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四人格能力PPT课件.ppt_第1页
教育心理学四人格能力PPT课件.ppt_第2页
教育心理学四人格能力PPT课件.ppt_第3页
教育心理学四人格能力PPT课件.ppt_第4页
教育心理学四人格能力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能力 1 知识点结构 一 什么是能力二 能力的种类三 能力的发展四 能力的测试 2 什么是能力 1 能力的定义2 智力及其能力的关系3 能力与知识技能4 能力结构理论 3 1 能力的定义 能力的概念很复杂 一般认为 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 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具体而言 能力是人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由此可见 能力是与活动紧密相连的 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直接有效的心理特征 而不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全部心理条件 能力具有 个人现在实际能为者 和 个人将来能为者 两层涵义 4 能力的两重涵义 在英语中 能力通常用两个意义相近但不完全相同的词来表示 ability和capacity 1 Ability 即个人在行为上所表现的实际能力 它是个人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 在后天环境中努力学习的结果 有时也称为成就 achievement 2 Capacity 指容纳 接受 或保存事物的可能性 类似的概念还有potentiality 潜力或潜能 aptitude 潜力 又称性向 在这个意义上 能力不是现有的成就 而是指个体具有的潜力和可能性 5 由此可见 能力包两重含义 一是已经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 这种能力可用成就测验来测量 成就测验测的是实际能力 即一个人知道什么 知识 和能干什么 技能 二是潜在的尚未表现出来的心理潜能 潜在能力 这种潜能通过学习或训练后有可能发展起来 这种能力可用性向测验来测量 即测量一个人在某些活动或领域中 如学科 职业等 所具有的潜在能力 如霍兰德职业性向测验 6 能力与活动 密切相关 1 能力在活动中形成 2 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3 能力又在活动中表现 7 能力与活动 虽然能力是与活动密切相关的心理特征 但人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并不都是能力 如稳重沉着 还是急燥开朗等人格特征与完成活动有一定的关系 但并不是完成活动的必备条件 因此 不能称作能力 人格虽然也表现在人的活动中 并对活动的完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是它不直接影响活动效率 不直接决定活动的完成 因而不属于能力的范畴 只有那些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 直接影响活动效率或活动成败的心理特点才是能力 8 2 智力及其与能力的关系 智力的含义 在心理学中 智力 intelligence 一词倍受重视 但对于智力的界定至今没有统一的说法 在西方心理学中 布朗 F G Brown 综合了不同观点 认为智力是学习能力 保持知识 推理和应付新环境的能力 在中国 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 智力是指认知方面的各种能力 即观察力 记忆力 思维能力 想象能力的综合 其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 由此可见 智力是一种抽象和概括的综合能力 并非是一种单一的能力 9 能力与智力的关系 对于能力与智力的关系 主要有三种观点 1 能力包含智力 智力是能力的一种 即认知能力 在前苏联和我国的心理学教科书中大多持这一观点 2 智力包含能力 西方心理学家大多持这一观点 3 智能相对独立论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荀子认为 能力和智力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智力侧重于认知 能力侧重于活动 智力主要涉及 知与不知 的问题 能力主要解决 能与不能 的问题 能力和智力虽然有一定区别 但在许多情况下还是可以通用 汉代思想家王充更将智力与能力合称为 智能 10 智力与能力的明显区别在于 1 智力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筹 是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认识活动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 二者发展并非完全一致 2 致力于能力的构成因素及其结构各不相同 3 智力解决知与不知 懂与不懂的问题 与知识相联系 能力则解决会与不会 能与不能的问题 与技能相联系 4 智力受先天因素的影响大 能力更多是受后天因素的影响 11 智力与能力的联系 智力和能力又是密切联系 不可分割的 二者彼此渗透 互为条件 进一步的讲 智力是能力的基础 能力是智力的现实表现 我国心理学长期以来比较偏重于能力的研究 随着人们对能力和智力关系的认识 现在更关注智力问题讨论 12 3 能力与知识 技能 能力与知识 技能在实践中是密切联系的 要顺利地完成某一活动 不仅需要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而且需要一定的能力 能力与知识 技能相互依赖 相互制约 一 区别1 知识 技能和能力是不同的心理现象知识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础 但只有那些能够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和技能 才能转化为能力 2 知识 技能与能力具有不同步性和不同的发展趋势 13 能力与知识 技能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1 知识 