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doc

帆布气眼的冲压模具设计【5CAD图/12800字】【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35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59954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10.19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2-26 上传人:木***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关 键 词:
帆布 气眼 冲压 模具设计 优秀 优良 机械 毕业设计 论文
资源描述:

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35页,12800字左右.

图纸共5张,如下所示
A2-模具装配图.dwg
A3-落料凹模.dwg
A3-凸凹模.dwg
A3-凸模.dwg
A4-工件图.dwg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目 录

摘要……………………………………………………………………………………Ⅰ
Abstract …………………………………………………………………………………Ⅱ
第1章 绪论………………………………………………………………………………1
1.1 设计目的和意义…………………………………………………………………1
1.2研究现状…………………………………………………………………………1
1.3设计内容及前景展望………………………………………………………………2
第2章 系统性能及工作原理…………………………………………………………3
2.1系统性能…………………………………………………………………3
2.2系统工作原理………………………………………………………………3
2.3本章小结…………………………………………………………………4
第3章 工作盘的设计…………………………………………………………………5
3.1工作盘转速………………………………………………………………5
3.2作用在工作盘上的扭矩M………………………………………………………5
3.3传动轴处的键的设计与校核………………………………………………………6
3.3.1 危险部位轴的直径…………………………………………………………6
3.3.2键的设计与校核……………………………………………………………6
3.4工作盘及附件的选择和使用………………………………………………………6
3.4.1工作盘的设计原理…………………………………………………………6
3.4.2心轴的使用…………………………………………………………………7
3.4.3成型轴的使用………………………………………………………………7
3.4.4挡铁轴的使用………………………………………………………………7
3.4.5送料辊的使用………………………………………………………………7
3.4.6钢筋挡板的使用……………………………………………………………7
3.4.7心轴与成型轴R的确定……………………………………………………8
3.4.8工作盘上的心轴的校核……………………………………………………8
3.5本章小结……………………………………………………………………………9
第4章 液压系统的设计…………………………………………………………10
4.1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与设计要求………………………………………………10
4.1.1设计步骤……………………………………………………………………10
4.1.2明确设计要求……………………………………………………………10
4.2制定基本方案和绘制液压系统图………………………………………………10
4.2.1制定调速方案……………………………………………………………10
4.2.2制定压力控制方案………………………………………………………11
4.2.3制定顺序动作方案………………………………………………………12
4.2.4选择液压动力源……………………………………………………………12
4.2.5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12
4.2.6绘制液压系统图…………………………………………………………13
4.3液压元件的选择与专用件设计…………………………………………………13
4.3.1液压马达的选择…………………………………………………………13
4.3.2液压泵的选择…………………………………………………………14
4.3.3液压阀的选择…………………………………………………………15
4.3.4油管尺寸的确定…………………………………………………………16
4.3.5油箱的设计………………………………………………………………16
4.3.6液压油液的选择…………………………………………………………17
4.4液压系统设计及维护………………………………………………………18
4.4.1总体设计……………………………………………………………………18
4.4.2油管的布置要求……………………………………………………………18
4.4.3液压泵和驱动电机的连接与安装问题……………………………………18
4.4.4液压设备的维护……………………………………………………………19
4.5本章小结…………………………………………………………………………19
结论………………………………………………………………………………………20
参考文献 ………………………………………………………………………………22
致谢………………………………………………………………………………………24

摘 要

液压钢筋弯曲机具有节约能源,加工效率高,易于控制,加工性能好等特点,它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建筑行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途。本文较为详细的介绍了液压钢筋弯曲机的设计过程和产品结构的一些说明。
首先,根据设计任务书提出的要求作出各种方案,通过分析论证各方案的优劣,选出其中较好的方案,进行设计。本设计部分分两大块:第一:弯曲设计,弯曲设计包括计算工作盘转速,工作时扭矩及功率的大小,设计主轴,初步确定其最小轴径尺寸,再根据要求设计出工作盘,及附件的结构尺寸。第二:液压马达、液压泵的选择及其应用。
其次,各部分结构设计完成后,其质量到底如何,其强度刚度能否达到要求,能否满足生产需要,这些要靠校核来检测,齿轮的校核,传动轴的校核,键的校核。对这些部分的校核都通过对其强度和刚度进行验算,用其结果与其许用的强度、刚度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各危险部位是否满足要求。

关键词: 弯曲成型机;液压马达;液压泵;精度;工作盘

ABSTRACT

The Hydraulic reinforced bar bending machine cuts off a set of silk to have the economy energy, processing the efficiency high, be easy to be controlled, processing the good function etc. characteristics, it fits the need of the moder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aving the good development prospect at the profession of construction. This text will introduce to you the design process and the structure of this machine more detailedly.
