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怀古咏史诗.ppt_第1页
唐代怀古咏史诗.ppt_第2页
唐代怀古咏史诗.ppt_第3页
唐代怀古咏史诗.ppt_第4页
唐代怀古咏史诗.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咏史怀古诗词 第二节唐代咏史怀古诗论析 唐代是我国咏史诗发展的成熟期 高峰期 统计全唐诗及佚诗 咏史之作约有1500首 蔚为大观 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替 大唐统治者深知文治的重要 出于长治久安的目的 曾下诏撰修史书以总结前代经验 梁书 陈书 北齐书 周书 等 这些史书的纂写不只是为咏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更重要的是这种重史的精神影响了一代诗人 一 初唐咏史怀古诗 1 以史为鉴 咏写故去朝代的兴亡 以告诫警醒当世的君主 便成了初唐咏史怀古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 如 李百药的 谒汉高庙 魏征的 赋西汉 等这一类诗歌的主要特征还是以叙为主 兴寄的成分相对较少 2 借史咏怀 借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追怀以抒发建功立业的怀抱 也成了初唐咏史怀古诗的又一类重要主题 主要的作家和作品有 骆宾王的 于易水送别 杨炯的 广溪峡 陈子昂的 白帝城怀古 燕昭王 登幽州台歌 等 燕昭王 南登碣石馆 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 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 驱马复归来 诗人如此强烈地推崇古人 是因为深深地感到现今世路的坎坷 其中有着深沉的自我感慨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怀古之作诗题 登幽州台歌 内容上却无一字涉及史事 尽为作者登幽州台时的所感 怀才不遇的忧郁引发的自然是对人生的深入思考 而思考的结果是天地的永恒与个人的渺小和生命短暂所形成的鲜明对照 这又使得诗人胸中充满无限悲慨 二 盛唐咏史怀古诗 唐初近百年的经济发展和几代统治者的励精图治 终于迎来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十分罕见的大繁荣 社会承平的表象为盛唐的咏史诗注入一种壮美之气 功名富贵意识的直裸表达和对自我价值的无比自信的肯定 成了充溢于这一时期诗歌的一个主导性思想倾向和精神风貌 夷门歌 王维 七雄雄雌犹未分 攻城杀将何纷纷 秦兵益围邯郸急 魏王不救平原君 公子为嬴停驷马 执辔愈恭意愈下 亥为屠肆鼓刀人 嬴乃夷门抱关者 非但慷慨献奇谋 意气兼将生命酬 向风刎颈送公子 七十老翁何所求 夷门歌 截取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史事 歌颂夷门守门人侯赢命酬知己的侠骨英风 诗中对侯嬴任侠行为的礼赞 其实 寓托着作者渴望有人赏识的心理和对建功成名的热望 故事主人公由公子无忌 信陵君 变为夷门侠士侯嬴 从而成为主要是对布衣之士的一曲赞歌 从艺术手法上看 将史传以二千余字篇幅记载的故事改写成不足九十字的小型叙事诗 对题材的重新处理 特别是剪裁提炼上 缩龙成寸 的特殊本领 令人叹绝 李白 古风 其十 齐有倜傥生 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 一朝开光耀 却秦振英声 后世仰末照 意轻赠千金 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 拂衣可同调 鲁仲连是战国时齐人 策士 秦国围攻邯郸 魏安赦王派人劝赵归秦 鲁仲连在围城中往见平原君 制止了这件将导致奇耻大辱的事 邯郸因信陵君援军到达而围解 为此 平原君欲以千金相酬 仲连不受而去 李白以鲁仲连自比 以古托今 寄寓胸臆 表明其欲求建功立业 功成身退的理想 热爱自由和渴望建功立业 本来是两种不同的理想追求 然而李白却力图将二者统一 并以此与政界庸俗作风相对抗 王维 李白的五言古体咏史诗完全摒弃了初唐咏史诗 叙 赞 式的体例 在 叙 中更多地融入 议论 体现出盛唐诗人反思历史后强烈的自我意识 例如王维的 西施咏 王维 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 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 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 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 不自着罗衣 君宠益娇态 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 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 效颦安可希 整首诗围绕着西施的美貌而展开 而实际上则是王维借史咏志 有所寓托 诗人借西施 朝贱夕贵 而浣纱同伴中仅她一人命运发生改变的经历 