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生物导学案文档.doc_第1页
七下生物导学案文档.doc_第2页
七下生物导学案文档.doc_第3页
七下生物导学案文档.doc_第4页
七下生物导学案文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2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排泄的概念及三种途径。2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学习重点与难点)3、通过泌尿系统的卫生知识的介绍,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排便与排泄是人体两个生理现象,同学往往将它们混为一谈,其实它们是有本质区别,那么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二、合作探究(一)、泌尿系统的组成1排泄与排便的区别2、人体吸入的是氧气,而呼出的是二氧化碳,那么你知道二氧化碳是在哪里产生的吗?是什么物质转变而来的呢?怎样转变而来的呢?3、排泄的途径4、问题思考:一般情况下,夏天尿较少的原因是什么?5、泌尿系统的组成(二)、尿的形成6、 肾的滤过作用: 7、 肾的重吸收作用:8、比较尿液与原尿的区别:(三)、尿液的排出9、尿液的排出,尿液排出的途径:10、受神经的支配:通过生活实例分析理解尿液排出是受神经支配的。11、卫生与保健(1)急性肾炎的成因及症状,不及时治疗的后果。成因:急性扁桃体炎,化脓性皮肤病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引起。症状:血尿、蛋白质(尿液中出现血细胞、蛋白质)、血压偏高、浮肿等。后果:有可能转成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2)有了尿意及时排尿。(3)注意尿道口卫生。【学习小结】我的收获我的困惑【学习检测】1、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排除是间歇的,这是因为_。2、人体排泄途径主要通过( )(A)皮肤、肛门、泌尿系统 (B)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肛门(C)皮肤、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D)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皮肤3、用肉眼观察肾脏的结构可以分为_、_、 _三部分。4、下列人体生理过程中,不属于排泄的是( )(A)二氧化碳和水由呼吸系统排出 (B)汗液的排出(C)蛋白质代谢终产物的排出 (D)皮脂腺分泌油脂5、小儿的排尿次数多,且容易产生夜间遗尿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小儿的( )(A)尿道括约肌的收缩力弱 (B)膀胱容量小(C)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 (D)排尿的过程不受神经的支配6、下列关于流经肾脏后的血液叙述,正确的是( )(A)含氧量增加 (B)二氧化碳含量减少(C)血糖的含量变大 (D)尿素的含量减少7、下列生理过程不包括在排泄的含义之内的是( ) A、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分由肺排出 B、少量水、尿素和氯化钠由皮肤汗腺排出 C、消化的食物残渣经由肛门排出 D、大量水、无机盐、尿素等以尿液的形式经泌尿系统排出8、肾脏中形成尿液的结构是( ) A、肾单位 B、肾小囊 C、肾小球 D、收集管9、健康人的肾小囊液中几乎不含有的物质是( ) A、水 B、尿素 C、蛋白质 D、无机盐10、当某人的尿液中发现有蛋白质和血细胞时,其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会是( ) A、肾小管 B、肾小囊 C、肾小球 D、收集管11、与肾小球毛细血管两端相连的血管分别是( )A、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静脉 B、入球小静脉和出球小动脉C、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 D、入球小静脉和出球小动脉12、尿液中不应该有的成分是( )A、水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尿素和尿酸13、血液进入肾脏后形成尿液的途径是( )A、血液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尿液B、血液肾小体肾小囊肾小管尿液C、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D、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体尿液14、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左右,主要原因是( )A、消化作用 B、吸收作用C、重吸收作用 D、滤过作用15、肾动脉与肾静脉内的血液成分相比较,肾动脉的血液里( )A、各种代谢产物均少 B、尿素、尿酸含量多,二氧化碳含量少C、尿素、尿酸含量少,二氧化碳含量高 D、尿素、尿酸含量多,二氧化碳含量高第二节 人粪尿的处理 (一课时)【学习目标】列举人粪尿的资源价值和对环境的影响;了解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几种方式。