲孔复合,冲小孔、翻边、弯曲顺次进行。在确定工艺方案的基础上对主要模具进行设计,分析工件成型过程,并画出模具装配图及零件图。在本次设计中主要对落料复合模以及冲小孔模、翻边模、弯曲模进行设计。
关键词:落料冲孔;冲小孔;翻边;弯曲

Punching Process Analyzed and Die Design of the U Shape Groove

ABSTRACT
Typical bended workpiece of U shape with three folds was designed in this graduation project. Two hoes are flanged on one side with a Φ1.8 mm hole. There are three holes on the other side. The process was determined by calculating and analyzing. Flanging can be shaped by one step after calculating. Five steps as blanking, punching, punching a small hole, flanging and bending were included. Analyzed the technics of parts, the final process was determined as four steps: blanking-punching compound, punching a small hole, flanging and bending. Besides, the main dies were designed, the process was analyzed, and the die assembly and workpiece pictures were drawed. In this graduation project, blanking-punching compound die, punching a small hole die, flanging die and flanging die were designed. 
Key words: blanking-punching compound; punching a small hole; flanging; bending

论文题目 U形卡槽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服务于汽车生产的模具近年来也快速发展。服务于汽车生产的模具和塑料模具使用量最大的两大类。此外,还有铸造模具、锻造模具、橡胶模具、粉末冶金模具及拉丝模具和无机材料成型模具等。在汽车工业十分发达的国家,为汽车服务的模具往往要占到全部模具生产量的40%以上。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目前为汽车服务的模具约已占到了全部模具产量的1/3左右。在这些模具中,冲压模具在模具行业和汽车覆盖件模具,直接关系到汽车车型,因此其地位尤为重要。要生产出大量的各式各样的汽车,先进技术装备必不可少,而模具就是汽车先进技术装备中的重要装备。“现代工业,模具先行”、“没有高水平的模具,就没有高水平的产品”,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不管是汽车还是模具,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我国已成为生产大国,但离生产强国的距离还很远。然而,要成为制造业强国,要成为汽车、模具等的制造强国是我们的目标。为了向汽车行业提供更为先进的技术装备,必须不断提高汽车冲压模具的冲压模具的水平与能力。
金属薄板冲压成形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制造技术 ,金属薄板及其制品在冲压成形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成形性能或成形性,是横跨薄板冶金制造和冲压成形生产两大行业之间的交叉性工程技术 ,即冲压成形性能及其应用。冲压加工是靠冲压设备和模具实现对板料毛坯的塑性加工过程。冲压加工具有许多十分明显的优点,它利用冲压设备与冲模的简单的运动完成相当复杂形状零件的制造过程,而且并不需要操作工人的过多参与,所以冲压加工的生产效率很高,产品质量稳定,一般情况下,冲压加工的生产效率为每分钟数十件。又由于冲压加工的操作十分简单,为操作过程的机械化与自动化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因此,对某些工艺成熟的冲压件,生产效率可达每分钟数百件,甚至超过一千件以上。
冲压加工用的原材料多为冷轧板料和冷轧带材。原材料的良好表面质量使用大量生产方式、高效而廉价的方法获得的。在冲压加工中这些良好的表面质量又不容易遭到破坏,所以冲压件的表面质量又不致遭到破坏,所以冲压件的表面质量好,而成本都很低廉。这个特点,在汽车覆盖件的生产上表现得十分明显。
利用冲压加工方法,可以制造形状十分复杂的零件,能够把强度好、刚度大、重量轻等相互矛盾的特点融为一体,形成十分合理的结构形式。冲压加工时,一般不需要对毛坯加热,而且也不像切削加工那样把一部分金属切成切屑,造成原材料的损耗,所以它是一种节约能源和资源的具有环保意义的加工方法。
冲压产品的质量与尺寸精度都是由冲模保证的,基本上不受操作人员的素质与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所以冲压产品的质量管理简单,也容易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生产。冲压件的尺寸精度与表面质量好,通常都不需要后续的加工而直接装配或作为成品零件直接使用。由于冲压加工方法具有前述的许多优点,现在他已经成为金属加工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制造方法。正是基于此,本课题所要设计的U型卡槽生产就需要先后用到四套冲压模具,而且每一套模具在设计之前都需要经过仔细的计算和分析。
二、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
