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表.doc

玻璃底座装饰板模具设计【复合】【14张图纸/15500字】【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玻璃底座装饰板模具设计【复合】【】【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rar
选题表.doc---(点击预览)
答辩PPT.ppt---(点击预览)
申请表.doc---(点击预览)
毕业设计说明书.doc---(点击预览)
开题报告.doc---(点击预览)
任务书.doc---(点击预览)
A0-装配图.dwg
A2-上模座.dwg
A2-下模座.dwg
A3-上垫板.dwg
A3-下垫板.dwg
A3-凸凹模固定板.dwg
A3-凸模固定板.dwg
A3-卸料板.dwg
A3-落料凹模.dwg
A4-冲孔凸模.dwg
A4-凸凹模.dwg
A4-导套.dwg
A4-导柱.dwg
A4-模柄.dwg
一个框里所有CAD图.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编号:60101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21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2-26 上传人:木***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关 键 词:
玻璃 底座 装饰 装潢 模具设计 复合 优秀 优良 机械 毕业设计 论文
资源描述:

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40页,15500字左右。
任务书一份。
开题报告一份。
答辩PPT一份。
选题表一份。

图纸共14张,如下所示
A0-装配图.dwg
A2-上模座.dwg
A2-下模座.dwg
A3-上垫板.dwg
A3-下垫板.dwg
A3-凸凹模固定板.dwg
A3-凸模固定板.dwg
A3-卸料板.dwg
A3-落料凹模.dwg
A4-冲孔凸模.dwg
A4-凸凹模.dwg
A4-导套.dwg
A4-导柱.dwg
A4-模柄.dwg

中文摘要
冲压模具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在传统的工业生产中,工人生产的劳动强度大、劳动量大,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随着当今科技的发展, 工业生产中模具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被大量应用到工业生产中来。
本文对冷冲压技术的分类、特点及发展方向作了简略概述;论述了冲压零件玻璃底座装饰版的形成原理、基本模具结构与运动过程及其设计原理;对典型的冲压件模具进行了设计.本文讲述的是复合模具冲裁,在对制件进行工艺性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模具生产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完成了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压力机的选用、凸凹模间隙及落料模和冲孔模刃口尺寸计算、模具零部件结构设计和总装零件图的绘制。

关键词 冲压模具 装饰板 复合模 落料 冲孔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

Title Glass base board mold design

Abstract 
Punching di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e worker work very hard, and there are too much work, so the efficiency is low.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wadays, the use of punching die in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gain more attention, and be used in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more and more. 
The article mainly discussed the classification, feature and the developmental direction of the punching technology. Discusses the stamping parts glass base adornment version of the forming principle, the basic dies structure and the rate process and the principle of design; and designed some conventional punching die. This article tells of the composite die cutt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arts of the process in this article, considered mould production feasibility and economics, completed mold structural form selection, press the selection, clearance between punch and die and the blanking die cutting edge size calculation, and piercing die structure design of parts and assembling parts drawing.
Keywords Punching die dalle compound die Dropping Material Punching

目录

前 言 1
第一章 绪论 2
1.1 模具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 2
1.2 冲压工艺介绍 2
1.3 冲压工艺的种类 3
1.4 冲压行业阻力和障碍与突破 4
第二章 装饰板复合模具设计 6
2.1加工零件介绍 6
2.2冲裁工艺方案选择及模具结构形式确定 6
2.2.1方案种类 7
2.2.2方案的比较 7
2.2.3方案的确定 7
2.3冲裁工艺和冲裁模设计 7
2.3.1排样设计 7
2.3.2材料利用率 8
2.4压力计算与压力中心点的确定 9
2.4.1落料冲裁力计算 9
2.4.2卸料力计算 10
2.4.3推件力计算 10
2.4.4顶件力计算 10
2.4.5总冲压力计算 10
2.4.6压力中心点的确定 10
2.5压力机型号选择 11
2.6主要零件尺寸计算 11
2.6.1凹模尺寸计算 11
2.6.2冲孔凸模尺寸计算 12
2.6.3凸凹模尺寸计算 14
2.6.4落料模的刃口尺寸计算: 14
2.6.5 冲孔模的刃口尺寸计算: 17
2.7其他零件的设计 18
2.7.1卸料橡胶的设计 18
2.7.2垫板结构与设计 19
2.7.3卸料板的设计 21
2.7.4 卸料螺钉选择 22
2.8模座及模架设计 22
2.8.1模座材料 22
2.8.2模架外形 22
2.9模具闭合高度计算 25
第三章 模具装配 27
3.1 设计构思 27
3.2零件的装配 27
3.2.1干涉检验 28
3.2.2 装配图 28
第四章 冲压模具零件加工工艺的编制 30
4.1凹模加工工艺编制 30
4.2凸模加工工艺编制 31
4.3卸料板加工工艺编制 32
4.4凸模固定板加工工艺编制 32
4.5上模座加工工艺编制 33
4.6下模座加工工艺编制 33
总 结 34
致 谢 35
参考文献 36

1.毕业设计的原始数据:
(1)产品图及其技术要求; 
(2)生产批量:大批量。
2.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要求(包括技术要求、图表要求以及工作要求等):
(1)零件外形尺寸小,结构简单,但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要求较高,需对该零件进行冲压成形工艺方案论证,设计合理的模具结构。
(2)查阅资料并就自己承当的课题方向写出开题报告(严格按统一格式);
(3)完成产品的工艺设计及模具设计并绘制模具及模具零件的工程图;
(4)按规定格式和要求用Word打印设计说明书一份;
(5)用PowerPoint或其它软件制作答辩提纲一份。

3.毕业设计应完成的技术文件:
(1)产品零件图;
(2)开题报告(格式见校园网); 
(3)模具装配图及各零件图;
(4)设计计算说明书;
(5)上述所有文档的刻录光盘一张。
4.主要参考文献:
(1)王孝培.冲压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模具实用技术丛书编委会.冲模设计应用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杨占尧.冲压模具图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党根茂,骆志斌等.模具设计与制造[M].西安:西安电
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5)电子资料查询:Google,Baidu,学校图书馆、阅览室。

5.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以周为单位):

