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浏阳一中2014年上期高一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卷文科历史制卷:罗润华 审题:彭晓莉 时量: 90分钟 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首诗反映古代中国经济的生产方式是( )A.简单协作 B.小农经济 C.庄园经济 D.商品经济2. 张鸣在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写道:“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宗法制被打破,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非宗法、非宗教、绝对实利主义的文化成长起来,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实际上就是实利主义的角逐。”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 A周朝王室的衰落B礼乐制度的崩溃 C铁犁牛耕的出现D宗法关系的疏远3电视剧贞观长歌中有很多剧情发生在都城长安的“市”上,下列“市”的场景布置不符合史实的是(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里有专职官员管理C“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D“市”门在白天定时开闭4中国古代,都城的定位成为城市兴衰的重要因素,它使政治、经济、文化融为一体,此外,中国古代城市农村之间分工的基本结构,也与“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相一致。这主要说明中国古代城市 A以商业职能为主 B以政治职能为主 C市民价值观念的变化 D商业限制被打破5齐民要术序中载:“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缺)而不录。”材料表明,书中观点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态度是A反对 B赞同 C听其自然 D主张适当改变6从西周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期商鞅的“废井田,开阡陌”,这直接反映了: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7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相当发展,其根本原因是A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封建制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C农民的地位比奴隶有所提高 D诸侯国争霸需要发展生产8旧唐书玄宗纪载:“禁九品以下清资官(科举人仕的官员)置客舍邸店车坊。”德宗时,“禁百官置邸贩鬻”,并诏令王公卿士、诸节度观察使于扬州置回易邸(交易买卖的邸店),罢之。这表明 A商品经济的发展已腐蚀唐政府的统治基础 B唐政府与官僚、贵族之间的矛盾严重激化 C唐政府防止贵族、官僚利用特权与民争利 D唐政府通过强化经济手段以加强中央集权9朝奉本是一种古老的官职。秦代有朝请,汉代有奉朝请,意思是“逢朝会请”,即每逢上朝便应召议事,并不实指某个官位。明清两代,徽商蓬勃崛起,“徽州朝奉”成了徽记富商和当铺掌柜的专称。“徽州朝奉”这种现象本质上说明了 A徽商唯利是图的本性 B明清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C走官商结合之路 D徽商虚伪的反映10宋敏求长安志说:“(长安城)棋布栉比,街衢绳直,自古帝京未之有也。”也有人感慨长安城是“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这一现象反映出唐都长安 A城市布局整齐 B城市规模过大 C城市功能单一 D经济政策抑商11宋初在都城东京实行坊市分离、四周设围的坊里制。但随着商品经济及贸易之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多,坊墙因阻碍商品交换而被拆除,但宋廷要求在三更以前结束买卖。到徽宗时,夜市迅猛发展起来,甚至在繁华商业区政府完全取消了时间限制,出现了“如去闹处,通晓不绝”的现象。这表明 A经济发展影响到国家的经济政策 B统治者定都必须考虑到经济因素 C封建制度严重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 D都城是统治者坚强的“政治堡垒”12有学着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D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13从“重农抑商”到“海禁”政策,表明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时期 A一直处于闭关锁国状态 B以自然经济为经济基础C无法出现商业繁荣景象 D扼杀了资本主义萌芽14.北魏李安世就均田问题上疏“臣闻量地画野,经国大式;邑地相参,致治之本。井税之兴,其来日久;田莱之数,制之以限。盖欲使土不旷功,民罔游力。雄擅之家,不独膏腴之美;单陋之夫,亦有顷亩之分。”这表明他主张( )A.抑制土地兼并以缓和阶级矛盾 B.在维护私有制前提下限制土地兼并C.增加土地租税以保证财政收入 D.恢复井田制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15梁启超在1903年指出:“所谓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则商国主义也。商业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故欲伸国力于世界,必以争海权为第一义。”在梁启超看来A帝国主义的目的就是开拓市场 B能否争夺和维护海权关乎国运兴衰 C帝国主义是发展商业势力的前提 D海权的强弱决定了商业势力的大小16嘉靖八年(1529年),工部尚书刘麟等应诏陈言:“各府、州、县工匠,近多冒替影射,随解随逃,徒以累民,而公家不得实用。”为此,建议“纳价以助大工(工程),每匠一名,照旧例每季纳银一两八钱。”该建议的实行A标志着官营手工业的解体 B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冲击作用 C导致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表明人身依附关系的废除1717世纪英国商船上的水手都带着武器,此前典型的欧洲商船也都建造有可以架设火炮的平台,而荷兰人第一个建造出了一种仅能运送货物而不可装置火炮的商船,荷兰船几乎不装备武器。这样做 A使荷兰最终无法组建大型的商业公司 B是因为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打击了荷兰的海上优势 C有利于赢得与英国的海上运输竞争,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D是因为荷兰国际关系处理得好,无海盗威胁,同时也降低了造船的成本18. 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导致十三行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 B三角贸易的形成 C新航路的开辟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早在公元1000年左右,北欧诺曼人就曾远达冰岛、格陵兰和北美洲东岸。但是诺曼人的发现并没有引起全球地理大发现,这是因为:A当时的欧洲商品经济不发达 B诺曼人到达的地方比较偏远C诺曼人没有开辟通往中国与印度的新航线D诺曼人没有带回资产阶级所需要的黄金与原料20英国自诩为“日不落帝国”,标志着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是:A1588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B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 C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 D参加反法联军打败拿破仑21导致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A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圈地运动的扩大C大量生产技术知识的积累 D.