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28页).doc

HL6000C型联合收割机割台驱动系统的改进【31张图/10000字】【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HL6000C型联合收割机割台驱动系统的改进【】【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rar
说明书(28页).doc---(点击预览)
目录(1页).doc---(点击预览)
摘要(2页).doc---(点击预览)
任务书(4页).doc---(点击预览)
B9912024-PROE三维造型
b9912024-00-1.prt.1
b9912024-00-3.prt.1
b9912024-00.asm.1
b9912024-10-1-1.prt.1
b9912024-10-1-2.prt.1
b9912024-10-1-3.prt.1
b9912024-10-1-4.prt.1
b9912024-10-1.asm.1
b9912024-10.asm.1
b9912024-20-1-1.prt.1
b9912024-20-1-2.prt.1
b9912024-20-1-3.prt.1
b9912024-20-1-4.prt.1
b9912024-20-2.asm.1
b9912024-20.asm.1
wang2.prt.2
wangmeng-2.prt.3
wangmeng-3.prt.1
wangmeng-4.prt.3
A0-割台驱动装配图.dwg
A1-夹具图.dwg
A1-盖板.dwg
A1-齿轮箱壳体.dwg
A2-割台驱动原理图.dwg
A2-底座.dwg
A2-齿轮箱盖装配图.dwg
A3-V型块.dwg
A3-伞齿轮(花键).dwg
A3-伞齿轮.dwg
A3-伞齿轮2.dwg
A3-伞齿轮3.dwg
A3-减速轴.dwg
A3-减速轴装配.dwg
A3-加强板1.dwg
A3-加强板2.dwg
A3-压板.dwg
A3-固定板.dwg
A3-扶起轴.dwg
A3-扶起轴(花键).dwg
A3-法兰盘.dwg
A3-盖板.dwg
A3-管子1.dwg
A3-管子2.dwg
A3-转动轴.dwg
A3-轴1.dwg
A3-轴2.dwg
A3-齿轮.dwg
A3-齿轮1.dwg
A3-齿轮2.dwg
A3-齿轮箱盖.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8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60195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66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2-26 上传人:木***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关 键 词:
hl6000c 联合收割机 驱动 系统 改进 改良 优秀 优良 机械 毕业设计 论文
资源描述:

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28页,10000字左右.
任务书一份.

图纸共31张:
A0-割台驱动装配图.dwg
A1-齿轮箱壳体.dwg
A1-盖板.dwg
A1-夹具图.dwg
A2-齿轮箱盖装配图.dwg
A2-底座.dwg
A2-割台驱动原理图.dwg
A3-V型块.dwg
A3-齿轮.dwg
A3-齿轮1.dwg
A3-齿轮2.dwg
A3-齿轮箱盖.dwg
A3-法兰盘.dwg
A3-扶起轴.dwg
A3-扶起轴(花键).dwg
A3-盖板.dwg
A3-固定板.dwg
A3-管子1.dwg
A3-管子2.dwg
A3-加强板1.dwg
A3-加强板2.dwg
A3-减速轴.dwg
A3-减速轴装配.dwg
A3-伞齿轮.dwg
A3-伞齿轮2.dwg
A3-伞齿轮3.dwg
A3-伞齿轮(花键).dwg
A3-压板.dwg
A3-轴1.dwg
A3-轴2.dwg
A3-转动轴.dwg

摘要

HL6000C型收割机是一种稻麦双收履带式半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它具有马力大、效率高、可适应高湿度稻田收割等优点,但由于其结构复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弊端,本文通过对其割台部分驱动系统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其中部分问题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其割台部分的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收割机的总体质量。同时在整个计算分析过程中,还运用了AUTOCAD对其进行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并通过AUTOCAD及Pro/E对其中部分零件进行三维造型,从而更直观地表现了其部分零件的结构特点。