The first, Make a various project according to the request of the design mission book, pass analytical good and bad of the argument everyone's case, select to among them compare good of project, carry on the design. This design part divides in to six courses :The first: the design of bending machine, curve the design to include to compute the work dish to turn soon, in the work`s hour twists force and the size of the powers, the design principal axis, the first step makes sure its the minimum stalk the path size, then design a work dish according to the request, and the structure size of the enclosure. The second: a hydraulic motor, hydraulic pump selection.
After each parts of structure design completed, it`s quantity exactly how, its strength just the degree can attain the request, can satisfy to produce the demand, these pits that want to depend on calculating, the gear`s checking, the check of the driver shaft, the check of the key. All these passing to the pits of these parts as to it's strength and just the degree carries on checking to calculate, the strength that allowed , using these results, comparised with each others, thus making sure whether each dangerous part satisfies the request or not.

Key words: Bending machine ;Hydraulic motor; Hydraulic pump,Accuracy;
Working disc


帆布气眼工件图

帆布气眼的冲压模具设计[复合]





内容简介:
1 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帆布气眼 的冲压模具设计 设计要求: 1. 按要求确定冲压工艺方案; 2. 设计合理的模具结构; 3. 合理的选用模具材料和压力机; 4. 具有分析解决冲压工艺中质量问题的能力; 5. 内容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6. 在模具的设计、计算中要有自己的独特方法; 7. 设计要全方位地表达模具的工作情况; 8. 以这次毕业设计要加深对实践问题的理解; 9. 取材要广泛,内容要丰富,讲述要详细,实用价值要高; 应用为目的”的特色,内容要精练,针对性、实用性要强。 设计进度要求: 1. 11 月 28 日 12 月 4 日 搜集模具相关资料及前期准备工作; 2. 12 月 5 日 12 月 12 日 模具基本类型与工作部分零件尺寸计算; 3. 12 月 13 日 12 月 20 日 模具整体及其零件的设计和绘制结构尺寸图; 4. 12 月 21 日 12 月 25 日 毕业论文的校核、修改、定稿及打印装订; 5. 12 月 26 日 12 月 23 日 毕业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2 目 录 摘 要 . 