起 止 日 期 工 作 内 容 备 注

第1-2周
(02.06-02.19) 
1、熟悉课题,查阅并收集有关资料,为写开题报告做准备;
2、绘制产品零件图;
3.完成工艺性分析,提出设计方案; 
检查零件图
和方案
第3-4周
(02.20-03.4) 1、写出开题报告初稿。
2、完成工艺计算;
3、完成模具零件结构形式确定及设计,选择设备。 检查开题报告
第5-6周
(03.5-03.18) 
1、第8周完成开题报告的最后定稿;
2、绘制模具草图
检查开题报告与模具结构草图
第7-9周
(03.18-04.08) 绘制模具装配图及各设计件零件图 检查图(电子版)
第10-11周
(04.09-04.22) 编写设计说明书 检查设计说明书
第12周
(04.23-04.26) 打印毕业设计资料并准备答辩 检查答辩PPT
毕业设计的内容和意义 1.主要内容
(1)编写模具技术要求、订料表;
(2)使用CAD软件进行模具绘图,完成模具的2D总装图和若干零件图的绘制。掌握冲压模具的具体设计。
(3)掌握冲压件的使用性能和用途。完成与模具相关资料的外文翻译。
(4)掌握模具钢的使用情况,了解企业的模具设计流程和制造情况。掌握新软件使用和模具加工的新工艺。
(5)利用模具分析进行冲模计算分析,优化模具设计结构。
2.意义:
毕业设计是大学四年的综合性实践环节,目的是通过课题的设计研究,培养综合运用各门课程知识的能力,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指导教师周密安排和精心指导下,这次毕业设计从确定设计课题、拟定设计方案、设该课题主要针对玻璃底座装饰板零件,在对装饰板冲孔、落料等成形工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该零件采用复合模的冲压方案;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要求,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采用“单列直对排法”排样,保证工件的尺寸和形状位置精度要求的同时,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本课题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较强,在巩固大学所学知识的同时,对于提高设计者的创新能力、协调能力,开阔设计思路等方面为作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选好毕业设计题目是实现毕业设计目标、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前提,我们的毕业设计的课题取自企业生产实际。这个课题能较全面地应用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或者将来工作所需的专业技术,达到综合运用的目的,既能够解决企业急需解决的生产技术问题,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难度不是很大,符合我们高职专科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设计能力,工作量恰当,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明确课题的性质、意义、设计内容、设计要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和完成时间,并确定好正确合理的设计方案是完成设计任务的保证,指导教师、企业技术员让我们参与设计方案的讨论,使我们对课题设计方案心中有数。
通过本次设计,应使我在下述基本能力上得到培养和锻炼:
① 冲压制件的设计及冲裁工艺的选择;
② 一般冲压件冲裁模具的设计能力;
③ 冲压制件的质量分析及工艺改进、模具结构改进设计的能力;
④ 了解模具设计的常用商业软件以及同实际设计的结合。
文献综述 1.冲压模具发展历史和国外冲压模具发展状况
冲压技术的进步首先通过模具技术的进步来体现出来。对冲模技术性能的研究已经成为发展冲压成形技术的中心和关键。
20世纪60年代初期,国外飞机、汽车制造公司开始研究计算机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通过以计算机为主要技术手段,以数学模型为中心,采用人机互相结合、各尽所长的方式,把模具的设计、分析、计算、制造、检验、生产过程连成一个有机整体,使模具技术进入到综合应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制造的新阶段。模具的高精度、高寿命、高效率成为模具技术进步的特征。
模具CAD/CAE/CAM是改造传统模具生产方式的关键技术,是一项高科技、高效益的系统工程。它以计算机软件的形式,为企业提供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使工程技术人员借助于计算机对产品性能、模具结构、成形工艺、数控加工及生产管理进行设计和优化。模具CAD/CAE/CAM技术能显著缩短模具设计与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已成为模具界的共识。
模具CAD/CAE/CAM在近20年中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试点到普及的过程。进入本世纪以来,模具CAD/CAE/CAM技术发展速度更快,应用范围更广。
在级进模CAD/CAE/CAM发展应用方面,本世纪初,美国UGS公司与我国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在UG-II(现为NX)软件平台上开发出基于三维几何模型的级进模CAD/CAM软件NX-PDW。该软件包括工程初始化、工艺预定义、毛坯展开、毛坯排样、废料设计、条料排样、压力计算和模具结构设计等模块。具有特征识别与重构、全三维结构关联等显著特色,已在2003年作为商品化产品投入市场。与此同时,新加波、马来西亚、印度及我国台湾、香港有关机构和公司也在开发和试用新一代级进模CAD/CAM系统。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北京机电研究院等相继开展了级进模CAD/CAM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如华中科技大学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AutoCAD软件平台上开发出基于特征的级进模CAD/CAM系统HMJC,包括板金零件特征造型、基于特征的冲压工艺设计、模具结构设计、标准件及典型结构建库工具和线切割自动编程5个模块。上海交通大学为瑞士法因托(Finetool)精冲公司开发成功精密冲裁级进模CAC/CAM系统。西安交通大学开发出多工位弯曲级进模CAD系统等。近年来,国内一些软件公司也竞相加入了级进模CAD/CAM系统的开发行列,如深圳雅明软件制作室开发的级进模系统CmCAD、富士康公司开发的用于单冲模与复合模的CAD系统Fox-CAD等。
展望国内外模具CAD/CAE/CAM技术的发展,本世纪的科学技术正处于日新月异的变革之中,通过与计算机技术的紧密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并行工程、面向装配、参数化特征建模以及关联设计等一系列与模具工业相关的技术发展之快,学科领域交叉之广前所未见。今后10年新一代模具CAD/CAE/CAM系统必然是当今最好的设计理念、最新的成形理论和最高水平的制造方法相结合的产物,其特点将反映在专业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四个方面。主要表现在:
(1)模具CAD/CAM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2)基于网络的CAD/CAE/CAM一体化系统结构初见端倪;
(3)模具CAD/CAE/CAM的智能化引人注目;
(4)与先进制造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