关键词:收割机 割台 驱动系统 AUTOCAD Pro/E

Abstract

Model HL6000C harvester one rice wheat pairs of person who charges track half feed the entering type combined harvester, It have horsepowers of heavy, efficiency high, adaptable high humidity paddy field person who gather in merit, But because structure its complicated, exist many questions and drawbacks but also in the course of using actually, Through cut this text to it sets of part urge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calculate, find out existing problem its and put forward to among them some solution of problem, In order to improve it cut sets of quality of part, improve overall quality of harvester further. Among whole computational analysis course, use AUTOCAD carry on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structure to him at the same time, Carry on three-dimensional modelling through AUTOCAD and Pro/E to among them some part , display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of part ocular.

Keyword: Harvester Cut platform Urge system AUTOCAD Pro/E

目 录 

0引言 …………………………………………………………………………………1
1 联合收割机总体结构……………………………………………………………… 3
1.1联合收割机的总体设计原则…………………………………………………… 3
1.2 HL6000C型联合收割机机构简介……………………………………………… 3
1.3HL6000C型联合收割机割台驱动系统的分析……………………………………6
2 联合收割机割台驱动系统主要零部件的计算分析………………………………8
2.1驱动轴的强度校核……………………………………………………………… 8
2.2驱动轴加工工艺的编制………………………………………………………… 11
2.3驱动轴键槽加工的夹具设计…………………………………………………… 12
2.4驱动轴的改进…………………………………………………………………… 16
2.5部分零件的三维造型…………………………………………………………… 24
2.6预期结果………………………………………………………………………… 24
3结论………………………………………………………………………………… 25
致谢…………………………………………………………………………………… 26
参考文献……………………………………………………………………………… 27
附件清单……………………………………………………………………………… 28

任务书

一、设计(论文)内容
HL6000C型联合收割机驱动系统的改进。(1).割台驱动轴的结构分析和计算及改
进方案的提出;(2).割台驱动轴的工艺分析及键槽加工夹具的设计:(3)部分零部件
的三维造型。

二、设计(论文)依据
原始数据: 
N=16.2马力 N1=4.86马力 N2=11.34马力 L1=107mm
L2=18mm L3=225mm L4=15.5mm d=148.5mm
直齿轮分度圆直径d1=40mm 锥齿轮分度圆直径d2=45mm
转速n=1489r/min 皮带轮包角1560 皮带根数z=2

三、技术要求
1.运用Pro/E对部分零部件进行三维造型;
2.使改进后的驱动轴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
3.夹具要求定位准确,夹紧可靠,具有一定的精度要求。

四.毕业设计(论文)物化成果的具体内容及要求
(具体内容参照机械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大纲及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填写)
1、割台驱动装配图 A0 1张
2、驱动轴铣键槽夹具装配图 A2 1张
3、割台驱动原理图 A3 1张
4、部件装配图 A3~A2 2~4张
5、零件图 A4~A2 15~25张
6、三维造型图集 1份
7、设计说明书1份,不少于1万字以上


