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ppt_第1页
一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ppt_第2页
一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ppt_第3页
一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ppt_第4页
一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敕勒歌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五胡乱中原 羌 氐 羯 匈奴 鲜卑 十六国名称 刘宋 北魏 北方 南方 魏蜀吴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北魏 宋齐梁陈 东汉 隋朝 魏晋南北朝 220 589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1 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 2 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 民族之间 战争频繁 3 江南相对稳定 得到较好的开发 社会经济发展较快 4 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迁徙 是民族大融合时期 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1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 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 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一 背景 文明冲突 文明冲突是文明发展演进的动力 历史上每一次文明冲突的结果往往是形成文明共存与进一步的融合 文明共存是融合各种文明不同的特质 扬弃不合时宜的文明 形成多元化的新的文明体系 肖川 秦长城长度超过万里 标志着万里长城的开始 同时也代表着中华大地上两种不同文化形态共存的开始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李鸿宾 长城 农耕文明的防卫线 两种文明的分隔线 畜牧迂徙 射猎为业 淳朴为俗 简易为化 不为文字 刻木纪契 魏书 序记 问题 根据材料和图片 你能分别描绘长城南北人民的生产 生活方式吗 拓跋鲜卑 骑在马背上的民族 农耕为主 游牧为主 逐水草而居 定居 比较完备 相对落后 先进 相对落后 农耕文明VS游牧文明 这是位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的嘎仙洞遗址 它是鲜卑族拓拔部的发祥地 公元386年建立北魏 公元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奠定基础 一 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起源 东北鲜卑族魏晋 游牧于山西 内蒙古一带东晋 前秦瓦解 北方再次分裂386年建立政权 北魏398年迁都平城439年统一黄河 马背上得天下 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迅速崛起 逐鹿中原 饮马长江的普遍现象 然而 马背上得天下 不等于可以 马背上治天下 北魏凭借武力统一黄河流域之后 面临着一个如何化解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 巩固统治秩序的问题 可见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不是偶然的历史现象 而是中国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那么 又是什么原因促成孝文帝痛下决心 坚定不移进行这场伟大的改革的呢 1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 二 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 必要性 2 统治阶级内部危机四伏 每有骑战 驱夏人 汉人 为肉篱 在战争时 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 在阵前冲锋 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 并任意纵马践踏 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北境自染逆虏 穷苦备罹 征调赋敛 靡有止已 所求不获 则致诛殒 身祸家破 阖门比屋 谢灵运 拓跋贵族盘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并引发起义 我们知道鲜卑人是骑马打天下 武力夺取天下的 一开始它的官员都没有俸禄 比如你在一个地方为官 那么你的收入怎么办 就是你在哪儿收赋税 你自己可以留一部分 另外就是通过打仗掠夺很多东西 然后赏赐 所以它就容易形成这样的局面 一个是对老百姓的剥削的加重 贪污成风 还有一个就是鲜卑人特爱打仗 一打仗他就能得到很多赏赐 尤其是当官的 吏治黑暗 贪污成风 改革迫在眉睫 三 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 可能性 1冯太后掌握实权 培养孝文帝 2孝文帝精通汉族文化 北魏前期统治者简介 文明皇后 冯太后 千古第一后 听政20年间 主持了前期改革 为孝文帝全面改革奠定了基础 培养孝文帝 使他具有浓厚的汉文化 为他推行全面和彻底汉化奠定了基础 孝文帝 467 499年 原名拓拔宏 后改为元宏 北魏献文帝之子 冯太后之孙 冯太后死后 继续推行改革 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 改革家 魏孝文帝五岁即位 掌权的是其祖母冯太后 正是在冯太后的精心培养下 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对汉族文化传统 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 十分敬佩和仰慕 通过对汉文化和汉族发展史的了解及与本民族现状的比较 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 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 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 这对他后来推行社会改革影响是深刻的 改革的目的 缓和社会矛盾 改变鲜卑族落后状态吗 巩固北魏的统治 北魏文官俑 改革前鲜卑人的服饰 北魏都城洛阳平面图 学贵有疑 北魏孝文帝进行了哪些内容的改革 二 措施 智者选择 一 卓有成效的新制二 巧设计迁都洛阳三 雷厉风行 革除旧俗 一 卓有成效的新制 1 均田制 485年 前提 政府控制大量无主荒地 目的 缓和社会矛盾 发展生产 增加财政收入 改革内容 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农民向政府交租 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均田制实质 封建土地国有制 没有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 影响 遏制了土地兼并 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露田男 40亩女 20亩 桑田男 20亩 禁 死后归还 不得买卖 可继承买卖 北魏三长制 魏孝文帝元宏改革时 采纳给事中李冲建议 于太和十年 486年 建立三长制 以取代宗主督护制 加强中央政府对人口的控制 三长制规定 五家为邻 设一邻长 五邻为里 设一里长 五里为党 设一党长 三长制与均田制相辅而行 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 征收租调 征发兵役与徭役 实行三长制 三长直属州郡 原荫附于豪强的荫户也将成为国家的编户 因而必将与豪强地主争夺户口和劳动力 李冲提出实行三长制的建议后 在朝廷中引起激烈争论 最后 冯太后从加强中央集权出发 认为实行三长制既可使征收租调有根据和准则 又可清查出大量的隐匿户口 故三长制终在冯太后的支持下实施 较之宗主督护制 它毕竟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实行后 国家直接控制的自耕农民大量增加 国家赋税收入相应增加 农民赋税负担也有所减轻 北魏后期社会经济明显的恢复和发展 当与此有密切关系 北魏的三长制后来成为北齐 隋 唐时期乡里组织的基础 2 整顿吏治 484年 吏治腐败 贪污成风 激化阶级矛盾 改革内容 1 任期不固定 2 严惩贪赃枉法 3 建立俸禄制 吏治有所好转 减轻掠夺 巩固统治 改革原因 改革影响 二 巧设计迁都洛阳 材料 史书记载 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拔澄讨论迁都洛阳的问题 孝文帝表示 今日之行 诚知不易 但国家兴自北土 徙居平城 虽富有四海 文轨未一 此间用武之地 非可文治 移风易俗 信为甚难 崤函帝宅 和洛王里 因兹大举 光宅中原 拓拔澄的回答是 伊洛中区 均天下所据 辑平九服 苍生闻此 应当大庆 问题 为什么孝文帝要把都城迁到洛阳 1 迁都原因 直接目的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减少改革阻力 