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踱步_哽住_诧异_惩罚_祈祷_气氛_似的_膝头_2根据拼音写汉字_d学干cu_o悔_h涂_zhun钱_yo匙3多音字注音组词( )_( )_( )_( )_( )_( )_( )_( )_4形似字注音组词晴( )_喊( )_倩( )_减( )_靓( )_缄( )_悄( )_赚( )_峭( )_谦( )_俏( )_嫌( )_5最后一课的体裁是_,是_国作家_的作品。其创作的背景是_。6指出下面句子的描写方法A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B“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C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D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7“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这是因为( )A这些人来检查韩麦尔先生的教学质量。B这些人以前没好好上学,想来补课。C他们以这种方式表达对老师四十年来忠诚服务的感谢和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D他们来参加家长会。8分别体会下列语段中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_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_9根据例句仿写例句: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仿写:身在异国他乡的中国人,只要_,就好像_。二、课内阅读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诧异,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可是他有足够的勇气把今天的功课坚持到底。习字课完了,他又教了一堂历史。接着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bi,bo,bu。在教室后排座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10作者是从哪个角度,运用哪些描写方法塑造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体现了他怎样的心情?答:_11选文第一段插入对镇上人物的描述有什么作用?答:_12画线句中的“监狱大门”和“钥匙”分别比喻什么?整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答:_13“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钟响了,意味着什么?作者特意写钟声,用意何在?答:_14“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号声”暗示了什么?答:_三、课外探究沉重的脚步声踏在楼梯上清晰可闻。到第二层的时候,他稍稍停留。随后他走进门来了。一个身高五英尺左右的人,两肩极宽阔,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而他给人明显的印象就是他能担负得起。这一天他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是黄色的,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所有这些看上去都已经显得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么东西。据女佣解释,那拖在衣服后面的是一副助听器,可是早已失效了。他无视屋内的人,一直走向那只巨熊一样蹲伏着的大钢琴旁边,习惯地坐下来,拿起一枝笔。人们可以看见他那只有力的大手。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颔,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15请认真阅读并思考,本文从哪些角度描写了贝多芬?答:_16从本文看,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为什么“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答:_17本段选自何为的音乐巨人贝多芬,请根据文段来理解,为何称贝多芬为一个巨人?答:_参考答案7最后一课1du n ch chn qdo fn sh x2督 脆 懊 糊 赚 钥3略4略5小说 法 都德 普法战争6A心理描写B语言描写C肖像描写D动作描写7C8自然环境: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作用是烘托小弗郎士逃学玩耍时既被野外的景象吸引又有些担心先生骂的矛盾心理,为推动情节作准备。社会环境: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9略10从小弗郎士的视角叙述,主要运用肖像、语言、动作描写来塑造韩麦尔先生的形象,体现他内心的巨大悲痛、愤恨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11一是营造与往常不同的气氛,为后文情节的展开蓄势;二是升华小说主题。12“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语这样的打破侵略封锁的武器”,全句的含义是: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发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败普鲁士侵略者,取得民族的解放。13钟声意味着最后一课的结束。用意在于烘托人物沉痛的心情。14普鲁士占领了法国。15外貌、动作、神态。16敬畏的是贝多芬对事业的执著和忘我,怜惜的是命运在贝多芬身上施加的不幸-“耳聋”。17因为他有“坚忍无比”的意志;他创造出了“永恒的”伟大的音乐成就。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同步练习1、 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雄健_逼狭_险峻_崎岖_阻抑_曲折_浊流_魄势_一(xi)_万里(cn)_山叠岭绝壁断_ (y)奇(ju)_壮(ju)_2形似字注音组词狭( )_浊( )_侠( )_蚀( )_挟( )_独( )_境( )_峻( )_竟( )_竣( )_竞( )_俊( )_3解释加点词浩浩荡荡:一泻万里:亦复如是:奇趣横生:崎岖:逼狭:4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作于_运动之后,作者_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5根据例句仿写例句: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仿写:_正如_一样。_,有时是_,有时是_。二、课内阅读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6“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分别指代什么内容?答:_7文中“雄健的精神”指什么精神,现在还需要这样的精神吗?