HL6000C型联合收割机割台驱动系统的改进











内容简介:
一、设计(论文)内容 联合收割机驱动系统的改进。( 1) 进方案的提出;( 2) 3)部分零部件 的三维造型。 二、设计(论文)依据 原始数据: N=力 力 力 072=18 25 d=齿轮分度圆直径 0 锥齿轮分度圆直径 5速 n=1489r/ 皮带轮包角 1560 皮带根数 z=2 三、技术要求 1运用 对部分零部件进行三维造型; 2使改进后的驱动轴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 3夹具要求定位准确,夹紧可靠,具有一定的精度要求。 四 文)物化成果的具体内容及要求 (具体内容参照机械工程系毕业设计 大纲及实施细则的有关要 求填写 ) 、割台驱动装配图 1 张 2、驱动轴铣键槽夹具装配图 1 张 3、割台驱动原理图 1 张 4、部件装配图 2 2 4 张 5、零件图 2 1525 张 6、三维造型图集 1 份 7、设计说明书 1 份,不少于 1 万字以上 五 . 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 起讫日期 工作内容 备 注 业实习,搜集资料 料整理,拟定设计方案 体设计,部件设计,绘图 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业设计资料审阅,修改 小组答辩 六 . 主要参考文献: 1 东洋收割机制造(江苏)有限公司 韩国:东洋物产企 业株式会社, 2002 2 东洋收割机制造(江苏)有限公司 3 王先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75 4 扬黎明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6 5 孟少庚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2 6 赵志修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6 7 陈秀宁,施高义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 8 徐锦康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9 刘鸿文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10 秦宝荣 北京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七、其他 盐城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 摘要 收割机是一种稻麦双收履带式半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它具有马力大、效率高、可适应高湿度稻田收割等优点,但由于其结构复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弊端,本文通过对其割台部分驱动系统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其中部分问题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其割台部分的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收割机的总体质量。同时在整个计算分析过程中,还运用了 其进行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并通过 对其中部分零件进行三维造型,从而更直观地表现了其部分零件的结构特点。 关键词:收割 机 割台 驱动系统 合收割机割台驱动系统的改进 2 of It of in in of to it of to of In to it of of of on of to at on to of 盐城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 目 录 0 引言 1 1 联合收割机总体结构 3 合收割机的总体设计原则 3 联合收割机机构简介 3 联合收割机割台驱动系统的分析 6 2 联合收割机割台驱动系统主要零部件的计算分析 8 动轴的强度校核 8 动轴加工工艺的编制 11 动轴键槽加工的夹具设计 12 动轴的改进 16 分零件的三维造型 24 期结果 24 3 结论 25 致 谢 26 参考文献 27 附件清单 28 盐城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 0 引言 目前我国收割机按其行走方式有自走式和背负式,按底盘结构分有履带式和轮式,按其喂入方式分有全喂入式、半喂入式和梳脱式,近几年国外联合收割机发展较快,型号趋于齐全,设备不断完善,除了国内的型号外还包括以下几种形式:从割幅看,有 2m 左右的割幅,也有 7 8m 的割幅,从用途看,有单一型,也有多用途型。