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米钻机变速箱设计【5张图/16500字】【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58页)
编号:60199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16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2-26
上传人:木***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高**(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 关 键 词:
-
钻机
变速箱
设计
优秀
优良
机械
毕业设计
论文
- 资源描述:
-
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52页,16500字左右.
任务书一份.
翻译一份.
图纸共5张:
A0-变速箱装配图.dwg
A0-箱体.dwg
A0-总装配图.dwg
A3-齿轮.dwg
A3-主轴.dwg
摘要
针对传统钻探行业施工过程中设备搬迁困难、钻孔效率低以及无法倾斜钻探等问题,研制、改进新一代高效可倾式钻探设备则显得尤为必要。该矿用钻机改型过程中所面对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研究,并对关键件加工过程出现的工艺文体进行分析和调整。
通过调研了解到,对钻孔深度100米左右的钻机需求量比较大,而目前的100米钻机,存在着劳动强度大、适应性差等缺点。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决定开发100米钻机。经几次方案讨论决定,钻机应具有以下特点:经济耐用可靠、质优价廉;便于解体搬运;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维修方便;适用于Φ42、Φ50mm两种钻杆;
适用于合金钻头或金刚石钻头钻进;钻进速度快,效率高;动力为电机或柴油机。
关键词:100米 变速箱 钻机
Abstract
the equipment moves the difficulty in view of the traditional drilling profession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the drill hole efficiency lowers as well as is unable to incline questions and so on drilling, the development, improves new one generation highly effective to be possible to lean the type drilling equipment to appear especially essential. In this mineral product drilling machine modification process faces certain questions have conducted the comparatively dissect, and the craft literary style which appears to the key processing process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and the adjustment.
Understood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quite is big to the drill hole depth 100 meter about drilling machine demands, but the present 100 meters drilling machines, have the labor intensity in a big way, the compatible inferior shortcoming.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above reason, we decided develops 100 meters drilling machines. Decided after several plan discussions that, the drilling machine should hav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 economy durable reliable, high quality at low price; is advantageous for the disintegration transporting; the volume is small, the weight is light;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the service is convenient; is suitable for φ42, φ50mm two kind of drill rods; is suitable in the alloy drill bit or the carbon bit sneaks in; sneaks in the speed to be quick, the efficiency is high; the power is the electrical machinery or the diesel engine.
Kewords: drilling machines 100 meters gearbox
目 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绪论 1
第1章 总体设计 2
第2章 钻机的主要技术特性 3
第3章 动力确定 5
3.1 回转钻进及破碎岩层,土层所需功率 5
3.2 进给油缸所需功率计算 6
3.2.1 进给油缸的基本参数 6
3.2.2 油缸工作压力计算 6
3.2.3 油泵最大工作流量计算 7
3.2.4 进给油缸功率 7
3.3 动力机功率的确定 7
第4章 机械传动系统设计 10