模具总体结构形式设计的确定是设计时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也是冲模设计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冲压件的质量、成本和冲压生产的水平。模具类型的选定应以合理的冲压工艺过程为基础,根据冲压件的形状、尺寸、精度要求、材料性能、生产批量、冲压设备、模具加工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做综合的分析研究并比较其综合经济效果,以期在满足冲压件质量要求的前提下,达到最大限度的降低冲压件的生产成本。确定模具的结构形式时,必须解决模具类型(简单模,连续模,复合模等)、操作方式、进出料方式、压料与卸料方式、模具精度等方面的问题。另外压力中心的计算、冲模封闭高度的确定都是模具能否正常的安装和工作的关键问题,最后应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和冲压设备。当然在设计每套模具的时候也有很多需要知道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免范不应该有的的错误。
本课题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对U型卡槽制定合适的冲压工艺分析并制定合适的冲压工艺方案。针对这个零件,分别要经过落料、冲孔,翻边,折弯、U形弯曲等几个工序才能完成。在设计每套模具的时候又有很多难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现在就这几套模具在设计时的问题加以说明。
(1)落料、冲孔
首先,凸凹模间隙对冲裁件质量、冲裁力、模具寿命的影响很大,是冲裁工艺与模具设计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其次,模具刃口尺寸精度是影响冲裁件尺寸精度的首要因素,模具的合理间隙值也要靠模具刃口尺寸及其公差来保证。再次,在排样时尽量采用少、无废料排样对节省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且有利于一次冲裁多个工件,故可以提高生产率。
(2)冲小孔
由于零件上有一个Φ1.8的小孔,且与另外一个孔距离太近,无法在第一套模具冲出,所以只能单独用一套模具来对其进行加工。在设计模具的时候用特别注意冲孔凸模应由保护套来进行保护,否则凸模的使用寿命会大大降低,另外在零件的定位及导向上也许特别注意。
(3)翻边
根据我所设计的U型卡槽零件图,可知此为内孔翻边,是伸长类翻边的一种,其特点是:变形区材料受拉应力、切向伸长、厚度减薄、易发生破裂。翻边时的主要危险是边缘破裂,边缘是否破裂与翻边变形程度有关。应当进行严谨的工艺计算。
(4)弯曲
在进行弯曲设计时,首先要对弯曲件进行应力、应变状态进行分析,,然后确定材料的最小弯曲半径并进行弯曲力的计算和选择设备,再对弯曲模的工作部分进行尺寸包括凸凹模的圆角半径、凹模深度、凸凹模间隙、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与公差等进行计算,这些也是设计弯曲模的关键。最后进行弯曲模的设计。当然在弯曲过程中会可能出现回弹,在外力作用下毛皮产生的变形有塑性变形和弹性变形两部分组成。当外力去除后弹性变形会完全消失,而塑性变形会保留下来。因此工件的弯曲较与内弯曲半径与冲模工作部分的角度和圆角半径不完全一致,这种现象就叫回弹,应当尽量减小其对设计的影响。本课题所需设计的U型卡槽在弯曲时受翻边那部分的影响,零件的固定需要特别的注意,这也是本设计课题的最大难点。


U形卡槽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小孔模装配图

U形卡槽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翻边模装配图

U形卡槽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落料冲孔模装配图

U形卡槽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弯曲模装配图

内容简介:
模 具 技 术 7文章编号: 1001006)04弯曲支撑件冲模设计王 军 ,傅 旻 , 庞 炜(天津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天津 300222)摘 要: 根据制件的形状和生产要求, 对U 型弯曲支撑件进行了冲压工艺分析, 重点阐述了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并进行了排样设计 ; 介绍了各种力和压力中心等工艺计算。 采用冲孔翻孔弯曲校正弯曲多工位级进模, 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小了劳动强度。关键词 :U 型弯曲 ; 级进模 ;设计中图分类号 : 献标识码 : on on of of to 2006 军 ( 1980 ), 男,硕士研究生。0 引言图1 所示零件图为 U 型弯曲支撑件, 材料为 厚度为 要求制造精度为 表面质量无要求,大批量生产。根据图样分析冲孔与落料间最小壁厚为 1 艺性分析根据图样进行分析, 初步拟定需进行冲孔落料翻孔 (或拉深冲孔) 弯曲 4 道工序, 且冲孔时需冲制 2 个异型圆孔,其余为圆孔, 要求孔与孔之间定位精确。落料时要求形状精确,并保证制件在长度方向上左右对称。翻孔时为避免翻裂需要对是否可一次成形进行计算, 一次翻孔极限高度 H :H +r +t (1)1 (1 ) +r +t (1 + 零件图18 006 翻边系数, 取 故可以一次翻孔成功。弯曲为U 型弯曲, 要求左右对称, 且要保证内形尺寸, 弯曲角为 90 , 弯曲半径很小, 初步估算很难一次弯曲成形,故要考虑在一次弯曲成形后再进行一次校正弯曲。现计算最小弯曲半径)1 最小弯曲系数, r 故不可一次弯曲成形。 取 r 2 即弯曲后再进行一次校正弯曲。艺方案的分析方案一 : 简单模 (冲孔模、 落料模、翻孔模、弯曲模、校正弯曲模)如采用简单模 :(1) 需要制造 5 套模具,成本高 ;(2) 制件需要大批量生产, 而简单模生产效率低 ;(3) 工件尺寸较小,进行翻孔弯曲时操作不安全。方案二 : 复合模如采用复合模 :(1) 正装复合模要求 最小壁厚, 而制件的最小壁厚为 稍有制造误差凸凹模就达不到最小壁厚的要求, 强度不够,模具易受损 ;(2) 即使勉强采用冲孔、落料、翻孔复合模,弯曲和校正弯曲还要制造至少两套模具,模具成本提高,且弯曲时制件尺寸不大,操作不安全。(3) 倒装复合模要求 3 最小壁厚, 而制件的最小壁厚为 方案三 : 级进模如采用级进模 :(1) 级进模没有最小壁厚的要求,级进模操作方便安全,且可实现自动化的大批量生产, 符合制件生产的要求 ;(2) 只需制造一套模具。