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科技革命PPT课件.ppt_第1页
三次科技革命PPT课件.ppt_第2页
三次科技革命PPT课件.ppt_第3页
三次科技革命PPT课件.ppt_第4页
三次科技革命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1 1 开始兴起时间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2 2 标志 主要是在原子能 航天技术 电子技术 生物工程等领域展开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它以原子能技术 航天技术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突破为代表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 70年代初达到高潮 80年代以来以更迅猛的势头发展 一个铀235原子的现代模型 航天技术 电子计算机技术 4 3 主要成就 1 1942年 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原子反应堆 2 1945年 美国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 原子能成为一种新能源 5 恩利克 费米美国物理学家 原子能技术 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德裔美国现代物理学奠基人 质能关系式 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中提出了质能关系式 从理论上揭示核能成为新能源的可能性 6 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的景象 拍摄于1945年7月16日下午5点30分 罗伯特 奥本海默RobertOppenheimer1904 4 22 1967 2 18美国犹太人核物理学家 原子弹之父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的原子能首先运用于军事 1945年7月16日 美国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沙漠爆炸成功 8月6日 美国将 小男孩 投向广岛 9日 将 胖子 投向长崎 造成超过22万和平居民的死亡 7 世界上第一颗氢弹爆炸的情景 特勒美国犹太人物理学家 氢弹之父 8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9 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 开始原子能的和平利用标志着核电时代到来 10 中国第一座核电站浙江秦山核电站 11 3 1946年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问世 70年代以来微型计算机迅速发展 计算机的应用对人类社会生活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 12 电子计算机技术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电子计算机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13 1997年我国每秒钟运行百亿次的 银河 并行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2000年我国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 神威I 14 电子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的核心 15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 硅谷所产半导体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约占全美的1 3和1 6 16 因特网将孤立的电脑用户与全世界联系在一起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代计算机技术与先进通信技术的结晶 是电子信息时代的产物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 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之一 17 美国小学生正在操作电脑 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 18 互联网零售企业亚马逊公司 亚马逊公司创始人 19 美国线上拍卖网站 电子湾 电子湾 创始人 20 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司谷歌 谷歌 创始人 21 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 李彦宏 22 信息高速公路 它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学习 工作和生活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23 3 1957年 苏联人造卫星上天 1961年苏联宇宙飞船载人太空飞行 1969年 美国把人送上了月球 现在人类已在太空从事科学实验 24 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 1961年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 东方一号 在苏联发射升空 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也标志着人类进入太空时代 尤里 阿列克谢耶维奇 加加林EdwardTeller1934 3 9 1968 3 27苏联宇航员 加加林纪念碑 25 美国 探险者1号 卫星发射成功 26 1961年 3名美国宇航员搭乘 阿波罗号 飞船成功登上了月球 它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也显示了美国宇航工业的成就 27 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 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 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阿姆斯特朗 28 中国 嫦娥一号 探月卫星轨道图 29 俄罗斯 和平号 空间站 30 神舟五号 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神舟六号 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飞行时间 圈数 21小时 14圈航天员 杨利伟 飞行时间 圈数 115小时33分 77圈航天员 费俊龙 聂海胜 杨利伟 31 4 70年代 生物工程形成 基因工程又称遗传工程是其中的核心技术 现在 人类已经成功掌握了克隆技术 32 广东省高要市百事达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生物工程技术已广泛运用于农业 工业 医药卫生 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 33 DNA 脱氧核糖核酸 分子双螺旋结构示意图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测定标志着现代生物学的开始 34 中国科学家最早将胰岛素全合成成功 35 弗朗西斯 柯林斯博士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 人类基因图谱 36 1993年 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晚熟西红柿正式在美国上市 37 第一个中国人基因组图谱绘制完成 38 英国教授与第一只克隆哺乳动物 多利 39 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意义 加快了人类认识自我的进程 推动了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的革命性进展 为全人类的健康带来了福音 40 5 第三次科技革命还在海洋工程技术 新材料技术等领域不断取得进展 41 5 特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 最突出的特点是技术革命群体化 科技社会化和发展进程高速化 42 6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 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一 二产业比重下降 第三产业兴起 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各国经济相互依存 联系紧密 竞争激烈 改变了人来的生产 学习和工作方式 带来环境污染 军备竞赛等问题 对人类造成严重威胁 43 微软 Microsoft 公司初创时期成员 比尔 盖茨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揭开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帷幕 44 微软总部 45 微软公司的市场价值曾大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 其总裁比尔 盖茨成为了财富的代名词 知识就是财富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改变命运 已成为当代人的共识 知识经济的影响 加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促进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 终身学习制度的建立 46 9 三次科技革命说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要科教兴国 47 板书 第三次科技革命 兴起的时间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主要成就 第一个原子反应堆第一颗原子弹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上天 美国登月 原子能 航天技术 电子技术领域的成就 生物工程 海洋工程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成就 影响 1 人类进入信息社会 2 调整了国际经济格局 3 改善了人类的日常生活 4 对人类造成严重威胁 特点 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发展进程高速化 48 作业 1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突出的核心技术是 A 原子能技术B 航天技术C 计算机技术D 计算机网络技术 49 作业 1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突出的核心技术是 D A 原子能技术B 航天技术C 计算机技术D 计算机网络技术 50 2 1954年哪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 A 苏联B 美国C 法国D 英国 51 2 1954年哪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 A A 苏联B 美国C 法国D 英国 52 3 1957年哪国首先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 