(学习重点)锻炼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通过资料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人粪尿对环境的影响及其潜在的资源价值,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进一步认识到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1、前面我们了解了人从生物圈摄取营养物质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物排到环境中去。列数字:一个成年人一年要排出约800千克的粪尿,算一算我国每年有多少人粪尿排到环境中去? (按13亿人口计算)2、如果这些人粪尿直接进入环境,对环境是个巨大的负担。谁来告诉大家排尿的意义?人粪尿对人类真是一无是处吗?有没有办法使它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二、合作探究(一)、人粪尿的价值1、请你说出人粪尿中含有哪些物质?2、人粪尿中的有机物能不能直接被植物的根吸收?3、在生态系统中,哪些生物能利用和分解人粪尿中的有机物?4、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对于植物的生长有什么用处?5、有了各种化肥,还需要用人粪尿及禽畜粪尿做肥料吗?为什么?(二)、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6、人粪尿若不经处理直接排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7、怎样处理人粪尿才能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呢?8、生产沼气和高温堆肥的原料是人粪尿、禽畜粪尿和农作物秸秆,它们在沼气池和堆肥中,都会产生5065的高温,这与消灭病菌和虫卵有没有关系?三、拓展探究1、小明家月季的叶都呈黄色的,他问爷爷为什么月季花的叶变黄了,爷爷告诉他因为缺少肥料。一天,小明从书上看到农家肥料有很多好处,就问爷爷我们为什么不用自家人粪尿做肥料呢?你能帮助他爷爷回答小明这个问题吗?并请你说明理由。2、请你调查你所在的地区有多少座生态公厕?并根据你收集到的材料写一篇小论文,说说兴建生态厕所的重要性。【学习小结】我的收获2、我的困惑【学习检测】1、在密闭的沼气池里,_会大量繁殖。它们能将人粪尿中的_分解,并且产生沼气。 A病毒 B细菌 C无机盐 D有机物2、对人粪尿要进行处理的原因是() A人粪尿不能为植物所利用B人粪尿含有大量的病菌、虫卵、其它有害物质 C人粪尿不适宜于做农作物的肥料D人粪尿没有化肥好 3、常用的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方式是() A高温堆肥B加消毒剂 C修建密闭沼气池DA和C 4、以下不属于生态厕所的优点是() A厕所的外观更好看B沼气是清洁能源 C残渣、残液可作肥料D屋顶可覆土种植 5、要使土壤长期保持肥力,保证农作物高产,最好使用() A化肥B禽畜粪尿、人粪尿 C秸秆还田D自然状态 6、沼气池和高温堆肥的杀菌原理是() A缺氧杀菌B高温杀菌 C有毒物质杀菌D过量二氧化碳杀菌 7、要使农作物生长良好,就需要_、_地施肥。8、肥料可分为_和_。9、同化学肥料相比,人粪尿具有_、_、_、_和_等优点。10人体排出的粪便和尿液,如果_,就会污染环境。11、人粪尿中的有机物,能被直接利用吗?它要经过什么生物的分解才能?12、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对于植物的生长有什么用处?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2课时)【学习目标】1、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得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学习重点)2、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学习重点)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学习难点)4、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5、观察瞳孔的变化并做出解释。【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学生观看一段精彩足球比赛时,从中感受观众的兴奋与激动。观众席中的盲人会有如此兴奋与激动吗?这说明我们的哪种感官在发挥作用?二、合作探究(一)、眼和视觉1,人有80%的信息来自眼睛,因此,我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那么,视觉是怎样形成的呢?要想解决此问题,我们就必须先了解眼球的结构。1)眼球壁:2)内容物:2,“想一想”眼球成像与传统的照相机成像有什么相似之处?3,为什么我们白天进电影院的时,眼睛看不清,过一会儿又慢慢看清楚了?这一过程中瞳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视觉的形成,我们的视觉最终是在哪里形成的?是在视网膜上吗?(二)、近视和预防5、试一试”试着分析近视的成因,近视的矫正。(三)、耳和听觉6、耳的结构。7、听觉形成的过程,8、引起耳聋的原因,以及保护听觉的措施有哪些?9,听觉最终的形成部位在哪里?10.生思考:人的感觉器官还有哪些?你能举出例子吗?【学习小结】我的收获2、我的困惑【学习检测】1、眼球的结构中,可以调节进入眼内光量的结构是( )A.瞳孔 B.角膜 C.巩膜 D.虹膜2、眼球内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A.角膜 B.巩膜 C.脉络膜 D.视网膜3、人眼球的瞳孔、晶状体和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结构( )A.镜头、光圈和胶卷 B.胶卷、镜头和光圈C.