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doc_第1页
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doc_第2页
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doc_第3页
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doc_第4页
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段考高三语文试卷(满分150分 时限12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恫吓/吓唬 负荷/荷枪实弹 伺候/伺机而动 干劲/劲旅强敌B停泊/湖泊 机杼/毁家纾难 悖谬/未雨绸缪 朔风/追本溯源C纰漏/蚍蜉 露骨/出头露面 对峙/恃才傲物 蜿蜒/剜肉补疮D积淀/靛蓝 掣肘/擘肌分理 行头/当行出色 箴言/三缄其口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虽然因囊中羞涩而食不裹腹的小吴此时正痛心疾首地盘桓在湘江边,但狡黠的贾交警依然固我,坚持要给险些肇事的他以处罚,说是这样做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B探月卫星一小步,人类文明一大步。中国的“嫦娥工程”是一场永无止境、勇攀高峰的接力赛,凝聚着民族不屈不挠的努力,正书写着人类太空探索史上的斩新篇章。C此次世锦赛,陈一冰吊环比赛中的动作之飘逸,到位之精确,达到了体操迷们企盼的最高境界,即使你过分挑剔,即使他人极尽媲美之能事,也找不到他动作的瑕疵。D渴慕宣泄,欣羡纹身,竟成了不少踊跃参加野外生存训练的营员门的常态心理,这让前来察访的李书记始料未及,他决计精兵减政并整饬这里的人浮于事的工作作风。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9月19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会见来访的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时表示,希望美方谨言慎行,不要介入钓鱼岛主权争议,不要做任何可能激化矛盾和令时局更加复杂的事情。 B.殿内有若干碑碣,奇妙的是那一块梦碑,说唐朝褚遂良于同州梦见一女子自称司马迁之侍妾,司马迁遇难后忧伤而死,褚遂作此墓志铭。是实录还是虚幻,不一而足。 C.杭州大进巷有五眼古井,素有“钱塘第一井”之称,老杭州几乎无人不晓。在杭州人口口相传的故事里,著名的张小泉剪刀、朱养心膏药都使得几口井而相得益彰。 D.有限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使他常常饱汉不知饿汉饥,无法准确把握作品中人物的心理,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当前,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会遇到不少需要解决的风险和难题。B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C偷菜游戏正在催生和鼓励一种“集体无聊化”的社会情绪,它小则影响个人生活作息和工作效率,大则让社会群体为虚拟游戏所操控,长时间陷入自我麻醉的情境。D今年以来,全国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虽然已经得到初步的遏制,但是,部分大中城市住房价格仍然过高,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工作依然繁重。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狂妄自大的民族不喜欢聆听, , ;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欢聆听, , 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听, , 。因此,只有喜欢聆听的民族,才是富有智慧的民族。 他们只会坐井观天 浅陋和愚昧妨碍了他们进取 他们只会浅尝辄止 贪婪和傲慢遮挡了他们的视线 他们只会穷兵黩武 浮躁和短视制约了他们 A、 B、 C、 D、6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真理是灿烂的,只要给它一个罅隙,就会照亮整个田野。 7、读下面这个故事,根据故事内容,在横线处为蝴蝶补写一句话,使故事意义完整。(不超过50个字)(5分)纸鸢(一种风筝)高之又高地升腾在天空之中,他向下瞧瞧,看见了一只蝴蝶。“你相信吗?”他叫唤道,“我的眼睛险些儿找不着你了!你看到我在天空里飞行,而且飞在你的上面,嫉妒的痛苦一定把你折磨得要命!”蝴蝶说:“什么?嫉妒,怎么会呢?亲爱的朋友, 。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如果说,五四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兴反传统力量,在与保守主义者的交锋中以大获全胜告终的话,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新兴的思潮则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亲和态度。20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消逝最快的一个世纪。以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为先声,作为中华文明表征的儒教文明,在整整一个世纪内受到了持久的打击。1966年展开的“破四旧”活动,将这种打击发挥到了极致。及至上世纪80年代,中国与西方的巨大现实反差,刺激了当时的知识分子群体,“西学东渐”渐成风流。