苏联B 美国C 法国D 英国 53 3 1957年哪国首先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 A 苏联B 美国C 法国D 英国 54 4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哪国研制成功 A 英国B 日本C 中国D 美国 55 4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哪国研制成功 D A 英国B 日本C 中国D 美国 56 5 知识经济最早出现在 A 英国B 日本C 美国D 德国 57 5 知识经济最早出现在 C A 英国B 日本C 美国D 德国 58 6 下列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是 A 宇宙飞船上天B 访问互联网C 乘公共汽车返校D 核电站发电 59 6 下列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是 C A 宇宙飞船上天B 访问互联网C 乘公共汽车返校D 核电站发电 60 7 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是 A 生物工程技术的重大突破B 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C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D 原子能技术的不断更新 61 7 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是 C A 生物工程技术的重大突破B 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C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D 原子能技术的不断更新 62 8 科学改变世界 技术优化生活 暑假期间 卢精灵去北京旅游 她一路享受的方便条件 那一项源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发明 A 乘火车到达北京B 乘汽车游览北京C 通过电子邮件向家人报平安D 承飞机从北京返回南宁 63 8 科学改变世界 技术优化生活 暑假期间 卢精灵去北京旅游 她一路享受的方便条件 那一项源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发明 C A 乘火车到达北京B 乘汽车游览北京C 通过电子邮件向家人报平安D 承飞机从北京返回南宁 64 9 下面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它具有范围广 影响大的特点B 它起源于美国C 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D 它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65 9 下面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C A 它具有范围广 影响大的特点B 它起源于美国C 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D 它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66 10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下 新兴的工业部门不包括 A 汽车制造业B 核工业C 航空航天工业D 计算机工业 67 10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下 新兴的工业部门不包括 A A 汽车制造业B 核工业C 航空航天工业D 计算机工业 68 11 继农业时代 工业时代后人类发展的新阶段是 A 社会主义时代B 共产主义时代C 知识经济时代D 文化经济时代 69 11 继农业时代 工业时代后人类发展的新阶段是 C A 社会主义时代B 共产主义时代C 知识经济时代D 文化经济时代 70 12 克隆羊多利要反映的是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中 A 电子计算机领域的成就B 原子能领域的成就C 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的成就D 空间技术领域的成就 71 12 克隆羊多利反映的是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中 C A 电子计算机领域的成就B 原子能领域的成就C 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的成就D 空间技术领域的成就 72 13 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 德国人研制成功的液体燃料火箭用于空袭英国 1946年美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投入使用 最初用来计算炮弹弹道 以上史实表明 A 战争客观上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B 科技革命是战争的导火线C 科技进步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D 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73 13 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 德国人研制成功的液体燃料火箭用于空袭英国 1946年美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投入使用 最初用来计算炮弹弹道 以上史实表明 A A 战争客观上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B 科技革命是战争的导火线C 科技进步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D 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74 14 科技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今天 我们可以 乘坐火车外出旅游 通过电脑上网查阅资料 用电话与同学联系 收看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 其中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发明的有A B C D 75 14 科技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今天 我们可以 B 乘坐火车外出旅游 通过电脑上网查阅资料 用电话与同学联系 收看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 其中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发明的有A B C D 76 15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 其相同之处是 A 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B 使人类进入 电气时代 C 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D 促进了经济发展 改变了人们生活 77 15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 其相同之处是 D A 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B 使人类进入 电气时代 C 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D 促进了经济发展 改变了人们生活 78 16 下列现实生活场景中涉及到的科技发明 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是 A 在电灯下看书B 访问互联网C 用数码相机拍照D 用手机打电话 79 16 下列现实生活场景中涉及到的科技发明 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是 A A 在电灯下看书B 访问互联网C 用数码相机拍照D 用手机打电话 80 17 下列科技成果 既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 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的是 A 汽车制造技术B 飞机制造技术C 生物工程D 计算机网络技术 81 17 下列科技成果 既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 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的是 D A 汽车制造技术B 飞机制造技术C 生物工程D 计算机网络技术 82 18 上网购物目标的实现得益于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 第一次工业革命C 第二次工业革命D 第三次工业革命 83 18 上网购物目标的实现得益于 D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 第一次工业革命C 第二次工业革命D 第三次工业革命 84 19 20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 星球大战计划 西欧制定 尤里卡计划 90年代克林顿提出建立 信息高速公路 这些主要说明 A 争夺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B 世界大战随时可能爆发C 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军备竞赛D 资本主义国家为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加强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的投入 85 19 20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 星球大战计划 西欧制定 尤里卡计划 90年代克林顿提出建立 信息高速公路 这些主要说明 D A 争夺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B 世界大战随时可能爆发C 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军备竞赛D 资本主义国家为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加强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的投入 86 20 2009年以来 墨西哥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 科学家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测出该病毒同时包含猪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 这主要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个领域的重大突破 A 原子能B 计算机C 航天技术D 生物工程 87 20 2009年以来 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