为了适应生产的需要,国外联合收割机无论从机型、机种和结构性能上都有很大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向高效大型发展 近年来,国外许多公司都生产了不少高效率的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这一趋势越来越明显。 2 由牵引式向自 走式发展 由于自走式具有机动灵活、无需开道、操作方便等优点,现在各国普遍生产和使用的都是自走式联合收割机。 3 向系列化、通用化发展 产品实现系列化、通用化可大大缩短设计周期,降低成本,方便使用。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厂家均成系列地生产各种大小规格的联合收割机。 4 努力提高机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联合收割机使用时间短,季节性强,结构复杂,价格昂贵。设法提高机器的使用可靠性和延长使用寿命,是各国近年研究改进的一个主要方向。为此各国生产机器时,广泛采用薄钢板冷弯加工成弯曲型钢来代替扁钢,采用薄壁钢管代替角钢,采用焊接结构 代替螺钉或铆钉联结。既保证了必要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而且又节省了材料,减少了材料规格及紧固零件的品种,这就大大有利于组织生产。在零件结构设计上,注意提高强度,增加刚性。不论是机架、割台壳体还是输送过桥都加厚了墙板,加强了骨架;割台绞龙叶片加厚;拨禾轮多采用薄板冲压幅板,大直径薄壁圆管轴;割刀驱动机构采用油浴密封式摆环箱,使割刀工作平稳寿命长。 5 广泛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机器工作性能 为了提高机器的作业质量并使其高效、安全、可靠地工作,现代联合收割机上广泛采用各种电子仪表监视装置以及电器、液压控制和液压 驱动等先进技术。 6 不断改善驾驶员的工作条件 改善驾驶员工作条件,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性是增加作业时间、提高工效和收割机质量的重要保证。 此外,世界上许多厂家近年来还生产了许多坡地型联合收割机。 类联合收割机合收割机割台驱动系统的改进 2 的优点主要有: 清选; 其具有以上这些优点,此类联合收割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推广,但由于其结构复杂,虽经过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的发展,在使用过程中仍然还存在着一些问 题。为了提高收割机的质量,解决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其总体结构的介绍和割台驱动系统的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割台作为联收割机的首要部分,由分草板,分草杆、扶禾装置、拔禾装置、割刀、脱粒深浅装置,导流杆、压杆、传动链组成。其工作原理及作用为:工作时首先分草杆将田间作物分成收割及待收割区,分草板将收割区内作物分成四行(或三行),扶禾装置将倒伏的或直立的作物扶直,经割刀切断后,由扶禾装置将其传送到脱粒深浅装置(又叫升降台或向心台)并经导流杆的真确导向,使作物以合理的姿势准确地送至脱 粒系统。整个过程是一个切割及输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影响联合收割机的正常运作,有时甚至会使得整个机器瘫痪,如割刀的断裂、驱动轴的断裂等等。因此在整个联合收割机的设计及使用过程中,割台部分的设计及改进是尤为重要的。 本文首先对联合收割机的总体结构进行介绍和分析,其次主要针对其割台驱动系统部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再次通过分析计算提出解决方案,并对其主要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盐城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3 1. 