综上所述, 该零件适宜采用冲孔翻孔弯曲校正弯曲多工位级进模。先一次冲出所有的孔,保证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然后在保留连接带的情况下, 用倒正销定位冲出工件外形, 接着进行翻孔、 弯曲和校正弯曲的工作。2 毛坯尺寸计算对图1 进行展开, 计算毛坯尺寸, 如图2所示。3 排样设计为了保证翻孔凹模强度, 在弯曲与翻孔之间加一步空位, 排样图如图 3 所示。图2 零件展开图小圆面积: 3 350 个工位:(1)1 工位冲制出工件上所有的孔和进行挡料的工艺孔。(2)2 工位进行制件前半部分轮廓的成形。(3)3 工位进行制件后半部分轮廓的成形。图 3 排样图模 具 技 术 9( 4 ) 4 工位进行翻孔, 5 工位空步, 6 工位弯曲, 7 工位校正弯曲。经过计算材料利用率为 。4 孔力的计算对一般平刃口的凸模和凹模进行冲裁, 可用下式进行计算 :F 3 ) 1式中 : F 冲裁力, 冲裁件周边长度, 材料抗切强度, 系数, 一般取 K 第二工位冲裁力为 最后切断力的计算也参考此公式, 计算得切断力为 孔力的计算翻孔力计算现在还没有统一的公式。 用圆柱凸模进行翻孔时按下式进行计算 :F 1.1 D d ) ( 4 ) 1式中 : F 翻孔力, 毛坯厚度, 材料屈服极限, 翻边直径 (按中线计算), 毛坯预制孔直径, 曲力计算该零件的弯曲为 U 型弯曲, 参照下式进行计算 :F ( 5 ) 1式中 : F 弯曲力, 弯曲件的宽度, 弯曲半径, 材料的抗拉强度, 系数, 一般取 1 正弯曲力计算校正弯曲力按照下式进行计算 :F 6 ) 1式中 : F 校正弯曲力, 校正部分投影面积, q 单位面积上的校正力, 根据计算得出总冲裁力为 、 凹模刃口尺寸计算该套模具的凸、 凹模采用配合加工, 由于磨损而引起的工件尺寸变化有三种情况, 故计算时也应按这三种情况进行计算。凸模磨损后减小的尺寸 :A 凸 ( A + x ) - 0 7 ) 3凸模磨损后增大的尺寸 :B 凸 ( B x ) + 0 8 ) 3凸模磨损后不变的尺寸 : C 凸 C 9 ) 3式中 : 工件公差, 凸、 凹模制造公差, 磨损系数当标注形式为 - d 凸 时, d 凸 d 凹 当标注形式为 d 凸 时, d 凸 d 凹 力中心的确定为了保证压力机和模具正常工作, 必须使冲模的压力中心与压力机的滑块中心线相重合, 否则在冲压时会使冲模与压力机滑块歪斜, 引起凸、 凹模间隙不均和导向零件加速磨损, 造成刃口和其他零件的损坏, 甚至还会引起压力机导轨磨损。 压力中心求法如下 :( 1 ) 求各个冲裁凸模的冲压力。( 2 ) 选定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用观察法直观求出各个冲裁凸模的压力中心。( 3 ) 求冲裁以外的其它各个凸模的冲压力, 这些凸模的压力中心一般可凭借视察法决定。( 4 ) 设整副冲模的各个凸模的冲压力分别20 006为 P 1 、 P 2 、 P 3 到 P n , 其相应的压力中心分别_ _ _ _ _ _ _ _为 ( y 1 )、 ( x 2 , y 2 )、 ( x 3 , y 3 ) 到 ( x n , y n ),_ _则整副冲模的压力中心坐标 ( x , y ) 可按以下两式求得 :_x ( 10 )_y ( 11 )5 U 型弯曲支撑件级进模结构特点该 U 型弯曲支撑件级进模结构如图 4 所示。( 1 ) 该模具采用对角导柱模架, 上下模座采用 选用凸缘式模柄, 通过螺钉与上模座固定。( 2 ) 凸凹模均采用配合加工。 固定板、 垫板采用 45 钢。 切断凹模与弯曲凸模、 切断凸模与弯曲凹模、 翻孔凸凹模、 冲孔凸凹模均采用 各凸模与固定板间均采用 H7/盈配合, 压入固定板后将其底面与固定板磨平。( 3 ) 第一工位凸模设计时, 无导向装置凸模的卸料板仅起卸料作用, 对凸模自由端无约束作用。 这种结构的受力情况近似于一端固定而另一端自由的压杆, 需进行凸模抗压失稳校核。 此外, 还需对异形凸模的强度进行校核。 经过计算, 均符合要求。( 4 ) 翻孔凸模设计时, 凸模端部先进入预孔, 导正工件位置后, 然后进行翻孔, 翻孔凸模入口圆角与材料厚度有关, 此处取为 3 为了图 4 U 型弯曲支撑件级进模结构图1. 下模座 2. 切断凹模与弯曲凸模 3. 切断凸模与弯曲凹模 4. 固定板 5. 垫板 6. 上模座 7. 翻孔凸模8. 冲孔凸模 9. 导正销 10 、 11 、 12 、 13. 冲孔凸模 14. 板料 15. 固定卸料板 16. 冲孔凹模 17. 垫板 18. 导料板保证凸缘挺直, 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间隙 z /2 一般略小于材料厚度 t 。( 5 ) 弯曲模工作部分, 凸模圆角半径取为2 凹模圆角半径的大小直接影响毛坯的成形, 若取得过小, 弯曲时材料表面会出现划痕, 甚至出现压痕, 此处取为 6 弯曲凹模深度取为 20 ( 6 ) 精整弯曲模的弯曲凸模 r 为 弯曲凹模 r 为 2 为了使模具简单且安装方便,可将弯曲凹模与冲孔凸模作成一体, 其相应的冲孔凸模与弯曲凹模也作成一体。6 结论经实践证明, 该套模具能够获得较高的产品(下转第 37 页)模 具 技 术 7艺上对此处孔的尺寸要求不高, 所以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但由于其结构不能提供稳定的压边, 零件无法准确定位, 冲孔和拉伸过程容易发生侧向偏移, 造成冲孔毛刺及孔径尺寸不稳定等缺陷。2 一次改进后的结构最初的改进是更换冲头, 选择有一凸台且带有顶针的冲头, 如图 2 所示。 前端顶针刺破板料起到定位的作用, 凸台能够在冲孔前使冲孔废料横截面积变小利于其下落, 同时能够提供一定的压边。 改进后, 孔径尺寸稳定性和质量明显好转, 但仍未根本解决废料回带现象。4 结论将凸凹模反冲结构成功应用于前门内板锁孔的改造, 提高了冲孔质量。 在斜契结构上成功解决了废料回带致使零件压印变形的问题, 避免了长时间的设备停机及大量的人力返修, 为公司节约了成本。参考文献 :1 李硕本冲压工艺学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 2 王孝培冲压手册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9 3 中国机械工业标准汇编冲压模具 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8 3 最终改进后的结构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回带, 采用了反冲结构,对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 最终的凸凹模反冲结构如图 3 所示。 