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徐汇中考语文二模.doc_第1页
2012徐汇中考语文二模.doc_第2页
2012徐汇中考语文二模.doc_第3页
2012徐汇中考语文二模.doc_第4页
2012徐汇中考语文二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徐汇区初三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卷共27题。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欲把西湖比西子,_。 (饮湖上初晴后雨)2_,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3爱上层楼,_。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4_,以为神 (黔之驴)5山水之乐,_。 (醉翁亭记)6东边日出西边雨,_。 (竹枝词)(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7诗中“孤蓬”喻指_。(2分)8以下对这首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A首联描绘了美好生动的景色,衬托了朋友间的惜别之情。B颈联借“游子意”、“故人情”点明了全诗的主旨。C“挥手自兹去”体现诗人洒脱豪迈,不带缠绵悱恻的哀伤之情。D该诗表达了李白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情感,哀而不伤。(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9上文出自陈涉世家,节选自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_,由汉朝史学家、文学家_ _所作。(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_11从选文看,陈胜、吴广为何要花费一番周折“杀两尉”? (4分) _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鲁人烧积泽,天北风,火南倚,恐烧国,哀公惧,自将众趣救火者。左右无人,尽逐兽而火不救。乃召问仲尼,仲尼曰:“夫逐兽者乐而无罚,救火者苦而无赏,此火之所以无救也。”哀公曰:“善,”仲尼曰:“事急,不及以赏;救火者尽赏之,则国不足以赏于人。请徒行罚。哀公曰:“善。”于是仲尼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令下未遍,而火已救矣。【注释】趣:同“促”,督促。 比降北:等同降敌。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不及以赏( ) (2)请徒行罚( )13.以下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如果)救火的人都要赏赐,那么不值得把国家赏给他们。B(如果)救火的人都要赏赐,那么国家都不足够用来赏赐他们。C救火的人尽可能赏赐他们,然而不值得把国家都赏赐给他们。D救火的人尽可能赏赐他们,然而国家不足够用来赏赐他们。14.文中哀公两次说“善”,前者是同意_;后者是同意_。(4分)15这个故事警示当权者要_ (2分)二、现代文(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0分)纸币究竟该有什么文化符号 举国瞩目的“两会”尚未召开,一个关于“钱”,的“轰动性的建议”便提前出炉。据企业家、慈善家陈光标表示,他将在旁听今年“两会”时建议人民币改版,在其上印道德经弟子规论语等名篇名言,使人们记住传统文化的精髓。建议传出,拍手称快、直呼“雷人”、讽刺挖苦等各种声音不绝于耳。 无论合适与否,该建议体现出的社会责任与包含的文化期望不应否定。面对当下社会许多领域出现道德失范、价值失落等种种“社会病”,从传统文化精神中寻找力量不啻为治疗“社会病”的一剂妙药。这种责任与文化的自觉意识难能可贵。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中介工具,而其中作为主币的纸币,更是经济社会中与人最为息息相关的特殊商品,几乎无人不与之接触,因此利用纸币流通性强和覆盖面广等特点,开发文化和教育功能,其合理性不言而喻,效果亦不可估量,对拓宽传统文化传播途径也不无启发。况且,国际上也不乏此类先例。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比利时的“团结就是力量”,尼泊尔的“祖国比天堂还宝贵”,安道尔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新西兰的“永远正直”等,各种名言警句出现于10余个国家纸币上的事实也说明,利用这一重要介质传播文化、教育人民并非建议者的奇思异想。 然而,纸币除了具有货币功能,更是多侧面地反映一国历史文化的横断面,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与价值诉求。正如世界上80%的纸币印有伟人头像,其文化含意运远大于高识别与易仿伪作用。纸币中沉淀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几乎成为民族微缩版文明史,编年史、文化史。其所蕴含的深层内涵又岂是几个名篇、凡句缄言所能尽显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即便一张张人民币上印满了金玉良言,有限的字句又如何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于对其精神的领会,而非形式的拘泥,否则,即便人人将有限的名言佳句烂熟于胸,文化精神也许依然相去甚远。 更何况,纸币不仅是文化载体,更是一件艺术品。正像中国山水画,也许无笔墨处正是妙境。