光圈、镜头和胶卷 D.镜头、胶卷和光圈4、下列对近视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 B.眼球的前后径过长C.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 D.看不清近处的物体5、某人失聪后,经检查,医生认为耳的结构没有受损伤,那么可能的发病部位就是( )A听神经和听觉中枢 B鼓膜 C中耳 D内耳6、瞳孔位于( )上A角膜 B虹膜 C巩膜 D脉络膜7、 眼球内折射光线的主要结构是( )A晶状体 B角膜 C玻璃体 D瞳孔8、下列结构中,属于内耳的是( )A前庭 B听小骨 C鼓膜 D耳廓9、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 )A半规管 B耳蜗内 C鼓膜内 D鼓室内10、人的听觉产生于( )A听觉感受器 B耳蜗 C听觉中枢 D鼓膜11、鼓膜的作用是( )A接受振动,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 B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C将振动转换成声波向内传递 D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传递12、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的结构是( )。鼓膜半规管前庭耳蜗A B C D13、预防近视眼的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不躺卧看书 B不在光暗的地方看书C不在直射的阳光下看书 D不在晚上看书14、四种基本味觉是( )A酸、甜、苦、辣 B酸、甜、咸、辣 C咸、甜、苦、涩 D酸、甜、苦、咸15、下列各项中,不是起感受作用的器官的是( )A.眼 B.耳 C.鼻 D.感觉神经末梢16、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质( )A虹膜和角膜 B角膜和巩膜 C角膜和虹膜 D,巩膜和虹膜17、得了咽喉炎会引发中耳炎的原因是( )A细菌、病毒会经血液流到中耳 B咽鼓管连通于咽和鼓室之间C外耳道与咽喉相通 D人的五官是相互连通的18,讨论:凯伦曾经渴望上帝给她三天的光明,我们该如何对待盲人?又该如何对待聋人?生活中你是否向盲人献过爱心?第二节 神经系统(一课时)【学习目标】1、利用学习资料,学会分析并解决问题,说明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学习难点)2、通过观察、阅读、自学、讨论和总结,描述神经系统与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学习重点)3、尝试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体验科学发现的本来面目,激励自己更加有效地学习。【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人的视觉和听觉分别在什么地方形成的呢?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统一是由谁来完成的呢?二、合作探究(一)神经系统的组成1.人的神经系统组成:2什么是周围神经系统,什么是中枢神经系统?3、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什么?。4、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不管是脑还是脊髓,其神经元细胞体都高度集中,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地方叫做灰质,包括脑的皮层和脊髓的内层;神经纤维集中的地方叫做白质,包括脑的内层和脊髓的内层。大脑皮层有何功能?5、小脑和脑干各有何功能?(二)、神经元6、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是一类比较特殊的细胞。其特殊性在哪里呢?7、在人的神经系统组成中,除了脑和脊髓以外,还有许多它们发出的神经。神经是由什么组成的呢?8、兴奋是怎样从一个神经元传导到另一个神经元的呢?【学习小结】我的收获我的困惑【学习检测】1、神经系统由 、 和它们所发出的 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由 和 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 和 构成。2、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其基本结构包括和 两部分。3、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 )(A)神经中枢或神经节 (B)灰质或白质(C)灰质或神经 (D)白质或神经 4、人体脊神经共有( )(A)12对 (B)31对 (C)24对 (D)13对5、植物性神经属于( )(A)中枢神经系统 (B)周围神经系统(C)脑神经 (D)脊神经6、受到刺激后在神经系统传导的是( )(A)刺激 (B)兴奋 (C)神经冲动 (D)反射7、能使各器官系统协调统一活动的系统是( )(A)循环系统 (B)神经系统 (C)呼吸系统 (D)消化系统8、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B)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神经纤维全部分布在周围神经系统里(D)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且能把兴奋传给其他神经元 9、一条神经是( )(A)一个神经细胞 (B)一根神经纤维(C)许多神经纤维集合成束 (D)一个轴突10、受到刺激能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组织是( )(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11、神经纤维是指神经元的( )(A)突起 (B)轴突 (C)轴突和树突(D)树突或长的轴突及套在外面的鞘12、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的传导方向是( )(A)轴突细胞体树突(B)轴突树突细胞体(C)树突细胞体轴突(D)树突轴突细胞体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课时)【学习目标】:1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学习重点)2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3描述反射弧的结构。(学习重点、难点)4举例说出反射包括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学习难点)5提出有关反应速度的问题,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同学们在跑步的时候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这些现象主要是在人体哪个系统的参与调节下完成的呢?人体的神经系统是由哪些结构组成的?二、合作探究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呢?什么是反射呢?2、根据膝跳反射实验的方法,注意事项,我们做了膝跳反射实验,请同学们讨论一道题: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想一想,这种反应是生来就有的,还是生活中逐渐获得的?3、在刚才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有的同学没有出现应该看到的实验现象呢?:4、简单的反射受脊髓控制,复杂的反射是受大脑控制的。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探究活动:测定人的反应速度。我们在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5、在刚才的探究活动中,你们所采用的测量方法是不是属于反射呢?为什么?6、反射弧包括哪几个组成部分呢?7、刚才,我们所讲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缩手反射等都是简单的、人生来就有的反射。对于这一类反射,只要出现刺激,正常的人体都会作出相应的反应。而人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还能形成复杂的反射。比如: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时,就会迅速走进教室;行人听到身后汽车喇叭声时,就会迅速躲避等等。我们来看一个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望梅止渴小故事。分析吃梅止渴、望梅止渴8、除了“望梅止渴”,你还能举出相类似的实例吗?【学习小结】:1、我的收获2、我的困惑【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是人能对抽象的_和_形成_,这是因为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_中枢。2.人体通过各种_的和_的反射,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身体内外的_迅速作出适当的反应。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完成这一功能的结构称_,它包括_、_、_、_和_五部分。二、选择题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之一是神经调节的作用( )A.更广泛 B.更迅速 C.更持久 D.更缓慢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弧 B.反射 C.应激性 D.反应3.能作用于动物和人体,并引起反应的内外环境因素,叫做( )A.兴奋 B.神经冲动 C.刺激 D.感受器4.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A.反射和反射弧无关 B.反射活动与反射弧无关C.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D.反射活动可以不通过反射弧来实现5.在反射弧中,能够接受刺激并产生冲动的是( )A.感受器 B.效应器 C.神经中枢 D.传入神经6.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 )A.望梅止渴 B.谈虎色变 C.排尿反射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7.人的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8.关于感受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把刺激的能量转变为神经冲动B.感受器是接受刺激的结构C.感受器与附属结构组合成感觉器官D.感受器是直接产生感觉的器官9.膝跳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别在( )A.膝盖上位韧带和腓肠肌 B.膝盖下位韧带和腓肠肌C.膝盖下位韧带和股四头肌 D.膝盖上位韧带和股四头肌10.复杂反射建立后,如果不用相应刺激强化,则复杂反射就会( )A.逐渐加强 B.逐渐消退 C.