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44页,13400字左右。
任务书一份。
开题报告一份。
外文翻译一份。
图纸共19张,如下所示
A0-装配图.dwg
A2-上模座.dwg
A2-下模座.dwg
A3-上模垫板.dwg
A3-上模板.dwg
A3-下模垫板.dwg
A3-下模板.dwg
A3-卸料版.dwg
A3-条料.dwg
A4-凸模1.dwg
A4-凸模2.dwg
A4-凸模3.dwg
A4-凸模4.dwg
A4-凸模5.dwg
A4-凸模6.dwg
A4-凸模7.dwg
A4-折弯凸模7.dwg
A4-折弯凸模8.dwg
A4-折弯凸模9、10.dwg
摘 要
经过对零件进行仔细的工艺分析,最终确定此套模具采用多工位级进模,此套模具工序复杂,具有冲孔,弯曲,成型等多个工序,难点在于多处弯曲,一处对称弯曲,一处Z型弯曲。为防止弯曲后回弹,故在Z型弯曲后采用校正工序。
采用多工位级进模不但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同时避免了多套模具冲裁时多次定位造成的误差,进而提高了零件的精度。操作起来十分方便,而且大大减少了多个单工序模带来的材料损耗。使用使得模具的结构更加立体,显而易见。此套模具为人工手动送料,故安装了导料钉,并且为了提高精度准却定位在每步工位上安装了多个导正销进行定位。此套模具采用弹性卸料方式,以及浮料装置。此套模具的设计利用法国Missler 公司开发的三维软件,通过该软件进行对模具的三维实体的设计,再将实体转化为二维图纸,最后再把图纸转入到CAD软件中进行编辑修改。由于需要以上软件对工件进行设计,因此需要对以上软件进行了解与掌握。
该软件功能强大操作简单方便,在设计中使得模具的结构更加立体,显而易见。
关键词:级进模设计;Z型弯曲;TopSolid’Progress;多工位;
Abstract
Through the process of spare parts, carefully finally determined by the mold multi-position pressure, this set of mould process complex, punching, bending, molding multi-process.it is difficult, in a symmetric curved, bending, a Z bending. To prevent bent, after springback using bend in the Z after correction.
Using multi-position progressive not only greatly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but also avoid the mold cutting position when the error caused by many times, and improve the precision of parts. It is convenient, and operating more than a single procedure greatly reduce the material loss modulus. Using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mould makes more, obvious. This set of mould for manually feed installation guide material, an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ecision positioning in each step but must install a cubicle than guide pin location. This set of mould using elastic and unloading float device. This set of mold design and use of Missler French company development TopSolid 'safely through the 3d software, software for mould design, three-dimensional entity 2d drawings will be converted into the drawing, and finally to edit changes in CAD software. Due to the need for the software design, and therefore need for more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ing software.
This powerful tool for easy operation, in the design of die structure more stereo, obviously.
Keywords: progressive die design;Z bending; TopSolid’Progress; Many stations.
目 录
1 绪论 1
1.1 概述 1
1.2 冲压技术的进步 1
1.3冲压的基本工序及模具 2
1.4 模具的发展与现状 3
1.5模具CAD/CAE/CAM技术 3
2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6
2.1工件工艺分析 6
2.1.1工件外形尺寸 6
2.1.2工件的材料性能 7
2.1.3工件的工艺分析 7
2.1.4 模具类型的确定 8
2.2排样设计 10
2.2.1排样搭边的取值 10
2.2.2条料的利用率 11
2.2.3排样图设计 12
2.2.4排样方案的确定 13
2.2.5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14
3模具的零件设计及尺寸计算。 16
3.1凸凹模间隙 16
3.2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16
3.3凸凹模的设计 18
3.3.1凸模的结构和固定形式 18
3.3.2凸模长度的确定 20
3.3.3凸模强度校核 20
3.3.4凹模结构设计 21
3.4卸料系统设计 22
3.4.1卸料板的设计 22
3.4.2卸料螺钉及弹簧 23
3.5导料钉 24
3.6导正钉 24
3.7浮料装置 25
3.8模架结构设计 26
4工艺计算及冲压设备选择 27
4.1冲裁力计算 27
4.2弯曲力计算 28
4.3冲压设备的选用 29
5 TopSolid软件介绍 30
5.1零件的调入 30
5.2创建排样图 30
5.3模架的创建 31
5.4模具的创建 32
5.5模具的出图 34
6模具材料的选择 35
结束语 36
致谢 37
参考文献 38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支架多工位级进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时间 2013 年 1 月 10 日至 2013 年 6 月 6 日
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地点 逸夫1-5
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及要求:
(一)主要内容
1、 对所给的钣金零件进行分析,并绘制零件图;
2、 分析题目,进行调研,收集有关资料,了解课题内容,为毕设进行前期工作准备;
3、 对所给零件进行必要的工艺分析,工艺计算;
4、 确定方案,进行模具结构设计,确定模具结构类型,主要零件尺寸计算,完成成型工艺尺寸计算、强度校核及各种零件结构的设计;
5、 完成装配图及非标准零件绘制,图纸总量不少于2张0号图纸;
(二)基本要求
1、绘制模具装配图及非标准零件图,图纸全部应用计算机绘制;
2、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不少于12000字;
3、完成中、英文摘要300字左右;
4、完成有关冲压模具外文翻译3000字以上;
5、图纸符合实际,能应用于生产;
(三)参考文献
[1] 翁其金编.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 薛啓翔编.冲压模具设计结构图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 周本凯编.冲压模具设计实践100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4] 李体彬编著.冲压成形工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5] 杨占尧,杨安民.冲压模典型结构100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6]林承全,胡绍平.冲压模具课程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
[7]肖景容,姜奎华编.冲压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8]田嘉生,马正颜编.冲模设计基础[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4.