4 前 言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 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件的工艺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件的加工可能性验证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 模具的基本类型与结构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具基本类型的确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样方式的确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料利用率的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 模具各工艺力计算及冲裁设备的确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料力的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料力的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边力的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边力的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件力的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冲裁力的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模高度的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裁设备的选择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裁功的验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力中心的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 模具主要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料刃口尺寸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边刃口尺寸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边的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 模具零件结构的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形零件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撑固定零件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 料及压料零件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固件及其他零件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位零件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架选择及模具的动作过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具总图及明细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结 束 语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致 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 摘 要 工业生产中普遍采用 模具成型 工艺方法,有效地保证了产品的生产率和质量,使操作技术简化,还能省料、节能,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由于产品的材料和工艺特性不同,生产用的设备也各异,模具种类繁多,但用的最为广泛的大约有以下几种:冷冲压模、塑料成型模、锻造模、精密铸造模、粉末冶金模、橡胶成型模、玻璃成型模、窑业制品模、食品糖果模、建材用模等。其中以冷冲压模、塑料模的技术要求和复杂程度较高。 据不完全统计,飞机、汽车、拖拉机、电机电器、仪器仪表等产品的零件,有 60%左右是用模具加工完成的;自行车、手表、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等轻工业产品, 有 80%的零件需由模具来制造。至于标准件中的紧固件、轴承、日用五金、餐具、塑料制品、玻璃制品、玻璃器皿、皮胶鞋等的大批量生产,完全靠模具来保证。