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第二单元学案doc.doc_第1页
七下语文第二单元学案doc.doc_第2页
七下语文第二单元学案doc.doc_第3页
七下语文第二单元学案doc.doc_第4页
七下语文第二单元学案doc.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6、黄河颂设计:周正萍 审阅:七年级备课组【学习目标】1.把握诗文基调,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2.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感知诗的内涵,合作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学习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学法指导】(1)学习前搜集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介绍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加强对诗歌内容的详细理解。(2)注意结合平时阅读、参观和观看影视作品等知识积累,知道中华儿女感人的英勇事迹,为解读诗歌的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打下坚实的基础。(3)注重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做到在读中了解内容,在读中品味鉴赏,在读中培养感情。(4)品析诗歌的语言,用想象丰富其内涵。【学习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涵。【学习过程】(教师寄语:走进课文,与课文和作者交流;走出课文,与生活和他人对话;这是阅读成功的必经之道!)一、过关预习(教师寄语: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学习成功的先决条件!1生字注音气魄( )哺育( )山巅( )澎湃( )劈开( )狂澜( ) 屏障( )浩荡( )臂膀( )九曲连环( )2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2)、相关知识: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洗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二、自主学习(教师寄语:相信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一)个体自主学习,自由诵读,初步品味歌词中的语言。1自由诵读黄河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酝酿感情,自由节选文中几句或一节诵读。3自我评价,品味课文中的语言。 (二)诗歌的朗诵要点质疑:怎样才能更好地朗诵好一首诗?(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如:学生再次自由朗诵,将刚才的所得加以体会。三、合作释疑(教师寄语:会学习、会合作,定会成功!)1、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歌颂黄河,在歌颂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你觉得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2、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歌颂的?3、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作者描绘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歌颂它伟大坚强的精神,是要表达什么情感?四、质疑交流(教师寄语:学习贵在发现!)学习贵在发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难或疑惑?提出来与同学交流。五、迁移延伸(教师寄语:学为我用,提升自我!)1、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六、同步达标(教师寄语:当堂的知识当堂掌握,我掌握、我轻松、我快乐!)1、和黄河有关的俗语、谚语、名言很多,请你写出其中的一条,并简要介绍相关的故事。课题:7、最后一课设计:周正萍 审阅:七年级备课组一、预习导学【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懊悔、宛转、郝、祈祷、哽”等词语的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作者都德3、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与结构,掌握过渡段的知识。4、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教学重难点】: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1. 文学体裁:小说是和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的基本形式之一。2. 小说的概念: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3. 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情节和环境。4. 故事情节:情节是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5. 刻画人物的方法:分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6. 环境的种类及作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7. 小说分类:按篇幅长短分: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微型小说)。【课文背景】 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马黎。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小说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二、交流展示(预习作业):1.查字典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掌握词语的读音、解释)踱( ) 督学( ) 郝叟( )( ) 摊( ) 懊悔( )( ) chng f( )( ) 钥匙( )( ) 磨损( ) qdo ( )( ) 哽( ) 宛转( )( )2.解释下列词语诧异: 懊悔:哽咽: 宛转:3. 本文的作者是_ _国作家_ _,写的背景是1871年爆发的_ “最后一课”指的是 三、合作探究1. 阅读小说,小说的全文分为三部分。完成填空。第一部分,从“ ”到“ ”。这一部分描述了弗郎士在上学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作者以简洁的笔触,交待了故事的 和弗郎士的 ,同时为情节的发展作了巧妙的铺垫。第二部分,从“ ”到“ ”。是小说的中心部分,主要写弗郎士和韩麦尔老师在“最后一课”中表现的 。第三部分,从“ ”到小说结尾写 。四、互动提升1. 小弗郎士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五、测评反馈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表。情节人物特征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 (序幕)幼稚、怕提问 (开端) (发展) (高潮和结局) 描写方法第二课时1、 预习导学【教学目标】:1、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2、环境描写在本文中的作用。【教学重难点】:环境描写对表现课文主题的作用。2、 交流展示(预习作业):1.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 (提示)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并举例分析。4、 合作互动提升1. 环境描写在本文中的作用。 提示:找出课文中环境描写的地方,用笔划出来,然后谈谈环境描写的作用。2.作者在文中多次重复“最后一课”,其每一次用意是否相同,起怎样的作用? 能力提高1、阅读语段,完成练习。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普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A站起来,脸色惨白,B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过。