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导学案”提高作业的有效性.doc_第1页
利用“导学案”提高作业的有效性.doc_第2页
利用“导学案”提高作业的有效性.doc_第3页
利用“导学案”提高作业的有效性.doc_第4页
利用“导学案”提高作业的有效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利用“导学案”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余姚市第四中学 毛信绍1 导学案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法今天五月份我们参观考察了山东昌乐二中,对他们的导学案比较感赞同。导学案最突出的特点:一是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学到主动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教学的主体的转变,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2 导学案教学的理论依据2.1 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就是对有意义学习的描述。他认为意义学习有两个先决条件:第一,学生表示出一种意义学习的倾向,即表现出一种在新的学习内容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第二,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在学案教学中,认知结构是指学习者已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成情况,由学习者能够立即回想出来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所以,要促进学习者对新知识的学习,关键是要加强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的与新知识有关的概念。例如,笔者在复习生物变异时,在学案上设计了问题“什么是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一定会遗传给子代吗?”,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可遗传”就是指从亲代遗传给子代,与可遗传变异的概念“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并不统一,根据对该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充分理解“可遗传变异”。又如“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这里的结构是指双螺旋结构发生变化了吗?”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基因的结构是规则的、反向平行的双螺旋结构,而基因突变中结构的改变是指“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在学案设计时,要防止新旧观念的混淆,使新观念能作为独立的实体保持下来。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茨基指出:“我们至少应该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第一种水平称为“现有发展水平”,指一定的已经完成儿童发展周期的结果和由它而形成的心里机能的发展水平。第二种发展水平是“最近发展区”,意指儿童“正在形成、正在成熟和正在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师在运用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应首先检测学生对某一现实问题的理解能力;其次是进行活动的选择,目的在于使学习任务能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而不至于过难或过易;最后是提供教育的支持,即可以通过搭建“脚手架”来支持学生的学习,而这里的“脚手架”通常指教师的适时指导。3 导学案教学的具体做法主备人提前备课 学科研究小组研究 主备人修改 任课教师通研 电子稿上传、资源共享印刷、学生使用包科领导把关签字主备人再修改从中可以看出,一份导学案凝聚了教师的集体智慧,但也难以避免学科“权威”“专家”的干扰作用。山东省实验中学的做法:学校建立网上备课平台,老师匿名备好的课上传到这个平台,学科教师对所有的教案(教学设计)综合衡量,出台一份教案。这种方法值得参考。附: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第三节 酶【学习目标】1简述酶的概念。2描述酶的发现过程。3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4举例说明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5探究酶的专一性和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并学会对假设中的重要变量下操作性定义,学会变量的控制、观察和测量的方法。6分析酶的催化作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使用说明】1依据学习目标,认真预习课本15分钟,用红笔标注难点和重点2用准确的语言完成【基础梳理】、【疑难探究】、【对讲对练】3认真独立完成【课时作业】一、酶的发现【基础梳理】1.18世纪末,斯帕兰扎尼通过让鹰吞食内部装有肉的金属小笼,证明了 中有一种能 的物质。2.1853年,巴斯德认为酒精发酵是 的结果,而李比希认为酒精发酵最多只需要酵母菌中 的参与而已。3.1897年, 证明促使酒精发酵的是 ,而不是酵母本身。4.1926年,萨母纳尔得到 ,弄清了酶的本质是 。5.20世纪80年代初,科学家发现极少数特殊的酶是 ,现在将这类酶称为 。【疑难探究】1根据酶的发现给酶下定义。2就酶的有关说法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能产生酶。(2)酶只有在细胞内发挥作用。(3)酶既可以在生物体内合成,也可以从食物中摄取。【对讲对练】【例1】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图所示。在35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1、2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3、4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的目的是( ) A实验 B实验C实验、实验都能 D实验、实验都不能【问题反馈】请将你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写在下面二、酶是生物催化剂【基础梳理】1. 酶作用的强弱用 表示。受酶催化而发生化学反应的分子叫 。2. 