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大余中学、崇义中学、上犹中学三校期中联考高一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为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 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蚂蚁是一种群居昆虫,它们怎样进行群体协调呢?这个过程主要依靠个体之间的互动进行。两只蚂蚁之间互动可能非常简单,一只蚂蚁只是跟踪另一只蚂蚁留下的痕迹,但是,由于蚂蚁的个体数量多,整个群体的效率就非常高,能解决很复杂的问题,比如寻找食物最短路径问题。当食物太大,或者太多,一只蚂蚁不能一次全部拖回来,它就要回去搬救兵,通向这个大块食物可能会有很多条路,这些蚂蚁很快就能找到最短的那一条,这就是群集智能的功用。 人们发现,蚂蚁是依靠设置并跟踪化学物质的痕迹,来发现通往食物的最短路径的。蚂蚁会释放一种名为信息素的化学物质,这种信息素会吸引其他蚂蚁,如果两只蚂蚁同时从蚁巢出发,但是走了不同的路径到达了食物源,它们都用信息素留下痕迹,那只走最短路径的蚂蚁就先回到蚁巢,这样,这只蚂蚁在走过的路上来回都留下了信息素,所以,它留下的信号就要比另一只蚂蚁的信号强两倍,其他蚂蚁就会被吸引到这条浓度比较高的路径上来。 科学家用严密的数学工具来研究这些昆虫的行为,并把新开发的技术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发现,这种群集智能具有一些非常符合人们需要的特性,比如,在整个系统的运作中,个体不需要受到中央的控制,也不受到局部的监管,而整个群体的适应性很好,不怕外界的随时变化,即使变化,对整个群体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为什么群集智能具有这么富有特色的优点呢?我们来看它是怎么解决一个远程通信的问题的。我们知道,原来的远程通信,包括长途电话,如一个从北京到库尔勒的长途电话可能要经过很多个中转站,才最终把电话接到拨号者想要接通的地方。但这样的系统需要一种路径选择机制,只有选择一个好的线路才能避开线路拥挤的地方,这样拖延才会尽可能减少。 科研人员会根据蚂蚁的智慧得到启发,他们开发了一种软件,可以有效地解决电话线路转接的问题。在这个软件中,软件可以在网络上漫游并留下信息码,这些信息码就会在网络上留下“痕迹”,然后,电话信号就可以沿着这些“痕迹”接通网络。科研人员还在软件上进一步设置了这样的功能,用于“指路”的信息码还会不断“蒸发”,这样一来,通信流量的变化就能及时得到调整,如果原来畅通的线路变得拥挤的话,它的蒸发机能就会发挥作用,它就能自动寻找其他网络中更好的线路,从而使得拥挤的线路得到很好地疏通。进一步,科研人员在运用这种技术处理因特网数据上,运用数据流量最大化和延迟最小化来自动寻找其他网络中更好的线路却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因为因特网的流量完全无法预测,尽管如此,用这种方法模拟的结果表明,这种由蚂蚁启迪而来的技术都要优于现在使用的技术。1、下列对蚂蚁的“群集智能”这一概念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个体活动不需要受到中央的控制,也不受到局部的监管,不怕外界条件的变化。 B、一只蚂蚁只是跟踪另一只蚂蚁留下的痕迹,解决寻找食物的最佳路径问题的能力。 C、一只蚂蚁在路径中释放信息素的信号强,其他蚂蚁就会被吸引到这条路径上来。 D、蚂蚁依靠设置并跟踪化学物质的痕迹,来发现通往食物的最短路径的能力。2、下列对“可以有效地解决电话线路转接的问题” 这一软件的功能,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软件可以在网络上漫游并留下信息码,电话信号就可以沿着信息码的“痕迹”接通网络。 B、线路上的信息码不断“蒸发”,通信流量出现变化,原来畅通的线路变得拥挤。 C、运用数据流量最大化和延迟最小化来自动寻找其他网络中更好的线路。 D、远程通信经过很多个中转站最终把电话接到拨号者想要接通的地方。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处理长途通信的技术不断完善,也会在处理因特网数据上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B、蚂蚁的群体协调主要依靠个体的互动进行,因而不可能出现蚁群大规模的统一行动。 C、蚂蚁个体数量多,群体的效率高,解决寻找食物最短路径的问题不过是它们能解决复杂问题中的一例。 D、蚂蚁身上凝聚了大自然的智慧,相信通过科学家们的不断研究,将会有更多的新技术出现并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8题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 ,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4、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入宫涂厕 涂:涂抹,整修B、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 数:多次,屡次C、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 敢:冒昧D、于是襄子大义之 义:认为侠义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 