市场的不断扩大22被誉为“第一台真正的国际性发明”是指A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B瓦特改良蒸汽机C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D富尔顿用蒸汽机驱动轮船23“两个世纪前,1000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一个世纪以前,500个人当中没有一个穿袜子,现在1000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引自1831年机械的成绩),这段通俗的话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B工业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C工业革命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民众的购买力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4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的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上不可能出现的展览品是:A飞梭 B火车模型 C汽车模型 D蒸汽机25“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是人类工业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它们都A. 始于纺织业 B. 与通讯工具的革新相关 C.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 以电力作为能源26贝尔试图说服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投资他发明的“新奇玩意儿”,却被后者当作痴人说梦而婉拒。这个“新奇玩意儿”最有可能是A.电灯 B.电话 C.汽车 D.电影放映机27.鸦片战争后,中国茶和丝出口数量猛增,这一现象说明的实质是A茶和丝生产日益商品化 B生产茶、丝者获利甚丰C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28. 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企业大多数是官办企业,这些官办企业与传统的官营手工业最大的不同是A生产方式 B.管理方式 C.劳动方式 D.分配方式 2919世纪,我国有一类企业“设总办、督办、会办、帮办、提调等主持运营,多由现任官员兼任,其薪俸亦以官阶而定,实际上是一个政府衙门。”这类企业最有可能是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洋务企业 C在华外商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30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打算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在这一点上,中国的领导者这时已准备超越纯军事范畴,广泛地将铁路、轮船航线、机械工厂和应用科学包括在内。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这一“自治”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其荒谬是因为 A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 B儒家的至尊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C西方文明与儒家文明处于根本对立,双方无法兼容 D中国的西方化不彻底,无法真正推动中国进步31一篇发表于1941年题为三十年来的中国农村的文章,包括五个主要部分:(一)农产商品化的加速,(二)纯封建制渐归消灭,(三)高利贷制变本加厉,(四)地权集中、农民离散,(五)劳力锐减、熟荒骤增。可以看出该文的主线是 A生产关系的变革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D金融资本的发展32右图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从事对华贸易的机构洋行在各通商口岸设立的情况。该图反映清政府企图加强对外贸的控制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呈快速增长态势帝国主义阶段列强经济扩张性加剧清政府的财政危机得到缓解 A B C D33茅盾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想念的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对这段描写理解不正确的是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C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D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34“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他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A官僚资本 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 D地主阶级35中国最早的民办机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由于资本微薄,又始终没有自己的船坞,在价格上也难以与外商匹敌,故无力竞争,步履艰难。甲午战争后,在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竞争下,发昌厂迅速衰落。这一史实说明A近代民族工业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B近代民族工业经营不善,致使亏本C民族资产阶级非常软弱D近代民族工业先天不足,产生后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排挤、压迫36.下表是某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根据该表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 ) 时期注册公司数资本总额平均每年设立公司数每个公司平均资本1903-1908年127家5122万元 21家 40.5万元1913-1915年124家2442万元 41家 19.6万元A.中小企业数量呈增多趋势 B.民族资本主义整体上呈现萎缩趋势C.中国民族工业多集中于轻工业 D.民族资本呈现增多趋势37.“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上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是由于: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38.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一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今后5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右,预计全国可压缩出5亿元。其直接目的是 A减轻市场供应压力 B制止单位铺张浪费C节约经费发展生产 D促进经济较快发展391958年某领导到江苏视察中稻丰产实验田,他问党委书记:亩产可以打多少?回答说:可以打1万斤。领导说:“1万斤,还能再多吗?你们这里条件好,再搞一搞深翻,还能多打些。”产生这一认识的原因是A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生产积极性高B当时国家领导人对农业的特别重视,提出“以粮为纲”C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有了正确的认识D人们迫切发展生产力而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40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 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 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3小题共40分,其中41题15分,42题12分,43题13分)4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在不断变化,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紝,多治麻丝葛绪捆布幓,此其分事也。(墨子)材料二明朝末期,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材料三瓦特在改进蒸汽机后,于1775年与别人合伙开办工厂,进行蒸汽机的商业生产。当时,瓦特要亲自为买主安装蒸汽机,在机器出现故障时,他还要背着工具箱四处维修。