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优秀工作案例.doc_第1页
班主任优秀工作案例.doc_第2页
班主任优秀工作案例.doc_第3页
班主任优秀工作案例.doc_第4页
班主任优秀工作案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尊重、信任、沟通三部曲-“管不了”学生的蜕变案例:今年九月,我大学毕业来到逸夫中学任教,并担任班主任的工作。没想到初为人师,我便遇到了一个不小的挑战:升入初中的赵阳,是出了名的问题学生,在分班时就遇到了麻烦:据几位有“经验”的班主任调查了解,赵阳在小学阶段就是老师“管不了”的学生,分班时理所当然地成了大家都不敢接手的烫手山芋。学校领导经过研究,决定将其分到第一次当班主任的我的班中。说实话,面对这件棘手的事,刚开始我有些委屈、犹豫。可转念一想“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也就毅然接受了这次考验。为了摸清“管不了”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转化策略,我利用周末走访了赵阳的小学老师。据她反映,这个学生从来就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在课堂上爱做小动作,有时还影响别人,学习成绩差得没法提,而且不服从老师管理,甚至与老师顶撞,故意让老师威严扫地。之后,我找到赵阳了解情况。从谈话中听出他似乎对小学老师也耿耿于怀。他说,小时候管不住自己,父母又忙,晚上很晚才回家,更别说辅导功课了。没人管,玩时间长了,连晚饭也不吃就睡觉,根本完不成家庭作业。第二天检查时,老师就让没完成作业的学生到教室外去补,结果新内容也没听成。就这样,不但原来的作业做不好,也没机会学新知识,学习越来越差。学习差,上课听不懂,无聊,就做小动作,有时影响别人,经常受批评,被罚站。有时想和老师说一说自己的真实想法,但看到从不正视他的老师后,到嘴的话又缩了回去。懒惰散漫,放任自流,真的就成了“管不了”的学生。既然能坦诚相告“管不了”的原因,就是诚实的表现。我欣喜地发现了这一闪光点,并决心珍惜善用赵阳对我的信任。对策:通过细心观察,我发现赵阳不仅诚实,还爱劳动,做事认真、细致。于是我就大胆果断地任命他为班里的环保小组长,并让其自由“组阁”,具体任务是配合“一天三打扫”,监督管理班上的保洁工作。受到“重用”的赵阳不负众望,能始终如一地干好老师分配的任务,并且常来向我汇报工作。同时,管不住自己的毛病也在逐渐改正。由于赵阳基础薄弱,明显跟不上学习进度,上课有时听不懂,偶尔还做小动作。虽然他自己也知道不对,事后经常后悔,但己经形成习惯,一时难以改掉。经过与他多次谈话,并征求任课教师意见,我果断决定降低其学习要求。只要求他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尽量独立完成作业即可,其它加深、拓宽的练习暂时可以不做,但必须坚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并经常指导学习方法与策略。当然,“万事开头难”,但逐渐地,赵阳从预习、复习中尝到了甜头,积极性、主动性大有提高。他不仅能认真独立地完成家庭作业,还能主动回答问题,课堂反映与效率明显提高。有了兴趣,赵阳做小动作的现象逐渐减少,管不住自己的毛病也大有改观。 如今,赵阳仿佛换了个人似的,守纪律,肯学习,虽然成绩不很突出,但对学习充满信心。点评:尊重是教育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人都有追求完美、受人尊重和得到信任的需要。人被惩罚时,总会有一种自尊受损的心理压力,会出现摆脱惩罚,对抗惩罚的行为。小学阶段的赵阳,仅仅因为完不成家庭作业,就被无情的推到室外,且形成恶性循环,以至成了有名的“管不了”,实际是自尊心受到极端伤害的缘故。被推到室外的是赵阳,推卸责任的却是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作为老师,更不能轻易放弃,让一颗单纯脆弱的心灵搁浅。从尊重学生人格入手,从点滴小事入手,发现优长,创造适宜发展平台,使学生体会到来自老师的爱,体会到取得成功的幸福。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人格的独立性,就是要确实承认学生走向成人、走向完善的发展总趋势,而不能有意无意地贬低或抹煞学生的现有能力和将来的能力。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发展的阶段性,不能以牺牲学生的成长乐趣来满足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奢望。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可教育性,要以发展的心态,看待学生的失误,允许他们犯错误,但更要帮助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其关键是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从表面看赵阳上课违纪,如果仅仅是一味批评、指正,也许会一时有效,但更多的情况是“口服心不服”。久而久之,师生都会失去耐心和信心,无法起到真正的成效。赵阳在小学阶段的遭遇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庆幸看透了“爱做小动作”背后的深层问题,从尊重关心着眼,从帮助寻找学习方法入手,激发阿成学习的兴趣,促使赵阳在课堂上逐步从“无事干”向“有事干”转移。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事干的赵阳,不仅学习成绩渐渐有了提高,还无意中改变了爱做小动作的毛病。润物无声,一举两得。由此看来,当学生被尊重的需要遇到教师的真诚、关怀和理解时,就会撞击出成功的火花,成功的欲望就会被燃烧起来。反之,就会变得缺乏理性,固执、叛逆,与我们的希望背道而驰。信任是发展的动力。中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最快的阶段,学生发展的可塑性,决定了其行为的不确定性;学生个性的丰富性,决定了学生表现的多样性。面对诚实而又爱劳动的赵阳,我仅仅给了他一个“支点”环保小组长,却使他感到莫大荣幸,因为这是来自于老师的信任!这促使赵阳下决心干好这件事,何况他也有干好这件事能力。面对干净整洁的教室,面对来自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钦佩,赵阳心中一定充满了成就感。就这样,不断给予良好刺激,不断引导他找到成功,他就会向着人们所期望的目标攀登。恨铁不成钢、简单粗暴的解决方式只能与初衷背道而驰。因此,面对有个体差异的学生,要因才施教,促进其实现有差异的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良性循环尤为重要。实际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力倾向和智力倾向的组合。由于天赋和后天的教育环境不同,其所表现出的智力才能是不相同的,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也许某个方面的“差生”恰恰就是另一个方面的“优生”。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不求个个升学,但求个个成功,但求个个成材。”教师职业的价值就在于能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智力才能的不同特征及其发展潜质,让学生在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发现自己,肯定自己,找到发展的方向。只有让信任的“阳光”普照学生心灵,给学生的发展注入永不枯竭、绿色环保的“太阳能”,才能为学生成功、成材提供永恒的动力。沟通是成功的润滑剂。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心灵的大门不容易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小学阶段的赵阳,得到的多是训斥、罚站,师生之间的不平等使得自己连申辩的愿望都不能实现,常常到嘴的话都又咽了回去,何谈沟通!良好的沟通要求教师首先抛弃师道尊严的传统意识,弯下腰去做学生的朋友。要对学生的言行仔细观察,冷静思考,寻找沟通的话题,创设沟通的平台,让学生敞开心扉,让教师在沟通中寻找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石。假如教师多一点倾听,少一点训斥;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惩罚,类似赵阳这样的学生也不会成为“典型”。教育重在师生间相互信赖,信赖取决于民主平等的沟通。事实上,当学生随意在教师面前展现喜怒哀乐的时候,当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