4.1 要参数的选择 10
4.1.1 回转器 10
4.1.2 升降机 10
4.1.3 变速箱 10
4.2 机械传动系统 10
第5章 回转器 12
5.1 结构特点 12
5. 2 零部件的强度与寿命计算 12
5.2.1 齿面按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13
5.2.2 弯曲疲劳强度极限应力 13
第6章 变速箱的设计与计算 15
6.1 变速箱的结构特点 15
6.2 零件的强度计算 15
6.3 齿轮的强度计算 15
6.4 轴系零部件强度与寿命的校核计算 20
第7章 绞 车 24
7.1 结构特点 24
7.2 主要参数的选择 24
7.3 绞车所需功率 25
7.4 零部件的强度及寿命计算 25
第8章 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31
8.1 液压卡盘的设计与计算 31
8.2 进给油缸的设计 33
第9章 钻机的使用说明书 35
总结 50
致谢 51
参考文献 52
专题 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53
附录1 59
附录2 68
任务书
一、设计(论文)题目: 100米钻机变速箱设计
二、专题题目: 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三、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针对传统钻探行业施工过程中设备搬迁困难、钻孔效率低以及无法倾斜钻探等问题,研制、改进新一代高效可倾式钻探设备则尤为必要。该矿用钻机改型过程中所面对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研究,并对关键件加工过程出现的工艺文体进行分析和调整。因此,该设计对改装其他类型的钻机具有一定的知道意义。
四、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100米钻机的总体设计、动力的确定、机械传动系统、变速箱的设计与计算,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五、设计目标: 研制、改进新一代实用的钻探设备
六、进度计划:
1.第1~3周 实习、查资料及进行钻机的结构计算
2.第4~6周 对钻机的各个部分进行设计计算
3.第7~9周 绘制钻机总装图、速箱组装图及零件图
4.第10~11周。完成专题部分 。
5.第12~13周 完成翻译部分 第17周准备答辩。
七、参考文献资料:
1.良贵主编 机械设计 第五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2.俊等主编 机械设计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3.章日晋等编 机械零件的结构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4.郑文伟吴克坚主编机械原理第7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 内容简介:
-
黑龙江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姓名: 闵艳芳 任务下达日期 设计(论文)开始日期:设计(论文) 完成日期: 一、设计(论文)题目: 100 米钻机变速箱设计 二、专题题目: 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三、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针对传统钻探行业施工过程中设备搬迁困难、钻孔效率低以及无法倾斜钻探等问题,研制、改进新一代高效可倾式钻探设备则尤为必要 。 该矿用钻机改型过程中所面对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研究,并对关键件加工过程出现的工艺文体进行分析和调整。因此,该设计对改装其他类型的钻机具有一定的知道意义 。 四、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100 米钻机的总体设计、动力的确定、机械传动系统、变速箱的设计与计算,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 五、设计目标: 研制、改进新一代实用的钻探设备 六、进度计划: 3 周 实习 、 查资料及进行钻机的结构计算 6 周 对钻机的各个部分进行设计计算 9 周 绘制钻机总装图、速箱组装图及零件图 011 周。完成专题部分 。 213 周 完成翻译部分 第 17 周准备答辩。 七、参考文献资料: 机械设计 第五版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机械设计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6 机械零件的结构 设计 北京 :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7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指 导 教 师: 院(系)主管领导: 年 月 日 绪论 国内外的科技现状 国内: “六五 ”“九五 ”期间,我国地质调查工作中探矿工艺与设备获得长足发展,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一大批新技术、新装备,如:以绳索取心为主体的金刚石钻探技术;液动冲击回转钻探技术;受控定向钻探技术(含对接井施工技术);多工艺空气钻探技术(中心反循环连续取样及空气潜孔锤钻探技术);水力反循环连续取心钻探技术;人造金刚石超硬复合材料及其钻头;低固相泥浆等钻井液应用及护壁堵漏技术; 列、 列、全液压等新型岩心钻机及配套装备;水文水井钻探设备;短浅坑道机械化作业线等等。 在这一领域,我省煤田地质局在煤田地质钻探方面,成功地采用了受控定向钻探技术,并完善了取芯器,发展成 3取芯器;此外,还研制改进了煤层气储存监测罐。地矿、煤田系统多工艺空气钻探技术的采用更加完善和成熟。 国外: 传统的地质勘查工程技术与装备已十分成熟。