[9]冲模设计手册编写组.冲模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10]王孝培.冲压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11]郑家贤编著.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2]付宏声主编.冷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制造[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3]齐克敏,丁华主编.材料成形工艺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14]卢险峰编著.冲压工艺模具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5]郝滨海编著.冲压模具简明设计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一、毕业设计(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 构想与思路:
1)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
根据所提供的图纸分析冲压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精度要求及所用的材料是否符合冲压工艺的要求
2)制件的选材
针对模具的工作条件,使用寿命和制造成本选择适当的模具材料
3)模具的总体设计
工艺方案的确定,工艺计算与设计,选择冲模结构类型与结构形式,确定压力机型号与模具安装尺寸,绘制模具装配图,进行强度校核
2. 设计内容:
1)对所给的零件进行分析,并在计算机上绘制其标准零件图
2)完成外文翻译3000字以上
3)分析题目,进行调研,收集有关资料,了解课题内容,为毕设进行前期工作准备
4)对所有零件进行必要的工艺分析,工艺计算,工艺方案的确定
5)进行模具结构设计,确定模具结构类型,模具尺寸,完成成型工艺计算及各种结构的设计等
6)绘制冲压模具装配图及非标准零件图正规图纸,图纸全部用计算机topsolid绘制
7)编写工艺规程,进行成本分析
8)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不少于15000字
9)完成中英文摘要300字左右
3. 重点与难点:
模具结构的设计 :1 级进模的设计
2 弯曲模的设计
成型零件必要的强度校核,弯曲件回弹的考虑
二、参考资料
[1] 翁其金编.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 薛啓翔编.冲压模具设计结构图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 周本凯编.冲压模具设计实践100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4] 李体彬编著.冲压成形工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5] 杨占尧,杨安民.冲压模典型结构100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6]林承全,胡绍平.冲压模具课程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
[7]肖景容,姜奎华编.冲压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8]田嘉生,马正颜编.冲模设计基础[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4.
[9]冲模设计手册编写组.冲模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10]王孝培.冲压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11]郑家贤编著.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2]付宏声主编.冷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制造[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3]齐克敏,丁华主编.材料成形工艺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14]卢险峰编著.冲压工艺模具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5]郝滨海编著.冲压模具简明设计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三、工作计划
阶段 工作计划 起止日期
初期
收集相关资料,翻译有关机械方面的外文资料,对制件进行工艺分析(结构特征,性能,及成型工艺分析)选择合适的材料,绘制标准零件图,并根据零件图对工件的形状,尺寸,精度等级,表面粗糙度,材料和热处理等技术要求进行分析
撰写开题报告
2013/1/10 --2013/3/31
中期 1. 工艺方案设计:确定工序种类,工序数目和顺序,确定模具类型,确定送料方式,确定合理的排样和工序间尺寸等
2. 工艺计算与设计:确定毛坯尺寸,形状,工序间尺寸,各工序力的计算,排样图和工序件图的设计等
3. 选择冲模类型和结构形式:确定凹凸模结构形式,固定方式和镶拼方式,毛坯的送进,导向,定位形式,毛坯和零件的压料,卸料形式,零件的取出和废料的排除方式,模架及导向形式,弹性元件的种类和形式,模具的起重形式,模具安装的定位与紧固形式
4. 确定压力机型号与模具安装尺寸
5. 绘制冲模装配图(零件图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的标注)进行强度校核
2013/4/1—2013/5/20
终期 完成论文编写,设计说明书编写,准备毕设答辩工作
提交毕业论文及相关资料
2013/5/21—2013/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