联合收割机总体结构 合收割机的总体设计原则 谷物联合收割机的设计包括零部件设计和总体 设计两方面。一台机器设计的好坏固然与每个零部件的设计有关,但对整机性能起决定作用的却是总体设计,如果在设计中对整体缺乏全盘考虑,即使各部件的设计是良好的,但组合在一起却不一定获得好的效果,因此,在进行谷物联合收割机的设计时,考虑总体原则是十分必要的。 进行总体配置就是要合理地布置各部件的位置,从而进一步确定机器的总体尺寸,估算机器的质量和重心位置,确定传递路线,设计并布置操纵机构及驾驶台,安排附件等。 总体配置对联合收割机的整体性能起决定作用,不同类型的谷物联合收割机,其总体配置有不同的特点,但可将其共同的 要求归纳为以下原则。 ( 1) 配置工作部件的相互位置和尺寸时,应该特别注意工作部件生产率的平衡,保证谷物流的均匀连续,避免出现超负荷的部分。 ( 2) 配置工作部件时,应考虑整机的重心位置,使各轮轴上的负荷分配合理。 ( 3) 驶员应处于最利于工作的位置,割台前面的主要工作区域均应在视野之中,同时还应能方便地观察左右两侧。 ( 4) 整和维修。应妥善考虑各操纵手柄和脚踏板的位置,使驾驶员不至于因频繁操作而感到疲劳。还应注意各部件的相互 位置,以使调整和维修更加方便。 ( 5)注意机器外形的美观。在现代谷物联合收割机的设计中,外形是否美观是非常重要的。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机器的两侧和上部设计几块外罩,同时还要考虑其构形,使之构成轮廓分明的图案。 粒清选系统,切草、集草装置、谷仓部分,行走系统,发动机、车架、操作部分、电气部分组成。 台 草板,分草杆、扶禾装置、拔禾装置、割刀、脱粒深浅装置,导流杆、压杆、传动链组成。 作 时首先分草杆将田间作物分成收割及待收割区,分草板将收割区内作物分成四行(或三行),扶禾装置将倒伏的或直立的作物扶直,经合收割机割台驱动系统的改进 4 割刀切断后,由扶禾装置将其传送到脱粒深浅装置(又叫升降台或向心台)并经导流杆的真确导向,使作物以合理的姿势准确地送至脱粒系统。整个过程是一个切割及输送的过程。 粒清选系统 粒清选系统由传动部分、脱粒部分、输送部分、清选部分组成。 发动机动力传到脱粒筒、二次脱粒筒、主喂入链、一次绞龙及扬谷绞龙、二次绞龙及还原绞龙、振动筛主风扇及吸引风扇等。 实现作物杆茎与籽粒分离,包括主脱粒筒,副脱粒筒。 脱粒过程中对作物进行夹持及输送,并将脱粒完的籽粒送至谷仓,包括主输送链、一次绞龙及扬谷绞龙,二次绞龙及还原绞龙。 籽粒与杂余杆茎分离的部件总称。包括振动筛、筛网、主风扇、吸引风扇。 物被主输送链由主脱粒筒自前方向后方传递,经主筒梳刷后几乎所有的籽粒和杆茎分离,完成脱粒的杆茎被主输送链传递至排草链及排草皮带,最终输送至切草、集草装置。由主脱粒筒脱下的籽粒及细小的杂余透过筛网落入振动筛,经过振动筛的振动及主风 扇和吸引风扇的清选,干净籽粒落入一次绞龙后经过扬谷绞龙输入谷仓。主筒脱粒时脱下的断穗及较大杂余杆茎在主筒内经挤压摩擦后,干净籽粒落入振动筛,经清选后进入粮仓。经挤压梳刷后仍然存在的较大杂余杆茎被传送至二次脱粒筒,经过二次脱粒后,籽粒与细小杂余落入振动筛、二次绞龙还原绞龙,其余杆茎被风机吹出机外。还原绞龙将籽粒与细小杂余重新输入振动筛前部进行再次清选 ,杂余被吹出机外,而籽粒则被一次绞龙扬谷绞龙送入谷仓,整个过程是作物的脱粒和清选过程。 草、集草装置 排草链、二组盘形刀、盖板、扩散绞龙、 杆收集架、传感器、排草皮带等组成。 过液压手柄使盖板关闭或打开来实现对草杆的处理,具体是:打开盖板则草杆被切碎还田;关闭盖板且打开集草架则草杆成堆落入田里;关闭盖板且将集草架收起则草杆连续均匀铺在田里。 仓 组成:由谷仓、传感器、粮袋支架、踏板及安全扶手等组成。 物流程图 (如图 1盐城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5 作物 分草杆 扶禾拨指 导流杆 切刀耙子皮带盘行拨爪 割台输送链 升降台拨指割台输送链 升降台拨指星轮穗部机外排草链主脱粒筒切草集草装置吸风扇吹风扇碎屑谷仓干净籽粒 一次绞龙 扬谷绞龙 粮袋较干净籽粒 振动筛茎杆 喂入链穗头杂余 副脱粒筒机外吸引风扇碎屑机外还原绞龙二次绞龙 振动筛夹带籽粒的碎草碎屑干净籽粒吹风扇吸风扇机外图 1作物流程图 机器动力传动图(如图 1 合收割机割台驱动系统的改进 6 发动机液压皮带液压泵马达皮带 齿轮箱割取驱动皮带割取部履带驱动轮脱谷筒驱动皮带脱谷驱动皮带脱谷筒稻草排出皮带处理筒皮带 脱粒链条处理筒风扇皮带清选风扇1 号 皮 带一次绞龙二次绞龙切碎皮带吸引风扇切碎刀组吸引风扇扩散绞龙振动皮带扩散皮带图 1 机器动力传动图 联合收割机割台驱动系统的分析 原理图如图 1 割台驱动原理图图 1动机 驱动轴 转动轴 割刀 向心 齿轮轴 液压部分(包括 盐城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7 通过皮带轮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液压系统(包括 然后通过液压系统将动力分别传至割台部、行走部分、脱粒部分、清选部分及切草部分。