文献综述 2.冲压工艺的种类及要点
冲压主要是按工艺分类,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分离工序也称冲裁,其目的是使冲压件沿一定轮廓线从板料上分离,同时保证分离断面的质量要求。成形工序的目的是使板料在不破坯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制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在实际生产中,常常是多种工序综合应用于一个工件。冲裁、弯曲、剪切、拉深、胀形、旋压、矫正是几种主要的冲压工艺。 
冲压用板料的表面和内在性能对冲压成品的质量影响很大,要求冲压材料厚度精确、均匀;表面光洁,无斑、无疤、无擦伤、无表面裂纹等;屈服强度均匀,无明显方向性;均匀延伸率高;屈强比低;加工硬化性低。 
在实际生产中,常用与冲压过程近似的工艺性试验,如拉深性能试验、胀形性能试验等检验材料的冲压性能,以保证成品质量和高的合格率。
模具的精度和结构直接影响冲压件的成形和精度。模具制造成本和寿命则是影响冲压件成本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模具设计和制造需要较多的时间,这就延长了新冲压件的生产准备时间。
模座、模架、导向件的标准化和发展简易模具(供小批量生产)、复合模、多工位级进模(供大量生产),以及研制快速换模装置,可减少冲压生产准备工作量和缩短准备时间,能使适用于减少冲压生产准备工作量和缩短准备时间,能使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先进冲压技术合理地应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
冲压设备除了厚板用水压机成形外,一般都采用机械压力机。以现代高速多工位机械压力机为中心,配置开卷、矫平、成品收集、输送等机械以及模具库和快速换模装置,并利用计算机程序控制,可组成高生产率的自动冲压生产线。在每分钟生产数十、数百件冲压件的情况下,在短暂时间内完成送料、冲压、出件、排废料等工序,常常发生人身、设备和质量事故。因此,冲压中的安全生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3.冲压行业阻力和障碍与突破
阻力一: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
突破点:加速技术改造
阻力二:生产集中度低
突破点:走专业化道路
阻力三:冲压板材自给率不足,品种规格不配套
突破点:所用的材料应与行业协调发展
阻力四:科技成果转化慢先进工艺推广慢
突破点:走产、学、研联合之路
阻力五:大、精模具依赖进口
突破点:提升信息化、标准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冲模设计手册》编写组.模具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模具实用技术丛书编委会.冲模设计应用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王芳.冷冲模具指导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4]王以真.实用扬器技术手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5]王新华,袁联富.冲模结构图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6]廖念钉,古莹奄等.互换性与技术测量[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
[7]陈锦昌,刘就女等.计算机工程制图[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8]刘鸿文.材料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9]王焕庭,李茅华、徐善国.工机械工程材料[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10]党根茂,骆志斌等.模具设计与制造[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11]黄毅宏,李明辉.模具制造工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12]B.H.Lee,B.H.Kim.Optimization of part wall thicknesses to reduce warpage of injection一molded parts based on the modified complex method[J].Polymor-plastics technology engineering,1995
[13]B.H.Lee,B.H.Kim.Automated design for the runner systerm of injection molds based on packing simulation [J].Polymer-plastics technology engineering,1996
[14]B.H.Lee,B.H.Kim.Automated selection of gate location based on desired quality of injection-molded part[J].Polymer-plastics technology engineering,1996
[15]B.H.Lee,B.H.Kim.Variation of part wal1 thicknesses to reduce warpage of injection-molded part:robust design against process variability[J].Polymer-plastics technology engineering,1997

研究内容 1.设计、研究思路
本次设计按照工艺分析——工艺方案确定——模具结构设计的思路进行。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该零件的形状简单、工艺性良好,可以用复合模一次性冲孔、落料即可,故该零件采用复合模进行加工,只需一副模具,冲压件的形状精度和尺寸精度容易保证,生产效率高,且自动化程度高。此模具不采用侧压装置,为了补偿因进料过程中条料摆动而导致的侧面搭边值的减小,条料宽度应增加一个摆动量。玻璃底座装饰板零件图如图2所示:

厚度:t=2mm
图2 装饰板零件图
该零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①先落料,再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②落料一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③冲孔一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①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套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需求.由于零件结构简单,为提高生产效率,主要应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方式。 
方案②只需要一套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易于保证,且生产效率也高。
尽管模具结构较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简单对称,模具制造并不困难。
方案③也只需要一套模具,生产效率也很高,但零件的冲压精度较复合模的低。 
方案③也只需要一套模具,生产效率也很高,但零件的冲压精度较复合模的低。欲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通过以上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对该见冲压生产以采用放案②为佳。
欲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通过以上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对该件冲压生产以采用方案②为佳。
所以采用复合冲裁方式。

研究内容 3.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冲压件一次性冲孔、落料即可,相应部位有倒角。有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
1)冲压件工艺分析;
2)确定工艺方案;
3)工艺计算;
4)模具总体设计和主要零件设计; 
5)橡胶的选用;
6)模架的选用; 
7)冲压件材料的合理选用; 
8)冲压件成型过程分析。
这些问题都是设计该模具的关键问题,在设计过程中,本人将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来解决。
4.预期成果
(1)产品零件二维图、三维造型图;
(2)开题报告一份;(毕业设计的内容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研究计划、特色与创新)
(3)模具装配图及各零件图;
(4)设计说明书一份及光盘。

研究计划 第1-2周 1、熟悉课题,查阅并收集有关资料,为写开题报告做准备;
2、绘制产品零件图;
3、完成工艺性分析,提出设计方案;

第3-4周 1、写出开题报告初稿;
2、完成工艺计算;
3、完成模具零件结构形式确定及设计,选择设备;

第5-6周 1、第4周完成开题报告的最后定稿;
2、绘制模具草图;

第7-9周 绘制模具装配图及各设计件零件图

第10-11周 编写设计说明书,打印并准备答辩

第12周 打印毕业设计资料并准备答辩
特色与创新 在本次毕业设计,本人将全部应用CAD/CAE/CAM技术来设计与制造模具。在模具设计方面,应用UG软件对模具进行3D绘制,并完成三维模具总装图,优化了模具结构。由于学习该软件需要一定的冲压成型实践知识,在使用上要多查阅这方面的资料。


