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背越式跳高编辑背越式跳高是一种以杆上背弓姿势、向上甩腿越过横杆,过杆后以背部落垫的跳高方式。跳背越式跳高的运动员要充分地发挥助跑的水平速度,起跳时要发挥起跳爆发力,摆动腿弯腿摆动。中文名背越式跳高外文名Forsberg High Jump概述急行跳高姿式之一助跑812步姿势背弓姿势发明者福斯贝里目录. 1运动简介. 2历史. 第一次出现. 发展状况. 3跳高等级标准. 4助跑技术要素. 技术特点. 助跑技术. 5助跑易犯问题运动简介编辑又称“福斯贝里式跳高”。急行跳高姿式之一。助跑步数为812步,前段跑直线,后段跑弧线,用离横杆较远的腿起跳。起跳离地后,保持伸展姿势向上腾起,并在摆动腿及其同侧手臂的带动下,加速身体围绕纵轴旋转,使身体背对横杆;当头、肩越过横杆后,及时仰头、倒肩、展体,挺胸,并稍后收双腿,形成杆上背弓姿势,同时身体重心尽量靠近横杆,以充分利用腾空高度;当身体重心移过横杆后,应加速向上甩腿越过横杆。过杆后以背部落垫。历史编辑第一次出现1968年在第19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采用了与众不同的弧线助跑,背向横杆的背越式技术,以2.24米成绩一举夺得男子跳高桂冠。他的技术使人耳目一新,从此,背越式跳高技术很快在全球风行起来。发展状况1973年美国运动员斯通斯用背越式创造了2.30米的世界纪录,到1976年他又把世界纪录提高到了2.32米。特别是80年代以来,男子跳高的世界纪录都被采用背越式技术的运动员一次又一次地刷新。1980年第22届奥运会上背越式夺走了全部男子跳高的奖牌。1983年在赫尔辛基举行的第一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世界第一流的跳高选手,男子38名,女子33名,全部采用了背越式技术。1983年我国运动员朱建华以2.37米、2.38米的成绩两破世界纪录,1984年他又以2.39米的成绩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1988年9月8日古巴运动员哈维尔索托马约尔在西班牙萨拉曼卡进行的国际田径赛上,跳出了2.43米的好成绩,刷新了男子跳高的世界纪录。1986年保加利亚运动员科斯塔迪诺娃以2.08米的成绩刷新了世界纪录,1987年她又以2.09米的成绩改写了女子跳高的世界纪录。1839年,加拿大人沃弗兰德用“屈膝纵跳”的方式,跳过了169米的高度。1864年,英国运动员何奇,首先采用“跨越式”跳过了170米的高度。1887年身高只有1.69的美国人培基,用这种姿势,跳了 l93米。1895年,美国人斯维尼用“波浪式”的新技术,后来称为“剪式”,跳过了197米的高度。这个纪录一直保持了17年。1912年2月9日,美国运动员霍林,用独创的“滚式”,跳过了201米的高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突破2米大关的人。1923年,苏联运动员伏洛佐夫,采用了当时称为“骑竿式”的跳高姿势,后来称为“俯卧式”。由于这种姿势难度大,成绩不高,未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1936年,美国运动员阿尔布里顿,用这种姿势创造了 2.07米的世界纪录,才引起人们的注意。在以后的20年里,是“滚式”和“俯卧式”的盛行时期。到1956年,美国运动员杜马斯跳过2.15米之后,俯卧式跳高才被公认为最先进的跳高技术。1968年,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在第19届奥运会上,以独特的弧线助跑。背向横竿的过竿方法,以2.24米摘取了男子跳高桂冠。当时人们称为“福斯贝里式”,后称为“背越式”。从此,背越式跳高技术开始盛行,并逐步被大部分跳高运动员采用。跳高等级标准编辑男子: 女子国家三级运动员 1.60米 国家三级运动员1.40米国家二级运动员 1.83米 国家二级运动员1.56米国家一级运动员 2.00米 国家一级运动员1.75米国家健将级运动员 2.20米 国家健将级运动员1.84米国际健将级运动员 2.28米 国际健将级运动员1.90米助跑技术要素编辑技术特点背越式跳高助跑的主要特点是弧线助跑,助跑线一般为“J”其优点是:1助跑的预备段是一条直线或曲率很小的线曲,因此全程便于加速和发挥速度。2向弧线过渡时比较平缓自然,可以避免停顿或减速。3弧线曲率由大变小,使身体逐步加大内频。4最后一步与横杆约成20度至30度角,以保证人体在腾空后,有一个适宜的相对于横杆的垂直位移距离。助跑技术助跑的任务是获得必要的水平速度,并为提高起跳效果和顺利地越过横杆创造条件。