立轴式液压钻机仍然是主要机型,全液压动力头钻机获得广泛应用,美国金刚石岩心钻机制造商协会制定的 准仍然占据钻探管材和钻具市场的主流,国际标准化组织( 业技术委员会) /刚石钻探设备分技术委员会)也制定了一 些标准,可能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通过调研了解到,对钻孔深度 100 米左右的钻机需求量比较大,而目前的 100 米钻机,存在着劳动强度大、适应性差等缺点。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决定开发 100 米钻机。经几次方案讨论决定,钻机应具有以下特点: 1. 经济耐用可靠、质优价廉; 2. 便于解体搬运; 3. 体积小,重量轻; 4. 操作简单,维修方便; 5. 适用于 42、 50种钻杆; 6. 适用于合金钻头或金刚石钻头钻进; 7. 钻进速度快,效率高; 8. 动力为电机或柴油机。 第 1 章 总体设计 经过调研和几次方案论证,考虑到现场特点,从实用角度出发,确定方案 如下: 1. 考虑到井下、井上和野外作业,动力可选电机或柴油机。 2. 考虑到有软岩石、硬岩石的钻进,除了正常的钻进速度外,增加高速 340r/ 3. 钻机除配机动绞车外,增加了液压卡盘减轻劳动强度,节约时间,提高有效钻进速度。 4. 考虑到高转速时,绞车速度不能太快,所以增加了互锁装置,安全可靠。 5. 由于本机动力较大,动力由 V 型带传动到变速箱的传动轴上易使传动轴弯曲,所以增加了卸荷装置。 6. 采用二级回归式变速箱,减少变速箱体积,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选用不同的钻进速度。 7. 设置压带轮,皮带调整安全可靠。 8. 在满足上 述要求的同时,尽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于整体或解体搬运。尽量做到标准化 , 通用化,系列化。 第 2 章 钻机技术特性 1. 钻进深度 100m 2. 钻孔直径 1开孔直径 89 2终孔直径 60 3. 钻孔倾斜角度 0 360 4. 立轴转速 110、 190、 340 /. 立轴行程 400 6最大液压给进压力 4卡盘最大工作压力(弹簧常闭式液压卡盘) 6立轴内孔直径 52 9油缸最大起拔力 0油缸最大给进力 201. 绞车提升速度 s 12. 绞车转速 28、 50、 78r/3绞车提升负荷 s . s . s 124. 卷筒 直径 140 宽度 100m 钢丝绳直径 容绳长度 5配备动力 电动机 型号 4 电压 380/660V 功率 转速 1440r/ 柴油机 型号 功率 转速 1500r/6外型尺寸( Lhb) 137068512007重量(不含柴油机) 750 第 3 章 动力机的确定 本机组的驱动装置采用交流感应电动机,因为这种动力机重量轻、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易实现防爆。 为了便于搬运和机场的布置,钻机和水泵各用一台电机单独驱动,而回转器与油泵共用一台电机联合驱动。 输出功率为 N。 N。 中: 机所需功率 j( 回转钻进所需功率 效率 =y油泵所需功率 h=2+中 : 底破碎岩石、土层所需功率 2钻头与孔底摩擦所需功率 3回转钻杆所需功率 回转钻进及破碎岩石、土层所需功率 h=2+. 06 00 00 中 : m钻头切削刃数 取 m=6 n立轴转速 r/h钻进速度 h= 岩石抗压强度 ,其值见表 3 井底环状面积,取钻头直径 D=孔直径 d=A= (D24= (4=. fen(R+r)/1944800 3中 : 孔底压力或岩石抗压强度 . f钻具与岩 石直接的摩擦系数 f=0.3 e侧摩擦系数 e=1.1 n立轴转速 R钻头外圆半径 R= r钻头内孔半径 r=立轴不同转速和不同空底压力代入式 3 ,所得相应数值见表 3 3. 0 11Ld7 (当 3中: L孔深 , 硬质合金钻进时,取 L 150000刚石钻进时,取 L 75000mm d钻杆直径 ,取 d=42算 n立轴转速, r冲洗液比重。 r=上述参数及立轴不同转速代入上式,所得值列表 3 2 中。 进油缸所需功率的计算 给 进油缸的基本参数 1)给进油缸的数量 n 2 2)油缸直径 D 55)活塞杆直径 d 30)活塞杆有效行程 L 400)油缸面积 )活塞杆面积 7)有效面积 A 油缸工作压力的计算 钻机大水平孔时,油缸的最大推力为: W C 中: W油缸最大推力 C孔底最大压力 C 10000N 杆与孔壁间的摩擦力 q L f 式中: q钻杆单位长度重量 q m L钻杆长度 L 1050m f摩擦系数 f m 050=10000+泵的工作压力 P P=W/A= 油缸回程时的最大容油量 : 1L=0=缸送进时的最大容油量 : L=0=选用立轴的钻进速度 V=立轴送进时每分钟所需的油量为 : Q=2 活塞回程时间为 回程所需油量为 : ,95042/y Q/60102=0102= 选用 0/80 型齿轮油泵 ( 排油量 10L/压力800N/。油泵满负荷时所需功率是 : Q/60102 1 2 式中 :P额定压力 P=800N/额定流量 Q=10L/ 1机械效率 1= 2容积效率 2=y=80010/60102力机功率的确定 通过上述的计算说明,立轴钻进时给进所需功率很小,而且油 泵满负荷工作时一般是立轴停止转动状态,液压卡盘松开时,必须停止钻进。所以参考表 32 本机选用 机或柴油机,基本能满足表 32 中粗线以上各种工作状态。 表 31 岩 石 名 称 抗 压 强 度 ( N/ 粘土、页岩、片状砂岩 4000 石灰岩、砂岩 8000 大理石、石灰岩 10000 坚硬的石灰岩、页岩 12000 黄铁况、磁铁矿 14000 煤 2000 N (r/,主要取决于地质条件、钻头直径及钻进方式,当使用直径为 75头时,采用硬质合金和钻粒,根据国内外的经验,立轴转速取 n 90 400r/较适宜;采用金刚石钻头钻进时,立轴转速取 n 400 1000r/较适宜。本机选用 110 340r/适合合金钻头 钻进,由适合金刚石钻头钻进。 升降机 为了减轻钻机重量,不使动力机过大,绞车的缠绳速度不宜过高,基本上采用低速,本机升降机速度为 s。 变速箱 参考国内外现有小型钻机的转速系列,本机采用了不规则排列的中间转速系列。 ( 1) 立轴有三种转速, 110、 190、 340r/速适合合金钻 头钻进。 ( 2) 卷筒缠绳速度为三种,见表 41 表 4 1 档 档 档 立轴转速 r/10 190 340 缠绳速度 m/s 机械传动系统 机械系统传动路线见图 4 1 传动计算如下: n =n2Z 1/ 3/ 10/中 : n 立轴的第一档转速 r/ n电机转速 n=1440r/1主动皮带轮直径 252大皮带轮直径 851动链中各齿轮的齿数 ,1,4,1,4 1,9 n =1440125/28531/5431/5421/39=110r/n =n2Z 1/ 5/ 10/中 :2,3 n =1440125/28531/5442/4321/39=190r/n =n2Z 1/ Z 10/ 中 : =31 n =1460160/36531/3121/39=340r/虑到皮带传动、齿轮传动、轴承等的效率,所以各档转速确定为 110、 190、 340r/ 2. 