今天的人民币中,无论是三潭印月、桂林山水、布达拉宫、泰山、长江三峡这些点缀中国大江南北的风景建筑典型,还是兰花,月季花、荷花和菊花这些具有特殊意味的传统审美意象,壮阔恢弘、气节高雅、品格留芳等民族传统文化品质尽在其中。“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表现方式,正体现了我们民族含蓄内敛的文化特质。如今若将这无限情怀囿于有限的字句中,非要以连篇累牍的显性文字来覆盖隐性文化元素,岂非舍本逐末、画蛇添足? (有删改)16改动第段画直线句,使句子中没有“不”字却表达相同意思。 (2分) _17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入下面括号中(3分) 陈光标认为纸币作为特殊商品具有( )、( )的特点,所以提出在人民币上印名篇名言。A流通性强 B中介工具 C文化功能 D覆盖面广 E教育功能18以下语句可以作为第_段的论据,理由是_ (5分)我国是世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我国货币从原始贝币到布币、到币、圜钱、蚁鼻钱、方孔钱,演变到出现第一张纸币“交子”,直至发展到第五套人民币。19阅读全文可知,作者认为陈光标提议的价值在于_。但也表明了不赞同这一提议的理由,认为陈光标的提议_; _(6分)20文章第段作者肯定了在纸币上印名言,第段却又认为在人民币上印名篇名言是舍本求末、画蛇添足。阅读全文后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_(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8分)不沉的船张海迪今天凌晨铁生走了,没想到他走得这么突然。他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史铁生是一个不惧怕死亡的人!几十年,他一直与疾病做着顽强的斗争,他真的是一个精神上的钢铁汉!在当下喧嚣浮躁的社会,铁生文学作品中的那份 更显珍贵,他从容地阅读了生命这本大书,坚守着自己的文学立场。他的生命痛苦,灵魂却是那么纯净。他总是让我们那么感动。现在他累了,要去休息了,我们不要打扰他想写很多,现在只有泪水我看见他向远处走了,没坐轮椅,他回头笑笑,挥挥手,依然那么淡定从容,铁生,请走好!那天傍晚去看铁生,是希米开的门,她还是那么笑着,眼睛弯弯的,嘴角弯弯的,好像从不知道有什么忧愁似的。之前我和希米通电话,她说那史得了肺炎,现在好些了,昨天刚出院。我就说好吧,那我就去看他。“那史”是希米对铁生的爱称。今天在一些健康者的脸上也已经不太容易看到希米这么开朗的笑容了,而她总是像个孩子一样,笑得纯真而快乐。可是她的重负是外人很难体验的,她是一个文学编辑,也做翻译,这是费心力的工作,家里还有“那史”这样一个病人,他每周都要做几次肾透析。有的人在这样的重压之下也许会愁眉不展,而希米却依然乐观豁达,因为她有自己的世界。读过她翻译和编辑的书,我知道她身上拥有一种哲学的力量。她的心灵与“那史”一样宁静而美丽,那是一个很多人看不见的地方,那里绿草如茵,碧水潺潺,超越了世俗的一切尘埃,是宽广而辽阔的天地与希米说着笑着,穿过门厅,来到卧室,我看到了“那史”,他依然宽厚地微笑着,就像十几年前我第一次见到他一样。他正倚着被子坐在那里。他跟我握手,那手有点热,有点绵软。我让他躺下,他不干,非要坐着说话。与铁生聊天一点也不用拘谨,他的话语就像他的模样朴实而亲切。他说:“你知道最近有媒体说我病危了,我这不又好了。”我笑了说:“我知道你会好的,有一位女作家跟我说过,这叫沉船不破,破船不沉。经常生病的人反而能抗过去呢!”铁生说:“海迪你还是再呼吁一下安乐死吧。”我说:“天啊,现在不行,因为牵扯的问题太复杂了!” 这时我看到墙上的一个镜框,黑白照片上是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都是七八岁的样子。他们一个坐着,一个站着,他们手牵着手,表情天真又稚气。你猜猜他们是谁?铁生问我。我说我看出来了!这正是他们童年的铁生和希米!PHOTOSHOP把他们永远连接在一起了,他们的手和心。铁生快乐地笑了,而我却忽然有点伤感,真希望他是健康的,生活得长长久久,与那心爱的人,我想起去年来看铁生,他给我一本诗刊,里面有他写的十首诗,其中有一首叫做希米,希米。他写道:希米,希米,见到你就像见到家乡,所有神情我都熟悉。你来了黑夜才听懂期待,你来了白昼才看破藩篱这黑白照片凝固着当下生活中最真挚的情感,让物质的一切在它的面前都褪去了颜色。 铁生忍耐着许多男人无法忍受的痛苦,而他却像一泓深蓝的湖,轻轻荡漾着,没有一丝涟漪,因为远离尘嚣,所以淡泊宁静,因为懂得生命;所以活得从容。在那个简朴温馨的小屋里,我们聊了很久,临走的时候,我对希米说的还是一句话,让“那史”好好休息啊!新的一年,绿的春天,冰雪就要融化,不沉的船又要起航了21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在横线上,使之与该句加点词形成反义。(2分)在当下喧嚣浮躁的社会,铁生文学作品中的那份_更显珍贵A沉静 B宁静 C安静 D肃静22第段画线句“铁生快乐地笑了,而我却忽然有点伤感”,其中史铁生“笑”是因为_;而我却“伤感”是因为_(4分)23文章是为怀念史铁生而作,文中却用了不少笔墨写希米,请说说你对作者意图的理解。(4分)_24文章第段说“他从容地阅读了生命这本大书”,请概括出文章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史铁生“从容”面对生命。(6分) (1) _(2) _25阅读全文,请说说以“不沉的船”为标题的好处:(4分) (1) _ (2) _26初中阶段我们曾学过史铁生的作品秋天的怀念,读了本文,也许你对史铁生有了更深的认识,请选择他最打动你的一点,写出来你的感悟。(80字左右)(8分)三、写作(60分)27.