弹顶冲头与凹模配合装配, 凸凹模装配在斜契上。 现在的工艺是先冲孔后拉伸, 由于冲孔为静冲, 孔的质量好。 拉伸时, 冲孔凸模给凸凹模起到导向作用, 从而拉伸后孔的尺寸和质量都好。 测量孔径尺寸为 与根据板料不变薄原理计算出来的孔径 近。 这种结构让废料经凸凹模的废料通道顺利排出, 落图 2 一次改进后的冲孔凸模图 3 最终的凸凹模反冲结构在非零件区域, 从根本上解决了回带。 改造后,累计已生产 3 000 多冲次, 未出现废料回带现象及其它质量问题。质量和生产效率, 有效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参考文献 :1 马正元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 冲模设计手册编写组模具设计手册之四冲模设计手册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3 王孝培冲压手册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4 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机械工业标准汇编冲压模具卷(上、下) 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5 吴总泽机械设计手册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上接第 20 页) 模 具 制 造 2 0 0 8 年 第 2 期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高英村高英路118号电话:0769769铜及铍铜生产标准及订造模胚、模胚零配件耐 斯 合 模 机 飞 模 好 帮 手电 话 : 0 7 6 9 - 2 2 7 0 7 0 2 9 / 7 传 真 : 0 7 6 9 - 2 2 7 0 8 2 4 0H t t p : / / w w w . n i c e m a c h i n e . n e t E - m a i l : n i c e n i c e m a c h i n e . n e 上 模 上 升 , 两 边 斜 锲 随 着 上 模 上 升 , 推 块 在 弹 簧作 用 下 回 复 原 位 , 将 零 件 从 模 具 中 取 出 , 一 个 工 作 过程 完 成 。3 结 束 语本 推 平 模 具 结 构 合 理 , 运 行 顺 利 , 可 以 作 为 推 平模 具 结 构 设 计 标 准 运 用 到 其 它 类 似 结 构 成 形 模 具 中 。Z 形 弯 曲 件 内 孔 翻 边 模 设 计上 海 斯 米 克 ( C I M I C ) 机 电 设 备 有 限 公 司 ( 上 海 2 0 1 2 0 9 ) 张 俊 周 波 龚 洪 英【 摘 要 】 以 “ Z ” 形 弯 曲 件 为 例 , 分 析 了 狭 小 空 间 内 孔 翻 边 工 艺 , 并 介 绍 了 模 具 结 构 设 计 方 法 . 并充 分 利 用 目 前 现 有 的 模 具 标 准 件 , 为 类 似 模 具 设 计 提 供 有 益 的 参 考 词 :“ Z ” 形 弯 曲 ; 狭 小 空 间 ; 工 艺 分 析 ; 模 具 结 构D e s i g n o f t h e H o l e F l a n g i n g D i e i n N a r r o w a n dS m a l l A r e a o f Z - S h a p e B e n d i n g P a r t【 A b s t r a c t 】 T a k i n g t h e Z - s h a p e b e n d i n g p a r t a s a n e x a m p l e , a n a y z e d t h e f l a n g i n g p r o c e s s i nn a r r o w a n d s m a l l a r e a , a n d i n t r o d u c e d t h e d i e s t r u c t u r e d e s i g n m e t h o d . F u l l y u s e d t h e d i es t a n d a r d p a r t s , i t p r o v i d e d s o m e b e n e f i t r e f e r e n c e s t o s i m i l a r d i e d e s i g n .K e y W o r d s : Z - s h a p e b e n d i n g ; n a r r o w a n d s m a l l a r e a ;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a l y s i s ; d i e s t r u c t u r 言图 1 所 示 为 某 公 司 委 托 我 公 司 生 产 的 一 种 冲 压 零件 , 零 件 为 环 保 型 材 料 , 材 质 相 当 于 S E C C , 料 厚 为1 . 0 m m 。 零 件 要 求 周 边 切 口 去 毛 刺 , 并 规 定 了 冲 压 方 向 ,表 面 平 整 、 无 划 伤 、 油 污 等 外 观 不 良 缺 陷 。 冲 压 产 品 最少 为 5 0 万 件 , 模 具 费 用 分 摊 与 于 冲 件 中 , 模 具 作 为 公 司自 用 模 具 , 故 要 求 模 具 结 构 简 单 、 工 艺 合 理 可 靠 , 尽 可能 减 少 生 产 过 程 中 的 模 具 修 理 次 数 , 且 维 修 简 单 可 靠 ,只 要 能 达 到 冲 件 的 技 术 要 求 , 尽 量 降 低 模 具 制 造 成 本 。图 1 零 件 图2 冲 压 工 艺 分 析2 . 1 零 件 展 开根 据 我 公 司 在 实 际 生 产 中 应 用 的 弯 曲 件 展 开 公式 , 该 冲 件 的 展 开 图 如 图 2 所 示 。图 2 展 开 图2 . 2 工 艺 分 析根 据 展 开 及 结 合 零 件 结 构 特 点 , 原 工 艺 步 骤 为 : 冲 孔 ( !3 . 0 5 m m 、 !4 . 5 8 m m 、 腰 孔 !3 . 0 5 m m 6 m m 及翻 边 孔 !2 . 6 5 m m ) 、 落 料 ; 冲 孔 ( 长 槽 孔 、 U 形 槽 孔 ) ; 压 毛 刺 ; 弯 曲 , 共 4 副 模 具 。 