在此一时期的知识分子眼中,中国之所以落后,很大程度上肇因于顽固的“传统”。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仍旧继续了其受批判的命运。变化发生在90年代初。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淡出,学术突显”,“国学热”适时产生。文化部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刘军宁,是较早提出“儒家传统未必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障碍”的主张的人。在对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他所称的“儒教自由主义社会”进行考察之后,刘军宁得出儒教可以和自由主义成功对话的结论。在他看来,破坏传统未必意味着现代化的必然实现,相反却可能导致价值体系的解体和文化认同的失落,从而损害到现代化秩序建构过程本身。进入21世纪之后,主动向传统思想伸出橄榄枝者更是络绎不绝。时常参与政策制定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杜钢建,最近提出了“儒家宪政主义”“仁义礼智信的宪政主义”的概念。而著名学者甘阳,最近也提倡文化“复古”,他认为,成功的改革必然顾及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国家环保局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政策室主任杨鹏,在“老子与自由主义及执政学”的研究上颇有建树,老子的理念在其参与制定环保政策时也时常发挥作用。但当与记者谈到儒学时,杨鹏却表现出一种排斥的态度,对他的朋友“新儒家”陈明和蒋庆倡导的“政治儒学”观点,他也表现出不以为然。从对传统进行重新审视的角度出发,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给中国的未来开出了不同“药方”。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康晓光提出“文化民族主义”理论,希望能够发动一场遍及全球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目标是,把儒学重塑为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遍及全球的现代宗教。刘军宁则对“五四”进行再思考,并认为当时的人们对传统存在错误认知。“他们认为可以离开传统,把传统变成一块白板,然后重新写东西。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他主张,中国传统虽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但无法独立开发出一套适应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来,因此与外来文化的接轨与融合是必要的。他认为,“传统作为一种文化因素,其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会不断获得新的内容。”对中国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仍在,并且其观点的多样繁复甚至并不比近一个世纪前少,所不同的是,中国思想界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一种激烈的反传统情绪中走了出来。8下列不属于对“新兴思潮对传统文化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亲和态度”进行阐述的一项是A儒教可以和自由主义成功对话,破坏传统可能最终损害到现代化秩序建构过程本身。B提倡文化“复古”,认为成功的改革必然要顾及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C对中国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仍大有人在,其观点的多样化、繁复性甚至并不比近一个世纪前少。D儒家传统未必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障碍,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不断获得新的内容。9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五四”运动到改革开放初期,传统文化受到打击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反传统”的认知与需要。B现在人们对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依然很多,可以用“百家争鸣”这个词语来形容。C文中谈到的人们给中国的未来开出的不同药方中,不同程度地体现了重塑儒学的思想和主张。D传统的儒家思想现在已经超出哲学范畴,进入政治领域,参与到政策法令的制定中,成为了“政治儒学”。10根据文意,概括中国思想界对待传统文化的三种态度。(不超过30个字)(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哑巴与春天 迟子建最惧怕春风的,莫过于积雪了。 春风像一把巨大的笤帚,悠然扫着大地的积雪。它一天天地扫下去,积雪就变薄了。这时云雀来了,阳光的触角也变得柔软了,冰河激情地迸裂,流水之声悠然重现,嫩绿的草芽顶破向阳山坡的腐殖土,达子香花如朝霞一般,东一簇西一簇地点染着山林,春天有声有色地来了。我的童年春光记忆,是与一个老哑巴联系在一起的。在一个偏僻而又冷寂的小镇,一个有缺陷的生命,他的名字就像秋日蝴蝶的羽翼一样脆弱,渐渐地被风和寒冷给摧折了。没人记得他的本名,大家都叫他老哑巴。他有四五十岁的样子,出奇地黑,出奇地瘦,脖子长长的,那上面裸露的青筋常让我联想到是几条蚯蚓横七竖八地匍匐在那里。