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堂 教 案第 一 单元 第 1 课时 备课人: 王建清 教学时间 2015.3 课题或教学内容浪淘沙第 1 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从而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方法谈话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学法指导、学生活动)课堂调控(一)、自主学习1、交流资料 (1)介绍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中唐诗人。出仕后,其主张革新,被贬。后复用,至礼部尚书。 (2)补充介绍: 1、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2、牵牛、织女:即牵牛星、织女星。古代神话把这两颗星宿说成牛郎、织女,他们结成夫妻,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2、朗诵诗歌,初步感知诗意。 3、感知诗歌内容 这首诗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黄河的雄伟瑰丽。 (二)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从而深入诗的意境,体会思想感情。 1、请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2、本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三、小结作业布置:背诵浪淘沙板书设计浪淘沙课后反思课 堂 教 案第 一 单元 第 2 课时 备课人: 王建清 教学时间 2015.3 课题或教学内容泊秦淮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教学方法谈话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学法指导、学生活动)课堂调控 一、导入 在上课前请同学们先听老师朗读一首诗(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牧是什么朝代的诗人?(唐代)唐代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呀?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是谁呀?(李白、杜甫)后人把李白和杜甫一起合称为“大李杜”。 除了“大李杜”还有“小李杜”,你们知道“小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吗?(杜指的是杜牧)那李呢?指的是擅长写情诗的唐代诗人李商隐。为了有别于“大李杜”,后人把李商隐和杜牧一起合称为“小李杜”。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有谁知道这条河在哪呀?(江苏省)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 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如今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又听到此曲,他的心情应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牧的泊秦淮。(板书:泊秦淮) 二、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整体感悟。 三、学生示范朗读再全班齐读。 四、诵读作业布置:背诵泊秦淮板书设计泊秦淮课后反思课 堂 教 案第 一 单元 第 3 课时 备课人: 王建清 教学时间 2015.3 课题或教学内容送朱大入秦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读为主,再度中理解诗意。2读中想象诗的意境,抒发情感。3复朗读,熟记诗歌。教学重点读中想象诗的意境,抒发情感。教学难点读中想象诗的意境,抒发情感。教学方法谈话交流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学法指导、学生活动)课堂调控 1介绍孟浩然,春晓2揭题,朱大,作者的一位朋友。秦,指长安(今山西西安一带)。3自读诗歌,你读懂了什么?4解释诗意:好朋友就要远去,到那里探寻自己的政治前途。分手之际,我对他说,宝剑是价值干金的东西,它象征着一个人的雄心壮志。我把它解下来送给你,这剑寄托譬我的良好祝愿,愿你能从此大有作为。5指导朗读,提示:这是一首鼓励友人努力奋斗的赠别诗,语义诚恳真切,表达了诗人自己不愿虚度一生的抱负。6.小结作业布置:背诵送朱大入秦板书设计送朱大入秦课后反思课 堂 教 案第 一 单元 第 4 课时 备课人: 王建清 教学时间 2015.3 课题或教学内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一些常识。 2了解诗歌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及珍视朋友间的友谊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通过反复吟咏,当堂能够顺利背诵诗歌。教学难点通过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教学方法谈话交流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学法指导、学生活动)课堂调控一、导入:我们将要学习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二、简介作者:(王勃(650-675),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一生短暂坎坷。有王子安集传世。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 骆宾王。三、讲析诗歌:(一)教师范读,学生解决以下问题: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2诗歌中写的是什么事情?从哪里看出?(二)分析诗句:1经过同学们的预习和刚才老师的朗读,诗中的哪句诗给同学们的感觉最直接? 明确: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同学们是如何理解这句诗的?3首联点明了哪两个地方?4在学习了诗歌的首联和颔联的基础上,我们再回到诗歌的颈联,也就是千古名句,同学们,现在大家对这句诗又有怎样的理解呢?5尾联中诗人宽慰友人不要哭泣,那言下之意要怎样呢?四、小结,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五、作业:作业布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板书设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后反思课 堂 教 案第 二 单元 第 1 课时 备课人: 王建清 教学时间 2015.4 课题或教学内容山居秋暝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2、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体会诗人寄情山水的感情和追求高洁的人格志向。教学重点学习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教学方法谈话交流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学法指导、学生活动)课堂调控一、朗读古诗二、介绍相关文化常识 王维,字摩诘,世称王右丞,有王右丞集。有“天下文宗”,“诗佛”的美称。