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泰兴一中2011届高三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二)语 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折价/折中主义 行草/行家里手 脊椎/椎心泣血B.稍息/稍纵即逝 估量/量体裁衣 土匪/获益匪浅C.挑剔/日夜惕厉 溯源/横槊赋诗 对峙/有恃无恐D.挈带/锲而不舍 醇香/谆谆教诲 扰攘/绕梁三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中国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实施睦邻友好的地区政策,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合作。B由于信息技术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C11月9日晚,第五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在鲁迅故乡绍兴举行。以诗歌集向往温暖获诗歌奖的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广泛受到外界的关注。D新能源、光电子等名词已成为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口头禅,但也有人提出质疑:战略性新型产业是否只是后危机时代的美丽光环?3.阅读下面一则寓言,用一个精练而深刻的语句总结其寓意,不超过15字。(4分)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又忍痛放弃了。蜗牛知道自己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答: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5分)济南一名人故居题写了这样一副楹联:“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漱玉词集多年国恨难愁。”(1)这是 的故居,我们学过她的词 。该词用一连串叠字,写尽了悲秋伤已的情怀。(2)请分析这副楹联的艺术特色。(不超过60个字).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学舍记曾巩予幼则从先生受书,然是时,方乐与家人童子嬉戏上下,未知好也。十六七时,窥六经之言,与古今文章有过人者,知好之,则于是锐意欲与之并。而是时,家事亦滋出。由斯以来,西北则行陈、蔡、谯、苦、淮、汴、睢、泗,出于京师;东方则绝江舟漕河之渠,逾五湖,并封、禺、会稽之山,出于东海上;南方则载大江,临夏口而望洞庭,转彭蠡,上庾岭,由浈阳之泷,至南海上。此予之所涉世而奔走也。蛟鱼汹涌湍石之川,巅崖莽林貙虺之聚,与夫雨旸寒燠、风波雾毒不测之危,此予之所单游远寓而冒犯以勤也。衣食药物,庐舍器用,箕筥碎细之间,此予之所经营以养也。天倾地坏,殊州独哭,数千里之远,抱丧而南,积时之劳,乃毕大事,此予之所遘祸而忧艰也。太夫人所志,与夫弟婚妹嫁,四时之祠,属人外亲之问,王事之输,此予之所皇皇而不足也。予于是力疲意耗,而又多疾,言之所序,盖其一二之粗也。得其闲时,挟书以学,于夫为身治人,世用之损益,考观讲解,有不能至者。故不得专力尽思,琢雕文章,以载私心难见之情,而追古今之作者为并,以足予之所好慕,此予之所自视而嗟也。今天子至和之初,予之侵扰多事故益甚,予之力无以为,乃休于家,而即其旁之草舍以学。或疾其卑,或议其隘者,予顾而笑曰:“是予之宜也。予之劳心困形,以役于事者,有以为之矣。予之卑巷穷庐,冗衣砻饭,芑苋之羹,隐约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予之疾则有之,可以进于道者,学之有不至。至于文章,平生之所好慕,为之有不暇也。若夫土坚木好、高大之观,固世之聪明豪隽挟长而有恃者所得为,若予之拙,岂能易而志彼哉?”遂历道其少长出处,与夫好慕之心,以为学舍记。【注】貙(ch)虺(hu):貙是兽名,像狸,这里泛指猛兽。虺是毒蛇。筥(j):圆形的竹筐。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于是锐意欲与之并 比肩,齐等B而是时,家事亦滋出 增益,加多C属人外亲之问 询问,提问D固世之聪明豪隽挟长而有恃者所得为 俊杰,才俊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此予之所涉世而奔走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 盖其一二之粗也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C乃毕大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D若夫土坚木好、高大之观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曾巩幼时“乐与家人童子嬉戏上下”,不懂得念书的好处,而一旦觉悟,便下决心与古今文章大家并驾齐驱。