背越式跳高一般采用8至12步助跑,分直线助跑段与弧线助跑段。1直线助跑技术:近似于短路途中跑技术,跑进时身体重心高而平稳上体适当前倾,后蹬充分有力,前摆积极抬腿,两臂协调配合大幅度摆动;2弧线助跑技术:身体逐步内倾,加大外侧腿臂的摆动幅度,保持头、躯干成一直线向内倾。助跑的整个过程应有明显的加速性和较强的节奏感,尤其是最后几步逐渐加快,到最后一步最快。助跑易犯问题编辑助跑弧线的曲率不当在学习弧线助跑中,经常会出现助跑弧线不正确的问题,主要会出现以下几种错误:错误1:在助跑中,身体内倾不是逐渐加大,而是一开始进入弧线时,身体内倾最大,跑至最后两步时身体反而直立起来,表现在助跑路线上有跑直线的不合理现象。错误2:在助跑中,身体内倾没有变化,表现在助跑路线上有跑圆弧的不合理现象。错误3:在助跑中,身体内倾由不变大,表现在助跑上有绕弯的不合理现象。产生上述错误的原因:学生未能掌握好弧线助跑的技术,形成正确的弧线并依靠本体感觉来控制身体内倾的变化。检查错误的方法:检查学生的助跑步点及路线是否正确,可以按照弧线助跑的技术要求,对每一步进行检查,通常每一步跑进方向的转折(一般称转折角)应逐渐加大。主要教学手段:1、运用各种半径弧线跑练习。(1)直道和上、下弯道的加速跑。(2)半径为68米的圆圈跑、螺旋跑和“8”字跑;(3)直线接弧线或直线切入圆圈跑。2、借助器械练习教师利用长的绳子连接教师和学生(学生用内侧手抓绳子的一端)。弧线助跑时,教师用力牵拉绳子以加大向心力,迫使学生躯干保持适当内倾,加强肌肉的本体感觉。3、利用标志物进行弧线助跑练习教师利用标志线或在地面上画出前进路线,要求学生沿标志或路线反复练习,加强正确弧线助跑感觉。途中的大小块可以用小木块或海绵块,可以放在弧线的一边或两边都放,只放单侧可以避免直线助跑,放两侧可以避免圆弧助跑和绕大弯助跑。最后一步方向不正确在背越式跳高助跑教学中,最后一步出现的问题通常比较严重,主要会产生外八字的跑法,最后起跳时的正确位置应仍然沿弧线方向跑进;而错误技术往往造成错误的起跳位置,致使最后一步的路线偏离了弧线的自然延伸,从而使下肢产生两个不同方向的分离,导致力的分解,且最后一步支撑中助跑速度方向偏离支撑点,以致无法产生正确的起跳,上体会过早倒向横杆。产生原因:起跑前有躲杆意识或急于做背向横杆动作,起跳腿下意识地偏离起跳点。主要教学手段:1反复进行上13起跳练习,强调最后一步上步时起跳腿的摆动方向。2在起跳点放置标志物,以控制最后一步的跑进方向;3在起跳点放置适当大小的综垫或弹性跳板,反复进行起跳练习,练习中强调跳上起跳点起跳;4标出起跳点,反复练习。起跳时脚位不正背越式跳高最后一步放脚尖的方向与起跳同等重要,脚位不正确,同样会对起造成极大的影响。通常初学者在起跳时脚尖会自然地产生外展,形成外八字的放脚动作,这种放脚技术,一会造成起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课件教学课件
- 儿童输液安全管理与风险防控指南
- 新解读《GB-T 2818-2014井用潜水异步电动机》
- DB6108-T 68-2023 石碾小米茶粉加工技术规程
- 重卡产品知识培训课件
- 《英语写作1》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
- 老年人护理学课件
-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 老年人心理培训知识问答课件
- 完形填空12篇-2024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含答案+解析)
- 国庆节英语介绍模板
- 《油气管道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技术管理规范》
- 巡察工作基本流程课件
- 游艇火灾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标准)学生玩耍纠纷协议书
- GB 46030-2025建筑用安全玻璃安全技术要求
- 2025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标准)茶楼入股合同协议书
- 养老院员工奖惩管理制度范本
- 2025-2026秋季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国旗下演讲稿(20周):第五周 76载荣光里我们茁壮成长-喜迎国庆
- 2025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能力画像整机能力评估模型V2.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