王维的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与孟浩然同为“山水田园”派诗人。三、分析本诗1、在这首诗中,作者描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景物?地点:山中。时间:秋天傍晚下过一场雨后。2、作者为什么要突出“新雨”呢?是为了突出秋雨之后山野间的明丽与清新,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3、作者在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明月,松林,清泉,山石,青竹,浣女,青莲,渔舟。4、苏轼曾经这样评价过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5、这些景色给你什么感觉?6、哪些是静景,哪些是动景?“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动景。7、诗的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怎么理解?任凭春天的百花凋谢,山中的美景还是让我留恋。四、翻译全诗作业布置:山居秋暝板书设计山居秋暝课后反思课 堂 教 案第 二 单元 第 2 课时 备课人: 王建清 教学时间 2015.4课题或教学内容山中留客第 1 课时教学目标熟读背诵本诗。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熟读背诵本诗。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方法谈话交流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学法指导、学生活动)课堂调控 1.张旭与李白、杜甫相比学生较为陌生,我们在学习诗歌前了解诗人重在了解他的写诗风格,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山中留客这首诗。2.引导抓住“弄”字展开教学,这个“弄”字,本意为卖弄,加以引申,就和后来宋代词人张失的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一样,具有巧妙的含义,使“山光物态”顿时活化起来,给人灵动的美感。山中景色的不断变化,只用这一个字就精确地表达出来了。3.读懂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读了这首诗,还能给人另一些启示。一件事物中,包含有多种因素。人们只看到雨天的雨,却没有想到晴天也同样有“雨”。推而广之,世界上许多事物都可以这样看。那末,这两句诗就给人以更深的启发,它的意义,已超出于山中景色之外了。4.背诵古诗作业布置:背诵山中留客板书设计山中留客课后反思课 堂 教 案第 二 单元 第 3 课时 备课人: 王建清 教学时间 2015.4 课题或教学内容采莲曲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裁”这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结合看图、读诗,了解诗文大意,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结合看图、读诗,了解诗文大意,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教学方法谈话交流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学法指导、学生活动)课堂调控一、“猜莲花”,感知古诗大意1 、猜谜引趣。“一个小姑娘,住在水池塘。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请打一植物名。 2、初读古诗,整体感知。二、“读莲花”,感悟古诗韵律1听录音感知。2、自由练读。3、指名读。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4、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裁。指名读全诗,教师正音。5、小组读。6、全班齐读。 三、“说莲花,再现古诗意境1指导第1、第2句。引导练读。这么美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声音要轻柔、甜美、速度稍慢)学生自由练读。 指名读。 男女生比赛读。2、指导朗读第3、第4句。指名反复读。引导学生读出欣喜的语气。邀请自己的小伙伴读诗。全班朗读。3、有感情地朗读整首古诗。四、 “咏莲花”,吸取古诗精粹作业布置:背诵采莲曲板书设计采莲曲课后反思课 堂 教 案第 二 单元 第 4 课时 备课人: 王建清 教学时间 2015.4 课题或教学内容江畔独步寻花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能进入诗人描绘的春色盎然的意境。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3、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悦的心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教学难点进入诗歌所描绘的蜂飞蝶舞的春天生机盎然的意境,体会诗歌中蕴涵的诗人之情感。教学方法谈话交流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学法指导、学生活动)课堂调控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圣”杜甫他一首描写美丽的春景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板书课题)二、初读,指导读正确、有节奏感。三、精读,入诗境,悟诗情。1、诗我们已经读了好几遍了,同学们,诗人来到江边,看到那些景物?板书:花蝶莺2、这些景物中你最喜欢什么?美吧,这情景让蝴蝶醉了,黄莺醉了,我们也醉了。下面同学们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表情、动作让老师感受到你们的陶醉吧!3、赛读。四、深化,体会诗情。1、读到这,老师心头不禁有个疑问:你们看,诗中写到花不仅多,而且美,这景色在春天随处可见,只要一出门就可以看到,为什么要“寻”呢?2、是不是该把诗题再读读,读出诗人心情的欢愉。3、让我们用自己的诵读读出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吧。五、作业:作业布置:背诵江畔独步寻花板书设计江畔独步寻花课后反思课 堂 教 案第 三 单元 第 1 课时 备课人: 王建清 教学时间 2015.5 课题或教学内容早梅第 1 课时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想象诗中描绘的优美意境。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教学难点想象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教学方法谈话交流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学法指导、学生活动)课堂调控一读熟诗句:1、是读准字音;2、是把诗句读通顺、读流利;3、是让学生体会怎样读才是在读诗,让诗文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诗的感觉,为下一步的诵读奠定基础。二读懂诗意。让学生自己对照诗后的注释,想一想每句诗的大概意思,再想想哪些词语的意思还不理解,然后小组学习,向同学和老师请教。三体会诗境。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在诵读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并把想象到的景象用语言描绘出来。四朗读抒情。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用自己的朗读把诗人的感情表达出来,在朗读中获得审美感受,在朗读中自然成诵的目的。