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三总复习05一、选择题1、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材料表明明末清初的三位思想家A. 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C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2、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论断的理解正确的是 含有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反映了近代民主法治精神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 直陈“天下为主,君为客”A. B C D3、顾炎武的日知录写道:“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下面思想与此相吻合的是A.“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B.“天下唯器而已矣, 无其器则无其道”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D“人人皆可以为圣”4、与中国明末清初产生的早期反封建色彩的民主启蒙思想相比,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突出特征包括 代表早期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 从法律角度论证社会变革的合理性 反对君主专制 强调“公民意识”A B C D5、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A.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B.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C.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坚决 D.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6、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子三位大思想家的共同或相似之处有 都参加过抗清斗争都反对君主专制 都重视工商业的发展 都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中的积极成分A B C D7、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 B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权利C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 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8、黄宗羲说:“有明(明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指朱元璋)罢丞相始也。”据此可知,黄宗羲主张A反对纲常名教B实行君主立宪制 C加强中央集权D限制君主权力 9、明清时期产生了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进步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反映了一定的时代要求,这个“时代”是指()资本主义萌芽时代封建制度衰落时代资本主义形成发展时代封建制度高度发展时代A B C D 10、明清思想家不同于前代思想家,下列反映了其突出的时代特征的是()A黄宗羲提倡“法治” B王夫之的唯物思想C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11、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知封建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围绕这段话进行了如下讨论,你不能同意的观点是()A它是在批评封建社会从上而下对农民的压迫 B它认为“郡县”要比“封建”进步C它肯定了“郡县”的优点,但又指出它仍是君权的工具D这段话其实反映了顾炎武对新政治体制的渴望和探索 12、黄宗羲说:“天地之生万物,仁也。帝王之养万民,仁也。宇宙一团生气,聚于一人,故天下归之,此是常理。自三代以后,往往有以不仁得天下者,乃是气化运行,当其过不及处,如日食地震,而不仁者应之,久而天运复常,不仁者自遭陨灭。”黄宗羲的主要观点是()A仁与不仁,是决定社会治乱的根本 B“天人感应”C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D“天行有常” 13、明代德清禅师曰:“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这表明德清禅师()A提倡儒、道、佛三教合一 B认为儒、道、佛三教相互矛盾C主张以佛教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D强调做学问要学习诸子百家典籍 14、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文中说过:“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材料中的“其书”最可能是下列哪本著作?( )A. 李贽藏书B.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C.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D. 王夫之读通鉴论 15、明末清初的思想批判包含 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 提出“工商皆本”认识到君主专制制度是诸多弊病的根源 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A B C D 16、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季,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这本书是: A日知录 B明夷待访录 C变法通议 D天下郡国利病书 17、明清时期,思想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指 ( )A理学发展为心学 B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出现 C西学东渐 D拜金逐利思想盛行 18、下列对这两位思想家的共同之处分析正确的是A. 都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B. 都是工业革命之后在思想意识领域的反映C. 都主张通过改革推翻君主制 D. 都促成本国不久爆发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 19、黄仁宇在 万历十五年 中专论李货说:“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 . “社会环境”:儒学家提倡“三教合归儒” B . “个人理智”:强调“三纲五常”以巩固君权C . “廉洁和诚信”:挑战正统的思想和主张 D . “形成丛林, :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主流 20、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21、“道统”即为儒者之“道”的传授谱系,明末清初的安徽桐城派就以“道统自任”。梁启超说:“桐城派以孔、孟、韩、欧、程、朱以来之道统自任,而与当时所谓汉学(专于研究经史、训诂考据之学)者互相轻。”可见桐城派在文学创作上 A提倡经世致用 B主张“知行合一” C颠覆了理学传统 D宣扬人伦即天理 22、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两者的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A“理” 与“气”的地位 B是否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C唯物与唯心 D是否能辩证地看问题 23、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B否定了君主制度 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 24、梁启超说:“他的政治理想,从近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平平无奇,但三百年前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他评价的是()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C李贽的焚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25、(原创)王阳明是一个了不起的历史文化名人,“立德、立言、立功,皆居绝顶”,此即所谓“真三不朽”。其中的“立言”是指王阳明提出()A“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B“心即理也”和“致良知”C“格物致知”和“致良知” D“存天理”和“格物致知” 26、顾炎武认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下列对顾炎武这一言论的理解正确的是A反对君主制度 B倡行“郡国并存”制度 C主张削弱君权 D具有近代“民权”意识27、清代的主流学术研究崇尚朴实无华的治学风格,少有理论的阐述及发挥。