B.曾巩经历的风险、祸患等种种不幸,并没有挫伤他好学的进取心,他说:“只要有空闲时间,我便拿起书本学习。”并为自己一时还不能“专心尽思”“琢雕文章”来表达内心难以言传的情感而叹息。C曾巩呆在“卑巷穷庐”,穿“冗衣”吃“砻饭,芑苋之羹”,虽穷困窘迫却泰然处之,是因为这可以使其“遂其志而有待”,这犹如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境界,体现了曾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高尚节操。D曾巩一一叙述自己从小到大,进退去就的情形,以及喜好倾慕文章大家之心,写成了学舍记,对我们今天仍有学习借鉴之意。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十六七时,窥六经之言,与古今文章有过人者,知好之。(4分) (2)天倾地坏,殊州独哭,数千里之远,抱丧而南。(3分) (3)若予之拙,岂能易而志彼哉?(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同王徵君湘中有怀张谓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1)首联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分) (2)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4分) (3)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试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2)可堪回首,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4) ,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5)灵台无计逃神矢, 。 ,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梦里炊烟诗中境王民选炊烟,一种标志性符号,曾经为传承农耕文明印在大地,为张扬劳作文化写在长空,为印证乡风民俗盘旋村落如今,炊烟已越来越难以见到,渐渐成为人们梦里的幻境,成为诗文中的追忆。但是,炊烟的千古缭绕,已使华夏儿女的言行举止投射出被长期熏烤的底色,散发着特有的草木味儿,表现出火热的乡土情结。炊烟里,升腾着生活的希望。无论是寒露沾衣还是落霞照脸,辛勤耕作的农民每当看到升起的炊烟,对获得好收成就会增添一份期望。饥肠辘辘的孩子,只要看到炊烟升起,往家赶的脚步就会加快,马上就联想到诱人的饭菜香,对生活的希望也像炊烟一般上升!炊烟里,缠绕着游子的乡情。炊烟所炙染出的情感多彩醇厚,所酝酿出的气息牵肠挂肚,让游子魂牵梦绕。庄稼人出远门时,总喜欢抓一把烟囱下边的泥土带上,让“家”这个气场始终笼罩并护佑着自己,紧紧地牵系着飘荡的灵魂。即使是远隔千山万水,言语不通,水土不服,天涯孤旅也会借助于无处不在的炊烟,抚摸到祖先的根脉,寻找到族群的亲和。我一直在想,所谓“在外游子,纵然化作一缕轻烟,也要魂归故里”,这华夏儿女独具的故土情结,作为一种弥足珍贵的乡情文化,世世代代又有几人给出了权威的诠释呢?炊烟中,绵延出时光的推移。清晨,冲破浓雾的炊烟跃过房顶,撑起乡村的天空,然后又紧贴着地平线扑向东方,撩开黑暗,把霞光接回大平原,并挨个儿挠醒生命万物,让他们抖擞精神迎接太阳。中午,炊烟用妙曼的舞姿,嬉戏得太阳陶醉迷离、频频眨眼,她用花瓣一样的碎片,由太阳抛出缕缕银线,串连成莽莽云海,衬托得阳光绚丽多彩。日色已尽花含烟,千万股炊烟顶梁柱一般托举住天幕,要为赶时节的农民再争一会儿光阴,紧接着又彼此挽起臂膀,撑持着夜幕,让劳累的农民借一点余光洗洗脸,摸黑儿吃晚饭。炊烟中,氤氲着诗情画意。炊烟和诗歌有相近的本性,文人“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才情,有时也需借助炊烟的带挈。诗经曾长期飘荡在万家炊烟当中。陶渊明守望过的“依依墟里烟”,绵延出多少代人的悠然情思。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我们从一些诗文中确能品读到炊烟鼓荡出的气韵。炊烟所蕴含的那种人间情、烟火味儿,与我们灵魂的脐带紧密交结。那种灵动美、幻化感,令人心如炊烟,意如流水,往往是不期而至的震颤酿成不期而然的灵感,诗情便喷涌而出了。当今难得一见的炊烟,偶尔出现在村头田野,让人蓦然看到时骤然之间就会激情澎湃,守神凝眸间,质感十足的水墨画就那么传神地写在长天,任谁都情不自禁地想高唱一曲挽留的歌。