五积累内化。认读文中的生字词,背诵古诗。作业布置:背诵早梅板书设计早梅课后反思课 堂 教 案第 三 单元 第 2 课时 备课人: 王建清 教学时间 2015.5 课题或教学内容江 村即事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2、能借助注释、相关资料等理解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的景象。教学重点学习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教学难点能借助注释、相关资料等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方法谈话交流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学法指导、学生活动)课堂调控一、导入:二、自读江村即事理解诗意自读全诗,整体感知。读江村即事有什么感觉?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自读诗,提出疑问。三、细读江村即事理解诗意1、江村即事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司空曙(),字文明,广平(今河北鸡泽东南)人。唐人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又是同为大历十才子的卢纶的表兄。早年曾赴京应试不第,安史乱起,避乱南方。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3、理解全首诗的意思。这首诗写江村眼前情事,但诗人并不铺写村景江色,而是通过江上钓鱼者的一个细小动作及心理活动,反映江村生活的一个侧面,写出真切而又恬美的意境。四、总结升华1、请同学们自愿理解诗意。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业布置:背诵江村即事板书设计江村即事课后反思课 堂 教 案第 三 单元 第 3 课时 备课人: 王建清 教学时间 2015.5 课题或教学内容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诗中蕴含的情理,做到学以致用。2、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3、领略古诗词的凝练姜、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教学难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教学方法谈话交流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学法指导、学生活动)课堂调控一、导语二、解题及作者简介1、解题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2、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三、整体感知1、结合课下注释自学。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诗中的意境,朗读全诗。2、赏析诗歌理解诗意、感受情境,体味诗境。3、诗中写了什么景?其特点是什么?4、怎样理解“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诗?四、本课小结五、布置作业作业布置:背诵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板书设计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课后反思课 堂 教 案第 三 单元 第 4课时 备课人: 王建清 教学时间 2015.5 课题或教学内容凉州词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古诗。2能借助注释,结合课文中的图画展开联想,理解诗句意思,感受世人豪放诙谐、视死如归的旷达和厌恶战争的情怀。3借此课的学习,对唐代边塞诗人及其作品作一些了解和积累。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以读解意,以画悟情。教学方法谈话交流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学法指导、学生活动)课堂调控(一)激趣导入以前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送别饯行的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代边塞诗人王翰写的凉州词(板书课题)(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正要开怀畅饮,忽然,铮铮的琵琶声从马上传来。醉就醉吧,醉卧在战场上有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三)再读感悟,以画悟情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情境。3请学生描述情境,引导学生把想象的情境说具体、说生动。4再说说从这些情境中,你获得的新感受。5互动交流,教师小结:(这是一首反战的诗,但它不正面描写战争,却通过战争前饮酒这件事来表达将士厌战的悲痛情绪。正如唐诗别裁集说此诗“故作豪饮之词,然怨戚已极”。)(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作业布置:背诵凉州词板书设计凉州词课后反思课 堂 教 案第 四 单元 第 1 课时 备课人: 王建清 教学时间 2015.6 课题或教学内容过华清宫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 借助拼音读通古诗,知道作者。2 能初步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3 能背诵古诗。教学重点能背诵古诗。教学难点能初步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教学方法谈话交流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学法指导、学生活动)课堂调控学习过华清宫1出示古诗,听录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简易通信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合作开发研究科研项目协议细节签署
- 初中数学模拟考试真题解析
- 食品加工安全规范培训材料
-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与优化策略
- (2025年标准)企业售后承包协议书
- 污水处理站环境影响评估方案
- 新能源构造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温州解约婚姻协议书
- 2025年起重机械安装维修人员考试试卷-起重机械安装工程进度控制
- 密态深度学习-记录
- 舞蹈家长会课件
- 医院医学院医疗机构培训《烧伤病人护理教学查房》课件
- 家政服务协议书范本
-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23 2
- NB-T 10435-2020 电动汽车快速更换电池箱锁止机构通.用技术要求
- 学历认证授权委托书样本
-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2013普及版汇编
- (高清版)JTGT 3360-01-2018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
- gcp机构办公室工作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