玻璃底座装饰板模具设计【复合】

























内容简介:
南京工程 学院 毕业设计任务书 江苏财经 学院 数控加工与 模具设计 专业 设 计 题 目 玻璃底座装饰板 模具设计 学 生 姓 名 张娇 班 级 10 模具(本) 起 止 日 期 指 导 教 师 赫英 歧 教研室 主任 赫英 歧 发任务书日期 2012 年 2 月 6 日 (1)产品图及其技术要求; (2)生产批量: 大 批量 。 论文 )的内容和要求 (包括技术要求、图表要求以及工作要求等 ): ( 1)零件外形尺寸小,结构简单,但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要求较高,需对该零件进行冲压成形工艺方案论证,设计 合理的模具结构 。 (2)查阅资料并就自己承当的课题方向写出开题报告(严格按统一格式); (3)完成产品的工艺设计及模具设计并绘制模具及模具零件的工程图; (4)按规定格式和要求用 印设计说明书一份; (5)用 其它软件制作答辩提纲一份 。 (1)产品零件图; (2)开题报告(格式见校园网); (3)模具装配图及各零件图; (4)设计计算说明书; (5)上述所有文档的刻录光盘一张。 ( 1)王孝培冲压手册 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 2)模具实用技术丛书编委会 M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 3)杨占尧冲压模具图册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 4)党根茂 ,骆志斌等 M西安电 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 ( 5) 电子资料查询: 学校图书馆、阅览室。 论文 )进度计划 (以周为单位 ): 起 止 日 期 工 作 内 容 备 注 第 1 ( 1、熟悉课题,查阅并收集有关资料,为写开题报告做准备; 2、绘制产品零件图; 3 完成工艺性分析,提出设计方案; 检查 零件图 和方案 第 3 ( 1、 写出开题报告 初稿 。 2、 完成工艺计算; 3、完成模具零件结构形式确定及设计,选择设备。 检查开题报告 第 5 ( 1、第 8 周完成开题报告的最后定稿; 2、 绘制模具 草 图 检查开题报告 与 模具结构草图 第 7 ( 绘制模具装配图及各设计件零件图 检查 图(电子版) 第 10 ( 编写设计说明书 检查 设计说明书 第 12 周 ( 打印毕业设计资料并准备答辩 检查 答辩研室审查意见: 室主任 2012 年 2 月 8 日 学院审查意见: 教学院长 2012 年 2 月 12 日 南京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课 题 名 称: 玻璃底座装饰板模具设计 学 生 姓 名: 张娇 指 导 教 师: 赫英歧 所 在 学 院 :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 学院 专 业 名 称: 数控加工与 模具设计 南京工程学院 2012 年 2 月 28 日 说 明 1根据教育部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估标准,学生必须撰写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由指导教师签 署意见、教研室审查,系教学主任批准后实施。 2 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学生应当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开题报告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答辩。 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其中的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4本报告中,由学生本人撰写的对课题和研究工作的分析及描述,应不少于 2000 字,没有经过整理归纳,缺乏个人见解仅仅从网上下载材料拼凑而成的开题报告按不合格论。 5开 题报告检查原则上在第 8 周完成,各系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检查后,应写一份开题情况总结报告。 学士学位毕业设计 (论文 )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张娇 学 号 088810202006 专 业 数控加工与 模具设计 指导教师 姓 名 赫英歧 职 称 讲师 所在 学院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 学院 课题来源 自拟课题 课题性质 工程设计 课题名称 玻璃底座装饰板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的内容 和意义 ( 1)编写模具技术要求、订料表; ( 2)使用 件进行模具 绘图 ,完成模具的 2D 总装图和若干零件图的 绘制。掌握冲压模具的具体 设计。 ( 3)掌握冲压件 的使用性能和用途。完成与模具相关资料的外文翻译。 ( 4)掌握模具钢的使用情况,了解企业的模具设计流程和制造情况。掌握新软件使用和模具加工的新工艺。 ( 5)利用模具分析进行冲模计算 分析,优化模具设计结构 。 2意义: 毕业设计是大学四 年的综合性实践环节,目的是通过课题的设计研究,培养综合运用各门课程知识的能力,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指导教师周密安排和精心指导下,这次毕业设计从确定设计课题、拟定设计方案、设 该课题主要针对 玻璃底座装饰板 零件,在对 装饰 板 冲孔、落料等成形工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该零件采用 复合 模的冲压方案;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要求,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采用 “ 单 列直对排法 ” 排样,保证工件的尺寸和形状位置精度要求的同时,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本课题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较强,在巩固大学所学知识的同时,对于提高设计者的创新能力、协调能力,开阔设计思路等方面为作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选好毕业设计题目是实现毕业设计目标、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前提,我们的毕业设计的课题取自企业生产实际。这个课题能较全面地应用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或者将来工作所 需的专业技术,达到综合运用的目的,既能够解决企业急需解决的生产技术问题,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难度不是很大,符合我们高职专科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设计能力,工作量恰当,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明确课题的性质、意义、设计内容、设计要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和完成时间,并确定好正确合理的设计方案是完成设计任务的保证,指导教师、企业技术员让我们参与设计方案的讨论,使我们对课题设计方案心中有数。 通过本次设计,应使我 在下述基本能力上得到培养和锻炼: 冲压制件 的设计及 冲裁 工艺的选择; 一般 冲压件冲裁 模具的设计能 力; 冲压制件 的质量分析及工艺改进、 模具结构改进设计的能力; 了解模具设计的常用商业软件以及同实际设计的结合。 文献综述 冲压技术的进步首先通过模具技术的进步来体现出来。对冲模技术性能的研究已经成为发展冲压成形技术的中心和关键。 20世纪 60年代初期,国外飞机、汽车制造公司开始研究计算机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通过以计算机为主要技术手段,以数学模型为中心,采用人机互相结合、各尽所长的方式,把模具的设计、分析、计算、制造、检验、生产过程连成一个有机整体,使模具 技术进入到综合应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制造的新阶段。模具的高精度、高寿命、高效率成为模具技术进步的特征。 模具 改造传统模具生产方式的关键技术,是一项高科技、高效益的系统工程。它以计算机软件的形式,为企业提供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使工程技术人员借助于计算机对产品性能、模具结构、成形工艺、数控加工及生产管理进行设计和优化。模具 术能显著缩短模具设计与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已成为模具界的共识。 模具 近 20年中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试点到 普及的过程。进入本世纪以来,模具 用范围更广。 