请以“我了解他(她它)吗”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要在文中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徐汇区中考语文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1淡妆浓抹总相宜 2人生自古谁无死 3为赋新词强说愁4庞然大物也 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道是无晴却有晴(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8题(4分)7(2分)远行的朋友 8(2分)C(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9(2分,每空1分)史记 司马迁10(2分)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宁:难道;种:贵种)11(4分)用激将法惹怒将尉使其做出过激的举动,为自己杀将尉找到合理借口:同时也引发众人的同情与支持。(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12(4分,每空2分)(1)赶得上 (2)实施 13(2分)B14(4分)孔子对众人不救火的原因分析 孔子提出的让众人救火的方案15,(2分)赏罚得当 二、现代文(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19题(20分)16(2分)几乎所有人都与之接触。 17(3分,答对一空得2分,两空都对得3分)A D 18(5分,前一空2分,后一空3分) 后一空题旨:考查对论据内涵的理解能力 考查合理分析论据与观点关系的能力 后一空3分评分参考:能体会该语句体现出的历史久远的内涵,并能准确找到该论据所论证的观点。 该句话表明我国纸币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而更形象地证明了纸币能反映一国历史文化的横断面。 该论据表明我国货币具有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几乎成为民族微缩版文明史、编年史、文化史,能够更好地证明纸币能反映一国历史文化的横断面,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与价值诉求。 后一空2分评分参考:能体会该语句体现出的历史久远的内涵,但没能准确找到该论据所论证的观点。或没能准确表述该语句的内涵,但能准确找到该论据所论证的观点。 该论据表明我国货币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能更有力地证明第段的內容。 表明人民币的历史悠久,从而更形象地证明了纸币能反映一国历史文化的横断面。后一空1分评分标准:仅能体会该语句体现出的历史久远的内涵。 表明我国使用纸币最早。19(6分,每空2分)体现社会责任与文化期望社会责任与文化的自觉意识 拘泥于形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于对其精神的领会;忽视了(无视)本民族含蓄内敛的文化特质20(4分)题旨:考查梳理行文思路的能力 考查筛选、提炼信息并形成诠释的能力 4分评分参考:能准确分析第、两段的论证指向,厘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第段例举各国在纸币上印名言,用以证明陈光标的提议并非异想天开,是有据可循的;第段的观点是,在人民币上印名言是用显性文字掩盖隐性文化,并不可取,否定了陈光标提议。 第段的内容表明在纸币上印名言利用了纸币本身具有的,特点,是可行的;第段特指人民币,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是含蓄内敛,因此在纸币,上印名言不合适。两段所指对象不同。 第段强调纸币可以是传播文化的载体;第段强调人民币不仅起文化载体,更是艺术品。 2分评分参考:能准确分析第、两段的论证指向,但对两段内容间的内在联系缺乏分析。 第段证明在纸币上印名人名言是有先例的,第段论证在人民币上印名人名言并不可取。 1分评分参考:能准确概括第或段的论证指向。 第段例举各国用以证明纸币可以作为重要的介质传播文化,教育人民;第段表明如今的人民币上虽然“不着一字”却也能够“尽得风流”,没必要再印名言了 各种名言警句出现于10余个国家钞票上的事实也说明,利用这一重要介质传播文化、教育人民并非建议者的奇思异想。(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8分) 21(2分)A 22(4分,每空2分)题旨:考查借助人物描写揣摩人物情感的能力前一空2分评分参考:能体会到人物是因与妻子的感情而产生的“幸福”感受。 照片中的史铁生和妻子手拉手,天真稚气地在-起,这样的画面让史铁生感到幸福 前一空1分评分参考:能感受到人物因照片而笑,但仅能体会到“高兴”层面。 童年的史铁生和希米手拉手,看到这样的照片他很高兴。后一空2分评分参考:体会到人物对史铁生生活现状的担忧之情。 看到史铁生如此幸福,然而他的身体状况却不容乐观,我很忧虑这样的幸福无法长久。 我担心史铁生得了这么重的病,他和希米在一起的日子不多了。 后一空1分评分参考:仅体会到人物对史铁生病况的担心之情。 史铁生得了那么严重的病,我很担心他的身体。23(4分)题旨:考查反思与评价文章内容的能力 4分评分参考:感受到希米对于史铁生生活及情感的重要作用,回忆史铁生人生历程时希米是不可回避的部分。史铁生的生活依赖希米的照顾,史铁生的情感也深深地维系住希米,他的生活和精神都离不开希米,因此回忆史铁生必然写到了希米。史铁生活着时能够淡定从容地面对生活离不开希米的帮助和支撑。因此作者在回忆史铁生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希米的敬意。 3分评分参考:感受到希米对于史铁生生活或情感的重要作用,希米是史铁生人生的回忆中不可回避的部分。 史铁生是个身患重病的人,希米对他悉心照顾使他能够成为二个伟大的作家,因此也应该写到希米。 2分评分参考:仅提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