绞车的缠绳速度 D(n2Z 1/ 3/ 9/13/60000 m/s 式中 :D=D0+d=140+中 :40卷筒直径 ,d=钢丝 绳直径。 460160/36525/3118/3833/8318/1818/54)/60000 =s s s (计算从略 ) 考虑到皮带、轴承、齿轮等的效率,确定绞车提升速度分别为: s s s。 第 5 章 回转器 构特点 回转器的结构如图 5 1 所示,是由本体、立轴、立轴导管、弧齿锥齿轮等组成。立轴上端装有常闭式液压卡盘。其 特点是: 1、回转器尺寸小、紧凑。 2、回转器适用于各种角度的孔的钻进。 3、离开孔口采用开箱式,简单可靠,减轻钻机重量。 4、立轴行程比过去小型钻机大,为 500短钻进辅助时间。 零部件的强度与寿命计算 弧齿锥齿轮副的强度校核 : 主要参数见表 5 1。齿面硬度 距 R 锥角 10=28018 22”, 11=6104128” 表 5 号 齿 数 模数 变位 系数 齿宽 材料 齿顶系数 压力角 螺旋角 旋向 精度 1 22 2000 350 右 811 39 22 2000 350 左 8轮在各种转速下传递的功率、转速及转矩见表 5 2 表 5 2 功率 速 r/矩 n m 32 80 08 233 54 137 面按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 1)接触应力 H Z E 3 N/b I E弹性系数 N/轮运转中最小切向力 758N 用系数 v动载系数 齿间载荷分布系数 x尺寸系数 R表面状况系数 b有效齿宽 b=22mm 轮大端分圆直径 几何系数 I=以上各值代入上式 ,得 H=1197N/2)接触疲劳极限应力 Q N/ 触疲劳极限应力 1352 Zw作硬化系数 1 命系数 1 度系数 35211=1352 (3)安全系数 : H=1352/1197= 所以安全。 曲疲劳强度极限应力 ( 1) 计算齿根弯曲应力 F YX/b J N/t 作用于大端分度圆上的切向力 758N 使用系数 v 动载系数 载荷分布系数 寸系数 1 端端面模数 几何系数 J F 141N/ 2) 齿根弯曲疲劳极限应力 Q N/Q温度系数 1 命系数 1 根弯曲疲劳极限应力 3) 安全系数 F 41= 所以安全。 第 6 章 变速箱的设计与计算 速箱的结构特点 变 速箱的结构如图 6 1 所示,它是由变速部分、分动部分及操纵部分和壳体等组成。也是变速部分和分动部分合为一体的传动箱。其特点是: 1、采用了回归式的传动形式,箱体呈扁平状,有利于降低钻机的高度,齿轮 是移动齿轮由是结合子,因此结构紧凑。 2、变速、分动相结合,减少了零件数目,有效利用变速箱内的空间。 3、操纵结构采用了齿轮齿条拨叉机构,操纵灵活可靠,每个移动齿轮单独控制,并有互锁装置,这种互锁装置安全可靠,结构简单。 4、增加了卸荷装置,减少了轴齿轮的受力状况。 件的强度计算 1、在校核零 件的强度时,假设电机的功率全部输入变速箱,然后再输入绞车和回转器。 2、变速箱在不更换齿轮的情况下,可连续工作 10000 小时,纯机动时间每班 16 小时,可连续工作 20 个月。 每个速度的工作时间分配情况如下: 第一速( 110r/ 为 40即 4000 小时; 第二速( 190r/ 为 40即 4000 小时; 第三速( 340r/ 为 20即 2000 小时; 3、本机零部件的强度和寿命计算方法和数据是按 机械设计手册 (冶金工业出版社)计算的。 轮强度计算 1、变速箱内 各齿轮主要参数及材料见表 6 1 表 6 1 齿数 模数 齿宽 变位系数材料 硬度 力角 备注 1 31 2 35 0000 54 2 22 0000 31 2 26 40 4000 4 2 26 0000 42 2 24 0000 43 2 24 0000 35 3 25 0 40000 26 3 26 0 40500 33 4 22 0 40500 7 3 26 0 45 4000 8 3 35 0700 8 3 20 0700 4 3 28 0200 2、 轮副的强度校核 1)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验算 ( A) 计算齿轮的 弯曲疲劳极限应力 l i m l i m * * *F F b N X s Y式中 被校核齿轮的弯曲疲劳极限应力 实验齿轮的弯曲疲劳极限应力,由图 13 查得: l i m 3 l i m 4 400F b F b( 弯曲寿命系数,因两齿轮的应力循环次数为: 3N= 410 *0*365=810 次 4N= 410 *0*210=810 次 由图 14 知3 尺寸系数3(图 15) 有效应力集中系数,有图 16 查知3以 300*1*1/70( 400*1*1/12( ( B) 比较弯曲强度 图 6 查得齿形系数3则有 370/91412/82 因此齿轮4 ( C) 计算弯曲工作应力4F4F=Y Y Y) ( 式中 计算圆周力,而K K其中 工作圆周力0003T/3d=2000*2=4273( N) 工作状况系数,由表 7 查知 动载系数,因 为 00=1/100= 4 知 K 载荷分配系数, K =1/ Y ,当 =, Y =以K =1/ 载荷分布系数,因 d =b/ 3d =26/62=由表 5 查知 K= 273*1*1*N) Y 载荷作用位置数 Y= 螺旋角系数 Y=1 b 齿宽 b=26 (毫米 ) m 模数 m=2 (毫米 ) Y)=6*2(=195( (d)计算齿轮的弯曲疲劳安全系数4F=412/195=靠 2)齿面接触疲劳强度验算 ( A)计算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应力Z式中 实验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应力,由 17 查知1100( 寿 命 系 数 , 由 图 18 查知3 4 硬化系数, 取 Z =1 所以 1100*348( 1100*424 ( ( B)计算接触工作应力 H=Z Z31*u ( 式中 材料系数,由 9 查知 节点系数,由图 10 Z 重合度系数 Z =图 9 U 齿数比 U=43/4/31= H= 4 1 7 . 5 1 . 7 4 1*2 6 * 6 2 1 . 