技能和能力都是人自我调节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共同作用保证人的活动顺利完成 2 一定能力是掌握知识 技能的前提条件 能力制约着掌握知识的快慢 难易和巩固程度 影响人们掌握知识 技能的水平 3 掌握知识 技能又会促进能力的发展 知识 技能是能力发展的基础 在一定意义上 知识就是力量 无知就是无能 随着人的知识 技能的积累 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二 联系 14 一 按照能力的活动领域划分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也称智力 特殊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专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二 能力的种类 人要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 必须具备一般能力和该种活动的持殊能力 一般能力在某种活动中的特别发展 就可能成为特殊能力 特殊能力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发展了一般能力 15 模仿能力是指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 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 然后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 例如 儿童模仿父母的说话 表情 以及各种行为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产品的能力 例如 作家在头脑中构思新的人物形象 科学家提出新的理论模型 发明家发明出新的产品 二 按照创造性程度的多少划分 模仿能力能力和创造能力 16 三 按照能力的功能和对象来划分 认知能力 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 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即智力操作能力是指人们操作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社交能力是在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如组织管理能力 言语感染力 判别决策的能力等 17 四 按指向 可将能力分为认知能和元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 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即智力元认知能力是指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进行认识的基础上 对其认知过程进行自我觉察 自我反省 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 来反作用于主体的认知活动能力 18 1 二因素理论 斯皮尔曼认为智力包括两种潜在的因素 一般因素 特殊因素一般因素 又称g因素 应用于所有任务的单一的智力能力 会影响个体在所有智力测验中的表现 智力的关键因素特殊因素 又称s因素 只影响个体在某一种能力测验中的表现 如词汇 算术计算 记忆等 第二节关于智能的理论 19 s s 1 2 3 指各种不同的测验 Sl S2 s3 是这些测验各自的特殊因素 s 20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 HowardGardner 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智力是在某种价值标准下 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 智力包括语言能力 数理能力 空间能力 音乐能力 运动能力 社交能力和自我反省等七种能力 多元智力理论扩展了智力的概念 突破了认知范围的局限 它不再是单纯的指出个体智力的水平差而是告诉个体究竟有什么方面的发展潜力 他将被传统智力排除在外的非认知的 但与个体取得某方面成功密不可分的因素纳入智力的范畴之中 从而扩大了智力的内涵 能更好的解释学生成绩的变异和预测个体的成就 2 多元智力理论 21 逻辑 数学智能 社交智能 内省智能 视觉 空间智能 音乐 节奏智能 语文智能 肢体 动觉智能 22 3 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 J P Guilford 认为智力结构应从操作 内容 产物三个维度去考虑 智力活动就是人在头脑里加工 即操作过程 客观对象 即内容 产生知识 即产物 的过程 智力的操作过程包括认知 记忆 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 评价5个因素 智力加工的内容包括图形 具体事物的形象 符号 由字母 数字和其他记号组成的事物 语义 词 句的意义及概念 行为 社会能力 共4个因素 智力加工的产物包括6个因素 即单元 类别 关系 系统 转换 蕴含 这样 智力便由4 6 5 120种基本能力构成 1971年 他把内容维度中的图形改为视觉和听觉 使其增为5项 智力组成因素变为150种 1988年 他又将操作维度中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使其由5项变为6项 智力结构的组成因素便增加到5 6 6 180种 吉尔福德认为每种因素都是独特的能力 例如学生对英语单词的掌握 就是语义 记忆 单元的能力 又如 说出鱼 马 菊花 太阳 猴等事物哪些属于一类 回答这类问题进行的操作是认知 内容是语义 产物是类别 23 智力三维度的内容 24 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理论 25 4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 Cattell 根据能力在人的一生中不同的发展趋势提出 流态智力和晶态智力 流体智力 fluidintelligence 指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 如知觉 记忆 运算速度和推理能力 大部分是先天的 依赖于大脑神经解剖结构 它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禀赋 