在割台部又通过驱动轴将动力分别输送到割刀及向心。因此在割台驱动系统中,驱动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在此系统中驱动轴也是设计及校核的重点。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实践证明驱动轴经常发生断裂,因此对此驱动轴进行分析计算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此来发现其结构设计或加工工艺的不足,提出解决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合收割机割台驱动系统的改进 8 2. 联合收割机割台驱动系统主要零部件的计算分析 动轴的强度校核 原始数据 (如图 2 N= 07 8 25 d=齿轮分度圆直径 0 锥齿轮分度圆直径 5速 n=1489r/ 皮带轮包角 1560 皮带根数 z=2 图 2 驱动轴受力简图 直齿轮的受力计算: 转矩 t 1 11 径向力 a a n 0011 盐城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9 锥齿轮的受力计算: 转矩 2222222 其中 2 6 50 向力 o a o a n 000022 皮带轮对轴作用力的计算: 皮带轮初拉力 00 200 其中 v=( 1489) /( 60 1000) =s q=m 皮带轮对轴的压力 4 278s 0 各点受力分析(图 2 图 2 受力简图 点: 3+( 3) =点: 点: C+点: Q=点弯矩的计算: 合收割机割台驱动系统的改进 10 m 2- =N m 1= N m 各点扭矩的计算: 该轴所受扭矩处处相等为 : T=m=7024N/n=7024 489=m=m 因其为顺时针旋转,所以为负值。 弯扭图示如下(图 2 : :C F B F D 弯矩、扭矩图 由以上应力图可知其主要危险点在 次在 这一区域内,这一段区域轴所受应力最大。 根据第四强度理论得: 盐城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1 M P 就是说在机器在空载和正常运转时,此驱动轴满足强度要求。 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外部条件的影响,包括环境因素、带载工作时发生意外故障(如收割时堵草等)、气候因素的影响等等,因瞬时应力过大而发生断裂。为了解决这些问 题,提出以下方案: 1. 改进驱动轴加工工艺,同时注意及时检查齿轮油,并加强密封; 2. 将 间的平键改为花键,以提高轴的的强度。 驱动轴加工工艺的编制 驱动轴简图如图 2图 2驱动轴简图 合收割机割台驱动系统的改进 12 工艺过程的编制如表 2号 工序内容 定位基准 主要设备 1 毛坯 2 调质处理 3 车端面,打中心孔 普通车床 4 粗车外圆至 21普通车床、跟刀架 5 粗车外圆面至 18通车床 6 精车外圆 至图纸尺寸,通车床 7 车卡簧槽至图纸尺寸 普通车床 8 车倒角 普通车床 9 调面,车端面,保证长度 395普通车床 10 车外圆至 17证长度 普通车床 11 车锥面至图纸尺寸,保证其长度尺寸 普通车床 12 铣两键槽至图纸要求 铣床、 13 铣平面至图纸要求 以键槽定位,并使用分度装置 铣床、分度盘 14 精磨轴外圆至图纸要求 磨床 表 2驱动轴加工工艺 动轴键槽加工的夹具设计 装夹简述 工件的装夹首先应使工件相对于刀具(或机床)有正确的位置,然后将工件压紧在这一正确的位置上,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因受力的影响而发生位置的变化,即工件的夹紧。工件从定位到夹紧的整个过程称为装夹。 工件的夹紧方法有: 机床夹具按使用范围可分为五种基本类型: 机床夹具的组成一般有以下几部分: 刀元件; 机床夹具的功用主要有: 低成本; 盐城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3 机床夹具发展方向可以归纳为:功能柔性化、传动高效化、自动化、制造精密化、旋转夹具的高速化、结构标准化、模块化、设计自动化。 