7 4=889( ( C) 算安全系数H=1384/889= 安全可靠 3)短期过载强度校验计算 取最大短期尖峰载荷是额定工作载荷的 短期过载弯曲极限应力,根据表 12 知 18*8*45=810( 最大的弯曲工作应力为 4F*K=195*34( 短期过载弯曲强度安全系数 810/234=全) 短期过载接触极限应力,根据表 12 知 l i m 4 1 . 3H s =41, 3*45=1859 ( 而最大接触应力为 m a 5 =889* 974 ( 短期过载接触强度的安全系数为 a =全) 3、其他齿轮对的强度校核 按上面的方法和步骤,对变速箱中的其他齿轮对可进行 类似的计算,略。 系零件与部件的强度与寿命的校核计算 在变速箱中共有三根轴,其中 轴负荷最大,而且相对尺寸直径小、长度长。下面仅以该轴的强度寿命进行验算。 轴共有七种工作状态,向回转器传递四种状态的动力,驱动绞车三种状态。相比而言回转器的 130r/转速时该轴扭矩最大,受力最大。 1、轴的驱动校核 已知下列条件:材料 40质 T 220齿轮分度圆直径为: 108、 84、 105. 该轴的四个转速及传递的扭矩见表 6 6速( r/ 扭矩( N m) 备 注 档 210 221 7 档 356 118 4 636 79 28 ( A) 在各种转速下齿轮受力支反力计算结果列表 6 3 中 ( B) 轴的疲劳强度校核: 从表 6 2 中得知,校核轴的强度时,应取低转速的受力状态。表 6 3 B A 25 115 70 395 续表 6 3 档 档 档 档 362 952 2594 944 3113 2450 1133 892 2450 292 94 174 883 1092 603 75 680 724 20 1502 92 1027 684 745 139 1506 78 1030 轴的扭矩图如图 6 3 所示,现计算 ,截面的安全系数。 截面 -的弯矩: 水平弯矩: =00107010199N m 垂直弯矩 -: =001010542N m 合成弯矩: M 2 + 2 575N m 截面 -的弯矩: 水平弯矩: 05109401N m 垂直弯矩: 0m 合成弯矩: M + =223N m 12 量截面扭矩 T m 下面是按当量弯矩计算 -、 -两截面的安全系数。 水平受力图: C B A 180 47 水平弯矩图: 11 199 垂直受力图: C B 垂直弯矩图: 80 145 223 542 合成弯矩图: 60 231 223 575 扭矩图: 356 图 6 3 表 6 4 名 称 -截面 -截面 说 明 扭 矩 T( N m) 356 356 弯 矩 M( N m) 575 223 当量力矩 52 380 轴 经 d( 36、 42 36、 42 工作应力 m(131 w=0劳极限 350 350 尺寸系数 表面质量 有效应力 集中系数 全系数 S 许 用 安 全 系数 安 全 通过上述验算 轴通过 ,其它轴系从略。 第 7 章 绞车 构特点 本钻机考虑到井上、井下钻探作业,故设置了绞车,如图 7 1。在井下矮巷道内钻孔时,绞车难以发挥作用,这时可将绞车拆除。设置绞车也给机器在井下短距离 搬运提供自牵的方便。 在结构上选择常用的固定轮系的 行星式传动绞车,其特点是: 1、结构简单而紧凑,传动装置兼起离合作用,并有过载保护作用。 2、在一定范围内,可实现无级调速和微动升降。 3、传动功率大,效率高。 4、传动平稳,操纵灵活。 要参数的选择 1、确定钢丝绳直径 d 根据 74 标准,选定钢丝绳直径如下: 外 径: d=断面积: A=破断力: S=47300N 抗拉强度: =1700 型:绳 637(纤维芯) 2、钢丝绳的强度校核 绞车最大提升负荷: Q=12000N 最小安全系数: S=45 在正常情况下,最大起重时的安全系数为: S= S/Q=47300/12000=S 在急刹车时,取 安全系数 S/ 、卷筒参数确定如下: 卷筒内径: D 140筒外径: 230筒有效长度: 100 容绳长度: L n D 式中: n钢丝绳圈数 n 11 D 每层缠绳长度之和,共五层, D 5( D+d) +20d 32m。 4、绞车参数 提升速度 卷筒转速 提升力 s 8r/ 12000N s 0r/ 6000N s 8r/ 3350N 车所需功率 1. 卷筒所受扭矩: +d)Q=2000 =893N m T/2=298N m P=I/9550=部件的强度及寿命计算 (一)齿轮强度校核 对 行星齿轮传动,只校核外啮合。即 18、 m 3、 材料为 20 762 18、 m 3、 材料为 20 762 500N/ 50 N/递扭矩: 298N m 转 速: nz=i 84r/接触强度校核: 1. 分度圆圆周力 000S . 工况系数 . 动载系数 4. 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 齿向载荷分配系数 1 6. 节点区域系数 . 弹性系数 N/ 8. 重合度系数 . 螺旋角系数 1 10. 计算接触应力 H i+1 i 1239N/ 因为 H 978N/, 25 作压力( D油缸内径 D m) p缸体材料许用拉压力 p= b/S 其中 b 为材料抗拉强度 S安全系数 S=5 取 S=4 00104(00104150%=900104 p= b/S=60106/7106Pa t=90010417106=m) 取 t=8以强度足够。 给进油缸的设计 给进油缸的结构如图 8 4 所示,为双作用单活塞杆往复运动油缸,所起的作用是: 1、完成钻孔过程中的给进运动; 2、当卡钻及处理事故时,配合绞车起拔在钻杆。 1、 150 型钻机,打水平孔时,需克服 150m 钻杆的自重和孔壁的摩擦力,其力为: F 摩 q L f 50660N 式中 :q钻杆单位长度重量 q=m; L钻杆长度 L=150m; f摩擦系数 f=低速钻进时 ,当井底压力 C=10000N 时 ,则活塞杆所产生的推力必须大于 F 摩 +C,即 3660+10000=13660N,活塞杆有效面积 P=13660/=400N/ 2、油缸直径的计算 根据所需油缸最大作用力以及液压系统的最大工作压力可求得油缸直径 。 D 4 P= 428500/200=式中: D油缸计算直径 D 油压系统的调整压力 , P=600N/ 缸最大起拔力 ,8500N。 第 9 章 钻机的使用说明 一、概 述 100 型液压钻机主要用于矿井内部,供钻探深度为 100 米的各种角度的放水孔、地质构造孔、灭火孔、抽放瓦斯孔及其它用途的各种工程孔,也可以在地面钻探深度为 100 米的地质勘探孔及其它用途 的各种浅孔。 100 型钻机可在各种不同硬度的岩层中钻探任意角度的孔,尤其在煤层、软岩石及硬岩石中钻孔效率为最高。整个机组由 100 型钻机和 浆泵,两部分组成。在矿井内部钻探时不需要井架。钻孔冲洗液为泥浆、清水或煤水。在地面钻探时需要有有一定高度的三角架可供提升使用。 