不发生变化 D.先加强后消退11. 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感受器是( ),效应器是( ) A.膝下韧带 B.大腿上的一些肌肉 C.脊髓 D.脑第四节 激素调节(二课时)【学习目标】:1、说出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与激素的概念和主要种类;举例说明人体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重点和难点)2、运用资料分析的形式,获得研究激素功能的基本方法;尝试设计对照实验。(重点)3、举例说明激素调节受神经系统的调控,人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难点)【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上一章学习了神经调节。人体的正常代谢,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整体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这些都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的。现在全体同学来做一个实验。大家可以通过神经系统来控制自己的呼吸快慢和深浅,是否可以自由控制,但你是否可以通过神经系统的控制,使自己连续做深呼吸,你能连续不断一直做下去吗?到了一定程度你有什么感觉?是否有再不想深呼吸,甚至想停一会儿的感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二、学习过程(一)内分泌腺分泌激素1举例说明过去学习过哪些腺体?2唾液腺、汗腺等腺体通过什么途径把分泌物分泌出去?3、人体主要内分泌腺有那些?4、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比较,它们的区别是什么?(二)、激素的作用小资料巨人症:生长激素是由脑垂体前叶的一种嗜酸性细胞中分泌出来的,起着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人在青春期之前,如果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增生或嗜酸性细胞腺瘤等原因,使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就可出现食欲过旺、生长迅速、个体过大、臂力过人、性欲过强的五过现象,成为巨人症患者。当生长发育高峰一过、各器官的功能便开始逐渐衰退,出现精神不振、肌肉松弛、四肢无力、性欲减退等,对疾病抵抗力下降,往往因病天折。一般巨人症患者的寿命都不长。在1964年湖南省沅江县出生了一个叫曾金莲的女孩儿,因脑下垂体前叶细胞腺瘤,使地患上了巨人症,5到14岁期间,身高增长最迅速,1978年初中毕业时,身高达2.27米,体重135千克,一顿饭要吃0.81千克大米,每年民政局免费供她500千克稻谷,一两套衣服,并免费医疗。但不久她患了糖尿病,在1982年不幸去世,当时她还不满19岁,身高2.40米。5、生长激素主要作用是什么?在幼年时分泌异常导致的什么疾病?6、若由于某种原因,一位成年人的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他还能长高吗?7、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幼儿时期甲状腺分泌不足,就会引起什么疾病?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在成年人患者主要症状是什么?8、为什么要打击贩卖“私盐”的盐贩子?经常食用海带等海产品有什么好处?9、胰岛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糖尿病人的主要症状可概括为“三多一少”,是哪“三多一少”呢?10、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习小结】我的收获2、我的困惑【学习检测】1观察进入青春期的同学,会发现,他们身体各部分大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引起这些变化主要是由于_的调节作用。 A神经系统 B激素 C运动 D营养2人体内腺体有两种类型。你认为,下列腺体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A垂体 B肾上腺 C胰岛 D唾液腺3、内分泌腺是指( )。A分布在人体内部的一些腺体 B分泌物分泌到人体内部的腺体C分泌物由导管运输到消化道内的一类腺体D分泌物不经导管运输,而是由血液运输的腺体4、下列各腺体中。既是外分泌腺,又是内分泌腺的是( )。A甲状腺 B唾液腺 C. 胰腺 D肝脏5、下列各组腺体中,都是内分泌腺的一组是( )。A肝脏、甲状腺 B皮脂腺、肾上腺6、人体的甲状腺位于( )。A颈前部,喉和气管的两侧 B颈的两侧 C颈后部,喉和气管的两侧 D口腔后壁的两侧 7、下列腺体中,能调节其他内分泌腺活动的是( )。A胸腺 B性腺 C垂体 D甲状腺8、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是( )。A钾 B磷 C钙 D碘 9、下列有关胰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许多胰岛联合在一起构成胰腺 B胰岛细胞能分泌胰岛素C胰岛能分泌胰液,消化食物D胰岛分泌物通过导管运输入血,凋节血糖浓度10、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是( )。A神经调节 B激素调节 C体液调节 , D二氧化碳调节11、胰岛素是一种( )。A氨基酸 B糖类 C. 蛋白质 D脂肪12、如果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可能导致( )。