在级进模 展应用方面,本世纪初,美国 为 件平台上开发出基于三维几何模型的级进模 软件包括工程初始化、工艺预定义、毛坯展开、毛坯排样、废料设计、条料排样、压力计算和模具结构设计等模块。具有特征识别与重构、全三维结构关联等显著特色,已在 2003 年作为商品化产品投入市场。与此同时,新加波、马来西亚、印度及我国台湾、香港有 关机构和公司也在开发和试用新一代级进模 我国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北京机电研究院等相继开展了级进模 华中科技大学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 统 括板金零件特征造型、基于特征的冲压工艺设计、模具结构设计、标准件及典型结构建库工具和线切割自动编程 5个模块。上海交通大学为瑞士法因托( 冲公司开发成功精密冲裁级进模 安 交通大学开发出多工位弯曲级进模 年来,国内一些软件公司也竞相加入了级进模 深圳雅明软件制作室开发的级进模系统 士康公司开发的用于单冲模与复合模的 展望国内外模具 世纪的科学技术正处于日新月异的变革之中,通过与计算机技术的紧密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并行工程、面向装配、参数化特征建模以及关联设计等一系列与模具工业相关的技术发展之快,学科领域交叉之广前所未见。今后 10 年新一代模具 新的成形理论和最高水平的制造方法相结合的产物,其特点将反映在专业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四个方面。主要表现在: ( 1)模具 ( 2)基于网络的 ( 3)模具 ( 4)与先进制造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 文献综述 类及要点 冲压主要是按工艺分类,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分离工序也称冲裁,其目的是使冲压件沿一定轮廓线从板料上分离,同时保证 分离断面的质量要求。成形工序的目的是使板料在不破坯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制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在实际生产中,常常是多种工序综合应用于一个工件。冲裁、弯曲、剪切、拉深、胀形、旋压、矫正是几种主要的冲压工艺。 冲压用板料的表面和内在性能对冲压成品的质量影响很大,要求冲压材料厚度精确、均匀;表面光洁,无斑、无疤、无擦伤、无表面裂纹等;屈服强度均匀,无明显方向性;均匀延伸率高;屈强比低;加工硬化性低。 在实际生产中,常用与冲压过程近似的工艺性试验,如拉深性能试验、胀形性能试验等检验材料的冲压性能,以保证成品 质量和高的合格率。 模具的精度和结构直接影响冲压件的成形和精度。模具制造成本和寿命则是影响冲压件成本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模具设计和制造需要较多的时间,这就延长了新冲压件的生产准备时间。 模座、模架、导向件的标准化和发展简易模具 (供小批量生产 )、复合模、多工位级进模 (供大量生产 ),以及研制快速换模装置,可减少冲压生产准备工作量和缩短准备时间,能使适用于减少冲压生产准备工作量和缩短准备时间,能使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先进冲压技术合理地应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 冲压设备除了厚板用水压机成形外,一般都采用机械压力机。以现代高速多工位机械压力机为中心,配置开卷、矫平、成品收集、输送等机械以及模具库和快速换模装置,并利用计算机程序控制,可组成高生产率的自动冲压生产线。在每分钟生产数十、数百件冲压件的情况下,在短暂时间内完成送料、冲压、出件、排废料等工序,常常发生人身、设备和质量事故。因此,冲压中的安全生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阻力一: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 突破点:加速技术改造 阻力二:生产集中度低 突破点:走专业化道路 阻力三:冲压 板材自给率不足,品种规格不配套 突破点:所用的材料应与行业协调发展 阻力四:科技成果转化慢先进工艺推广慢 突破点:走产、学、研联合之路 阻力五:大、精模具依赖进口 突破点:提升信息化、标准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冲模设计手册编写组 M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2模具实用技术丛书编委会 M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3王芳 M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 4王以真 M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3 5王新华 ,袁联富 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6廖念钉 ,古莹奄等 M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1 7陈锦昌 ,刘就女等 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 8刘鸿文 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9王焕庭 ,李茅华、徐善国 M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10党根茂 ,骆志斌等 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 11黄毅宏 ,李明辉 造工艺 M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12of to of on 1995 13of on J1996 14of on of 1996 15of to of 1997 研究内容 1设计、研究思路 本次设计按 照工艺分析 工艺方案确定 模具 结构设计的思路进行。 2课题研究的 主要内容 该 零件的形状简单、工艺性良好,可以用复合模一次性冲孔、落料即可 ,故该零件采用复合模进行加工,只需一副模具,冲压件的形状精度和尺寸精度容易保证,生产效率高,且自动化程度高。此模具不采用侧压装置,为了补偿因进料过程中条料摆动而导致的侧面搭边值的减小,条料宽度应增加一个摆动量。 玻璃底座装饰板 零件图如图 2所示: 厚度: t=2 2 装饰板 零件图 该零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 先 落料,再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 落料一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 冲 孔一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 方案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套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提高生产效率,主要应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方式。 方案只需要一套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易于保证,且生产效率也高。 尽管模具结构较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简单对称,模具制造并不困难。 方案也只需要 一套模具,生产效率也很高,但零件的冲压精度较复合模的低。 方案也只需要一套模具,生产效率也很高,但零件的冲压精度较复合模的低 。 欲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通过以上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对该见冲压生产以采用放案为佳。 欲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通过以上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对该 件冲压生产以采用 方 案为佳。 所以采用复合 冲裁方式。 研究内容 3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冲压件一次性冲孔、落料即可,相应部位有倒角。有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 1)冲压件工艺分析; 2)确定工艺方案; 3) 工艺计算; 4)模具总体设计和主要零件设计; 5)橡胶的选用; 6)模架的选用; 7)冲压件材料的合理选用; 8)冲压件成型过程分析。 这些问题都是设计该模具的关键问题,在设计过程中,本人将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来解决。 