为什么?答:_8文章二、三段都说到两种“境界”,语意的重点在哪一方面?第三段与第二段相比,语意的重点又有什么不同?答:_9作者为什么要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联系起来?答:_10“亦复如是”中的“是”指代什么内容?答:_11结合原文句子说明第一段中的两个“全”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思。答:_12作者认为“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由此你会联想到一些与之描写的境界相同的诗句吗?请写出一句。答:_三、课外探究灯光(俄)弗柯罗连科很久以前,一个漆黑的秋夜,我乘坐一叶扁舟,航行在西伯利亚一条阴沉沉的小河上。突然,前面,小河的拐弯处,黑压压的峰峦下,闪出一点火光。灿烂,耀眼,就在很近的地方一闪“啊,谢天谢地!”我高兴地说,“快要到宿地了。”船夫掉过头来看了一眼,又无动于衷地俯身划桨。“还远哩!”我不相信:那灯光划破茫茫的夜色,就出现在眼前。然而船夫说对了,它的确还离我们很远。在如磐的黑夜里,火光的特点就是不断战胜黑暗,时隐时现,给人以希望,促你前进,而渐渐临近,似乎只要再挥两三桨,行程就结束了。而其实呢,还远着哩!我们又在黑暗如墨染的河面上划了很久。两岸的峡谷消失在无边无际的远方。而那火光却仍然在前面闪耀着,若明若暗,似近又远,召你前行。直到现在我还常常回想起那条黑沉沉的河流,那两岸的峰峦叠嶂和那点生气勃勃的火光,在这以前和以后都有许多闪耀的火光就像近在眼前似地召唤着夜行者奋勇前进。但是生活却仍然在阴霾的两岸之间奔流,光明依旧那么遥远。所以只好俯身继续挥桨。但是,毕竟毕竟前方-光明在召唤!13这篇文章的中心事件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主题?答:_14文中开始“我”看见灯光就高兴地说:“快要到宿营地了。”而船夫却“无动于衷”“俯身划桨”,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答:_15船夫“俯身划桨”的“俯身”在文中反复出现的作用是什么?答:_16怎样理解“但是,毕竟毕竟前方-光明在召唤!”?答:_参考答案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1Xin xi jn q y q zhu p 泻 丛 崖 绝 绝2略3形容水势浩大。很快地流。还是。这样。洋溢而出,充分表露出。形容山路不平,也比喻处境艰难。狭窄。4五四 李大钊5略6“艰难的国运”指国家正处于坎坷、挫折、灾难深重的时期。“雄健的国民”指国家有不畏艰险、勇往直前,英勇而自信的人民。7就是民族的精神,也就是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今天仍需要这种精神。因为我们还在不断面临新的危机与挑战,必须有这样的精神才能不断进步。8第二段说到的两种境界:一是宽阔的境界,一泻千里;一是逼狭的境界,回环曲折,极其险峻。第三段说到的两种:一是坦荡的平原,一是崎岖的险路。前者重点是逼狭的境界,后者重点是崎岖的境界。第三段与第二段相比,语意的重点推进了一步。第二段说两种境界;第三段则说两种境界有两种乐趣,走到崎岖的境界,置身奇绝壮绝的境界,有冒险的奇趣。9这是因为:中华民族现在正逢崎岖险阻,它让奋斗者有机会领略奇绝壮绝的景致,“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而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10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极其险峻。(或:中华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有过平坦也有过艰难曲折)11第一个“全”是“全部”“整个”的意思。“不全是平坦的”,说明有的是平坦的,有的是不平坦的。第二个“全”是“完全”的意思。“全靠”强调雄健精神的重要,没有它就不能冲过去。12如:“无限风光在险峰”等。13中心事件:黑夜航行。主题:生活的河流是无止境的,要在这一河流中搏击前进,才能达到光明的境地。14说明我的单纯、幼稚,不知生活的艰难,尚未体会出成功的取得要经过奋勇拼搏,而船夫久经风霜,他明白只有奋力搏击,才能达到光明境地。15对船夫奋力拼搏精神的赞美。16暗示了黑暗的现实,展示了光明的前景,激励人们为争得光明而努力奋斗。第9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9*土地的誓言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喷涌_山涧_默契_田垄_污hu_泛ln_怪dn_斑ln_2形似字注音组词涌( )_谰( )_诵( )_澜( )_绕( )_涎( )_饶( )_诞( )_3在横线上选填恰当的关联词或者 都 即使 不管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_我走到哪里,_我睡得很沉,_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_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4土地的誓言作者_是现代作家,本文写于_事变后第十年。作者表达了_。5用下面的句式写一段话当的时候,当的时候,或者当的时候,我想起我想起我想起答:_二、课内阅读土地的誓言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夜夜我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明的天边呼唤。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乃是我的家乡。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九一八”十周年写。6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指的是谁发出的誓言?答:_7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理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答:_8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答:_9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选取“白桦林”“蒙古狗”“奔马群”“黑土地”作为描写对象吗?其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_10文中开头“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和文章最后“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九一八十周年写”有什么关联?