较少受文化和知识的影响 一般人20岁以后 液态能力发展达到顶峰 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晶态智力 crystallizedintelligence 指获得语言 数学知识的能力 它通过文化经验而获得 主要取决于后天学习 如语言的词汇量和数学能力 晶体能力一生中不断发展 只有到25岁以后 发展的速度渐趋平缓 两种智力包含在任何一种智力活动中 很难分开 具有相同经历的人 流体智力高者 晶体智力发展较好 26 27 4 中国学者的五因素论 燕国材 智力结构理论 图智力结构模式图 28 三 能力的发展 智力年龄曲线 29 三 能力的发展 一 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1 在总体趋势上 智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 2 智力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 3 能力结构中不同成分的发展是不一致的 30 31 二 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1 能力发展类型的差异能力类型差异主要表现在 知觉 记忆 言语和思维的类型和品质方面 1 知觉 综合型 分析型 分析综合型 2 记忆 视觉型 听觉型 动作型 混合型 3 言语和思维 生动形象型 逻辑联系型 32 2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有高低之分 能力在全人口中呈正态分布 处于中等水平的人占多数 偏离中等水平越多 所占的人数就越少 33 智商的理论分布图 34 一 智能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智商的类别及百分比统计表 智能低下 智能超常 35 一 超常儿童 特点 推孟指出智商大于等于140的儿童可被称为超常儿童 共同心理特征表现为 有较旺盛的求知欲和广泛而强烈的认识兴趣 有较敏锐的观察力和集中的注意力 有较强的记忆力 有探索精神和顽强意志 有坚持性 勤奋且进取心强 不易受到具体情境的局限 比例 大约占人口的1 36 二 低常儿童 低常儿童是指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 并有适应性行为障碍的儿童 又称智力落后的儿童 特点 智商明显低下 社会适应不良 问题发生在早年 37 智能不足儿童 低常儿童 及其特征 1954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将智力不足儿童分为三类轻度IQ50 70生活能自理中度IQ25 50生活半自理重度IQ25以下生活不能自理 38 3 能力表现早晚差异 各种能力不仅在质或量的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而且能力表现的早晚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1 能力早期的显露根据历史记载 我国许多名人在幼年时期就显露其才华 李白 五岁读六甲 十岁观百家 杜甫 七龄思即壮 开口咏 凤凰 明末爱国诗人夏完淳五岁知五经 九岁擅辞赋古文 十七岁壮烈牺牲 近年来 全国各地更是涌现出一些早慧儿童 成为小画家 小音乐家 小文学家等 在中国科技大学 自1978年以来已招收多期少年班大学生 他们都是十四五岁就上了大学 能力早期显露的事例 国外也不乏其例 莫扎特三岁时已在钢琴上弹奏简单的和弦 五岁开始作曲 八岁试作交响乐 十二岁创编歌剧 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 四岁自由地阅读书籍 七岁能阅读但丁和达尔文的著作 九岁破格升人高中 十一岁写出论文 十四岁大学毕业 十八岁就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据研究表明 能力早期表现在音乐与绘画领域中最为常见 据哈克 Haecker 齐汉 Ziehen 的统计 儿童在三岁左右开始显露音乐能力的情况最多 39 2 中年成才多数科学家做出最大贡献的最佳年龄是中年 研究结果表明20 40是成才的最佳年龄 而随着从事的学科不同人的最佳创造年龄也不同 见下表 要说明的是 各种不同能力在发展速度上是不同的 某些能力发展得较早 有的却很晚 到了老年 各种能力衰退速度也是不一样的 有研究表明 知觉能力发展较早 也首先开始下降 其次是记忆力 然后是思维能力 比较 判断能力80岁开始急速下降 动作反应速度在18 29岁发展到最高峰 在以后年龄阶段中仍保持较高的水平 从表书中9 5中可以看到 18 49岁这个年龄阶段 四种能力的发展水平几乎都处于最高水平 尤其是比较判断能力的发展水平是最高 40 3 大器晚成缺乏早期成就的人 并不能认为将来不可能有所作为 事实上 大器晚成的人在古今中外不乏其例 姜子牙辅佐周武王 72岁才任宰相 著名画家齐白石40岁才表现出绘画才能 人类学家摩尔根发表基因遗传理论时已60岁了 苏联学者伊 古谢娃40岁才学文化 后跟儿子一起毕业于农业大学 很快获哲学副博士学位 73岁完成博士论文 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 有因所专攻的学术领域具有某种长期性 不能一蹴而就 需长期努力 有的因早期不够努力 后期加倍勤奋的结果 或者是某种特殊能力显露较晚等 41 上贴 黄忠六十跟刘备混 德川家康七十打天下 姜子牙八十为丞相 佘太君百岁挂帅 孙悟空五百岁西天取经 白素贞一千多岁才下山耍朋友 年轻人 你说你急什么 下帖 盖茨39岁成世界首富 陈天桥31岁成中国首富 孙中山28岁创办兴中会 孙权19岁据江东 丁俊晖14岁拿世界冠军 邓波儿7岁拿奥斯卡 康熙6岁登基 贝多芬4岁开始作曲 葫芦娃刚出生就打妖怪 你说我急不急 42 根据你的经验说明 男女之间能力是否存在差异 若有 表现在哪些方面 问题 43 补充 4 智力的性别差异关于智力的性别差异 目前研究较多 而且结论各异 但基本一致的结论有两方面 第一 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 即很聪明的男性和很笨的男性都比女性多 智力中等的女性比男性多 第二 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 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领域 男性的视知觉能力较强 尤其是空间知觉能力 男性明显优于女性 女性的听觉能力较强 特别是对声音的辨别和定位 女性明显优于男性 男性偏于抽象思维 喜欢数学 物理和化学等学科 女性长于形象思维 喜欢语言 历史 人文地理等学科 