钻机具有以下特点: 1、 钻机的转数范围宽,有两组供六个转速,高转数需换一对高速齿轮(根据用户需要配备高速齿轮),可使用硬质合金钻头,适合各种地质情况,以提高钻进效率。 2、 钻机装有摩擦离合器,可避免主轴变速时频繁起、停电动机,具有超载 保护作用。 3、 本机在较大范围内采用了液压技术,装有液压卡盘、液压夹持器、液压送进机构,能强力起拔钻杆。操作安全可靠,大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 4、 立轴让开孔口的方式采用开箱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型号说明: T 勘探机械; X 岩心钻机; U 油压; 150 钻进深度 150 米。 二、技 术 特 性 1最大钻进深度(使用 50杆或 42杆) 100m 2钻孔直径 1)开孔孔径 89 2)终孔直径 不小于 50钻孔倾斜角度 0 360 4立轴转数 110、 119、 340 r/. 立轴扭矩 640、 358、 232、136N m 6立轴行程 400液压送进最大液压给进压力 4卡盘形式 常闭式液压卡盘 液压卡盘最大工作压力 6立轴内孔直径 520油缸最大起拔力 N 11绞车转速 s 12绞车提升速度 s 13绞车提升负荷 1200 、 600、 3354卷筒 1)直径 110)钢丝绳直径 )容绳长度 20m 15电动机 1)型号 4 2)功率 3)转速 1440r/6钻机外形尺寸 (L b h) 1230 600 111607钻机总重量 550 三、钻机分组情况 100 型钻机共分六组,各组布局及外观如图 1 所示。 1回转器:是钻机立轴产生回转及往复运动部分。 2变速箱:是钻机立轴、绞车产生各种不同转数的传动与变速部分。 3离合器:是动力的传递部分,用以接通或切断动力,实现不停电动机变更立轴或绞车的转数。钻进负荷超载时可保护钻机。 4绞车:是升降钻具的部分。 5抱闸:是控制绞车的机构,用来提升与停止钻具在任何位置的部分。 6机架:是连接机器各组的机体,并将机器稳定地固定在钻场基台木上。 7操纵仪:是控制钻机液压系统的总枢钮。 四、结 构特征与工作原理 钻机型式为:机械传动、液压给进、弹簧夹紧、立轴式钻机。 1、钻机结构如下: 转器 ,如图 2 回转器部分主要由液压卡盘、立轴、本体、立轴导管、大弧齿锥齿轮、两根油缸和两根导向杆组成。 1)、液压卡盘如图 2 所示,主要由下列构件组成:碟形弹簧和位于其上的带外环、内锥的移动套;位于外环上的活塞;插入碟形弹簧和移动套内孔中的主轴;主轴中的三片卡瓦外锥与移动套内锥相配合,卡瓦置于主轴上部的三个等分的槽中。下部由两轴承支持。卡盘的外壳,即缸体和压头座,由螺栓联接在一起。卡盘的主要动作是高压油从上部 进入缸体推动活塞下移压移动套,移动套压碟形弹簧,由于移动套下移,三片卡瓦在主轴槽内呈自由状态,被主轴内的涨环 14 外推,松开钻杆。当释放油压时,在碟形弹簧的弹力推动下,移动套上移,迫使卡瓦向中心移动,在压缩涨环的同时夹紧 了钻杆。组装时碟形弹簧的预紧力为 32换卡瓦时,先将上端螺钉取出,再取下压盖,防尘盖 ,垫及卡环,然后取出涨环,卡瓦,即更换新的卡瓦和涨环。 2)、给进油缸主要有活塞杆、油缸上盖、下盖,用锁紧钢丝连接在一起。在更换弧齿锥齿轮时,为保证成对 I 摘要 针对传统钻探行业施工过程中设备搬迁困难、钻孔效率低以及无法倾斜钻探等问题,研制、改进新一代高效可倾式钻探设备则显得尤为必要。该矿用钻机改型过程中所面对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研究,并对关键件加工过程出现的工艺文体进行分析和调整。 通过调研了解到,对钻孔深度 100 米左右的钻机需求量比较大,而目前的 100 米钻机,存在着劳动强度大、适应性差等缺点。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决定开发 100 米钻机。经几次方案讨论决定,钻机应具有以下特点:经济耐用可靠、质优价廉;便于解体搬运;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维修方便;适用于 42、 50种钻杆; 适用于合金钻头或金刚石钻头钻进;钻进速度快,效率高;动力为电机或柴油机。 关键词 :100 米 变速箱 钻机 in of as as is to so on to be to to In to on is to 00 00 in a In of we 00 se at is is is is is is 42, 50mm of is in or in to be is is or 100 录 摘要 . . 绪论 . 1 第 1 章 总体设计 . 2 第 2 章 钻机的主要技术特性 . 3 第 3 章 动力确定 . 5 回转钻进及破碎岩层 ,土层所需功率 . 5 进给油缸所需功率计算 . 6 进给油缸的基本参数 . 6 油缸工作压力计算 . 6 油泵最大工作流量计算 . 7 进给油缸功率 . 7 动力机功率的确定 . 7 第 4 章 机械传动系统设计 .要参数的选择 . 10 回转器 . 10 升降机 . 10 变速箱 . 10 机械传动系统 . 10 第 5 章 回转器 .结构特点 . 12 5. 2 零部件的强度与寿命计算 . 12 齿面按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 13 弯曲 疲劳强度极限应力 . 13 第 6 章 变速箱的设计与计算 .变速箱的结构特点 . 15 零件的强度计算 . 15 齿轮的强度计 算 . 15 轴系零部件强度与寿命的校核计算 . 20 第 7 章 绞 车 . 结构特点 . 24 主要参数的选择 . 24 绞车所需功率 . 25 零部件的强度及寿命计算 . 25 第 8 章 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液压卡盘的设计与计算 . 31 进给油缸的设计 . 33 第 9 章 钻机的使用说明书 .结 .谢 .考文献 .题 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录 1 .录 2 . 附录 1 快速原形机的软件补偿 摘要:这篇论文阐述了快速原形机在参数误差成型法和软件误差补偿方面的改进。这种方法得到多年来在坐标测量机和机械系统参数值发展的技术支持。快速原形机所有的误差结果将被输入一个实际的参数误差模型,普通的实体造型依赖于快速原形机和主要坐标测量机的测量。测量结果用来显示机械误差函数和驱动标准刀具的锉刀的误差补偿,对这个方法进行了三次实验,结果显示了它充分改善了标准件的精确度。 