如果刚好站在某个角度,看到古树枝头系挂几缕或浓或淡、时动时静的炊烟,在夕阳西下的微风中,远望如梳了长发辫的村姑在学舞,又像宫殿垂挂的烟霞帐,一幅那么美妙古拙的风情画,一种多么使人陶醉的景象!先祖以炊烟为衣,以水为镜,开启千秋万代的脉脉情思,传承着农耕社会悠久的合唱,灌制出劳动者群体的美声,熔铸成华夏民族的集体人格,引发了广泛的共鸣,积淀为厚重的文化彩页,以至于中原民间把宗族延续说成烟火传承。我们俯仰在这亘古飘溢的炊烟中,品味先民苦乐,遥想先哲情怀,探究其文化影响,条分缕析其文化内涵,应当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啊!(有删改)11结合全文来看,开头第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4分) 答: 12第段中说“炊烟所炙染出的情感多彩醇厚,所酝酿出的气息牵肠挂肚,让游子魂牵梦绕。”第段又说“炊烟所蕴含的那种人间情、烟火味儿,与我们灵魂的脐带紧密交结。”怎样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4分) 答: 13第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 14文章最后一段说“我们俯仰在这亘古飘溢的炊烟中,品味先民苦乐,遥想先哲情怀,探究其文化影响,条分缕析其文化内涵,应当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啊!”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应该怎样承担这种“使命”。(6分) 答: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丰子恺究竟为今天画了什么胡晓明上海图书馆邀请我来讲“丰子恺为我们今天画了什么”。这个话题很好。作为一位画家,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风景,都饱含着他看世界的一种眼光,饱含着他对生活的一种理解,饱含着他对人生的一些非常真挚的感动。看到丰子恺的画,觉得心一下子就被融化了。画面那么简单,那么写意,但是有浓浓的意思。你看,天渐渐黑下来了,那痴痴地等着主人回家的小狗,都伏在门边睡着了。在另一幅画中,丰子恺画了一个在沸腾的汤水里面挣扎的黄鳝,肚子成一个弓形,高高地拱起,黄鳝宁可让它的头烧焦,尾烧烂,但是它要保护肚子,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肚子里面还有一个小生命呀!在丰子恺的画中,能看到动物身上伟大的善良,对弱小生命的爱护,能看到一个个丰盈灵妙的世界,每一个小草,每一个杨柳枝,都是那样的有生命、有感觉、有情义,这是古代的一种哲学“万物有情”,现在很多人都抛弃了这种观念。丰子恺为我们究竟画了什么?我的回答是他画出了人心、人性、人道、人情,画出了文明的基本价值,画出来这些东西,就很了不起。中国的文明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文明。丰子恺所画的画背后有一只柔软、轻盈、美妙的手,像小孩子稚嫩的小手,传送富于人心、富于人道的生命气息。中国的文明靠什么传承?就靠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像丰子恺这样的中国人,只要他们还在,中国文明就不会死。有人说,丰子恺的东西很软弱,是不能去和日本人抵抗的东西。其实从长久的观点看,中国文明的特点是和平、善良、纯真,这样一种文化具有长久的生命,其意义不亚于拿起机关枪去和日本人对抗,它同样是一种抵抗,是文明对野蛮的抵抗。像丰子恺这样的艺术家在今天已经成为遥远的绝响。他并不是完全为了艺术,或者说是笔墨,或者是某种色彩,他不是追求一种风格,一种形式,更不是追求一种话语权,或者是西方艺术的一些标准、时尚流行的符号,他的艺术是一种有生命担当的艺术。丰子恺的作品,具有跟当代艺术不一样的概念,这样的艺术不能简单地用所谓“艺术追求创新”的标准来看待。这是一种具有古典圣贤心灵的艺术,每一幅画的背后,都有一种做人的精神,有一种很高的境界。在这样一种境界下面,艺术就会流露出生命的情调和艺术的丰姿,不像我们后代的人去玩艺术或者去游戏艺术。丰子恺的文字有一种非常独特的美,他的文字很轻松,很温馨,有一种江南的气味,是一种宁静的、没有火气的、很温厚的气息。江南文化有一个特点叫做“水做的男人,花一样的女人”,江南水乡多,水很多,水多就是柔,有一种轻轻淡淡的,春天或初夏的气息。老子的道德经里面说“上善若水”,道家讲最好的心境就像水一样,水是最高的善,水是最高的境界,水是最不固执的,到哪里就随什么样的形状,到方就是方,到圆就是圆,水是最包容的。丰子恺的艺术像水,他画画的时候,用的笔是毛笔,温厚的味道就出来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幅关于都市文明的画,他画的大概是上海,人与人之间有一种非常大的距离,本来是隔壁邻居,用了很大的铁栏杆,还是带刺的。丰子恺的画追求温暖的人情,在人心沙漠化的城市文明当中,追求诚挚的心灵沟通,人性的温暖。