4预期成果 ( 1) 产品零件 二维图、三维造型图; ( 2)开题报告 一份;(毕业设计的内容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研究计划、特色与创新) ( 3) 模具装配图及各零件图; ( 4)设计说明书一份及光盘。 研究计划 第 1 1、熟悉课题,查阅并收集有关资料,为写开题 报告做准备; 2、绘制产品零件图; 3、 完成工艺性分析,提出设计方案; 第 3 1、 写出开题报告初稿 ; 2、完成工艺计算; 3、 完成模具零件结构形式确定及设计,选择设备 ; 第 5 1、 第 4周完成开题报告的最后定稿; 2、绘制模具草图; 第 7 绘制模具装配图及各设计件零件图 第 10 编写设计说明书,打印并准备答辩 第 12周 打印毕业设计资料并准备答辩 特色与创新 在本次毕业设计,本人将全部应用 模具设计方面,应用 件对模具进行 3D 绘制,并完成三维模具总装图,优化了模具结构。由于学习该软件需要一定的冲压成型实践知识,在使用上要多查阅这方面的资料。 指导教师 意 见 指导教师签名: 2012 年 3 月 2 日 教研室 意 见 主任签名: 2012 年 3 月 4 日 学院 意见 教学 院长 签名: 2012 年 3 月 5 日 南 京 工 程 学 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论文 ) 作 者: 张娇 学 号: 088810202006 学 院: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专 业: 数控加工与模具设 计 题 目: 玻璃底座装饰板模具设计 指导者: 评阅者: 2012 年 4 月 淮 安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I 页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 冲压模具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在传统的工业生产中,工人生产的劳动强度大、劳动量大,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随着当今科技的发展, 工业生产中模具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被大量应用到工业生产中来。 本文对冷冲压技术的分类、特点及发展方向作了简略概述;论述了冲压零 件玻璃底座装饰版 的形成原理、基本模具结构与运动过程及其设计原理;对典型的冲压件模具进行了设计 述的 是复合模具冲裁, 在 对制件进行 工艺性 分析 的基础 上,综合考虑 了 模具生产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完成了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压力机的选用、凸凹模间隙及 落料模和冲孔模 刃口尺寸计算、模具零部件结构设计和总装零件图的绘制。 关键词 冲压模具 装饰板 复合模 落料 冲孔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 in In so is of of in be in of of of of on of of in of 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目录 前 言 . 1 第一章 绪论 . 2 具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 . 2 压工艺介绍 . 2 压工艺的种类 . 3 压行业阻力和障碍与突破 . 4 第二章 装饰板 复合模具 设计 . 6 . 6 择 及模具结构 形式 确定 . 6 . 7 . 7 . 7 . 7 . 7 . 8 算 与压力中心 点的确定 . 9 算 . 9 算 . 10 算 . 10 算 . 10 算 . 10 的确定 . 10 择 . 11 寸 计算 . 11 寸计算 . 11 寸计算 . 12 寸计算 . 14 口尺寸计算: . 14 孔模的 刃口尺寸计算: . 17 . 18 . 18 . 19 . 21 料螺钉 选择 . 22 . 22 . 22 . 22 算 . 25 第 三 章 模具 装配 . 27 计构思 . 27 装配 . 27 . 28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配图 . 28 第 四 章 冲压模具零件加工工艺的编制 . 30 制 . 30 制 . 31 制 . 32 制 . 32 制 . 33 制 . 33 总 结 . 34 致 谢 . 35 参考文献 . 36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 页 前 言 毕业设计是大学 阶段最后一项 综合性实践环节,目的是通过课题的设计研究,培养综合运用各门课程知识的能力,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指导教师周密安排和精心指导下,这次毕业设计从确定设计课题、拟定设计方案、设该课题主要针对玻璃底座装饰板零件,在对装饰板冲孔、落料等成形工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该零件采用复合模的冲压方案 . 选好毕业设计题目是实现毕业设计目标、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前提,我们的毕业设计的课题取自企业生产实际。这个课题能较全面地应用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或者将来工作所需 的专业技术,达到综合运用的目的,既能够解决企业急需解决的生产技术问题,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难度不是很大,符合我们高职专科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设计能力,工作量恰当,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但是该课题是真题真做,虽然难度不是很大,但要使设计图纸能真接用于生产,去造出零件,装配成机器,并能满足使用要求,也是不容易的。明确课题的性质、意义、设计内容、设计要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和完成时间,并确定好正确合理的设计方案是完成设计任务的保证,指导教师、企业技术员让我们参与设计方案的讨论,使我们对课题设计方案心 中有数。 为了使我们很快地进入工作状态,指导教师耐心向我们介绍机械产品设计方法、一般步骤和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单位领导给我们足够的空间到机加工生产车间,熟悉零件加工对设计的要求,使设计能用于生产。在设计中能主动请教指导老师,培养综合运用机械制图、工程材料与热处理、公差配合、计算机绘图、机械制造工艺等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查阅技术资料和其它专业文献的能力。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 (冲压件 )的成形加工方法。 通过本次设计,应使我在下述基本能力上得到培养和锻炼: 冲压制件的设计及冲裁工艺的选择; 一般冲压件冲裁模具的设计能力; 在本次装饰板模具设计毕业设计中,我可以随时发现自己在每一步设计中的不合理处,会找出各种解决方案让设计趋于合理,同时掌握了最先进的设计,加工及分析技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使毕业设计真正成为了实际工作前的一次全过程模拟。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2 页 第一章 绪论 具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 现代模具工业有“不衰亡工业”之称。世界模具市场总体上供不应求,市场需求量维持在 600 亿至 650 亿美元,同时,我国的模具产业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近几年,我国模具产业总产值保持 13%的年增长率(据不完全统计, 2004 年国内模具进口总值达到 600 多亿,同时,有近 200 个亿的出口),到 2005 年模具产值预计为600 亿元,模具及模具标准件出口将从现在的每年 9000 多万美元增长到 2005 年的 2亿美元左右。单就汽车产业而言,一个型号的汽车所需模具达几千副,价值上亿元,而当汽车更换车型时约有 80%的模具需要更换。 2003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 400万辆,预计 2004 年产销量各突破 500 万辆,轿车产量将达到 260 万辆。另外,电子和通讯产品对模具的需求也非常大,在发达国家往往占到模具市场总量的 20%之多。目前,中国 17000 多个模具生产厂点,从业人数约 50 多万。 1999 年中国模具工业总产值已达 245 亿元人民币。工业总产值中企业自产自用的约占三分之二,作为商品销售的约占三分之一。在模具工业的总产值中,冲压模具约占 50%,塑料模具约占 33%,压铸模具约占 6%,其它各类模具约占 11%。 压工艺介绍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 (冲压件 )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和锻造同属塑性加工 (或称压力加工 ),合称锻压。