例如生产海鸥牌照相机,其占总数的 92%的零件就需 500 套模具,又如解放牌汽车改型后约需 400 套模具,其总重量达 2500t。即使一个自动玩具的生产也需要近 90 套模具。显而易见,模具作为一种专用的工艺装备,在生产中的决定性作用和重要地位越来越被人们所共认。 实践证明,只有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加强科学管理,才能促进生产的持续发展。 而要完成上述新课题和新项目就离不开精密、复杂、大型、长寿命模具的及时工艺。 我设计的弯管垫片模具,材料为黄铜 度 t=统的加工方法为落料、冲孔、翻边、修整。我的加工方法比较特别:由于材料和厚度的原因,我采用的加工方法为:落料、(省去预制孔)直接 穿孔、翻孔 、再利用翻边凸模与翻边凹模的间隙进行挤切修边。从而完成工件的加工。 关键词 : 落料、 穿孔 、 翻孔 、 挤切 修边 1 毕 业 设 计 题目 帆布气眼的冲压模具设计 系别 机电系 专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 导 教 师 日期 2 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帆布气眼 的冲压模具设计 设计要求: 1. 按要求确定冲压工艺方案; 2. 设计合理的模具结构; 3. 合理的选用模具材料和压力机; 4. 具有分析解决冲压工艺中质量问题的能力; 5. 内容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6. 在模具的设计、计算中要有自己的独特方法; 7. 设计要全方位地表达模具的工作情况; 8. 以这次毕业设计要加深对实践问题的理解; 9. 取材要广泛,内容要丰富,讲述要详细,实用价值要高; 应用为目的”的特色,内容要精练,针对性、实用性要强。 设计进度要求: 1. 11月 28日 12月 4 日 搜集模具相关资料及前期准备工作; 2. 12月 5 日 12月 12日 模具基本类型与工作部分零件尺寸计算; 3. 12月 13日 12月 20日 模具整体及其零件的设计和绘制结构尺寸图; 4. 12月 21日 12月 25日 毕业论文的校核、修改、定稿及打印装订; 5. 12月 26日 12月 23日 毕业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3 目 录 摘 要 . 5 前 言 . 6 1 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 7 件的工艺分析 . 7 件的加工可能性验证 . 7 2 模具的基本类型与结构分析 . 8 具基本类型的确定 . 8 样方式的确定 . 9 料利用率的计算 . 9 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 10 3 模具各工艺力计算及冲裁设备的确定 . 12 料力的计算 . 12 料力的计算 . 12 边力的计算 . 12 边力的计算 . 13 件力的计算 . 13 冲裁力的计算 . 13 模高度的计算 . 14 裁设备的选择 . 14 裁功的验 算 . 15 力中心的计算 . 16 4 模具主要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 . 17 料刃口尺寸计算 . 17 边刃口尺寸计算 . 18 边的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 19 5 模具零件结构的设计 . 20 形零件 . 20 撑固定零件 . 25 4 料及压料零件 . 27 固件及其他零件 . 29 位零件 . 30 架选择及模具的动作过程 . 31 具总图及明细表 . 31 结 束 语 . 32 致 谢 . 33 参考文献 . 34 5 摘 要 工业生产中普遍采用模具成型 工艺方法,有效地保证了产品的生产率和质量,使操作技术简化,还能省料、节能,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由于产品的材料和工艺特性不同,生产用的设备也各异,模具种类繁多,但用的最为广泛的大约有以下几种:冷冲压模、塑料成型模、锻造模、精密铸造模、粉末冶金模、橡胶成型模、玻璃成型模、窑业制品模、食品糖果模、建材用模等。其中以冷冲压模、塑料模的技术要求和复杂程度较高。 据不完全统计,飞机、汽车、拖拉机、电机电器、仪器仪表等产品的零件,有 60%左右是用模 具加工完成的;自行车、手表、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等轻工业产品,有 80%的零件需由模具来制造。至于标准件中的紧固件、轴承、日用五金、餐具、塑料制品、玻璃制品、玻璃器皿、皮胶鞋等的大批量生产,完全靠模具来保证。例如生产海鸥牌照相机,其占总数的 92%的零件就需 500 套模具,又如解放牌汽车改型后约需 400 套模具,其总重量达 2500t。