材料四美国企业家洛克菲勒从开办一家小炼油厂起家,通过侵吞、合并其他厂家而成为“石油大王”。1878年,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美国炼油工业资产净值的90%以上。后来,在大家的一致反对声中,1911年,洛克菲勒被迫将美孚石油公司分成38家“独立”公司,但他在每一个公司中都占有25%的股份。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有何特点?(6分)(2)据材料二,你可以判定明朝末期,传统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新的生产方式有何特征?(4分)(3)从材料三说说瓦特开办的工厂有何特点?(2分)(4)美孚石油公司与瓦特开办的工厂相比,有何明显的新特点?两者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时代背景?(3分)4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化学工业的卡特尔化是按照以下途径进行的:管理的集中,以保证少数上层领导人大权独揽来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以杜绝外国竞争的保护关税来保证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以较少数企业、但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1904年,六个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了两大卡特尔。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1)材料一中的“卡特尔”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组织形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工业部门。(4分)材料二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1870至191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工业生产增长了46倍,同期英国增长13倍,法国增长19倍。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6%,英国为14%;这一年,德国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而英国为15%。王珏世界经济通史(中卷)等(2)依据材料二,归纳1870至1913年德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5分)材料三 1899年,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在演讲中说:“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对我们来说,没有强大陆军,没有强大海军,而要获得幸福,那是万万办不到的。”王春来等1619世纪世界史文献选编(3)材料三中皮洛夫表达了什么意向?为实现这种意向德国做了哪些准备?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3分)43(13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为了显示国力,英国政府耗用4000多吨铁和400吨玻璃,建造了一座长逾1800英尺、高逾100英尺的“水晶宫”。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等产品。在19世纪,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庞。摘编自霍勒斯格里利水晶宫及其经验材料二 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上,中国的展品包括瓷器、屏风、象牙雕刻、珐琅彩铜器、大理石群像等,“荣记湖丝”获得“制造业和手工业”奖牌。1876年费城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丝、茶、瓷器、绸缎、铜器、雕花器和景泰蓝等。1889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正中可见“大清国”三字,门口对联有“中国有圣人”、“此乡多宝玉”字样。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中国村内的中国戏院,带有明显西方风格。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的中国馆是满族王公住宅的复制品,摆有中华圣母像。“中华圣母”着慈禧太后服饰,保留圣母玛利亚的面貌,圣母左手抱着中国服饰的耶稣。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西湖48景相册等获金奖,另有中国绘画作品42件,包括唐朝吴道子、宋朝马远、明朝唐伯虎等人的作品。摘编自马敏等编博览会与近代中国等材料三 世界博览会主题概览时间主题时间主题1933年一个世纪的进步1982年能源:世界的原动力1935年通过竞争获得和平1984年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1937年现代世界的艺术和技术1985年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1939年明日新世界1990年人类与自然1958年科学、文明和人性1998年海洋:未来的财富1962年太空时代的人类2000年人类-自然-科技-发展1964年通过理解走向和平2005年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1970年人类的进步与和谐2010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1974年无污染的进步2015年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万国工业博览会”举办的背景及其意义。(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博会上中西展品的特点,并分析中国展品特点形成的原因。(4分)(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和20世纪世博会所体现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4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2345678910BCCBACBCBC11121314151617181920ADBBBBCCAB21222324252627282930DBBCCBCABA31323334353637383940ABDADACADA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3小题共40分,其中41题15分,42题12分,43题13分)41(15分)(1)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2分) 春秋时期。(2分)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个体农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自考专业(公共关系)真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4安全员考试综合提升测试卷【轻巧夺冠】附答案详解
- 2024年自考专业(工商企业管理)考前冲刺练习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中小学校合同管理制度
- 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合同
- 2025年自考专业(公共关系)考前冲刺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附答案详解(基础题)
- 发生误吸时的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 2025年铁路助理值班员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精麻药品培训试卷(附答案)
- 工厂品质协议书范本
- 邮政社招笔试试题及答案
- 出科考核规范
- 肩周炎的影像诊断
- 无伞空投技术研究进展及国外准备阶段分析
- 销售团队激励方案
- 日结工资合同(2025年版)
- 2025年配电专业运检题库
- 新增年产3.5万吨油液产品(润滑油、特种油、金属加工液、防冻液)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2025会计合同范本
- 《妊娠高血压的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