冲压的坯料主要是热轧和冷轧的钢板和钢带。 全世界的钢材中,有 60 70%是板材,其中大部分是经过冲压制成成品。汽车的车身、底盘、油箱、散热器片,锅炉的汽包、容器的壳体、电机、电器的铁芯硅钢片等都是冲压加工的。仪器仪表、家用电器、自行车、办公机械、生活器皿等产品中,也有大量冲压件。 冲压件与铸件、锻件相比,具有薄、匀、轻、强的特点。冲压可制出其他方法难于制造的带有加强筋、肋、起伏或翻边的工件,以提高其刚性。由于采用精密模具,工 件精度可达微米级,且重复精度高、规格一致,可以冲压出孔、凸台等。 冷冲压件一般不再经切削加工,或仅需要少量的切削加工。热冲压件精度和表面状态低于冷冲压件,但仍优于铸件、锻件,切削加工量少。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3 页 冲压是高效的生产方法,采用复合模,尤其是多工位级进模,可在一台压力机上完成多道冲压工序,实现由带料开卷、矫平、冲裁到成形、精整的全自动生产。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好,生产成本低,一般每分钟可生产数百件。 压工艺的种类 冲压主要是按工艺分类,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分离工序也称冲裁,其目的是使冲压件 沿一定轮廓线从板料上分离,同时保证分离断面的质量要求。成形工序的目的是使板料在不破坯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制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 在实际生产中,常常是多种工序综合应用于一个工件。冲裁、弯曲、剪切、拉深、胀形、旋压、矫正是几种主要的冲压工艺。 冲压用板料的表面和内在性能对冲压成品的质量影响很大,要求冲压材料厚度精确、均匀;表面光洁,无斑、无疤、无擦伤、无表面裂纹等;屈服强度均匀,无明显方向性;均匀延伸率高;屈强比低;加工硬化性低。在实际生产中,常用与冲压过程近似的工艺性试验,如拉深性能试验、胀形性能 试验等检验材料的冲压性能,以保证成品质量和高的合格率。 模具的精度和结构直接影响冲压件的成形和精度。模具制造成本和寿命则是影响冲压件成本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模具设计和制造需要较多的时间,这就延长了新冲压件的生产准备时间。 模座、模架、导向件的标准化和发展简易模具 (供小批量生产 )、复合模、多工位级进模 (供大量生产 ),以及研制快速换模装置,可减少冲压生产准备工作量和缩短准备时间,能使适用于减少冲压生产准备工作量和缩短准备时间,能使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先进冲压技术合理地应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 冲压设备除了厚 板用水压机成形外,一般都采用机械压力机。以现代高速多工位机械压力机为中心,配置开卷、矫平、成品收集、输送等机械以及模具库和快速换模装置,并利用计算机程序控制,可组成高生产率的自动冲压生产线。 在每分钟生产数十、数百件冲压件的情况下,在短暂时间内完成送料、冲压、出件、排废料等工序,常常发生人身、设备和质量事故。因此,冲压中的安全生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4 页 压行业阻力和障碍与突破 阻力一: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 美国 680 条冲压线中有 70%为多工位压力机,日本国内 250 条生产线有 32%为多工位压力机,而这种代表当今国际水平的大型多工位压力机在我国的应用却为数不多;中小企业设备普遍较落后,耗能耗材高,环境污染严重;封头成形设备简陋,手工操作比重大;精冲机价格昂贵,是普通压力机的 510 倍,多数企业无力投资阻碍了精冲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液压成形,尤其是内高压成形,设备投资大,国内难以起步。 突破点:加速技术改造 要改变当前大部分还是手工上下料的落后局面,结合具体情况,采取新工艺,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汽车车身覆盖件冲压应向单机连线自动化、机器人冲压生产线,特别是大型多工位压力机 方向发展。争取加大投资力度,加速冲压生产线的技术改造,使尽早达到当今国际水平。而随着微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板材成形装备自动化、柔性化有了技术基础。应加速发展数字化柔性成形技术、液压成形技术、高精度复合化成形技术以及适应新一代轻量化车身结构的型材弯曲成形技术及相关设备。同时改造国内旧设备,使其发挥新的生产能力。 阻力二:生产集中度低 许多汽车集团大而全,形成封闭内部配套,导致各企业的冲压件种类多,生产集中度低,规模小,易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难以满足专业化分工生产,市场竞争力弱;摩托车冲压行业面 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处于“优而不胜,劣而不汰”的状态;封头制造企业小而散,集中度仅 突破点:走专业化道路 迅速改变目前“大而全”、“散乱差”的格局,尽快从汽车集团中把冲压零部件分离出来,按冲压件的大、中、小分门别类,成立几个大型的冲压零部件制造供应中心及几十个小而专的零部件工厂。通过专业化道路,才能把冲压零部件做大做强,成为国际上有竞争实力的冲压零部件供应商。 阻力三:冲压板材自给率不足,品种规格不配套 目前,我国汽车薄板只能满足 60%左右,而高档轿车用钢板,如高强度板、合金化镀锌 板、超宽板 (1650上 )等都依赖进口。 突破点:所用的材料应与行业协调发展 汽车用钢板的品种应更趋向合理,朝着高强、高耐蚀和各种规格的薄钢板方向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5 页 发展,并改善冲压性能。铝、镁合金已成为汽车轻量化的理性材料,扩大应用已势在必行。 阻力四:科技成果转化慢先进工艺推广慢 在我国,许多冲压新技术起步并不晚,有些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常常很难形成生产力。先进冲压工艺应用不多,有的仅处于试用阶段,吸收、转化、推广速度慢。技术开发费用投入少,导致企业对先进技术的掌握应用慢,开发创新能力不足,中小企业 在这方面的差距更甚。目前,国内企业大部分仍采用传统冲压技术,对下一代轻量化汽车结构和用材所需的成形技术缺少研究与技术储备。 突破点:走产、学、研联合之路 我国与欧、美、日等相比,存在的最大的差距就是还没有一个产、学研联合体,科研难以做大,成果不能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所以应围绕大型开发和产业化项目,以高校和科研单位为技术支持,企业为应用基地,形成产品、设备、材料、技术的企业联合实体,形成既能开发创新,又能迅速产业化的良性循环。 阻力五:大、精模具依赖进口 当前,冲压模具的材料、设计、制作均满足不 了国内汽车发展的需要,而且标准化程度尚低,大约为 40% 45%,而国际上一般在 70%左右。 突破点:提升信息化、标准化水平 必须用信息化技术改造模具企业,发展重点在于大力推广 体化技术,特别是成形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分析和优化技术 (加速我国模具标准化进程,提高精度和互换率。力争 2005 年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达到 60%, 2010 年达到 70%以上基本满足市场需求。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6 页 第二章 装饰板 复合模具 设计 工零件介绍 零件图如下 :图 2 1 所示冲裁件,材料为 度为 2批量生产。试制定工件冲压工艺规程、设计其模具、编制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 零件名称 :玻璃底座装饰板 生产批量 :大批 材料 : 度: t=2 2 1 产品零件图 裁工艺方案 选择 及模具结构 形式 确定 该 零件既有冲孔又有落料,共需两个工序。材料为 度 t=2。含碳量低,适合冲裁,工件结构简单。尺寸精度按 通冲裁完全符合要求。模具结构采用弹性卸料、下方出料方式的倒装模结构形式。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7 页 案种类 按工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程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冲孔,后落料。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冲孔 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三:采用冲孔 落料同时进行的复合模生产。 案的比较 各方案的特点及比较如下。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需 要两道工序、两副模具,成本相对较高,生产效率低,且更重要的是在第一道工序完成后,进入第二道工序必然增大误差,使工件精度、质量大打折扣,达不到所需的要求,难以满足生产的需要。故不选此方案。 