即使一个自动玩具的生产也需要近 90 套模具。显而易见,模具作为一种专用的工艺装备,在生产中的决定性作用和重要地位越来越被人们所共认。 实践证明,只有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地采用新技术 、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加强科学管理,才能促进生产的持续发展。而要完成上述新课题和新项目就离不开精密、复杂、大型、长寿命模具的及时工艺。 我设计的弯管垫片模具,材料为黄铜 度 t=统的加工方法为落料、冲孔、翻边、修整。我的加工方法比较特别 : 由于材料和厚度的原因,我采用的加工方法为:落料、 ( 省去预制孔 ) 直接 穿孔、翻孔 、再利用翻边凸模与翻边凹模的间隙进行 挤切修边。从而完成工件的加工。 关键词 : 落料、 穿孔 、 翻孔 、 挤切 修边 6 前 言 冲压技术在机械、航空、汽车、电子、轻工、仪表 和家电等工业部门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冲压工艺有生产率高、产品一致性好、生产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能成形复杂零件、适合大批量生产等优点,在当今的制造业中,模具设计制造业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在某些领域已取代机械加工,并正逐步扩大其工艺范围。冷冲模设计制造在整个模具设计制造中占有半数以上的产值。因此,冲压技术对发展生产、增强效益、更新产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与其他制造方法相比,冷冲压工艺和冷冲模制造有它自己的特点和难点。冷冲模具设计对与初学者来说往往显得难度较大,难以掌握其规律。因此通过学习模具设 计与制造课程、自己亲手设计一套模具,来更直接的了解并掌握一套模具的设计制造过程显得格外重要。 本次毕业设计的目的是使我能够亲手设计一套模具,来掌握一套模具的设计制造过程,掌握冲压基本成型原理;我按要求确定冲压工艺方案,编制冲压工艺规程,设计合理的模具结构,合理选择压力机,具有初步分析解决冲压工艺中质量问题的能力。 本模具设计共分 5 章。第 1 章介绍冲压件的工艺分析及工件加工的可能性验证。第 2章介绍工艺加工工艺方案的比较、确定;以及毛坯尺寸、排样;冲模基本结构形式的确定。第 3 章介绍各部分工艺力的计算。第 4 章介绍模 具主要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第 5 章介绍模具结构的设计,其中包括 型零件的设计; 撑固定零件的设计; 料及压料零件的设计; 固及其他零件的设计等。 限于水平和经验有限,书中难免会存在错误及不当之处,望广大老师给予谅解和指正。 7 1 冲压件的 工艺分析 零件简图 :如图 1所示 工件名称 : 帆布气眼 生产批量 :大批量 材 料 :黄铜 度 : 1 零件图 件 的 工艺分析 该零件 形状简单、对称, 是 圆形的轴对称工件 , 主要尺寸 是内径 , 外径 24 ,精度要求一般,无特别的尺寸要求, 查表:冲裁件内外形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 可取 于 材料 为黄铜, 厚度 ,翻边的高度为 4所以 其工件的加工工艺性较好,即冲裁性较好 。 经过比较,可认为 该工件的精度要求能够在冲裁加工中得到保证。其他尺寸标注、生产批量等情况,也均符合冲裁的工艺要求,故决定采用 一次冲压成型 的方法加工 。 件 的 加工可能性验证 文献 4式 ( m i nm a x 式 ( 式中 最大翻边高度; D 翻边直径; R 圆角半径; 翻边系数; t 板材厚度。 经验算得:最大翻边高度大于实际翻边高度 。 所以 ,可以按预定方案进行。 8 2 模具的基本类型与结构 分析 具基本类型的 确定 该工件的加工从零件的形状上分析:先落料、后冲预制孔、翻边、再进行切边修整。根据这一加工顺序,可 有三种不同模具结构供 选用 : 方案一: 采用单工序模具,即先落料后冲孔,再 翻边, 共 需两套模具。 方案二:采用复合模具,即一次 完 成落料冲孔翻边 修边 工序,只需要一套模具。 方案三:采用级进模具,即先冲孔落料 再 翻边 修边 ,只需要一套模具。 以上方案中的 三种模具特点比较 见表 具特点 模具种类 比较项目 单工序模 复合模 连续模 冲件精度 较低 高 一般 生产效率 较低 较高 高 生产批量 适合大、中、小批量 适合大批量 适合大批量 模具复杂程度 较易 较复杂 复杂 模具成本 较低 较高 高 模具制作精度 较低 较高 高 模具制造周期 较快 较长 长 模具外形尺寸 较小 中等 较大 冲压设备能力 较小 中等 较大 工作条件 一般 较好 好 由于这样一个工艺按单工序模具来加工,则需两个工序,即需要两套模具。 