经 过 一 段 时 间 的 冲 压加 工 , 第 4 副 弯 曲 模 “ Z ” 形 弯 曲 出 现 了 问 题 : 翻 边 孔!2 . 6 5 m m 到 基 准 的 尺 寸 6 0 . 5 0 . 2 m m 不 稳 定 , 超 差 部分 都 不 一 样 ; “ Z ” 形 弯 曲 互 不 垂 直 , 达 不 到 设 计 要! 冲 模 技 术 3 8 模 具 制 造 2 0 0 8 年 第 2 期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高英村高英路128号电话:0769769莞)有限公司专利设计多功能深孔钻床、合模机、数控铣床为模具及机械行业带来更高效率耐 斯 合 模 机 飞 模 好 帮 手电 话 : 0 7 6 9 - 2 2 7 0 7 0 2 9 / 7 传 真 : 0 7 6 9 - 2 2 7 0 8 2 4 0H t t p : / / w w w . n i c e m a c h i n e . n e t E - m a i l : n i c e n i c e m a c h i n e . n e 原 因 是 随 着 冲 压 产 量 的 增 加 , 该 处 弯 曲 凸 模 镶 件出 现 磨 损 及 松 动 现 象 , 由 于 弯 曲 呈 单 边 受 力 , 加 之 “ Z ”形 一 次 弯 曲 成 形 及 冲 床 精 度 问 题 , 尽 管 采 取 更 换 镶件 , 但 一 段 时 间 后 老 问 题 再 次 出 现 。 为 彻 底 解 决 这 一问 题 , 经 分 析 , 在 冲 件 最 终 成 形 后 , 决 定 单 独 增 加 1 副孔 翻 边 模 。3 模 具 结 构 分 析 及 主 要 零 件 设 计3 . 1 模 具 结 构 分 析带 有 同 时 预 冲 孔 的 孔 翻 边 模 如 图 3 所 示 。 该 模 具主 要 解 决 在 狭 小 的 “ Z ” 形 弯 曲 空 间 内 , 如 何 处 理 该 处的 孔 翻 边 模 的 结 构 问 题 , 其 他 结 构 为 常 见 模 具 结 构 。该 模 具 采 用 2 根 小 导 柱 作 为 上 下 模 ( 上 固 板 、 卸 料 板 、下 固 板 ) 的 导 向 , 由 于 为 公 司 自 用 模 具 , 取 消 了 模 架 导柱 导 套 机 构 ; 翻 孔 凹 模 采 用 镶 块 结 构 , 便 于 调 整 和 更换 ; 制 件 定 位 采 用 孔 定 位 ( 3 孔 定 位 ) 。 另 外 , 由 于 定 位面 和 冲 压 工 作 面 不 在 同 一 平 面 , 为 了 防 止 卸 料 板 压 料面 积 过 小 问 题 , 采 用 了 4 块 等 高 块 ( 试 模 后 确 定 等 高高 度 ) , 有 效 地 防 止 了 卸 料 板 由 于 弹 性 体 放 置 不 均 匀而 造 成 的 压 料 面 不 在 同 一 水 平 面 的 问 题 。图 3 内 孔 翻 边 模 结 构 简 图1 . 模 柄 2 . 上 模 座 3 . 上 垫 板 4 . 上 固 板 5 . 翻 边 凸 模 6 . 卸 料 板7 . 下 固 板 8 . 下 垫 板 9 . 下 模 座 1 0 . 等 高 块 1 1 、 1 2 . 定 位 钉 1 3 柱 1 4 . 外 衬 套 1 5 . 内 衬 套 1 6 . 螺 旋 弹 簧 1 7 . 螺 塞3 . 2 主 要 零 件 设 计该 模 具 主 要 零 件 就 是 一 组 翻 孔 凹 模 的 镶 件 设 计 ,如 图 4 所 示 , 即 外 衬 套 1 4 、 内 衬 套 1 5 。 这 一 组 凹 模 镶 件从 标 准 件 演 变 而 来 , 为 了 适 用 于 本 模 具 而 作 了 较 大 的改 进 。 外 衬 套 选 用 材 料 为 C r 1 2 , 热 处 理 硬 度 6 0 6 2 H R C , 外 衬 套 翻 孔 凹 模 口 的 大 小 及 凸 模 的 形 式 、 规格 , 直 接 选 用 标 准 尺 寸 即 可 ; 与 下 固 板 7 采 取 紧 配 方式 ( 过 盈 0 . 0 0 5 0 . 0 1 0 m m ) , 内 衬 套 选 用 材 料 为 C r 1 2 ,热 处 理 硬 度 5 5 5 8 H R C , 与 外 衬 套 内 孔 作 滑 动 配 合 ( 间隙 为 0 . 0 1 0 . 0 2 m m , 主 要 获 取 一 段 精 密 导 向 部 分 ) ; 内衬 套 1 5 用 螺 旋 弹 簧 作 复 位 机 构 , 其 弹 力 只 要 能 使 内衬 套 1 5 很 好 地 复 位 即 可 , 装 配 时 凭 手 感 确 定 。 预 冲 孔废 料 每 次 应 从 漏 料 孔 中 顺 畅 排 出 , 不 能 有 一 片 积 存 ,如 图 3 I 处 放 大 图 所 示 。 同 时 下 垫 板 8 、 下 模 座 板 9 在相 应 位 置 加 工 出 装 配 用 工 艺 孔 , 便 于 内 衬 套 的 更 换 及维 修 。图 4 衬 套 结 构a 外 衬 套 b 内 衬 套4 结 束 语虽 然 该 冲 件 增 加 了 一 道 工 序 , 但 保 证 了 冲 件 的 质量 及 合 格 率 , 合 格 率 几 乎 为 1 0 0 % , 大 大 节 约 了 冲 件 的原 材 料 。 该 孔 翻 边 模 在 相 当 狭 小 的 空 间 内 , 模 具 结 构紧 凑 、 设 计 合 理 , 投 入 使 用 后 产 品 质 量 符 合 图 纸 要 求 ,目 前 , 模 具 工 作 稳 定 , 对 类 似 的 结 构 设 计 具 有 一 定 的参 考 价 值 。5 参 考 文 献 1 第 四 机 械 工 业 部 标 准 化 研 究 所 . 冷 压 冲 模 设 计 M . 机 械 工业 出 版 社 , 1 9 8 1 . 2 冲 压 模 具 用 零 件 Z . M I S U M I 公 司 , 2 0 0 6 . 3 冲 模 设 计 手 册 编 写 组 . 冲 模 设 计 手 册 M .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 ,2 0 0 4 . 冲 模 技 术 3 9一 次 冲 压 完 成 多 道 工 序 的 复 合 模湖 北 应 城 市 摩 托 车 制 造 厂 杨 望 林图 所 示 零 件 是 用 厚 为 的 优 质 冷 轧 钢 板 经过 多 道 工 序 冲 压 而 成 。 其 工 艺 顺 序 是 落 料 , 拉 深 ,冲 孔 , 翻 边 , 切 修 凸 缘 边 。 由 于 每 道 工 序 需 一 套专 用 模 具 , 而 且 占 用 机 床 , 对 于 批 量 生 产 很 不 经 济 。 工序 多 , 安 装 定 位 次 数 多 , 制 件 易 产 生 偏 斜 不 能 保 证 制件 的 尺 寸 稳 定 和 产 品 质 量 。 