“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1)文中画线处描写人物的两种方法是_和_。(2)文中两处破折号的作用分别是( )A表示解释说明,语音的延长。B表示解释说明,递进。C表示解释说明,语音的停顿。D表示递进转折,语音的延长。(3)为什么听到钟声与号声后,韩麦尔先生的脸色变得这样难看?(4)从情节上看,这部分是故事的_(5)“使出全身的力量”“法兰西万岁”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6)如果结尾处改成他举起拳头高呼:“法兰西万岁!”好不好?你是怎样理解“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这一举止和表情的? 课题: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设计:周正萍 审阅:七年级备课组【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初步掌握品味语言的能力;理解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二)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的感情,领悟文章的语言美;通过对文章的学习,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雄健的精神”;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的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学习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的豪壮情怀。2、揣摩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及比喻中蕴涵的哲理。【学习内容】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雄健的精神”;体味作者的豪壮情怀。【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教师寄语: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你会有独到见解!)(一)1、通读全篇,整体感知文章大意。2、精读一段,加深文章理解。3、自我评价,总结自读收获:(二)自主检测:(教师寄语:细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相信自己一定行!)1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用_形式写的“黄河颂”,民族精神颂。作者是_,字_,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_者,_(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_”。2根据拼音写词语或者给汉字注音。一xi_千里 丛山di_岭险jn_ 阻y_逼xi_ qq_ _奇趣横_生 浊_流二、合作释疑:(教师寄语: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1、紧扣“艰难”“雄健”两个关键词解读课文内容,说说两个词各自的两层含义。这是一种什么写法?2、再从题目看“艰难”与“雄健”之间有何联系?两组词的位置可否调换?什么是雄健的精神?3、国民为什么能“雄健”?我说:国民之所以能雄健,是因为他们三、质疑交流:(教师寄语:学贵有疑!)学习本文,你还有什么疑难或困惑?说出来,同学们能帮助你:我的困惑:四、迁移延伸:(教师寄语: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运用!)1、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体验过这样的美趣吗?2、本文用一系列比喻来说理,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试指出文中用了哪些比喻,表现作者什么情怀。用长江大河比民族生命进程;用扬子江黄河比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用“浩浩荡荡”比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用“曲折回环”“崎岖险阻”比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用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比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用“浊流滚滚,一泻万里”比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这些比喻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课题:9、土地的誓言设计:周正萍 审阅:七年级备课组一、教学目标1、感悟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2、品味本文富有个性的语言。二、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把握文中的思想感情。要求:a流畅、准确,并尽量读出自己所体悟到的情感。b读后能够谈出自己的感受。2、面对故土,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三、问题研讨1、作者运用哪些手段把自己对国土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试举例说明。2、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称呼,而后来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四、你觉得这篇课文中那些语句写的最富有感情,最能打动你?找出来,读一读,五、当堂检测、1、本文写于十周年,作者,原名,课题的意思是。2、给下列加红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炽痛()嗥鸣()谰语()亘古()蚱蜢( )镐头()污秽()怪dn()默q()田lng()3、解释词语炽痛标直嗥鸣谰语亘古污秽4、给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注音(1)炽痛( )(Azh Bch)(2)嗥鸣( )(Aho Bo)(3)怪诞( )(Ay Bdn)(4)默契( )(Aq Bq)5、下列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喷涌 珠丝马迹 缠绕 红熟B谰语 班谰 亘古 申吟C丰绕 飘扬过海 泛烂 桨液D镐头 土穰 蚱蜢 原野6、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1)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2)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3)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 )课题:10、木兰诗设计:周正萍 审阅:七年级备课组学习目标 1体会民歌刚健清新的特色,掌握对偶、互文等修辞手法。2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这首民歌。一、资料链接作品简介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符诗集。“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北朝皆相沿袭。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其中既有文人诗歌,有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于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二、初读文章1自读课文,掌握加横线字的字形和读音。机杼( ) 可汗( ) 鞍鞯( ) 辔头( )燕山()鸣溅溅 ( ) 鸣啾啾( )胡骑( )戎机() 金柝( )著( ) 傍地走()三、疏通文意1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问女何所忆( ) 愿为市鞍马( ) 北市买长鞭( ) 胡骑( )万里赴戎机( ) 关山度若飞( ) 朔气传金柝( ) 策勋十二转( ) 赏赐百千强( ) 著我旧时裳( ) 安能辨我是雄雌(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四、深入探究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