前言 快速原形机在刀具和辅助设计制造和随后产生的商品化技术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天的工艺方法有许多种,例 如:光敏液相固化法、熔丝沉积成型法、喷墨打印法、选区片层黏结法、选区激光烧结法。这些添加工艺应用范围很广。如:概念成型技术,新产品开发、快速模具制造、生物学。将这种技术发展成产品技术是一个偶然的机遇,但它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经过 科学技术委员会调查确认较差的工艺精度,将阻碍技术在机械制造方面的继续渗透。 有两种普通和快速原形一样可以提高工艺精度。第一种解决这问题的方法是:通过“避免误差”寻找误差来源减小误差。第二种是减小误差产生的结果,被叫做“误差补偿”。 快速原形技术的研究使误差避免和原 形工艺的许多方面都有所提高。在这些技术中,最受关注的是原形工艺参数和基本定位完善。因为原形工艺中,有许多工艺变量影响工件的精度,可以完善这些参数使工件达到最高的精度。复合表面处理技术是典型用来寻工件精度和制造工艺参数间关系的,一旦获得复合表面,参数将控制完成更高的工件精度。基本定位完善就是一个典型的参数应用和延伸的例子。它被作为一种多元化标准完善问题,控制着表面精度和工件的寿命间的交换。决定变量是工艺参数设定和工件基本定位。复合表面符合参数问题是为了使产品优化。除了工艺参数的实体成型和基本定位优化,还有原形 技术的工艺计划。如:数据文件纠正、 切削技术改善、结构传代、和路线计划都在进行详细的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工艺改善。 好的工艺计划,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高机械精度,但是随着快速原形技术的发展,即使最好的 统生产的零件也只是为原形机进行误差补偿。 出为原形工艺进行反复误差补偿的策略,它补偿由于不懂得误差创造机理而复制积累的误差。然而因为没有机械误差模型建立在这个策略上,所以反复工艺也许对每个新工件进行反复补偿。 造了一个矫正的带有 n*工艺精度。这个矫正图表是根据 系统的结构来计算的,主要对激光束在平台上定位的误差补偿。扫描缓冲器和定位标准可以利用这种图表进行补偿。 这篇论文指出多年来 差参数值方面的技术发展使快速原形机的误差补偿更易理解,而且可以用实例参数误差进行误差补偿。典型 三个线形托架,设计目的是为恶劣使 X、 Y、 Z 轴都独立移动,然而每个托架有六个自由度,而且硬件结构不能完全消除不必要的移动和转动。结果每个轴都有三个移动误差和三个垂直误差。随着三个垂直度的增加或轴间的空间误差增加,一个三轴机器就会有 21 个参数误差 ,假设此刚体运动,机械的空间误差能写出一个有21 个参数的方程,这 21 个误差和符号杂表格( 1)中有所体现。 在快速原形工艺中,误差预算除了轴的移动误差还有许多种,我们的方法是把所有讨厌的误差标成 21个实际参数误差进行机械容量误差的全面测量,这有双重的目的:第一:它将提供一个模型解决补偿。第二:它将分离出有意义空间方向上的误差预算,而且对硬件有一定的诊断作用,同时识别由于其它工艺特征引起的误差源方向。和 床不同,快速原形机的 21 个“实际“参数不能在机器上直接测量,这个实物成型方法是间接对这些误差进行测量 。也就是说,快速原形机是用来制造特殊设计的实物成型,而 有大规模测量实物成型的特征,测量是为了推断快速原形机的参数误差,而且误差补偿规则应用于工件工艺计划的标准资料 这篇论文的剩余部分是结论,第二部分是解释 的误差模型。第三部分介绍三维制图和参数误差方程的起源。第四部分是陈述了理解的方法,测试零件的补偿结果。第五部分是总结工作和讨论将来的发展。 2, 的数学误差模型 光敏液相固化法是用液态光敏树脂做样品,在一个槽内装满光敏液态聚合物,在下方放有一个升降台,把没完成的部分放在树脂表面下。计算 机控制激光通过聚合物表面的方向选择固化的表层,升降机下降一个距离重新覆盖一层液态光敏树脂,再进行扫描固化,直到全部完毕, 用在研究层的厚度是 0, 004。 2 1 的误差模型 机械数学模型根据机械类型不同实现刚体假设的多样化。一般来说三轴机器可以根据探测器的移动和工件分成 类, F 象征固定机器方程,当其它字母出现在 F 的右侧暗示探测器移动。当字母在 F 的左侧暗示工件移动。 在 50 快速原形机内激光焦点在刀头上,它由镜子控制方向,它能移动二个正交水平 方向,被分别定义为 X、 Y。这工作平台延 Z 轴带动工件上下移动,以垂直方向作为 Z 方向。根据这些特征50 符合 型机。这种类型的快速原形机的分类不能反映快速原形机的实际运动。但是能反映刀头的运动结果。如:激光焦点。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快速原形机参数误差将由生产和测量一个系统部分来确定。而不是测量各个机械轴线移动的精度误差。这表示机械的实际参数误差成型的选择不代表精度的机械运动学。这就是它与交换方法的不同。每个轴线的六次移动误差就是以操作运动学链的每个同源改变基质。当用实际参数误差成型时就必须决定是 否这成型能成功地产生补偿数据来提高机械的精度。讨论补偿的结果来显示这成型能提供有用的补偿数据的能力。 其它原形机也做了同样的分析,例如:熔司沉积成型机。这刀头是由 X、 Y 两个方向移动的托架驱动的。沉积喷头底座可以沿 Z 的方向上下移动,因此熔丝沉积成型机也相当于一个 型机。图 50 机的误差成型的运动学坐标链矢量图。 用传统的定义方式, 0 是坐标原点, X、 Y、 Z 是三个坐标轴,它只包含平移和垂直误差。在确定运动路线时旋转误差被认为独立存在。 T 是刀头在拖架方向的补偿。在 50 机上没有真正 的 X、 光束直接聚焦在刀头上。因为光束总是聚焦于液体表面,因此 50 机的 T=0。一般情况下, T 包含在误差成型的偏差中,但后来被省略了。框格中的 W 是有原点到激光聚焦点的矢量方向。 它代表工件的真实尺寸。运动矢量链图的内容在下面已给出,它们的结果由机械误差的理论知识是很容易理解的。从原点 O 到激光焦点有两条路线: Z W 和 X Y T。每个运动路线对一个轴线的理论误差将影响轴线的实际误差,因此轴线的移动需要根据理论误差来修改。 X、 Y、 Z 轴的旋转可由旋转半径 R( X)、 R( Y)、 R( Z)表示。让 U 代 表 X、 Y、 Z,旋转标量和它们反向公式( 2)在图 和 X 没有前身, W 有前身轴 Z、 Y 有前身轴 X、 T 有两个前身轴 。因此这两个从 O 到焦点的矢量平衡,可用下面的方程表示( 3)。重新整理这方程,矢量 W 由其它矢量和标量函数表示( 4),用矢量机成型代替 X、 Y、 Z、 T、 W 和旋转标量。