两台设备,模 具制造费用大,生产效率低,且 不 容易保证尺寸精度,操作不便,也不够安全,所以方案 一 不合理。若采用模具级进则 模具制造难度加大。工件的尺寸也不容易保证。生产效率也不高,所以方 案三也不合理。 而采用复合模制冲件时,由于这个 工 件的结构不太复杂而且轴对称,复合模的成本不是太高,制造的难度也不大,容易保证尺寸的精度,操作也方便,安全性好,生产效率高,所以综合考虑,方案 二 比较合理。 9 样 方式的确定 该工件排样的方法有三种:有废料排样,少废料排样和无废料排样 。 该工件是圆形的 气眼 ,最大外径是 该工件的 落料的直径,且生产批 量大 ,为了送料 方便 快速,坯 料可以用条料 ,宽度应比 工件的最大直径大两个单边搭边值,两冲裁件也应留一个最小的搭边值,以保证冲 裁出完整的工件,避免残 缺工件的产生。提高坯 料的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件质量。 由于工件只须内孔翻边,则落料件的尺寸与工件的外径相等,查 文献 7表 、 。 调料宽度的尺寸计算还与 条 料送进时模具上有无侧压装 置及是否有侧刃有关 ,本 套模具中没有侧压和侧刃装置, 则条料宽度的计算 公式为 : 条料宽度: 224 送进步距: 工件的排样 见图 图 件排样图 料利用率 的 计算 一般的冲裁时产生的废料 分两种,一种是 冲 孔的废料和材料尾部余料, 这种废料的产生与排样无关,而只与零件的结构有关,称之为结构废料; 另一种是料头、前、中、侧面的搭边,与搭边选用及工艺方法有关,称之为工艺废料。 所以要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就要合理排样,尽可能地减少工艺废料。 由于工件的形状和结构的限制这里 采用有废料排样的方法, 排样时 留有搭边值, 10 在前面已经查出。 那么材料的利用率按式: 文献 4式( %100/1 式 ( 式中 料上冲件总数 ,此取 n 40; 件实际面 积 ( 料长度 (取 A 1021.5 料宽度 (B 28 则: %2 %19 具 结构 形式 的确定 首先已经确定这是一套 复合模, 分 析这个冲件 结构 可知, 该工件 是一个简单的圆形且是轴向对称的冲 裁翻边 件,而且最大 直径可直接通过落料得到,内部需要同心冲孔和 翻边 ,而内孔的冲裁 又会产生 废料, 参见表 并比较, 所以总体上应将落料的 凹模固定在上模座上,而冲孔的凹模固定在下模座上, 这样先完成落料,再 随着模具的继续动作完成冲孔和翻边, 而冲孔和翻边产生的 废料可以通过与冲孔凹模相通的通孔直接排出模具外 。 又由于条料只有 薄,而且冲压件 较小, 质量要 求一般, 属于普通冲裁,所以可以用弹性卸料装置进行卸料,同时可以利用弹性装置来实现冲裁前 凸凹模与卸料 板的压力来完成压料动作 ,以保证工件的平整度 。又由于毛坯以条料的形式送进模具,生产量又大,所以可 用 两个 导料销和一个挡料销来完成条料送进时的正确定位和均匀正确的送料步距,同时由于冲件结构较简单, 冲件又小, 所以用手动送料 即可。 在上下模座的导向方式上, 考虑到冲件的结构较简单,尺寸 精度要求较一般,而且是大量的生产,应尽右能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可以用 导柱和导 套配合的形式来完成上下模正确的冲裁定位。 11 表 、顺装复合模的比较 比较项目 倒装复合模 顺装复合模 工作零件 装配位置 凸 模 在上模部分 在下 模部分 凹模 在 上 模部分 在下模部分 凸 凹模 在下模部分 在上模部分 出件方式 采用顶杆 、顶杆自上模(凹模)内推出, 下落到模具工作面上 采用弹顶器 自下模(凹模)内顶出至模具工作面上 冲裁件的平整度 较差 较好 废料排除 废料 凸模内积 聚到一定程度后,便从下模部分的漏 料孔或排出 槽排出 废料不在 凸凹模积聚。压力机回程时及 从凸凹模内推出 凸 凹模 的强度和寿命 凸凹模承受的涨力太大, 凸凹模的最小壁厚应严格控制,否则会涨 裂 受力情况比倒装复合模好,但凸凹模的内形尺寸易 磨损增大,壁厚可比倒装的薄 生产操作 废料 自漏料孔中排出,有利于清理模具的工作面,生产操作较安全 废料自上而下击落,和工件一起汇聚在 模具工作面上,对生产操作不利 适应性 冲裁件平整要求不高,凸凹模强度足够时采用。凸凹模 尺寸较大时,可 直接固定要下模上,不用固定板 适用于薄料的生产,平整度要求较高, 以及壁厚较小,强度较差的凸凹模 12 3 模具 各工艺力计算 及冲 裁 设备的确定 料力 的 计算 文献 4式( 式 ( 式中 落料力( N); L 工件外轮廓周长( t 材料厚度( t= 材料抗剪强度( 由 文献 5附录 。 则 料力 的 计算 文献 4式( 落卸卸 式 ( 式中 卸料力因数,其值查 文献 4表 K。 则 边力 的 计算 此模具翻 边凸模的工作部分为圆锥形,且翻边时无预制孔。因此 F= 。 