丰子恺还有一幅“阿宝做媒人”的画,画的是“软软新娘子,瞻瞻新官人,宝宝做媒人”,素材源自丰子恺的大女儿阿宝很小的时候,喜欢牵着弟弟瞻瞻、妹妹软软的手玩做媒人的游戏。离上海华中师大很近的地方有一个茶城,茶城一个礼品店有丰子恺和李叔同的仿真作品卖,大概一两百块钱。有一天我去买礼品,恰好碰见一件让我很惊讶的事。那天我看到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哦,这不是阿宝么!”确实是阿宝,在那里签名售画,一低头,一举首之间,恍然就是她小时候的神情。这是丰子恺艺术了不起的地方,很传神,他能够把小孩子的神态抓住,而且保留下来。七八十年后,小孩已成老妇,那神态我们还可以在我们生活当中,活生生地感触到,这时我觉得丰子恺离我们非常近。(选自名人传记2009年第10期)15.为什么说“丰子恺的艺术像水”呢?请简要分析。(6分) 16.文中提到“阿宝做媒人”的画主要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回答。(6分) 17.文中“像丰子恺这样的中国人,只要他们还在,中国文明就不会死”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联想和启示?(6分) 七、作文题(70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是一句意蕴深远的广告语,细细品味,会有诸多感慨。请以“心灵的舞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参考答案1.C(A.zh,xnghng,zhuchu;B.shosho,lingling,fi;C.tt,sshu,zhsh;D.qi,chnzhn,roro)2.A(B.成分残缺,可去掉“由于”;C.语序不当,“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D.搭配不当,可改为“提出疑问”)3立志要切合实际,做事要脚踏实地。(4分)4. (1)李清照 声声慢寻寻觅觅(或声声慢)(2分,每点1分)(2)巧妙地嵌进作品集的名称(1分),高度概括李清照坎坷的一生(1分),上下联内容形成强烈的反差,使游人既闻丽曲妙词,又见战乱硝烟(1分)。(单纯分析对仗不得分)5.C(问候,慰问)6.B(“其”都是指示代词,译为“其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A中两句的“所”都表称代,但前句中指经历世事奔波往来的“历程”,后句指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意义不同。C中第一句表示承接,“才”,第二句中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仅,只”。D中第一句是动词,“像,好像”,第二句是代词,“这样,如此”)7.C(“体现了曾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高尚节操”对原文的概括和推断不合理,属无中生有)8.(1)十六七岁的时候,看到六经的言论,读到了古往今来的非同一般的文章,才知道应该喜欢它们。(得分点:窥-看到,读到;者-定语后置的标志;好-喜欢;语意通顺)(2)父亲亡故仿佛天崩地裂,我独在异乡痛苦,从数千里外遥远的地方运柩南归。(得分点:天倾地坏从“丧”字看出指的是亲人的亡故;殊过秦论“余威震于殊俗”,“殊州”可译为“异地、异乡”,并且是名作状,译成“在异乡”;抱丧讲成“办丧事”亦可。)(3)像我这样的愚笨之人,怎么能改换了自己的志趣,转而去追求那些呢?(得分点:若像;易改变、改换;岂哉反问句式;彼翻译出指代的内容或“它”亦可。)参考译文:我年幼时便跟随老师读书,然而这时候,正以与家人小孩们打打闹闹、四处玩耍为乐,对书还不懂得爱好。十六七岁时,看出六经中的话与古今作家的文章,有超过常人的见解,才懂得读书,从此一心一意希望将来能与古今作家并驾齐驱。然而这时候,家中不幸的事也就连续发生了。从那以来,西北方我到过陈州、蔡州、谯县、苦县,睢水、汴水、淮水、泗水流域,到达京师开封。东方我渡过大江,放舟运河,越过五湖,沿着封山、禺山、会稽山,到达东海边。南方我乘船沿长江而上,抵达夏口,远望洞庭湖,再转向彭蠡泽,登上大庾岭,由浈阳到泷水,直达南海之滨。这便是我进入社会而奔走四方的情形。那蚊鱼伏藏、波涛汹涌、激流转石的大河,那高峻的山岩、莽莽的林野,以及猛兽毒蛇聚居之地,加上雨淋日晒,严寒酷暑,江河中的风波和浓雾瘴毒,到处是难以预料的危机,这便是我只身漂泊、寄居远方,而遇到的各种艰难困苦。家中的衣食药物,房屋用具,以及簸箕篾筐之类琐碎的小事,都是我必须操办而用以养亲活口的。那年在南京,父亲忽然病故,一下子仿佛天倾地裂,在他乡独自呼抢痛哭,从数千里之外,运着父亲的灵柩南归,又经过多时的操劳,才完成安葬的大事,这就是我遭家祸而丧父的情形。母亲生前的遗愿,以及弟弟结婚,妹妹出嫁,四季的祭祀,内外亲属的问候庆吊,向官府缴租纳税,这些就是我终日忙忙碌碌还办不到的。我因此被弄得精疲力尽,加上又多病,能用言语叙述的,只不过是其中一两点粗略的情况。