方案二:级进模式是一种多工位、效率高的加工方法。但级进模轮廓尺寸较大,制造复杂,成本较高,一般适用于大批量、小型冲压件。而本工件尺寸轮廓较大,采用此方案,势必会增大模具尺寸,使加工难度提高,因而也排除此方案。 方案三:只需要一套模具,工件的精度及生产效 率要求都能满足,模具轮廓尺寸较小,模具的制造成本不高。故本方案采用 冲孔 、 落料 同时加工 的方法。 案的确定 综上所述,本套模具采用冲孔 落料复合模 。 裁工艺和冲裁模设计 排样方案: 方案一:有废料排样 沿冲件外形冲裁,在冲件周边都留有搭边。冲件尺寸完全由冲模来保证,因此冲件精度高,模具寿命高,但材料利用率低。 方案二:少废料排样 因受剪切条料和定位误差的影响,冲件质量差,模具寿命较方案一低,但材料利用率稍高,冲模结构简单。 方案三:无废料排样 冲件的质量和模具寿命更低一些,但材料利用率最高。 根据工件形状,确定采用无废料排样的方法是不可能 做到的,但能采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8 页 用有废料和少废料的排样方法。经过多次排样计算,决定采用此种直排形式。如图 2 2。 图 2样图 确定搭边值 : 搭边的作用是补偿定位误差,保持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以保证零件质量和送料方便。搭边过大,浪费材料。搭边过小,冲裁时容易翘曲或被拉断,不仅会增大冲件毛刺,有时还有拉入凸、凹模间隙中损坏模具刃口,降低模具寿命。 查表 , 取最小搭边值 :工件间 边 a=便于计算,取 确定条料步距 : 送料步距 S:条料在模具上每次送进的距离称为送料步距,每个步距可冲一个或多个零件 。进距与排样方式有关,是决定侧刃长度的依据。条料宽度的确定与模具的结构有关。 进距确定的原则是,最小条料宽度要保证冲裁时工件周边有足够的搭边值;最大条料宽度能在冲裁时顺利的在导料板之间送进条料,并有一定的间隙。 步距为 32度为 40+4( 冲裁件的实际面积与所用板料面积的百分比叫材料的利用率,它是衡量合理利用材料的重要指标。 材料利用率的影响:值越大,材料的利用率就越高,废料越少。废料分为工艺废料和结构废料,结构废料是由本身形状决定的,一般是固定不变的 ,工艺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9 页 废料的多少决定于搭边和余量的大小,也决定于排样的形式和冲压方式。因此,要提高材料利用率,就要合理排样,减少工艺废料。 排样合理与否不但影响材料的经济和利用,还影响到制件的质量、模具的的结构和寿命、制件的生产率和模具的成本等指标。因此,排样时应考虑如下原则: 1)提高材料利用率(不影响制件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还可以适当改变制件的形状)。 2)排样方法使应操作方便,劳动强度小且安全。 3)模具结构简单、寿命高。 4)保证制件质量和制件对板料纤维方向的要求。 因此可由下列公式计算: =100 ( 1) 式中: n 板料上实际冲裁的零件数量 , 零件的实际面积 , L 板料长度 , B 板料宽度。 取 0, L=20 30+21 2=642( B=44 = = 85 力 计算 与压力中心 点的确定 算 P 落 = ( 2) L 落 =40 2 30 2 4 4 9 P 落 =2 300=N)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0 页 式中: K 系数,查表取 K=L 落 落料周长 , t 材料厚度, t=2 材料抗拉强度, 表 255 333 =300 算 在冲裁结束时,由于材料的弹性回复(包括径向回复和弹性翘曲回复)及摩擦的存在,将使冲落的材料梗塞在凹模内,而冲裁剩下的材料则紧箍在凸模上。为使冲裁工 作继续进行,必须将紧箍在凸模上的料卸下,将梗塞在凹模内的材料推出。从凸模上卸下箍着的料称卸料力;一般按以下公式计算: 卸料力 ( 3) 式中: 卸料力, 系数,查表取 K= K=推件力 计算 ( 4) 3= 式中: 系数,查表取 n=凹模刃口高度材料厚度 =6/2=3 算 ( 5) 式中: 系数,查表取 K=总冲压力 计算 冲裁时压力机的压力值必须 大于或等于冲裁各工艺力的总和,总的冲压力根据模具结构不同,计算公式不同,采用弹压卸料和下出件的模具时,总的冲压力为 P 总 =P 落 +T P 总 = ( 6) 力中心 点的确定 模具压力中心是指冲压时诸冲压力合力的作用点位置。为了确保压力机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1 页 和模具正常工作,应使冲模的压力中心与压力机滑快的中心相重合。否则,会使冲模和压力机滑块产生偏心载荷,使滑块和导轨间产生过大的磨损,模具导向零件加速磨损,减低模具和压力机的使用寿命。 冲模的压力中心,的按下述原则确定: ( 1)对称形状的单个冲裁件,冲模的压力中心就是冲裁件的几何中心。 ( 2)工件形状相同且分布位置对称时,冲模的压力中心与零件的对称中心相重合。 ( 3)形状复杂的零件,多孔冲模,级进模的压力中心可用解析法求出冲模压力中心。 因此,模具压力中心就是零件的中心。 力机型号 选择 根据计算结果,初选压力机型号为 25。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公称压力: 250 滑块行程: 55 最大闭合高度: 220 闭合高度调节量: 45 滑块中心线到床身距离: 160 工作台尺寸: 300450 工作台孔尺寸: 160 240 模柄孔尺寸: 4060 垫板厚度: 40 要零件尺寸 计算 寸计算 落料凹模,采用整体凹模,安排凹模在模架上的位置时,依据压力中心的数据,尽量保证压力中心与模柄中心重合。 凹模厚度: H 凹 H 凹 = 15 ( 7) H 凹 =40 16.8(取 H 凹 =20 式中: K 修正系数,查 1表取 K=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2 页 b 冲裁件最大轮廓尺寸 凹模壁厚: C=( 2) H=30 40(取凹模厚度 H 凹 =20厚 0 凹模宽度: B=b+2c ( 8) B=40 60 100( 凹模长度: L=40 2 30 100( 根据工件图样,在分析受力情况及保证壁厚的强度下,凹模轮廓尺寸为 10010020 寸计算 ( 1) 冲孔 凸模的结构和固定形式 由于冲件的形状和尺寸的不同,冲模的加工以及装配 工艺等实际条件亦有所不同,所以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凸模结构形式也就有很多种形式。一般冲裁凸模的形状是由产品的形状决定的,它可以采用直身结构也可采用加强型结构。主要的固定方式有:台肩固定、铆接、螺钉和销钉固定以及粘结剂浇注法固定等。 本设计中采用用圆形和方形两种形式的凸模,材料选用 ,淬火硬度 要时表面可进行渗氮处理。圆凸模可采用高精度外圆磨床加工,异形凸模可以采用慢走丝线切割加工或成形磨削加工(成形磨削是模具零件成形表面精加工的一种方法,可以获得高尺寸精 度、高表面加工质量。 凸模固定方式如图 2示:凸模以过渡配合( 紧在凸模固定板上,顶端形成台肩,以便固定,并保证在工作时不被拉出,安全可靠。 ( 2) 冲孔 凸模长度的确定 凸模工作部分的长度应根据模具的结构来确定。一般不宜过长,否则往往因纵向弯曲而使凸模工作时失稳。致使模具间隙出现不均匀,从而使冲件的质量及精度有所下降,严重时甚至会使凸模折断。 图 2模固定方式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3 页 图 2 4凸模尺寸 根据图样 2 4:工件中有一个孔。因此需设计一个凸模,为了方便固定,都采用阶梯式, 凸模长度 : 1=凹模 +固定板 +t ( 9) 0+20+2=52中:固定板 =( 模,取固定板为 20以 图 2 5为冲孔凸模标准图 :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4 页 图 2 5 冲孔凸模 寸计算 凸凹模长度: H 凸凹 H 凸凹 =h1+h2+t+h ( 10) H 凸凹 =20+20+2+10=52m 式中 : 卸料板厚度 , 取 20 凸凹模固定板厚度 , 取 20 t 材料厚度 , t=2 h 卸料板与固定板之间的安全高度,取 10凸凹模为模具设计中的配作件,所以应保证与冲孔凸模和落料凹模的双边合理间隙为 模 的刃口尺寸计算: 本文设计的这套模具总体分为落料和冲孔两大步骤,落料的刃口尺寸用凸、凹模配作加工法计算。 凸、凹模配作加工法的刃口尺寸计算,对于冲制薄材料(因 冲模,或冲制复杂形状工件的冲模,或单件生产的冲模,常采用凸模与凹模配作的加工方法。 配作法就是先按设计尺寸制出一个基准件(凸模或凹模),然后根据基准件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5 页 的实际尺寸再按最小合理间隙配制另一件,这种加工方法的特点是模具的间隙由配制保证,工艺比较简单,不必校核 p+ d 中 p(或d) = /4。并且还可放大基准件的制造公差,使制造容易。设计时,基准件的刃口尺寸及制造公差应详尽标注,而配作件上只标注公称尺寸,不标注公差,但在图纸上注明:“凸(凹)模刃口按凹(凸)模实际刃口尺寸配制,保证最小双面合理间隙值 由于形状复杂工件各部分尺寸性质不同,凸模与凹模磨损情况也不同,有变大的、变小的,也有不变的,需对有关尺寸进行具体分析后,按前述尺寸计算原则区别对待。 落料模刃口尺寸设计时应以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玻璃底座装饰板模具设计【复合】【14张图纸/15500字】【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01014.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