开朴实学风先河的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28、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古之哲王所以正百辟者,既已制官刑儆于有位矣,而又为之立闾师(地方小官),设乡校(乡里聚会议政场所),存清议于州里,以佐刑罚之穷。”这表明顾炎武重视A道德教化 B. 民众治理 C.社会舆论 D乡村自治29、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认为:“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掌握国家命脉)也”。这体现了当时A重农抑商的要求 B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C工商食官的要求 D抑制土地兼并的要求30、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明遗民陈忱托名雁宕山樵作了一部后水浒传。他说:宋江死了以后,余下的同志,尚为宋御金,后无功,李俊率众浮海到暹罗做了国王。”陈忱此举反映了A水浒传故事的完整 B清初知识分子的抗清思想C宋朝真实的历史 D清初知识分子的高尚民族气节31、雍正所作朱批上谕,责备臣下,并不用法律上的说话,总说“你的天良何在?你自己问心可以无愧的么?”这说明雍正帝要求臣下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A“存天理,灭人欲”B“知行合一” C“格物致知” D“致良知”32、王阳明曾说:“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他的话表明当时A儒道佛存在融合的趋势 B佛、道两家的地位日渐低下C儒家对佛道采取严厉批评的态度 D大道为公是儒道佛共同的追求33、明末清初学者唐甄潜书中说:“二千年来皇帝皆盗贼。”唐甄这种政治思想与下列哪位思想家相似( )A洪秀全 B黄宗羲 C曾国藩 D魏源34、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强调的观点是A民主制比君主制进步B治理国家应当尊重民意 C建立法治社会 D实行君主立宪制35、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6、明清时期的史书中大量记载了保持节操的“烈女”形象,主要是因为 A.理学成为官方哲学B.宫廷王族沉溺声色之乐 C.古代女性精神高洁D.史书记载关注百姓命运37、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梁启超说:他的政治理想,从近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平平无奇,但三百年前-卢骚民约论(即卢梭社会契约论)出世前之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高贵产品。他评价的是()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B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C李贽的焚书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38、民本的极限黄宗羲政治思想新论文中认为,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补天”的“抱道君子”,而非传统政治体系的所谓“掘墓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黄宗羲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黄宗羲的政治哲学仍然是服务于传统王权的儒家政治哲学 黄宗羲并不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黄宗羲的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作用有限A B C D39、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A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B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C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 D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40、明朝思想家王艮(14 83 - 1514)曾提出“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的观点,从儒学世俗化的角度看,下列思想家中与之传承关系最密切的是( ) A程颢和程颐 B陆九渊和王守仁 C黄宗羲和王夫之 D王守仁和李贽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C 3、A 4、B 5、A 6、A 7、B 8、D 9、C 10、D 11、A 12、A 13、A 14、B 15、D 16、B 17、B 18、A 19、C 20、A【解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明末清初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可以作出判断。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诉求是其产生时代背景。B项不能体现“异质”,C说法不正确,D扩大明末清初思想的影响。 21、A【解析】梁启超认为桐城派与汉学是相互排斥的,也就是说桐城派主张学以致用,而不是专门训诂考据,选择A项。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的的观点。C、D两项项则不是文学创作领域的。 22、C【解析】 程朱理学把世界万物的本源概括为抽象的“理”,是客观唯心主义,而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这是唯物主义,这是两者的本质别,C项正确;A项是属于程朱理学;题干两者都不能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B项排除;D项不是两者的本质区别。 23、D【解析】 材料大意是说,封建统治者治理国家应当尊重“群心”(民意),百姓认为“之所是”君主和大臣都不能“矫之以为非”, 百姓认为“之所非” 君主和大臣都不能“矫之以为是”,故D项符合材料本意。 24、解析:本题解答的捷径是“时间”,梁启超时代之前的三百年,即明末清初。注意李贽是明朝中后期。答案:D 25、解析:“心即理也”是陆九渊的主张,排除B项;“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的主张,排除C、D两项。故只有A项符合题意。答案:A 26、C 27、C 【解析】考点:清代考据学思想。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有理论有实践),他还能认识“亡国”和“亡天下”的区别;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28、C 29、B 30、B 31、【解析】D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从材料中“天良”“良心”可知雍正帝用良知作为衡量臣下的重要标准。故选D。32、A【解析】考点:宋明理学。明代儒道佛三教合一趋势更加明显。本题的切入点是王阳明对这一趋势的评价,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33、B 34、B解析:分析材料大意是说,封建统治者治理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名师测控七下数学试卷
- 2025年高端氟产品类药物项目建议书
- 2025年湖南郴州临武县第二幼儿园选调22名教师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安陆市本级事业单位人才引进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网络安全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试题及答案
- 医学检验业务学习
- 2025年垂准仪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杭州余杭区公开招聘公办幼儿园劳动合同制职工1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浙江湖州雷博医院管理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出纳会计知识培训课件
- 2023《广东省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疑难问题解析》
- 2025年咖啡粉末香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消化道出血介入术后护理
- 第四章 第3节 平面镜成像2024-2025学年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物理新说课稿(人教版2024)
- 2024年江苏省中职职教高考文化统考农业(养殖)专业综合理论试卷及参考答案
- 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图表完整版解读
- 合伙购买无人机设备协议书
- TSG+81-2022+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规程
- 《DB51-T 2616-2019 机关会议服务规范》
- 新课标考纲词汇1600词背诵版
- 医疗数据共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