酶的特性(1)酶的 极高(2)酶具有 ;一种酶只能催化 的反应。【疑难探究】1与无机催化剂相比,为什么酶具有高效性?2还有其他方案证明酶具有专一性吗?如果有,请写出实验思路。【对讲对练】【例2】研究表明:一分子过氧化氢酶能在1分钟内使5105个过氧化氢分子分解成氧和水,相当于Fe3+催化速率的109倍,但是对糖的水解却不起作用,这个事实说明酶分别具有( )A多样性,稳定性 B高效性,多样性C高效性,专一性 D高效性,稳定性【问题反馈】请将你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写在下面三、酶的作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基础梳理】1.影响酶作用的因素有: 、 和各种化合物等。2.活动: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1)活动原理过氧化氢酶2H2O2 2H2O+O2酶的活性受PH影响,PH 或 都会降低酶的活性。3.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具有 方面。这两个作用叠加在一起,使得酶所催化的反应表现出 。如图曲线: 【疑难探究】1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先将酶置于不同的PH溶液中,然后再加入淀粉,如果顺序颠倒行吗?2 请画出酶浓度(底物不足、底物充足)、底物浓度、PH、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曲线。【对讲对练】【例3】酶E为人体消化道中的某种酶,现用固化蛋白质作底物来研究酶E的催化实验:在5支试管内分别加入含有等量酶E但pH值各不相同的缓冲液,每支试管加1块1.5cm3的长方体固化蛋白块。将5支试管都置于温度控制在20的温水中。试验从加入固化蛋白块时开始并计时。每2分钟测量固化蛋白块的长度一次,计算已被消化的固化蛋白块的百分率,所得结果见下表:实验开始后的时间(min)固化蛋白块被消化的%pH2pH4pH6pH8pHl021180004291300064021000855300001070403001295511140(1)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2)酶活性最强时的pH值是_;实验过程中用水浴的目的是_ _。(3)假设用唾液代替酶E做上述实验,你预测会有什么结果?_。(4)假若在28、pH=2下实验,将会使蛋白质的消化速率_ _。(5)请用两种方法改进实验,使实验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_。【问题反馈】请将你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写在下面【课后反思】【课时作业】1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 A不断上升B没有变化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2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调整pH至20,保存于37的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 )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B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D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3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是( ) A肽酶B蛋白酶 C脂肪酶 D淀粉酶4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B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C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了催化能力 D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细胞代谢在温和条件下快速地进行5酶1酶2酶3酶4在一个合成连锁反应F G H I J中,如果酶2失效,要使细菌正常生长,我们至少要向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是( ) AGBFCG和HDH6下面是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两个实验。在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取6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并且分别注试管编号水浴温度凝乳时间minA10不凝固B207.0C304.0D401.5E504.0F60不凝固入2mL新鲜乳汁。 将6支试管中分别放入不同水浴温度下,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 在6支试管中各注入1mL新鲜凝乳酶溶液,摇匀后,在各自的水浴温度下保温。 记录凝乳所需时间。结果如表83所示。请据表回答:(1)将装有凝乳酶和新鲜乳汁的A、F两支试管在各自的水浴温度下保温20分钟后,同时转入40的水浴温度下保温,两支试管内的现象为:A: 。F: 。(2)根据以上所有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哪些实验结论? ; ; 。参考答案一、酶的发现【基础梳理】1.胃液 消化肉2.酵母菌代谢活动 某种物质3.毕希纳 酶4.脲酶 蛋白质。5. RNA 核酶【疑难探究】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2 (1)错误。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除外)。(2)错误。有的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例如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酶;有的在细胞外发挥作用,例如消化酶。(3)错误。酶只能由活细胞产生。【例1答案】B二、酶是生物催化剂【基础梳理】1. 酶活性 底物。 2.(1)催化活性 (2)专一性;一种底物或少数几种相似的底物。【疑难探究】1酶能显著地降低活化能。2 检测实验组:a底物+A酶液底物被分解(或有产物形成)检测对照组:a底物+B酶液底物不分解(或无产物形成)【例2答案】C三、酶的作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基础梳理】1.温度、PH 2.过高或过低 3.两个 最适温度 【疑难探究】1不行。如果顺序颠倒,当酶还没有接触酸碱溶液时,因其活性很高,已水解淀粉,从而出现二试管均不变蓝,看不出不同PH对酶活性的影响。2【例3答案】(1)pH对酶活性的影响(2)2;使温度恒定,避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