为 此 , 我 厂 通 过 生 产 实 践 ,对 工 艺 作 了 调 整 。 除 第 道 工 序 和 第 道 工 序 外 , 我 厂设 计 了 一 种 复 合 模 。 将 其 中 第 道 拉 深 , 第 道 冲 孔 ,第 道 翻 边 , 道 工 序 在 复 合 模 中 一 次 完 成 。该 复 合 模 如 图 所 示 。 其 工 作 过 程 是 将 第 道 工序 的 平 坯 落 料 置 于 复 合 模 凹 模 上 , 操 作 压 力 机 冲床 下 行 , 这 时 由 凸 凹 模 将 平 坯 料 拉 深 到 要 求 的 尺 寸如 图 时 , 由 于 压 力 机 冲 床 的 下 行 , 此 时 凸 模 将拉 深 的 制 件 随 即 冲 孔 , 如 图 。 压 力 机 冲 床 继 续 下行 , 这 时 凸 凹 模 将 制 件 翻 边 成 如 图 所 示 。 然 后 压 力机 冲 床 上 行 , 这 时 由 退 料 橡 胶 的 作 用 推 动 压 料 板, 与 此 同 时 顶 料 杆 由 压 力 机 冲 床 上 的 退 料 装 置的 杠 杆 作 用 推 动 顶 料 头 , 分 别 将 制 件 和 冲 孔 余 料 从凸 凹 模 中 退 出 。 然 后 再 转 入 下 道 工 序 即 第 道 工序 切 修 凸 缘 边 。 图 中 , 件 为 模 架 、 件 为 模 柄 、件 、 、 、 为 螺 钉 。经 过 实 践 证 明 , 该 复 合 模 将 原 来 的 道 工 序 减 少到 道 工 序 , 成 倍 提 高 了 工 效 。 特 别 是 使 多 次 定 位 时 制件 产 生 偏 斜 得 到 了 控 制 , 保 证 了 产 品 质 量 。兹兹匕匕匕主主主 日日日日 一 司司司 目目任任帅 司司司司间间间 司司司司司司司司司司司司 、 洲 黔 门门。 纽一 干 飞工丫 。土丫丫工了 ,上丫上了土丫今 人下 孟甲 丈丫丫 宁 土丫 丫土丫 飞丫 人甲 十 十 ,十 卞 十 奥 森 产 品 会 使 您 的 润 滑 难 题 迎 刃 而 解我 厂 是 国 营 特 种 润 滑 油 脂 专 业 厂 家 , 生 产 设 备 先 进 , 技 术 力 量 雄 厚 , 检 测 手 段 齐 备 在 全国 拥 有 大 量 用 户 。 我 厂 采 用 国 内 外 最 新 技 术 和 材 料 生 产 的 系 列 润 滑 油 和 脂 类 , 具 有 润 滑 效 率高 、 耐 高 温 、 抗 磨 耐 压 和 换 油 周 期 长 等 特 点 , 可 满 足 轻 重 型 机 械 在 各 种 工 况 下 的 润 滑 要 求 。现 货 供 应 各 种 普 通 及 高 温 润 滑 脂 一 、 高 温 链 条 油 。 、 高 效 导 轨油 、 减 速 机 油 、 重 负 荷 工 业 齿 轮 油 、 液 压 油 、 透 平 油 等 。我 厂 产 品 工 艺 要 求 高 , 重 质 量 , 是 进 口 设 备 润 滑 油 国 产 化 最 理 想 的 代 用 油 品 。我 厂 油 品 售 价 低 廉 , 交 货 迅 速 , 讲 信 誉 , 代 办 托 运 , 欢 迎 垂 询 、 惠 顾 或 来 函 索 取 详 细 资 料 。北 京 奥 森 特 种 润 滑 材 料厂 址 北 京 复 兴 路 号 乘 汽 车 或 地 铁 木 择 地 站 下 车 沿 河 西 岸 往 南 米邮 编 电 话 一 电 挂开 户 行 北 京 市 工 商 行 会 城 门 分 理 处 帐 号 一 联 系 人 田 从 显 郑 树 起十 寸 十十 十十十 。十 ,十十十十 ,十十又 机 械 工 艺 师 , 翅收 稿 日 期 : 2007208202作 者 简 介 : 吴 长 春 (19752) ,男 ,工 程 师 。文 章 编 号 :100124934 (2008) 0120014205一 种 大 型 弯 曲 模 具 的 设 计 和 试 验吴 长 春 ,于 宏 亮(中 国 空 空 导 弹 研 究 院 , 河 南 洛 阳 471009)摘 要 : 高 强 度 不 锈 钢 的 弯 曲 成 型 特 性 和 低 强 度 金 属 材 料 的 弯 曲 成 型 特 性 不 同 ,通 过对 一 种 大 型 U 型 工 件 的 折 弯 成 型 模 具 的 设 计 和 试 模 以 及 模 具 的 改 进 过 程 ,阐 述 了 这类 材 料 弯 曲 成 型 模 具 设 计 的 方 法 ,并 从 中 总 结 出 了 对 于 类 似 模 具 设 计 过 程 中 应 注 意 的事 项 。关 键 词 : U 型 件 ;弯 曲 ;回 弹 ;高 强 度 不 锈 钢中 图 分 类 号 : T 1 + 4 文 献 标 识 码 : st re h a st h a nd i mp nt p of a f or a ki nd of la 2t yp e p a t he of be ng i n ki nd of a nd ng p of si e p a sp ri ng st h 引 言某 型 装 置 的 外 壳 结 构 形 式 为 U 型 工 件 ,如图 1 所 示 ,本 种 结 构 形 式 可 采 用 多 种 方 法 成 型加 工 ,比 如 分 块 焊 接 、 折 弯 等 。 工 件 的 材 料 为0是 一 种 高 强 度 不 锈 钢 材 料 1 ,要 求 成 型 后 工 件 的 尺 寸 精 度 和 批 量 生 产 的 一 致性 要 好 。 由 于 本 工 件 属 于 大 型 薄 壁 深 腔 U 型件 ,采 用 折 弯 成 型 比 较 困 难 ,而 且 精 度 很 难 保证 。 如 采 用 分 块 焊 接 的 方 式 成 型 ,其 焊 接 变 形情 况 比 较 难 以 控 制 ,批 量 生 产 的 一 致 性 不 好 ,并且 对 成 型 后 的 工 件 的 刚 性 和 强 度 有 一 定 的 影响 。 经 过 各 种 方 法 的 分 析 比 较 ,认 为 对 本 工 件采 用 模 具 弯 曲 成 型 的 方 法 较 好 ,由 于 工 件 的 尺寸 相 对 较 大 ,所 以 模 具 的 尺 寸 也 相 对 比 较 庞 大 ,模 具 的 加 工 和 试 模 都 较 为 困 难 ,生 产 准 备 成 本相 对 较 高 ,但 对 于 有 一 定 批 量 的 工 件 ,综 合 考 虑产 量 、 效 率 和 质 量 等 因 素 ,采 用 模 具 成 型 还 是 比较 合 适 的 。图 1 工 件 形 状1 材 料 弯 曲 特 性 分 析41 2007 本 工 件 使 用 的 材 料 厚 度 是 2 的0 料 ,是 一 种 高 强 度 不 锈 钢 ,其 s 可 达 1 100弹 性 模 量 E 20 300. 1 板 料 最 小 弯 曲 半 径 的 确 定1. 1. 