用坐标系统 表示在工件上激光焦点的坐标( 5) 不可重复的误差,它是由不可重复的内容产生的,因为 50 机没有刀头补偿如: T= 所以数学模型可简写为( 6)。 X)、 Y) 、 Y)和 Y)都没有出现在模型中T= 就是 型机的特征。因为在模型中参数误差函数是实际误差,因此一些误差不可能有可理解的物理意思。例如:激光束总是能消除桶表面的树脂产生正确的误差()()能表示来自树脂表面激光束的偏差。 2 2 勒让德多项式约数 勒让德多项式可以近似的表示每个参数误差函数。每个平移和旋转误差都可以用勒让德多项式方程的线性来近似表示。例如:( ) 0 1 ( ) , ( 0 . . . . . . )i ia p x a i n 是近似的系数, ()i 个勒让德多项式 01( ( ) 1 .)要得到误差近似值首先要确定勒让德多项式的次序,勒让德多项式的线性连接次序越高,剩余误差平方的和越小。但是高次序的误差函数可以近似制造工艺中的不可重复误差,促使误差最后得到补偿,在 统中, T。 出几何误差在系统中会慢慢改变,因此第三顺序的勒让德多项式是好的近似 机会。高次序会减少剩余误差,但会增大不可重复误差的影响,第三次序的勒让德多项式在研究中是最接近的。例如:( 7)这个方程里有四个未知系数,通过设定绝对零点可使其减少到三个,一般将所有误 差都在轴线的起始点消除。例如 : ( 0 ) 0 . ( 0 ) 0使( 0) 0 0用2这个方程式就可重新写为( 8)为了方便看,把系数样 示()系数,示 ()j i 系数, 轴 i 、 j 的平方误差。在这样的定义下,所有的参数误差方程都可以用勒让德方程来表示,但除了直接误差方程()x y ( 9)平方误差和三个直接误差 ()x y 、 ()x z 、 ()y z 存在一个特殊的关系,简单说,直接误差 ()x y、 ()x z、 ()y z的线性关系分别是平方差 找一点 P 在二维测量机上测量没有误差,但在 间却有平方误差非正交坐标系中的 P 点( 以平移到正交坐标系中用nx、( 10)得到第一个近似值。 是成立的。因为 函数,它是直接误差 #的第一个次序关系式,实际上,直接误差 ()x y的线性关系和平方误差在 Y 轴的 X 方向是没有必要移动的,因为它的大小与 Y 坐标是成比例的。它是不可能分辨出这两者,而且用同样的误差成型两次是正确的。在成型中依赖假设事物制造出正交坐标系统是一种方法。早期选择这种理论这种机械就会被认为是没有正交坐标系统。因此在成型中包括平方误差在假设事物下,以上三种直接误差的线性关系都为零。如:1,1, 1 或者把机械假设为一个正交坐标系例如:三个轴线彼此是正交的没有平 方误差存在,但是直接误差的线性关系最后误差模型将有同样的关系量,尽管一个误差有不同的名字。接下来假设一个正交系统,平方误差将不是单独成型,在这个假设条件下,在多项式方程中所有的直接误差都包括线性关系, 成型可被表示为( 11) 体造型和参数误差方程 D 实体造型来估计误差方程系数 每个误差方程都需要确定三个为普通轴正交系统 18个参数误差的已知系数的总量为 54 个,因为 50 机正在研究中。因为 0t t tx y z 所以 ()()()能出现在模型中,因此未知系数总量变为 42,至少 42 个方程能解出所有未知系数,因为不重复误差的存在,所以确 定方程容易一些,靠减少剩余误差的总量才能解出未知系数。 用实体造型是零件关键特征的表面的位置( 在 差值中,一个高精度的实物造型,如:用不同的定位和方向测量球棒和圆环来覆盖, 部的工作容量在快速原形中,快速原形机生产由 量的普通实体造型。假设 精度和重复能力比快速原形机高,用测量的特殊位置来表示误差模型的函数去推断,快速原形机的参数误差参数,实体造型的机构不是唯一的,因为它有足够的不同位置的点提供充足的方程来确定系数和误差的最小值。 示了这项研究的 3D 实体造 型。它由 169 个圆柱和 13 层组成,而且由 13 个 X 层和 13 个 Y 层交叉形成。通过测量圆柱上表面的中心点可以写出它的公称位置和误差系数的函数。圆柱高度排列成一条线,以至于尽可能 X、 Y、 Z 结合成独立的方程。在测量时所有的圆柱表面很容易被 测到,这部分可以提供 163*3=507 个方程。靠减少不重复误差来确定 42 个系数,这些方程是足够用的。这个实体造型能研究范围是 200*200*100 用缺省的机械系数可以制定准确的实体造型,这部分可以在平台中自动制成二次工艺后, 3D 实体造型在 50 一部分坐标系定义为基本表面: 面, 3D 实体造型中心作为 X、 Y 的数据库来确定中心点的坐标( X、 Y)。 3 2 参数误差函数 用一自然非线性程序问题去解算系数,它的目标函数是缩小剩余非重复性误差 的平方总和。( 12)用 一个优化程序可以解出42 个系数。每个多项式误差函数的结果在表 2 中已列出。 三个轴的系数和参数误差函数已在 列出,得到以下结论: 不总是 X=0 或 Y=0 对 称的。这表示参数误差补偿对模型补偿是比应用简单同类收缩率因素补偿更精确。 Z 轴的标准误差, 最大的变换误差,这很容易理解,因为这部分在 Z 方向上制成一层一层的,这层与上层的连接处会比 X、 Y 方向产生更多的误差。 4 用机械误差模型进行补偿 根据我们的假设,可以在非补偿部分参数误差函数,预测点的位置可以提前对部件模型应用补偿来提高其精度。预测和补偿的结果可以用估算误差模型的精度。在这部分首先介绍补偿的方法,然后介绍他在不同部件上用 3D 实体造型估算正确的误差模型方面应用。 用 计完成原形时,可有好几种文件格式表示: 成型、三角测量后的 件、二进制格式或 格式。切削文件由快速原形机的切削软件制作,阐述误差补偿的目标是有必要的。快速原形机的误差模型不是同类时,补偿部分的同一多项式当然也将改变,也就是说平面将不是平面,球面将不是球面。假如可能用 统进行补偿,但也是很难的,因此用 型补偿是不实际的。 件在快速原形工业中是 式,应用在快速原形工艺上有两种典型的格式:二进制文件和 件、二进制格式很常用,因为容量小,但它的格式没有 式易读易改。另一方面 件有以下格式: 除了第一行和最后一行,这文件可以分为几个小单元,每七行一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是以 始以 束。每个单元都由记录的三个垂直度的坐标来描述一个面,每个面是一个普通的单元矢量。在 一个圆柱,在两个圆环边界上有三条线相互垂直,补偿可以应用在这些边界环的垂直点上,这暗示了当创造层建立部件的 标准工艺时,圆柱体只能接受来自上下底面边界移位留下的补偿,这是粗糙补偿,另一个精致补偿代替了每层的轮 廓线或切片。当 件成为切片后,被显示在 ,每个轮廓由线组成,最后连成环成为层的边界,而且在层形成时建立了标准刀具。对切片进行补偿,其补偿方法和机械分层方法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