文献 4式( 01.1 翻式 ( 式中 翻F 翻边力; s 材料的屈服强度, 由 文献 5附录 00; D 翻边直径(按中线计), 6115 ; 0d毛坯预制孔直径 0 t 材料厚度( 13 无 预制孔的翻边力比有预制孔 的翻边力大 , 此 处取 则 翻 边力 的 计算 文献 5式 ( 式 ( 式中 切边力( N); L 工件外轮廓周长( T 材料厚度( t= 材料抗剪强度( 由 文献 5附录 =240 则 M P 件力 的 计算 文献 7式( 切推推 式 ( 式中 推件力因数,其值由 文献 7表 K; N 工件在凹模内的个数,取 2n 。 则 冲裁力 的 计算 当采用弹压卸料和下出件的模具(如弹压卸料的单工序模、级进模或上模刚性推料的倒装复合模等)时: 文献 7式( 卸推总 式 ( 当采用刚性卸料和下出件的模具( 如刚性卸料的单工序模或级进模等)时: 文献 7式( 推总 式 ( 14 用倒装复合模冲裁时,卸 当采用弹压卸料和上出件的模具(如上模弹压卸料、下模弹顶出件的单工序模或上模刚性推料的正装复合模等)时: 文献 7式( 卸顶总 式 ( 此时,卸工序模的顶装复合模中与冲孔力及落料力都有关。 而本零件则采用弹压卸料和上出件的模具,所以 取 式 ( : 即 卸顶总 故总的冲裁力 总 模高度 的计算 文献 3式( 0)(5)(1m i a x 式 ( 式中 H 冲模的闭模高度 ; 最大装模高度 ; 最小装模高度 ; 1H 压力机垫板厚度。 则: H 252 裁设备的选择 冲裁设备的选择是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中一项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冲压设 备的安全使用、冲压工艺能否顺利实现和模具寿命、产品质量、生产效率、成本高低等重要问题。 压力机 的精度非常重要。 压力机的精度低,会造成模具寿命低,工件精度低等不良后果 。压力机的精度分子 负荷状态的静精度和负荷状态下的动精度 两种。对冲压加工来说,实际需要的是动精度。 15 压力机 的 平行度 和 垂直度 也非常重要。 平行度不好,弯曲加工时造成弯曲角的波动,拉深加工时造成 压边力不均匀和凸 、凹模间隙不均匀等后 果。垂直度不好,需要长 加工距离的弯曲拉深加工 ,在加工行程的各点造成凸、凹模 中心错移。综合间隙过大会助长过冲现象发生 ,因此希望其 为必要的最小限度。 在使用中,为简便起见,对于施力行程很小的(如冲孔、落料等)冲压工序,可直接选用公称压力大于冲压所需工艺力总和的压力机。 为 了 冲裁过程的 安全 进行 ,防止设备超载, 一般 按公称压力 总压 原则选取压力机。 由于该工件属于小件,冲裁精度一般而且是大批量生产,在考虑压力机是应以机械压力机为主,而机械压力机加工速度比液压压力机快的多,高的生产效率是其绝对的优势,所以确定在机械压力机内选择。而冲裁的行程又比较短,所以又以曲柄结构有利。 参照 文献 4表 根据比模 高度 可选取公称压力为 250力机 有关 技术参数为: 公称压力: 250 滑块行程: 65 最大封闭高度: 270 工作台尺寸:前后 370;左右 560; 封闭高度调节量: 55 工作台孔径: 70240 ; 模柄孔尺寸: 040 。 裁功的验算 薄料冲裁功较小,一般可以不用验算。但在厚料冲裁时,验算冲裁功往往是必要的。 分析工件的结构及要求用途可知,易采用平刃冲裁: 文献 3式( 1000/ 式 ( 式中 A 平刃冲裁功 (N m); P 平刃冲裁时的总冲裁力 (N); t 材料厚度 ( m 系数,一般取值 m= 1000/ 16 力中心 的计算 对于级进模以及轮 廓形状复杂或多凸模的冲裁模,必须求出冲压力合力的作用点即压力中心。模具的压力中心应与模柄的轴线重合,否则会影响模具及压力机的精度和寿命。 一切对称冲裁件的压力中心,均位于其轮廓图形的几何中心点上。对于该 工 件,由 工件形状 可知压力中心位于圆心上。 17 4 模具 主 要 工作部分尺寸 的 计算 冲裁模凸、凹模刃口尺寸精度是影响冲裁件尺寸精度的重要因素。凸、凹模的合理间隙值也要靠刃口尺寸及其公差保证。因此,在冲裁模设计中,正确确定与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其公差是极为重要的。 料刃口尺寸计算 落料模设计时,以落料凹模刃 口尺寸与冲件尺寸 基本一致,作为设计基准尺寸, 凸、凹模间隙靠减小 凸模刃口尺寸得到。 由于模具在冲裁过程中不 断被磨损,致使凹模刃口尺寸 逐渐增大,故设计时,应选用接近或等于工件的最小 极限尺寸作为凹模刃口尺寸。 在选择凸、凹模刃口尺寸公差时,应依照冲件 的精度要求,以经济合理为原则。一般模具精度应比冲件精度要求至少高两个级别。 由 文献 5式 ( 得冲裁模刃口双面间隙 , 。 工件的未注公差尺寸按 计算, 由 文献 5附录 得落料件直径为 。 落料凸、凹模的制造公差由 文献 5式 ( 得 , 。磨损因数 由 文献 5式 ( 得 5.0x 。 校核: i nm a x 凹凸 。 