1 理 论 计 算本 工 件 采 用 的 材 料 规 格 为 500 3 000 板 料 的 纤 维 方 向 沿 长 度 方 向 ,由 于 工件 的 尺 寸 所 限 ,折 弯 时 的 弯 曲 线 只 能 选 取 与 板料 纤 维 方 向 平 行 ,故 在 此 只 需 计 算 出 弯 曲 线 与纤 维 方 向 平 行 时 的 最 小 弯 曲 半 径 并 作 相 应 试 验即 可 。估 算 最 小 弯 曲 半 径 的 经 验 公 式 2 为 : t ( + 1) - 2 21 - ( + 1) (1)式 中 : 材 料 的 变 薄 系 数 ,本 模 具 中 材料 没 有 变 形 故 取 = 1 展 宽 系 数 ,当 板 料 宽 度 大 于 板料 厚 度 3 倍 时 ,取 = 1 材 料 的 延 伸 率 ,此 处 查 表 取 = 板 料 的 厚 度 ,此 处 t = 2 上 各 数 值 代 入 式 (1)得 :7. 33 1. 2 试 验 验 证为 了 确 保 所 选 取 的 最 小 弯 曲 半 径 能 够 满 足使 用 要 求 ,必 须 进 行 试 验 验 证 工 作 。 确 定 最 小弯 曲 半 径 的 试 验 方 法 比 较 简 单 ,截 取 多 块 100 100 板 料 ,在 冲 压 车 间 利 用 已 有 的模 具 在 计 算 结 果 的 指 导 下 选 择 弯 曲 半 径 进 行 冲压 。 选 择 的 弯 曲 半 径 分 别 为 5、 6、 7、 8 试 验结 果 为 采 用 5 弯 半 径 的 板 料 在 表 面 有 明显 的 裂 纹 出 现 ,采 用 6、 7、 8 弯 半 径 的 板 料无 明 显 裂 纹 ,对 这 些 板 料 进 行 了 X 光 探 伤 工 作 ,6 弯 半 径 的 板 料 在 圆 角 区 有 局 部 的 裂 纹出 现 ,7 8 弯 半 径 的 试 验 件 比 较好 ,为 安 全 起 见 最 终 选 取 8 本 工 件 的 弯 曲半 径 。1. 2 弯 曲 力 的 计 算1. 2. 1 自 由 弯 曲 力 的 计 算弯 曲 用 力 的 理 论 计 算 相 当 复 杂 ,其 受 到 材料 性 能 、 零 件 形 状 、 模 具 结 构 等 多 种 因 素 的 影响 ,并 且 计 算 出 来 的 数 值 也 不 一 定 准 确 ,在 此 参照 如 下 经 验 公 式 3 来 估 算 弯 曲 力 ,图 2 为 板 料在 压 弯 过 程 中 的 简 化 受 力 示 意 图 。图 2 板 料 简 化 受 力 图1. 凸 模 2. 凹 模P = 0. 7 KB b / ( R + t) (2)式 中 : B 弯 曲 线 长 度 , 材 料 厚 度 , 内 弯 曲 半 径 ,b 材 料 抗 拉 强 度 极 限 , 安 全 系 数 ,一 般 取 K = 1. 3在 本 工 件 中 ,上 述 各 参 数 的 数 值 为 : B =3 000 2 = 6000 t = 2 R = 6 b = 1100 代 入 式 (2) 计 算 结 果 为 : P 300 t 。1. 2. 2 凹 模 受 力 分 析在 工 件 的 弯 曲 过 程 中 ,凹 模 的 受 力 情 况 如图 3 所 示 。图 3 凹 模 受 力 图1. 凸 模 2. 凹 模51模 具 技 术 2008. 1 2 = 4一 般 情 况 下 ,最 大 弯 曲 力 P 出 现 在 45范 围 内 ,为 计 算 安 全 起 见 ,可 取 P/ 4 = 75 t 。1. 3 工 件 回 弹 角 的 计 算弯 曲 件 的 回 弹 值 一 般 受 两 部 分 的 综 合 影响 ,一 部 分 是 弯 曲 件 的 弯 曲 角 度 的 回 弹 ,另 一 部分 是 弯 曲 半 径 发 生 的 回 弹 。 当 弯 曲 半 径 R/ t 5时 的 自 由 弯 曲 ,弯 曲 件 的 弯 曲 角 度 会 发 生 变 化 ,而 弯 曲 半 径 的 变 化 比 较 小 ,可 以 忽 略 不 计 。 本工 件 的 R/ t = 4 5 ,故 本 工 件 可 以 不 考 虑 弯 曲 半径 的 回 弹 影 响 ,根 据 一 般 回 弹 角 的 简 化 计 算 公式 2 可 知 : = 0. 75 (1 - k) t 3)式 中 : 回 弹 角 (单 侧 )k 中 性 层 系 数 弯 曲 力 臂 等 于 1. 25t ( 圆 角 半 径 , 模 圆 角 半 径 ) s 屈 服 应 力 , 弹 性 模 量 , 材 料 厚 度 , 件 中 E = 203 000 s = 1 200 t = 2 = 10 + 6 + 1. 25 2 = 18. 5 选取 R = 0. 47 ,代 入 计 算 可 得 回 弹 角 4. 5 。2 初 始 模 具 结 构 设 计 和 试 验2. 1 模 具 结 构 设 计根 据 本 工 件 的 特 点 ,凸 模 设 计 成 如 图 4 (a)所 示 的 形 状 ,凹 模 设 计 成 如 图 4 (b) 所 示 的 形 状 。工 件 的 回 弹 靠 凸 模 的 的 角 度 来 补 偿 ,凸模 设 计 成 整 体 结 构 形 式 ,为 了 节 省 材 料 ,凹 模 深度 采 用 工 件 部 分 压 入 深 度 设 计 ,即 凹 模 深 度 设计 为 120 小 于 工 件 高 度 200 凹 模 由凹 模 侧 板 和 侧 面 加 强 筋 焊 接 成 型 ,凹 模 内 腔 尺寸 是 焊 接 成 型 后 用 机 加 的 方 法 保 证 。2. 2 模 具 尺 寸 和 凸 凹 模 间 隙 设 计2. 2. 1 模 具 基 本 尺 寸由 于 工 件 要 求 保 证 外 型 尺 寸 ,故 应 以 凹 模为 基 准 ,根 据 经 验 公 式 3 可 得 凹 模 的 宽 度 尺 寸为 :A d = A - 2+ )式 中 : A d 凹 模 尺 寸 , 弯 曲 件 的 基 本 尺 寸 ,104 弯 曲 件 公 差 ,0. 5 d 凹 模 的 制 造 公 差 ,此 处 选 公差 0. 035 尺 寸 代 入 式 (4)得 :A d = 104 - 0. 52+ 0. 0350= 103. 75 + 0. 0350 2. 2 凸 凹 模 间 隙凸 凹 模 之 间 的 间 隙 由 如 下 公 式 3 确 定 :Z = 5)式 中 : Z 凸 凹 模 单 面 间 隙 , 毛 坯 最 小 厚 度 , 间 隙 因 数 ,根 据 经 验 此 处 取 为 0. 18将 各 尺 寸 代 入 式 (5)可 得 :Z = 2 + 0. 18 2 = 2. 36 3 试 模2. 3. 1 试 模 情 况模 具 加 工 完 成 后 ,首 先 用 同 尺 寸 大 小 的20 # 钢 板 对 模 具 进 行 了 适 应 性 试 验 ,试 验 结 果 比较 理 想 ,然 后 用 实 料 进 行 试 验 ,压 力 机 吨 位 为800 t ,试 验 后 发 现 工 件 的 回 弹 比 较 大 ,单 边 回 弹达 到 10 左 右 ,如 图 5 所 示 。2. 3. 