A呆小症 B佝偻病 C. 侏儒症 D营养不良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1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分组收集资料,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多方面影响;(教学重点和难点)2、通过讨论和交流,认识到人和生物圈的复杂关系,激发环境保护的意识;(难点)3、对影响生态环境的活动进行讨论,体验进行科学决策的过程。【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环境:我们向环境索取食物、衣服、水和其他生存所必须的物质,人类的活动也极大地影响着环境。我国从1978年开始建设的三北防护林,位于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地区,是一项举世瞩目的生态建设工程,为什么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二合作探究1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正面影响的,有植树造林、生态农业、三峡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等等。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都是这般美好吗?请同学们把收集到的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例,列举一下 2、森林究竟能为人类提供多少财富?根据科学家估计的数据,请同学们一起来算一算。1公顷森林能有效蓄涵9855吨水。按你当地用水的价格,它的价值是_元。1公顷森林防止土壤流失量为244.2立方米,按固土的费用1立方米为10元计算,它的价值是_元。森林在坡地、水库、道路、沟渠及江河沿岸有防止土石崩塌、护岸的作用,1公顷森林可防崩7.5立方米,若工程维护费用1立方米为20元,则它的价值是_元。森林对环境的四大功劳:3、对森林的破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4、我国森林保护的措施与现状:5、构成了沙尘暴的元凶有那些?沙尘暴有何危害,对策:6、鸟是人类的朋友,可以消灭虫害、传播种子,观赏娱乐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员。人们用枪、网、笼子捕鸟卖钱或尝鲜,农药和鼠药毒死了很多鸟、砍伐森林更是使鸟儿无家可归。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鸟类?7、:太湖出现的这种现象叫“水华”,也叫水花、藻花,是湖泊、池塘等淡水水体中某些蓝藻过度生长的水污染现象。主要是由于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过多所致。流入湖里的污水、废水中的有机物会被微生物分解成含氮、含磷的无机盐,为蓝藻生长提供营养。蓝藻大量发生时,水面形成一层厚厚的绿色藻层,并释放出有毒物质,杀死水中的鱼虾等动物。蓝藻和水生动物死亡后,会被微生物分解,从而消耗大量的水中溶解氧,导致水体产生恶臭。如果这种现象发生在海里,就叫“赤潮”。假如你是当地的一位负责人。(1)太湖水污染的原理:(2)措施:三、问题拓展你生活的社区或乡镇有哪些破坏生态的实例?你认为应当怎样改变这些现状?【学习小结】我的收获我的困惑【学习检测】1、下面左边所列的做法中,哪些有益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哪些会破坏环境?请你判断,并用线段分别与右边的项目相连。a.若想吃得好,就吃蛙蛇鸟b,要致富,大砍树c,绿化荒山,鸟语花香 能改善生态环境d,围湖造田,围海造田e,毁林开荒种粮食f,用电网捕鱼,能把大鱼小鱼都捕到g,挖尽甘草和黄连,用作中药好治病 会破坏生态环境h,看到毒蛇就打死I,建立自然保护区j.在春夏之交的鱼类繁殖期,我国沿海实行“休渔”(禁止捕鱼)2、当你发现有人滥杀青蛙、偷猎鸟类,或者知道有人盗伐林木时,你觉得最好是( )A.去和他们辩论,不让他们继续这么做B.事不关己,高高挂起C.将这些人抓住,扭送公安局惩处D.告诉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及时制止和惩处他们根据所学习的知识,你还能做的事是_。3、我国黄土高原上原有茂密的森林和无边的草原,现在消失了,主要原因是( ) A.病虫 B.地壳变动C.长期干旱D.滥伐和战争 4、耕地只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 ) A.11 B.25 C.30 D.35 5、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然要向_索取越来越多的_。而当今人口的急剧增长,不仅对_产生巨大的压力,而且会给_造成一定的破坏。6、科学家把生物随着_和人员往来_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并对新的_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叫做_。7、“三北”防护林是我国在_北、_北和_北建设的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工程,被誉为“_建设工程”。目前已累计造林两千多万公顷,相当于全球人工造林面积的_。8、下列哪些不属于砍伐森林造成的危害?( )A.水土流失 B.沙尘暴C.水体富营养化 D.生物多样性破坏9、很多树木对大气粉尘有很好的阻滞、过滤作用,其原因是( )森林枝叶茂密,能减缓风速 有些树木叶面上有绒毛或能分泌油性、粘性的物质 能吸收各种有毒气体 能分泌抗生素 蒙尘的树叶经过雨水冲刷后,能很快恢复以阻滞尘埃A. B. C. D.10、下列哪些人类活动最有可能成为沙尘暴的成因?