老哑巴在生产队里喂牲口,一早一晚的,常能听见他铡草的声音,嚓嚓嚓,那声音像女人用刀刮着新鲜的鱼鳞,又像男人抡着锐利的斧子在劈柴。我和小伙伴去生产队的草垛躲猫猫时,常能看见他。老哑巴用铁耙子从草垛搂下一捆一捆的草,拎到铡刀旁。本来这草是没有生气的,但因为有一扇铡刀横在那儿,就觉得这草是活物,而老哑巴成了刽子手,他的那双手令人胆寒。我们见着老哑巴,就老是想逃跑。可他误以为我们把草垛蹬散了他会捉我们问责,为了表示支持我们躲猫猫,他挥舞着双臂,摇着头,做出无所谓的姿态。见我们仍惊惶地不敢靠前,他就本能地大张着嘴,想通过呼喊挽留我们。但见他喉结急剧蠕动,嗓子里发出“呃呃”的如被噎住似的沉重的气促声,却说不出一句话来。老哑巴是勤恳的,他除了铡草、喂牲口之外,还把生产队的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冬天打扫的是雪,夏天打扫的是草屑、废纸和雨天时牲畜从田间带回的泥土。他晚上就住在挨着牲口棚的一间小屋里。也许人哑了,连鼾声都发不出来,人们说他睡觉时无声无息的。老哑巴很爱花,春天时,他在场院的围栏旁播上几行花籽,到了夏天,五颜六色的花不仅把暗淡陈旧的围栏装点出了生机,还把蜜蜂和蝴蝶也招来了。就是那些过路的人见了那些花儿,也要多望上几眼,说,这老哑巴种的花可真鲜亮啊,他娶不上媳妇,一定是把花当媳妇给伺候和爱惜着了!有一年春天,生产队接到一个任务,要为一座大城市的花园挖上几千株的达子香花。活儿来得太急,人手不够,队长让老哑巴也跟着上山了。老哑巴很高兴,因为他是爱花的。达子香花才开,它们把山峦映得红一片粉一片的。老哑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温柔的。晚上,社员们就宿在山上的帐篷里。由于那顶帐篷只有一道长长的通铺,男女只能睡在一起。队长本想在通铺中央挂上一块布帘,使男女分开,但帐篷里没有帘子。于是,队长就让老哑巴充当帘子,睡在中间,他的左侧是一溜儿女人,右侧则是清一色的男人。老哑巴开始抗议着,他一次次地从中央地带爬起,但又一次次地在大家的嬉笑声中被按回原处。后来,他终于安静了。后半夜,有人起夜时,听见了老哑巴发出的隐约哭声。从山上归来后,老哑巴还在生产队里铡草。一早一晚的,仍能听见铡刀“嚓嚓嚓”的声响,只不过声音不如以往清脆,不是铡刀钝了,就是他的气力不比从前了。那一年,他没有在场院的围栏前种花,也不爱打扫院子,常蜷在角落里打瞌睡。队长嫌他老了,学会偷懒了,打发了他。他从哪里来,是没人知道的,就像我们不知他扛着行李卷又会到哪里去一样。我们的小镇仍如从前一样,经历着人间的生离死别和大自然的风霜雨雪,达子香花依然在春天时静悄悄地绽放,依然有接替老哑巴的人一早一晚地为牲口铡着草料,但我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原来这小镇是少了一个沉默的人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选自散文选刊2011年第3期,有改动)11说说“最惧怕春风的,莫过于积雪了”中“积雪”的含义。(3分)答: 12“老哑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温柔的”一句,体现了老哑巴怎样的形象特点?(3分)答: 13有人说“哑巴与春天”这个题目有强烈的冲突感,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答: 14第节各有一处描写了达子香花,请简要分析第三处在文章中的作用。(4分)答: 15老哑巴与祝福中的祥林嫂有许多相似之处,请加以探究。(6分)答: 三、古诗文阅读(共37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16-23题(31分)项 羽 之 死 司马迁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 绐,欺骗。 B、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卒,士卒。 C、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期,约定。 D、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 度,思量。 17、下列各组句子中的黑体字标明的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其皆出于此乎 B、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乃令张良留谢 C、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D、歌数阕,美人和之 纵一苇之所如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通过“项羽兵困垓下,慷慨悲歌项羽乘夜突围,受骗复困项羽东城快战,再次突围项羽无颜东渡,自刎乌江”这四个场景,生动形象地记述项羽人生的最后阶段,表现其无奈的失败和悲壮的死亡。 B、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既是一个好大喜功、执迷不悟的可怜虫,又是一位重情重义、性格本真、武功盖世、豪爽自负、知耻侠义、视死如归的悲剧英雄。 C、在项羽兵困垓下之际,刘邦用四面楚歌之计大大地动摇项羽的军心,结果项羽率麾下将士八百余人一路突围至东城后,只剩下百来人了。 D、项羽麾下残兵败将虽数次被刘邦的汉军包围,然而,项羽却一次次突出重围,甚至让刘邦的汉军不知项羽之所在,除了表现项羽有万夫莫当之勇外,还能说明他还是一位颇有谋略的军事奇才。19、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于 是 项 王 乃 上 马 骑 麾 下 壮 士 骑 从 者 八 百 余 人 直 夜 溃 围南 出 驰 走 平 明 汉 军 乃 觉 之 令 骑 将 灌 婴 以 五 千 骑 追 之 项王 渡 淮 骑 能 属 者 百 余 人 耳2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4分)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