A.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是指在夹具中,工件的定位基准与定位元件相互接触或配合,从而使同一批工件在夹具中都能获得一致的正确位置。 六点定位原则:工件在夹具中的位置有六个自由度,需要用夹具上按一定要求布置的六个支撑点来限制,其 中每个支撑点相应地限制一个自由度,使工件在夹具中位置完全确定,又简称“六点定则”。 根据六点定位原则可将定位分为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欠定位和过定位,在机械加工中欠定位是不允许出现的。 B. 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 一般夹紧装置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动力源和夹紧机构。 设计和选用夹紧装置时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力、安全;整、使用和维修。 确定夹紧力方向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不能破坏定位; 减小工件变形。 选择夹紧力作用点应注意以下几点: 保证工件以获得的定位不变; 减小工件的夹紧变形; 提高加工部位的夹紧刚性,防 止或减小工件的振动。 夹紧力大小: F, 实际所需夹紧力( N), F 为根据静力平衡计算出的理论夹紧力( N), K 为安全系数。 联合收割机割台驱动系统驱动轴(如图 2槽加工夹具设计 合收割机割台驱动系统的改进 14 图 2驱动轴的结构特征可知键槽 1 和键槽 2 在同一平面内,而且其所在的轴径相同都为 17,所以其槽宽和槽深都一致,可在一次装夹下完成加工。 考虑到其为轴类零件,所以可采用双短 V 型块定位来限制其径向的移动和轴向的转动,再在其端部加一顶尖来限制其轴向的 窜动。又由于其长度较长,为了避免轴的径向变形,夹紧时采用双支点式,即用两块压板分别固定在两 简图如图 2 图 2动轴的定位及夹紧详情如下: A. 通过 和 来限制其前后上下的移动以及如图所视平面及垂直平面内的转动。 B. 通过 和顶尖 键槽 1 键槽 2 V 型块 2 V 型块 1 压板 1 压板 2 盐城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5 C. 利用压板 1 和压板 2来压紧。 、 、压板 1、压板 2及底座的具体尺寸见附页 图纸。 具误差的计算 A. 定位误差(图 2 定位误差包括基准不重合误差和基准位移误差,本夹具的定位误差为: w H 所以 D= 2. 对刀误差 T 因为刀具相对于对刀或导向元件的位置不精确而造成的加工误差。此夹具中T =0。 C. 夹具的安装误差 A , 因为夹具在机床上的安装不精确而造成的加工误差。本组合机床的夹具的安装基面为平面,因而没有安装误差,所以 A =0。 D. 工件夹紧JE. 加工过程误差G因为机床精度,刀具精度,刀具与机床的位置精度,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和受热变形等因素造成的加工误差,所以根据经验为它留出工件公差的 1/3,计算可得: 合收割机割台驱动系统的改进 16 G= K /3=. 保证加工精度的条件 = D+ J+ T+ A+ G K 即工件的总加工误差 应不大于工件的加工尺寸误差k,为保证夹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防止夹具因为磨损而过早的报废,在分析计算工件加工精度时,需保留出一定的精度储备量 此上式改写为: 将上述计算的加工精度值列于表 2差计算 加工要求 误差类型 夹具误差 D J 0 T 0 A 0 G 2 夹具加工精度表 由上表可知, 具备一定的精度储备。 动轴的改进 为提高驱动轴的强度 ,将 处的平键改用花键代替。 键联接 花键联接由具有多个沿周向均布的凸键齿的轴和有对应凹槽的毂孔组成,齿的侧面是工作面。花键按其齿形分为矩形花键和渐开线花键。 ( 1) 矩形花键的齿廓,可用磨削的方法获得较高的精度,应用广泛。 矩形花键按齿数和齿高的不同,在标准中规定了两个尺寸系列:轻系列和中系列。轻系列用于载荷较轻的静联接,中系列用于中等载荷。 矩形花键联接的定心方式为小径定心,故应对轴和孔的小径都进行磨削加工。尽管加工复杂,但定心精度高。 ( 2) 盐城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7 渐开线花键的齿廓为渐 开线,标准压力角有 30和 45两种。与矩形花键相比,齿根较厚,应力集中较小,强度高。花键轴可用加工齿轮的方法加工,工艺性好,但加工内花键的渐开线花键拉刀制造成本高,故常用于载荷大、定心要求高,且尺寸较大的联接。 渐开线花键联接的定心方式为渐开线齿形定心。具有自动定心作用,各齿承载均匀。 比较上述两种花键,在收割机割台驱动系统的驱动轴宜采用渐开线花键。 键的设计计算 25z 、 75.0m D 30 25z 分度圆直径 D = mz 圆直径 D b 0c o c o s 距 差等级为 5级、配合类别为 H/h。 1外花键的尺寸数据计算如下: ( 1)外花键大径尺 寸 基本尺寸 D )1( ( 25+1) 花键大径上偏差为 0 外花键大径公差 查表 外花键大径公差为 以,外花键大径上偏差为 D 0 2)外花键渐开线起始圆直径最大值 D a 其中 表 8 得 0D 230s = 3)外花键小径尺寸 合收割机割台驱动系统的改进 18 基本尺寸 zm 花键小径上偏差 查表 =0 外花键小径公差,选取 以 4)齿厚尺寸 基本齿厚 S=m 作用齿厚最大值 )际齿厚最小值 T+ ) 实际齿厚最大值 作用齿厚最小值 查表 T+ = =所以: ( 5)齿根圆弧最小曲率半径 查表 6)公差值的确定 查表 得 齿距累积公差 031.0形公差 019.0向公差 7)外花键参数表(见表 2 齿数 Z 25 模数 m 力角 D 30 盐城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9 公差等级和配合类别 5h 5h(大径 D 0 花键渐开线起始圆直径最大值 D 小径 作用齿厚最大值 际齿厚最小值 用齿厚最小值 际齿厚最大值 根圆弧最小曲率半径 距累积公差 形公差 向公差 2、内花键的 尺寸数据计算如下: ( 1)内花键大径尺寸 基本尺寸 )( 25+ 花键大径下偏差为 0 内花键大径公差 选取 外内花键大径公差为 以,内花键大径上偏差为 2)内花键渐开线终止圆直径最小值 合收割机割台驱动系统的改进 20 )1( ,其中 25( 3)内花键小径尺寸 基本尺寸 ) 花键小径极限偏差 查表 4)齿槽宽尺寸 基本齿槽宽 E=m 用齿槽宽最小值 m=际齿槽宽最大值 ( T+ ),由以上查得 T+ 则 =际齿槽宽最小值 ,由以上查得 = = 作用齿槽宽最大值 =( = 5)齿根圆弧最小曲率半径 表 6)公差值的确定 查表 得 齿距累积公差 031.0形公差 019.0向公差 7)内花键参数表(见表 2 齿数 Z 25 模数 m 力角 D 30 公差等级和配合类别 5H 5H(盐城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21 大径 开线终止圆直径最小值 径 际齿槽宽最大值 用齿槽宽最小值 际齿槽宽最小值 用齿槽宽最大值 根圆弧最小曲率半径 距累积公差 形公差 向公差 2 改进后的驱动轴强度校核 直齿轮 的受力计算: 转矩 t 1 11 径向力 a a n 0011 锥齿轮的受力计算: 转矩 2222222 合收割机割台驱动系统的改进 22 其中 2 6 50 向力 o a o a n 000022 皮带轮对轴作用力的计算: 皮带轮初拉力 00 200 其中 v=( 1489) /( 60 1000) =s q=m 皮带轮对轴的压力 4 278s 0 各点受力分析(图 2 点: 3+( 3) =点: 点: C+点: Q=点 弯矩的计算: m 2- =N m 1= N m 各点扭矩的计算: 该轴所受扭矩处处相等为 : T=m=7024N/n=7024 489=m=m 因其为顺时针旋转,所以为负值。 弯扭图示如下(图 2 盐城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23 : :C F B F D 弯矩、扭矩图 由以上应力图可知其主要危险点在 D 处,其次在 D 到 E 这一区域内,这一段区域轴所受应力最大。 根据第四强度理论得: M P 用渐开线花键代替后轴的强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根据第四强度理论计算出的轴所承受的最大应力由原来的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HL6000C型联合收割机割台驱动系统的改进【31张图/10000字】【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01956.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