而其臣欲为报仇A、 B、请以剑舞 若属皆且为所虏行乞于市 子其自为计C、 D、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吾其还也6、下列各选项中的两个句子,能分别体现出豫让之义和襄子之贤的一项是( )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 A、卒释去之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 B、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 C、乃使使持衣与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遂伏剑自杀 D、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豫让原来侍奉范氏及中行氏,后来侍奉智伯,智伯很敬重他。智伯死后,豫让认为,即使是死也要为智伯报仇以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B、为了刺杀襄子,豫让改名换姓,伪装成受过刑的人;后来又把漆涂在身上,使肌肤肿烂,并且吞下木炭使自己成为了哑巴,使自己的形体相貌难于辨认。C、豫让虽然侍奉过范氏及中行氏,但范氏及中行氏被智伯灭了后,豫让不仅不为他们报仇,反而托身为智伯的家臣,是因为范氏及中行氏把他当一般人看待。 D、豫让虽然最终没有刺死襄子,但用剑刺了襄子的衣服,也算达到了为智伯报仇的意愿。他自杀后,他的侠义受到了赵国志士的赞赏。8、翻译下列句子(10分)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3分) 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3分)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两小题。小 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注:作者是晚唐诗人,有才华但屡试不中。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又硬。请结合有关词句,分析小松的形象特点。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即作者借小松言何情,托何志?(三)、默写填空(6分,每空1分)10、默写(6分)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小说家 的代表作。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 。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小题。(25分)故乡的野菜周作人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以吴地为主。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谚云: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顾禄的清嘉录上亦说:“荠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清晨村童叫卖不绝。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号眼亮花。”但浙东人却不很理会这些事情,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小孩们有歌赞美之云:黄花麦果韧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 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大约是保存古风的人家有黄花麦果作供,但不作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茧果,不知是什么意思,或因蚕上山时设祭,也用这种食品,故有是称,亦未可知。自从十二三岁时外出不参与外祖家扫墓以后,不复见过茧果,近来住在北京,也不再见铜陵黄花麦果的影子了。日本称作“御形”,与荠菜同为春的七草之一,也采来做点心用,状如艾饺,名曰“草饼”,春分前后多食之,在北京也有,但是吃去总是日本风味,不复是儿时的黄花麦果糕了。 扫墓时候所常吃的还有一种野菜,俗称草紫,通称紫云英。农人在收获后,播种田内,用作肥料,是一种很被贱视的植物,但采取嫩茎瀹食,味颇鲜美,似豌豆苗。花紫红色,数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锈,如铺着华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而且花央状若蝴蝶,又如鸡雏,尤为小孩所喜。间有白色的花,相传可以治病,很是珍重,但不易得。日本徘句大辞典云,“此草与蒲公英同是习见的东西,从幼年时代便已熟识。在女人里边,不曾采过紫云英的人,恐未必有吧。”中国古来没有花环,但紫云英的花球却是小孩常玩的东西,这一层我还替那些小人们欣幸的。浙东扫墓用鼓吹,所以少年常随了乐音去看“上坟船里的姣姣”;没有钱的人家虽没有鼓吹,但是船头上篷窗下总露出些紫云英和杜鹃的花束,这也就是上坟船的确实的证据了。 (1924年2月作,选自雨天的书) 注钓于斯游于斯;韩愈送杨少尹序:“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子时所钓游也。”