悲叹世态炎凉 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感慨 借世人只见显贵时的西施之美 表达对势利小人的嘲讽 借 朝为越溪女 的西施 暮作吴宫妃 后的骄纵 讥讽那些由于偶然机遇受到恩宠就趾高气扬 不可一世的人 借效颦的东施 劝告世人不要为了博取别人赏识而故作姿态 弄巧成拙 王维借对西施美貌的赞颂 透露出对自身才能价值的肯定 并寄托着有朝一日为君王所赏识的愿望 到了开元末年 天宝初年 封建社会的各种矛盾初露端倪 潜在的危机使得这一时期的咏史诗带上一股沉郁之气 李白的 远别离 燕昭延郭隗 遂筑黄金台 剧辛方赵至 邹衍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 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 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鹄举 千里独徘徊 这首诗由燕昭王筑黄金台延揽贤才的历史而兴感 袒露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慨 抨击当道者的追欢买笑 弃贤贱才 将自己的主观意识隐含在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和对历史人物的描写之中 诗人那报国无门却又不甘飘然远举的矛盾心情在此袒露无疑 杜甫的咏史怀古诗秉有其诗歌的主导特征 多有沉郁顿挫之致 主要的作品有 述古三首 咏怀古迹五首 蜀相 八阵图 禹庙 谒先主庙 武侯庙 陈拾遗故宅 等近二十首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整首诗歌采用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杜甫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咏赞了这位历史上的英雄 同时又对他的历史遗憾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这首诗与其说是在写诸葛亮的 遗恨 无宁说是杜甫在为诸葛亮惋惜 并在这种惋惜之中渗透了杜甫 伤己垂暮无成 的抑郁情怀 诗人把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 浑然不分 给人一种此恨绵绵 余意不尽的感觉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盛唐诗人面对社会现实逐渐地清醒 由寄希望于现实到用历史来反观现实 为唐代咏史诗的最终定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中唐咏史怀古诗 中唐文人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替代了盛唐士人建功立业的豪情 转而成为中唐诗歌的重要主题 而咏史诗的写作也成了众多文人关注社会现实的重要手段之一 吊古伤今 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怀咏 或对历史古迹的凭吊 针砭时弊 寓托怀抱 内容实则直指当时日益恶化的社会政治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获秋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思以小见大 以微见著 语言流畅 朴素自然 却又给人以历史的深邃和凝重感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白居易读了 石头城 一诗 赞美道 我知后之诗人无复措词矣 后来有些金陵怀古诗词受它的影响 化用它的意境词语 恰也成为名篇 如元萨都刺的 念奴娇 中 指点六朝形胜地 惟有青山如壁 伤心千古 秦淮一片明月 就是著例 而北宋周邦彦的 西河 词 更是以通篇化用 石头城 乌衣巷 诗意为能事了 四 晚唐咏史怀古诗 晚唐无可挽回的衰亡 留给知识分子的只能是无尽的追忆和感伤 繁华逝去殆尽 沉重的哀叹 伴随着晚唐的诗人们 并成为晚唐咏史怀古诗的主调 许浑是晚唐时重要的诗人 他的 金陵怀古 汴河亭 等诗也是晚唐咏史诗中的上乘之作 咸阳城西楼晚眺 一上高城万里愁 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沈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 故国东来渭水流 李商隐和杜牧是晚唐诗坛上成就最高的两位诗人时称 小李杜 李商隐的咏史诗写得极富特色 主要有 咏史 楚吟 过楚宫 吴宫 汉宫 隋宫 筹笔驿 南朝 等 杜牧的咏史诗在晚唐诗人中成就最高 其艺术成就突出地体现在其咏史绝句中 主要有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题乌江亭 金谷园 汴河怀古 题商山四皓庙 题木兰庙 等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长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