则 落料凸、凹模 采用配合加工方法 文献 7表 0凹 式 ( 式中 凹D 凹模尺寸; A 工 件的基本尺寸( ; X 磨损系数,当工件尺寸公差等级为 13时 取 x= 工件公差 ( ; d 凹模制造公差 ( ; 则 凹模尺寸 凹凹 0 4.2) 18 凸模的尺寸按凹模的尺寸配制,其双面间隙为 翻边凸模凸圆与落料凹模的配合部分采用压入式过盈配合,配合取 H7/翻边凸模的凸圆部分的极限偏差查 文献 5表 166,257 再查孔的基本 偏差数值表得 35 7H 的基本偏差是下偏差: ,0则 7 式 ( 025 m m25 翻边凸模与落料凹模配合部分 635p 的基本偏差为下偏差,则极限偏差分别为: 下偏差: 26 上偏差: 6 式 ( 边刃口尺寸计算 冲压工件切边部分尺寸 为 ,尺寸精度为 11。 切边间隙对切边质量和模具寿命 影响较大,双边间隙 ,模具寿命低; Z 过大则制件口部的毛刺大,取 为宜。查 文献 5表 边刃口双面间隙 , 。 查 文献 5表 凸、凹模的制造公差 凸凹 。磨损 因数 查 5表 75.0x 。 校核: i nm a x 凹凸 则 切边凸、凹模采用配合加工方法。 文献 7表 0凸式 ( 19 式中 凸D 凸模尺寸 ; B 工件的基本尺寸( ; X 磨损系数,当工件尺寸公差等级为 13时 x= 工件公差( ; p 凸模制造公差( ; 则 凸模尺寸 0凸凸 0 凹模的尺寸按凸模尺寸配制,其双面间隙为 边的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当翻边时内孔有尺寸精度要求时,尺寸精度由凸模保证。 故设计基准尺寸应以 凸模为基准,凸、凹模间隙靠 加大凹模刃口尺寸得到。 凸模在工作过程中也会不断的磨损,故设计时,应选用 接近或等于工件的最大极限尺寸作为凸模刃口的尺寸。 为了避免弹性卸料和推件装置的行程过大,翻边凸模端部 设计为圆锥形凸模,其锥角取 90 。推件块还有 压边的作用,故翻边凸模不 需要台肩。 由于翻边凸模在下行中,还进行 挤切修边, 则翻边凸模的直径 凸。 翻边凸模凹模之间的单边间隙 Z/2 可控制在 使直壁稍为变薄以保证竖边 成为直边。则翻边凸、凹模的单边间隙 翻边凹模尺寸 : 文献 7式 凹凸凹 022 式 ( 20 5 模 具 零件 结构 的 设计 冲裁模零部件的设计主要包括工艺结构零部件(成形零件,定位零件,)的设计和辅助结构零件(导向零件,支撑固定零件,卸料及压料零件,紧固件及其它零件)的设计。 形零件 边 凸模 凸模长度计算 : 文献 7式( 321式( 式中 L凸模长度 ( 1h 弹簧预压量 ( 2h 推件块高度 ( 3h凸模固定台阶高度 ( h 附加长度,包括凸模的修磨量、凸模进入凹模的深度、凸模固定板与卸料板的安全距离(一般 h 15 20) ( 则 62052 L 翻边凸模 结构尺寸见图 技术要求:凸模顶部与凸模固定板装配后一起磨平,刃口要锋利不得倒钝,工作部位表面要光滑,粗糙度一般为 小直径的凸模轴端不允许打中心孔等。 21 图 边凸模 模承压能力的 校核 在一般 情况下,凸模的强度是足够的,所以不用进行强度 校核 。但是对于特别细长的凸模或板料较厚的情况下,应进行压应力和弯曲应力的 校核 ,检查其危险断面尺寸和自由长度是否满足强度要求。 要使凸模正常工作,必须使凸模 最小断面的压应力不超过凸模材料的许用压应力,即: 文献 3式( 式( 从而得出 对于圆形凸模: 文献 7式( 式( 式中 凸模最小断面的压应力; F 凸模纵向总压力; 凸模最小截面的直径; 圆形凸模最小截面的直径 22 冲裁材料厚度; 冲裁材料抗剪强度; 凸模材料的许用压应力,对于 工具钢,淬火硬度为 62 时,可取 M P 凸模有特殊导向时,可取 M . 则 100 满足要求,所以符合凸模设计要求。 模抗纵向弯曲应力的 校核 凸模冲 裁时,可视为压杆。当凸模细长时,必须根据欧拉公式进行纵向弯曲应力的 校核 。 )无导向装置的凸模。对于一般形状的凸模: 文献 7式( 25式( 对于圆形凸模: 文献 7式( 95 2式( )有。导向装置的凸模。对于一般形状的凸模: 文献 7式( 200式( 对于圆形凸模: 文献 7式( 2 702m a x式( 式中 允许的凸模最大自由长度; 冲裁力; 凸模最小截面的惯性矩; 凸模最小截面的直径。 则 取(式 : 2 70 2 23 满足要求,所以符合凸模的长度设计要求。 料 凹模 冲裁时 凹模要承受冲裁力和侧向力的作用 ,由于凹模的结构形式不一 ,受力状态又比较复杂 ,目前还不可能用理论计算的方法来确定凹模的尺寸 ,在生产中大都采用下列经验公式概略地计算凹模尺寸 . 凹模厚度 : 文献 7式( 凹式( 最小凹模壁厚: 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帆布气眼的冲压模具设计【5CAD图/12800字】【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599548.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