得到一点空闲时间,拿起书本学习,对于如何立身治民,对社会现存的一切何者当增、何者当损,在好些方面我都未能加以考究观察、讨论分析。因此也就不能专心致志地琢磨文章,用以表达个人心中难于表现的情志,从而追赶古今的作家,取得可与他们相比的成绩,以满足我的爱好和向往之情,这就是我回顾自己而深为叹息的。当今皇帝至和初年,我所受到的干扰和事故之多更加严重,我的力量实在无法应付,于是只得在家休息,而到宅旁的草屋里读书。有人嫌这屋子太低矮,也有人说它太窄小,我回头笑着说:“这对我来说是很适合的了。我多年心神操劳、身体困乏,而为家事役使奔走,是想有所作为,我居住小巷陋室,破衣粗食,吃野菜汤,虽穷困而仍然安心,自然是想实现自己的志向而等待着机会。我所恨的倒也是有的,那就是本可掌握圣贤们的大道,可是学问还达不到。至于文章,是我平生的爱好和向往,倒是常常写作而没有空闲过。至于那建筑坚固、木材美好、高大壮观的房舍,本是世上那些聪明豪俊、有优越条件和强大势力可以依靠的人才能修得起的,像我这样愚拙的人,怎么能改换了自己的志趣,转而去追求那些呢?”于是我一一叙述了自己从少小到成年的经历,以及个人的爱好和向往之心,写成这篇学舍记。9.(1)本诗首联即紧扣题目,引发了下面的怀人念远之情。(2分)(2)主要运用了虚实相结合的手法。(1分)“万里梦”点空间,魂飞万里,极言家乡之遥远,此为虚写;(1分)“五更愁”点时间,整夜为愁思所缠绕,极言客居他乡时乡愁之深,此为实写。(1分)这样,将诗人对故乡的满腔思念之情表达得生动形象感人。(1分)(如答“直抒胸臆”也可)(3)自己的朋友都在长安和洛阳,什么时候才能和他们一同畅游?(1分)诗人以问句作结,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1分),渴望与朋友在京城相聚(1分),自己的愿望难以实现的无奈等复杂的情感(1分)。10. 1. 侣鱼虾而友麋鹿 举匏尊以相属 2.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3. 陟罚臧否 4. 晓镜但愁云鬓改 5.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11开门见山,直接点题,总写对“炊烟”文化意义的认识和理解,提挈全篇;奠定文章的抒情基调,展现思想深沉、情感饱满的特点。(每点2分)12第一句话:缭绕的炊烟凝聚着浓郁的乡情、乡思、乡韵,在游子的心灵世界中,形成了一种难以割舍的牵系,挥之不去。(围绕“游子的乡情”进行具体阐释,也可从“故土情结”、“乡情文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贸易CIF与FOB国际物流清关代理专项合同
- 2025年绿色建筑节能材料采购与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合同
- 2025农业科技公司与农户蔬菜订购合同
- 2025年度城市有轨电车系统设备供应与安装维护全流程合同
- 2025年企业员工班车租赁补贴实施合同
- 2025年高端不锈钢栏杆品牌全国授权及市场代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医药零售企业员工服务及绩效考核体系劳动合同
- 2025年宜人贷企业信用贷款合同风险防范与法律支持协议
- 2025年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标识设计及营销推广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企业环保合规审查及行政复议代理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炉渣资源化利用项目合作协议书
- 2025-2026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2024)初中生物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知识试卷(环境工程知识)2025年试题集
- 2025年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施工进度计划管理制度
- 肿瘤科五年发展规划
- 2025年秋季新学期第一次班主任会议上校长讲话:肩有责心有光行有度-做一个学生心中“靠得住”的人
- 以工代赈务工协议书
- 2025年三级仓储管理员(图书管理)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考试真题(后附答案及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电动和手动工具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
- 0-6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筛查表条目及释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