一般地说 女性比男性口语发展早 在语言流畅性及读 写 拼等方面均占优势 但男性在语言理解 言语推力等方面又比女性强 美国麦科比 E E Maccoby 曾于20世纪70年代根据对1600人的研究结果 再加上自己的直接研究与发现 对小学生性向与成就的性别差异问题 得出三点结论 1 在言语能力方面 女生一般优于男生 2 在数学能力方面 男女生无明显差异 3 在空间关系 方位与方向 判断方面 男生一般优于女生 根据麦科比的研究 以及此后其他教育心理学家们的验证 一般认为 小学阶段之后 女生在语文方面的优势逐渐消失 而男生在数学能力方面的优势却继续增加 这种学业性向的性别差异转变的现象 到中学以上直至大学阶段就更趋明显 由于人在能力上存在以上方面的差异 所以对教师来说 针对学生能力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进行个别的指导 充分发挥他们的各自特长 促使他们的才能进一步发展 是十分必要的 44 三 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1 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指人天生的某些生理的特点 表现在人的感觉器官 运动器官以及脑的结构和机能方面 遗传素质是人的能力形成的物质基础 没有它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不可能的 但遗传素质仅为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遗传素质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受环境 教育 实践的影响 45 2 环境因素环境 如营养 制约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早期教育是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 早期教育的理论认为人的能力的发展存在着关键期 学校教育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主导作用 46 3 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决定能力形成和发展 能力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 是能力发展的必经途径 个人的勤奋与爱好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内部动力 它表现为实践活动 47 4 自我效能感和个性品质 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从事某项工作所具有的能力的主观评价和确信 它是深刻影响能力发展一个重要的主观因素 优良的个性品质是能力发展的重要心理因素 没有坚强的毅力 没有勤学苦练 能力就难以提高和发展 48 案例吴是和吴非是一对双胞胎兄弟 刚过完5周岁生日 父母带他们到朋友家玩 刚好这个朋友手边有套测试儿童智商的题 出于好奇 就给这对双胞胎同时做了一次智商测试 测试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哥哥吴是的智商居然高达130 远远高于同年龄段的孩子 而相反的 弟弟吴非的智商从测试结果来看 接近弱智 本来是无心之举 而双胞胎的父母却非常当真 认为吴是平时活泼机灵与高智商吻合 而吴非胆小木讷的表现也应证了其弱智的事实 为了能让两个孩子都成才 当天晚上父母就商量好了以后的教育方针 尽量满足天才儿子的发挥 同时努力纠正弱智儿子的不足之处 吴是 在父母的骄纵中长大 认为自己是天才 天才是不需要费力的 不思进取 到头来一事无成 吴非 在细心的教育中长大 知道自己不够聪明 于是不断地努力 最后竟然在自己所从事的生物学界做出了一番出色成绩 49 双胞胎的父母感到分外迷惑 智商测试的结果 怎么会同结果大相径庭呢 50 智商测试只是测试出一个人先天的智力发育水平 而不是算命用的未卜先知 双胞胎父母就是犯了把高智商等同于绝对成功的错误 放任被测试出的 天才儿童 因为忽视了后天的教育和再造 白白浪费了先天赐予的智慧 正确对待智力测验 51 能力测验 1 智力测验 比内 西蒙量表1905年量表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发表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 内容 30道题 记忆 言语 理解 手工操作 题目排列方式 从易到难 指标 通过项目数 如白痴最多只能通过6项 低能的成人可通过7 15项 52 53 2 1908年量表内容 增至58道题 方式 把测验项目按年龄分组 每一岁一组 每个年龄组项目数量不等 最多8项 最少3项 年龄范围 3 15岁 指标 首次采用智力年龄作为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指标 智力年龄即智龄 儿童通过哪个年龄组的项目 便明他们的智力与几岁儿童的平均智力水平相当 54 例 一个4岁儿童智力 心理 年龄的计算 55 斯坦福大学推孟修订比纳 西蒙量表即斯坦福 比纳智力量表 该测验有90个项目 智商 Intelligencequotient IQ 由德国施特恩提出 推孟正式引用 智商是表示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数量指标 又称为比率智商 RatioIQ 是心理年龄 MA 与实足年龄 CA 之比 如果一个15岁的人的智龄与他的实际年龄相同 那么这个人的智商就是100 斯坦福 比纳智力量表 56 什么 智商等于智力年龄除以实际年龄 我的实际年龄不断地增加 而智力年龄却不怎么增加 那我的智商不是一年比一年低 我不是越来越笨吗 不要担心 我们现在用离差智商来表示智力的高低 你的智商是不变的 57 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并行增长是比率智商的基础假设 然而这个假设与实际情况并不十分相符 造成了这个智力测验的局限性 智力并非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因为智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便在很长的一个阶段内处在稳定的水平 而这样就会出现 智商在个体进入成年后 因为智力水平的稳定和实足年龄的增长 形成了智商反而下降的情况 58 斯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