后因称故乡为钓游旧也。瀹(yu):煮。1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错误的两项是(6分)( )A、 作者由荠菜想到家乡吃荠菜的风俗,进而想到马兰头、黄花麦果紫云英及浙东民俗,作者一一道来,如数家珍,看似家常口谈,其实却蕴含对家乡的热爱之情。B、作者在文中描绘出的那幅故乡妇孺采菜图,把乡间一种枯燥无味的劳作形容得如此意兴盎然,给人一种温馨、和谐的感觉,自然而然地引起人们浓浓的思乡之情。C、文章除了大量运用引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以外,还使用了反衬、象征等表现手法,使文章更富有艺术感染力。D、文章写野菜的典故或习俗,表面上是为故乡的野菜而写,实际上却是将雅趣与野趣融合,提炼而成闲适冲和的艺术真趣,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吸引读者。E、作者不惮其烦地介绍了习见于故乡的荠菜、马兰头、黄花麦果、紫云英 。引经据典,辞藻华丽,用语工整,一改往日清雅质朴的文风。12.第一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从全文看,作者这样说的用意是什么?(5分)13.第四自然段中,作者在介绍浙东的黄花麦果糕时,为什么又提起北京、东京的“草饼”?(6分)14.文章在介绍荠菜、黄花麦果、紫云英等三种野菜时各有侧重,其侧重点分别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8分)第卷 表达题(80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浸渍(z) 颓圮(p) 切齿拊(f)心长歌当(dng)哭B、 撰(zhun)写干(gn)练 变徵(zh)之声叱咤(ch)风云C、 忸怩(n) 淬(cu)火 殒(yn)身不恤 按剑而跽(j)D、 浮藻(zho) 百舸(g) 重创(chung)敌军 妄自菲(fi)薄16、下列词语中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A、惆怅 喋血 缉拿桀骜不驯B、陷阱 猝死 濡缕 引吭高歌C、遏止 喧嚣 抉别 慢不经心 D、嬉笑 租赁 慰藉 蜚声文坛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生博闻强识,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B、当时英国正处在工业革命后期,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然而,社会两极分化,上层人物穷奢极侈而劳动人民却饱尝失业、贫困、疾病、饥饿之苦。C、在举国欢庆“东方红”的时候,中国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提出一鼓作气载人飞天。D、他年纪轻轻就对社会、人生有了丰富的认识,其深刻程度是同龄人无法比拟的。同时他还练就了奋笔疾书、一蹴而就的写作本领。18、用简明文字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5分)中央气象台10月26日06时继续发布寒潮橙色警报:受强冷空气东移南下影响,今天白天至后天早上,内蒙古大部、陕西中北部、华北、东北地区中南部、黄淮、江淮、江南大部等地将有57级偏北风,江河湖面风力可达78级;上述地区的气温也将先后下降810,其中,内蒙古中部、山西北部、河北南部、辽宁大部、山东、江苏、安徽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214。19、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历史悠久,妙趣横生。请你在下面(1)、(2)两题中任选一题,体会一下汉语的美妙。 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6分)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园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新春对联 教师办公室对联 字谜多靠拆字形来设置谜面,从字谜中往往能窥见汉字的构造规则,所以猜字谜既有趣味又能益智。请你猜猜下面的字谜,并从中体会汉字构型特点。(6分,每个2分,答对3个即可得满分)野径无人草丛生 空山之中一亩田东西南北无弯路 大火烧到耳朵边五、写作(60分)2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平时交往中,人与人需要沟通交流;有误会矛盾时,双方就须调和解释;社会生活中,我们需要表达思想,褒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请以“此时有声胜无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大余中学、崇义中学、上犹中学三校期中联考高一语文答题卷提示:17小题、1517小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对应序号上。