( )开垦荒地 建设水利灌溉工程 开展国际合作 营建防风林 退耕还草 发展畜牧业,提高放养牲畜数量A. B. C. D.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一课时)【学习目标】 通过探究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清楚地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物能造成不良影响。(学习重点) 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学习重点、难点) 发展学生收集资料,运用资料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学习过程】一、学习准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类越来越关注环境污染的问题。其中酸雨对环境的污染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什么是酸雨呢?二、合作探究1、从化学角度上讲,我们周围的物质有些具有酸性,有些具有碱性,也有的是中性的。例如:纯水是中性的,没有味道;柠檬水,橙汁有酸味,醋的酸味较大,它们都是弱酸;小苏打水有略涩的碱性,而苛性钠水就涩涩的,碱味较大,它们是碱。我们规定了一种描述物质酸碱度的指标,叫PH值。任何溶液都有一定的PH值,在溶液温度为25时,溶液的PH在0-14之间。PH小于7的溶液都呈现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醋的;PH大于7的溶液都呈现碱性,PH越大碱性就越强;。正常的雨水的PH值一般在5.6以上,微微呈现酸性。当雨水的PH小于5.6的时候,我们就叫它酸雨。酸雨是怎么样产生的呢?2、酸雨为什么那么可怕?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一下?请同学们阅读探究提示,3、怎样测定酸雨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的生长情况?4、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吗?5、怎样进行数量的统计?6、 只做一组实验,实验的结果可靠吗?7、为什么我们要单独回收废电池呢?三、问题拓展8、我们再根据课本上的提示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首先,选取什么材料比较好呢?为什么要讲废电池的浸出液进行稀释?【学习小结】我的收获我的困惑【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酸雨属于_污染,酸性降雨的形成,主要是_、_排入大气后,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质所致。pH值小于_的降水既称为酸雨。2、全球性的大气污染,除了酸雨以外,还有_和_。3、控制废电池危害的根本措施是禁止_和_危害性大的电池,大力开发_的环保型电池。二、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酸雨只对植物存在极大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B.酸雨可以增加土壤C.饮用酸化的水可以增进人体健康D.工厂安装惊呼装置可以减少酸雨污染2、下列哪一种情况不是由酸雨造成的( ) A.森林枯萎 B.鱼虾死亡 C.水俣病 D.土壤肥力降低森林枯萎3、据报道,我国市场上现销售的冰箱,一半以上是“绿色冰箱”。到2010年以前将彻底淘汰以氟利昂为制冷剂的冰箱,代之以“绿色冰箱”。造成这一事实的主要原因是( ) A、“绿色冰箱”就是绿颜色的冰箱,颜色美观大方 B、“绿色冰箱”省电、节能、降低使用成本 C、氟利昂资源有限,造价成本太高 D、遵守蒙特利尔议定书,保护臭氧层 4、柳杉等植物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这说明森林在环境保护中可以( ) A、制造氧气 B、净化空气 C、过滤尘埃 D、杀灭细菌 5、树林可以减轻地球的温室效应,防止地表温度的上升,是由于树林( ) A、尘埃天然吸尘器 B、氧的天然加工厂 C、有毒气体的天然消毒器 D、噪声的天然消声器 6、工业废水和废渣、生活污水以及化肥农药的流入形成了( ) A、大气污染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D、噪声污染 8、下列情况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 ) 煤的燃烧 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 燃放鞭炮 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2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在实践中应用。2、尝试完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重点和难点)3、能够独立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重点)【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 前两节课我们通过分析和探究活动对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有了较明确的认识,这节课,我们走出教室,走出校门,对校园周围或家庭所在社区、乡镇的生态环境进行实地调查,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