根本目的 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如何迁都 初谋南迁 恐众心恋旧 乃示为大举 因此协定群情 外谋南伐 其实迁也 旧人怀土 多所不愿 内惮南征 无敢言者 于是定都洛阳 魏书 孝文帝 借南征之名 行迁都之实 探究 迁都洛阳 对进一步改革有什么影响 迁都使改革进一步摆脱了旧贵族的束缚 为进一步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3 意义 使洛阳再度成为政治 经济中心 打击了保守势力 保证了改革的深入 有利于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促进民族融合 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 2 经过 493年以 南伐 为名行迁都之实495年正式迁都 迁都影响 南朝将领刘庆之出使洛阳 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感叹 自晋宋以来 号洛阳为荒土 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 昨至洛阳 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 礼仪富盛 人物殷阜 迁都洛阳 2 过程 493 495年由平城迁到洛阳 北魏迁都洛阳后 对洛阳加以扩建 东西20里 南北15里 十万九千户 约60万人口 是这一时期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城市 该城以里坊制度布局管理 其格局为隋唐长安城 洛阳城所仿效 仿汉制 1主要措施 三 雷厉风行 革除旧俗 易服饰 断北语 改汉姓 通婚姻 重汉臣 易服装 改汉姓 定门第等级 在汉族地主中 以父祖在北魏所在任官职高低分为甲乙丙丁四等级 在鲜卑贵族中除皇室元氏门第最高外 以穆 陆 贺 刘 楼 于 嵇 尉八姓为首 其门第与汉族大族四姓 崔 卢 李 郑 相对应 其他则是一般世族 冯太后主持 重点是创建新制 实行官吏俸禄制 并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实行三长制推行租调制 孝文帝主持 重点是移风易俗 迁都洛阳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 移风易俗 易服装 讲汉话 改汉姓 定门第等级 通婚姻 改籍贯 小结 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分为两个阶段 两个阶段的各自改革重点是什么 措施主要有哪些 促进鲜卑族和汉族的民族融合 得到了汉族地主的支持 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 问题 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作用 促进鲜卑族和汉族的融合 推动了政权的封建化 问题 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作用 你当专家 请你分析这两尊佛像在服饰上有什么不同 这说明了什么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生活方式汉族化 三 影响 民族融合 有人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使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纯粹的鲜卑族 鲜卑文化 鲜卑语言很快消亡了 孝文帝是千古罪人 请问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你如何看待孝文帝和孝文帝改革 评价 1 性质 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生产方式农耕化 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社会制度封建化 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 生活方式汉族化 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 最重要 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2 影响 农业 商业 洛阳 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 评价孝文帝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促进历史前进 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为标准 而不能以某一少数民族的 衰亡 论道 基于上述标准 北魏孝文帝改革 加强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拓跋族汇进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整体中 这是历史的进步 因此 孝文帝改革应该充分肯定 孝文帝也因此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 改革家 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深度分析 1 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2 内容全面 措施得力 3 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 4 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从孝文帝改革中得出什么启示 1 改革的必要性 与时俱进 适时改革 2 对改革的具体要求 措施 权力 个人等等 3 改革的曲折性 利益再分配 既得利益反对 复杂 艰巨性 4 先进必然战胜落后 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探究原因 把握规律 拓跋入中原 国分南北方 孝文行改革 旧俗尽扫光 均田加俸禄 南迁到洛阳 鲜卑封建化 民族融合强 总结 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 广度和影响而言 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方文化较高诸邦 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 种种因袭牵制 改革非易 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 较之东方诸国 亦远为落后 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 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 在东方各国 本已早为推行 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 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 而结果则后来居上 新制度之创建 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 秦集史 1 据材料一 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 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 4分 1 条件 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 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 特点 注重创建新制度 变法彻底 功效明显 巩固单 13年江苏高考试题 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 迁都之后 于革易旧俗 亦可谓雷厉风行 民族根柢 莫如语言 语言消灭 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 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 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 其改革之心 可谓勇矣 其于制度 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 两晋南北朝史 2 据材料二 归纳孝文帝 迁都 对改革的作用 从材料看 孝文帝 改革之心 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3分 2 作用 减少改革阻力 为彻底移风易俗 如禁鲜卑语 讲汉话等 创造条件 原因 北魏风俗落后 迫切需要改革 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 改革热情高 材料三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 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 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