二、古代诗文阅读(24分)8、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3分) (2)(3分) (3)(4分) 9、诗歌鉴赏(8分)(1)(4分) (2)(4分) 10、默写填空(6分)(1) (2) (3) , (4)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6分)( )( )12、(5分) 13、(6分) 14、(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1分)18、(5分)19、(两小题任选一题)(1)(6分)新春对联 教师办公室对联 (2)(6分) 五、写作(60分)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大余中学、崇义中学、上犹中学三校期中联考高一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D(解析:A是解释群集智能具有符合人们人们需要的一种特性。B没有扣住“群集”来理解。C不全面。)2.A(解析:B歪曲原意。C这是用在处理因特网数据上的模拟。D是原来的远程通信的特性。)3.B(解析:强加因果)二、古代诗文阅读4、答案:B 数:责备,列举罪状5、答案:D6、答案:A答案:7、B 成为哑巴错误,哑为嘶哑,从后文中豫让能够说话可知此项错误。8、而他的家臣想替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人啊。(3分)(得分点:“为(之)报仇”1分; 判断句式1分;大意1分)我本来应当受死罪,但我希望允许得到您的衣服刺它几下。(3分)(得分点:“固:本当、本来”1分;“愿:希望”1分;大意1分)派遣将领守卫关口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出现意外的情况。(4分)(得分点:“所以:的原因,是”1分;“出入:偏义复词,进入”1分;“非常”1分;大意1分)9、答:“刺”,准确勾勒出外形特点,显示其蓬勃的生命力(突出了其坚强不屈的性格)(2分);“出”字写出其锐不可当的发展势头(体现了其勇敢战斗的精神)(2分)。答:这首诗以“小松”喻人(1分),写“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卑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2分),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1分)。(意思对即可)10、狄更斯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风萧萧兮易水寒 复为慷慨羽声三、文学类文本阅读(该散文选自高中语文读本1)11CE(C文中没有象征的手法;E文中叙浙东风俗,如话家常,感情恬适,语言质朴,即使引经据典,也没有故作高深,引用后的简短评论都不失质朴之风。)12.答:“我的故乡不止一个”;故乡和我的关系也不像“亲属”般亲密。(2分)欲扬先抑,突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3分)13.答:这样写,意在用北京、东京的“草饼”和故乡的“黄花麦果糕”作比较(或对比),(3分)突出(或反衬)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儿时生活的眷恋之情。(3分)14.答:介绍荠菜时,重点写采集的乐趣和有关荠菜的风雅习俗(2分);介绍黄花麦果时,重点写它的形态特点和用菜作糕的方法(2分);介绍紫云英时,重点写它的美丽、药用价值和人们采玩菜花的情形(2分)。这样写避免了重复单调,使文章变化多姿,生动活泼。(2分)四、语言文字运用15、答案:C(A圮-p;B咤-zh;D藻-zo创-chung)16、答案:C抉-诀 慢-漫17、答案:(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这里用“一挥而成”)(15、16、17三小题中的字词全部来自课本)18、答案:强冷空气东移南下,全国大部分将大幅降温。(内容各2分,字数1分)19、新春对联: 翠柳迎春千里绿 黄牛耕地万山金 教师办公室对联:桃李满园春秀锦 芝兰绕阶座凝香答案:本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字谜,使学生了解汉字的构造规则。字谜的谜底依次是茎(“径”去双人旁加“艹”) 画(“一”加“田”加“凵”)置(“四”加“直”)耿(“耳”加“火”)五、写作20、(60分)参考高考评分标准 (附译文)豫让,是晋国人,以前曾经侍奉范氏和中行氏,没什么名声。他离开那里去侍奉智伯,智伯特别地尊重宠幸他。等到智伯攻打赵襄子时,赵襄子和韩、魏合谋灭了智伯;消灭智伯以后,三家分割了他的国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共享出行平台在提升用户出行体验中的创新服务研究报告
- 父母遗产房子分割协议书
- 管廊钢筋合同分包协议书
- 物流车辆三方转让协议书
- 海洋技术入股协议合同书
- 黄金麻外墙干挂合同范本
- 防水sbs施工合同范本
- 高校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
- 生产线外包协议合同范本
- 苏州市购买二手房协议书
- 网约车考试题库及答案
- 慢阻肺健康宣教
- 湖北省两校2025年物理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热射病病例查房汇报
- 小学一年级升二年级暑假数学作业-应用题(178题)(附答案)
- 酒店卫生管理自查报告和整改措施
- 养猪学培训课件
- 班主任常规工作培训课件
- 股份代持及员工持股计划协议书范本
- 燃气专项安全评估报告
- 2024过敏性休克抢救指南(2024)课件干货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