2 结 果 分 析综 合 试 验 情 况 分 析 ,工 件 回 弹 比 较 大 ,是 由61 2007图 5 工 件 回 弹于 工 件 属 于 高 强 度 不 锈 钢 ,它 与 低 强 度 钢 相 比其 折 弯 特 性 不 同 ,并 且 由 于 压 力 机 的 吨 位 所 限 ,在 弯 曲 成 型 的 终 了 校 型 阶 段 ,材 料 没 有 得 到 比较 好 的 校 形 ,故 回 弹 值 比 较 大 ,在 现 有 的 压 力 机吨 位 比 较 小 的 情 况 下 采 用 靠 凸 模 的 倾 角 (图 3)来 补 偿 回 弹 比 较 困 难 。3 模 具 的 改 进 设 计 和 试 验3. 1 模 具 的 改 进 设 计根 据 前 一 阶 段 的 试 模 情 况 ,为 了 较 好 的 在现 有 条 件 下 补 偿 工 件 回 弹 角 ,特 将 卸 料 板 设 计成 如 图 6 (a) 的 结 构 形 式 ,凸 模 也 做 适 应 性 的 更改 如 图 6 ( b) 所 示 。 同 时 根 据 前 期 的 试 模 情 况 ,将 凹 模 进 行 加 强 ,即 在 双 侧 添 加 一 倍 的 加 强 筋 。3. 2 试 模模 具 修 改 完 成 后 ,先 用 20 # 钢 对 模 具 进 行了 适 应 性 的 压 制 ,然 后 用 实 料 进 行 了 压 制 试 验 ,分 别 进 行 了 两 次 压 制 试 验 ,2 个 工 件 的 尺 寸 情 况如 表 1 所 示 。表 1 试 制 工 件 尺 寸 变 形 数 据 表 宽 度 侧 边 垂 直尺 寸 误 差 侧 边 直 线尺 寸 误 差 底 平 面测 量 点 开 口 底 部 左 侧 右 侧 左 侧 右 侧 全 长 范 围 内 底 平 面 有 压痕 ,平 面 度 为 0. 3 1 #1 100. 24 103. 70 上 5 中 0. 5 12 101. 14 103. 57 上 4 中 0. 83 100. 45 103. 55 上 3 上 1. 5 0. 34 101. 20 103. 56 上 1. 5 上 25 100. 80 103. 56 上 0. 3 上 3. 56 101. 90 103. 94 下 0. 5 上 4 0. 27 100. 57 103. 61 上 0. 5 上 48 99. 81 103. 52 上 1. 5 上 3 0. 69 100. 13 103. 56 上 2. 5 上 2. 510 100. 34 103. 63 上 2 上 2. 511 100. 79 103. 89 上 1 上 2全 长 范 围 内 底 平 面 有 压痕 ,平 面 度 为 0. 3 71模 具 技 术 2008. 1续 表试件号外 形 宽 度 侧 边 垂 直尺 寸 误 差 侧 边 直 线尺 寸 误 差 底 平 面测 量 点 开 口 底 部 左 侧 右 侧 左 侧 右 侧 全 长 范 围 内 底 平 面 有 压痕 ,平 面 度 为 0. 3 2 #1 100. 41 103. 60 上 0. 5 上 1 12 102. 51 103. 55 上 1. 5 下 0. 5 0. 23 102. 33 103. 52 中 0. 5 上 1 0. 54 101. 61 103. 53 下 1 上 2. 5 0. 65 102. 75 103. 55 下 2 上 2. 56 103. 34 103. 73 下 5 上 3. 5 0 0. 77 103. 80 103. 57 下 5 上 38 103. 50 103. 50 下 3 上 29 103. 15 103. 55 下 2 上 1 0. 510 103. 37 103. 59 下 0. 1 上 0. 5 0. 311 104. 70 103. 81 下 0. 5 下 0. 5 0. 6全 长 范 围 内 底 平 面 有 压痕 ,平 面 度 为 0. 3 上 表 中 测 量 点 的 选 取 是 按 照 工 件 全 长 的 平均 间 隔 选 取 ,其 中 侧 边 垂 直 尺 寸 误 差 的 表 示 方法 说 明 如 图 7 所 示 ,采 用 了 比 较 简 单 直 观 的 表示 方 法 。图 7 侧 边 垂 直 尺 寸 误 差综 合 分 析 以 上 尺 寸 情 况 发 现 ,工 件 在 全 长范 围 内 的 回 弹 值 控 制 不 均 匀 ,工 件 的 侧 边 有 波纹 现 象 发 生 ,越 靠 近 开 口 部 位 其 波 纹 越 大 ,同 时有 向 单 边 倾 斜 的 情 况 出 现 ,即 工 件 两 侧 的 回 弹值 控 制 不 均 匀 。3. 3 试 模 结 果 分 析根 据 以 上 情 况 得 出 ,工 件 的 回 弹 情 况 已 比前 期 得 到 了 较 好 的 控 制 ,改 进 后 的 模 具 结 构 可以 解 决 工 件 的 回 弹 ,工 件 的 直 边 波 纹 情 况 的 发生 可 能 是 由 于 凹 模 在 压 制 过 程 中 的 变 形 以 及 凸凹 模 在 压 制 过 程 中 的 对 中 性 不 好 所 致 ,此 外 由于 工 件 不 是 采 用 全 深 度 压 入 ,在 压 制 的 终 了 阶段 工 件 的 上 端 仍 处 于 自 由 状 态 ,也 是 导 致 工 件变 形 的 一 个 主 要 原 因 ,为 了 证 实 模 具 在 压 制 过程 中 的 变 形 是 导 致 工 件 变 形 的 一 个 主 要 原 因 ,在 进 行 工 件 压 制 过 程 中 对 模 具 的 几 个 点 的 变 形情 况 进 行 了 监 测 ,监 测 点 如 图 8 所 示 ,在 压 制 过程 中 检 测 的 模 具 最 大 变 形 量 见 表 2。图 8 凹 模 变 形 监 测 点 布 置表 2 凹 模 变 形 量 监 测 数 据 点 1 2 3 4 5 6 7 8变 形 量 (0. 08 0. 10 0. 25 0. 30 0. 27 0. 28 0. 09 0. 07模 具 的 最 大 变 形 发 生 在 凸 模 进 入 凹 模 的 初始 阶 段 ,即 在 板 料 完 成 直 边 成 型 的 过 程 当 中 ,最大 变 形 达 到 0. 30 这 种 变 形 直 接 导 致 了 工件 在 成 型 阶 段 尺 寸 的 偏 差 ,使 U 型 件 的 底 部 尺寸 不 均 匀 ,从 而 导 致 直 边 尺 寸 的 误 差 。 另 一 方面 ,由 于 凸 凹 模 变 形 ,导 致 凸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U形卡槽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47CAD图/12500字】【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599249.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