参考答案9*土地的誓言1yn jin q ln 秽 滥 涎 斓2略3不管即使或者都4端木蕻良 九一八对故乡的无比思念和愿为故乡母亲战斗牺牲的深情5略6是“作者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7“泛滥”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又引申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细品味这一词语会觉得十分贴切:作者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抑地向四下泛滥奔流,作者那激愤狂欢的心情用“泛滥”来形容,较之“澎湃”“涌动”等词语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昔日的快乐欢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已经“死”了,它已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所以,“埋葬”一词更能表达作者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情绪。8人称的变化实际是情感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的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迫切。这在修辞上叫做“呼告”,具有强烈的修辞效果。9因为这些景物都是东北所特有的,展现了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感情。10前尾呼应,结尾暗示了开头我听召呼的原因是因为故乡被侵略者夺走了,这份收复家园的信念从未停止,矛头直指侵华日军和卖国不抵抗的汉奸。第10课木兰诗同步练习10木兰诗一、积累与运用1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 )_( )_( )_( )_( )_( )_( )_2多义字辨析解释市:东市买骏马( )愿为市鞍马( )将:将军百战死( )出郭相扶将( )帖:昨夜见军帖( )对镜帖花黄( )3形似字注音组词拆( )_戎( )_折( )_戍( )_柝( )_戊( )_析( )_戌( )_4解释加点的词语木兰当户织_旦辞爷娘去_朔气传金柝_木兰不用尚书郎_出郭相扶将_出门看火伴_5木兰诗,选自_朝_编写的_,是_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6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_用比喻方式赞颂木兰勇敢善战、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诗句是:_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_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写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的句子是:_写木兰同乡、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的句子是:_7请用上以下三个词语发挥你的想象写一段话。凯旋 万水千山 扑朔迷离答:_8在中国历史上,像木兰一样的巾帼英雄还有哪些?请你简述一个巾帼英雄的故事。答:_二、课内阅读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9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诗的主要内容。答:_10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答:_11由选文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答:_12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答:_13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内容及其表达作用。答:_14结合全诗内容分析一下木兰的形象。答:_三、课外探究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15请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内容。_16“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造成这种景象的原因是什么?_17品读“泪落沾我衣”,试着体会“十五从军”者的心情。_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1综合性学习收集有关黄河的故事、成语、诗文、歌曲以及黄河现状的资料,以黄河颂为基础,由课内向课外深化拓展,进行“探寻黄河文章,了解黄河忧患”的专题活动。2口语交际将收集的资料按类别分组,在班上向同学展示交流或做成手抄报形式进行书面展示。3写作(1)在前面环节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写作形式发表自己的感想和认识,总结自己参加活动的收获。(2)以“我心中的黄河”为题,写一篇作文,抒发你对黄河的感情。参考答案10木兰诗1略2市:市场 买 将:高级将领 扶持,扶助帖:文书、文告 通“贴”,粘贴3略4对着 早晨 北方的寒气 尚书省的官 外城 同伍的士兵5宋 郭茂倩 乐府诗集 南北朝6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7略8如穆桂英挂帅、秋瑾反清、赵一曼抗日等。9木兰回家的欢乐情景及真相大白后对木兰的赞颂。10突出表现木兰与家人团聚、重温和平的女儿生活的喜悦心情。11扑朔迷离。原指分辨不清雄雌男女,后用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识别。12体现了木兰归家的喜悦和重见故物的亲切。13不仅写出了伙伴的惊讶情态,还从侧面写出了木兰的英雄气概。14要点: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祖国,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言之有理即可)15十五从军,八十归乡。亲人已殁,房屋犹存,独食羹饭,泪落衣裳。16多年战争,民不聊生。17老兵回乡,孤独一人,家里没有一个人,庭院荒芜,做的饭只有自己吃,打这么多年仗为了什么?泪流得把衣服都沾湿了,这是一份多么孤独、悲痛、哀伤的心情啊。第11课邓稼先同步练习及答案学习诊断11邓稼先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鲜为人知( )当之无愧( )古罗布泊( )凛若霜晨( )燕然勒功( )热血殷红( )锋芒毕露( )妇孺皆知(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仰m( )安hu( )chu划( )鞠躬尽cu( )两弹元xn( )家y户晓( )sh名( )din基( )zi割( )3下列加点字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强占qin宰割zi立即jB乘船chn开拓tu友谊yC难堪kn参与y奇迹jD颤抖zhn筹划chu挚友zh4下列字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彷徨诞生戈璧援助B谣言阔别选骋逝世C妇儒癌症氢弹博士D睿智叱咤决胜胆识5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鲜为人知(少)可歌可泣(值得)B至死不懈(松懈)家喻户晓(了解)C锋芒毕露(完了)死而后已(停止)D知人之明(眼力)层出不穷(接连不断)6对下列本文涉及的科学家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A邓稼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巨大贡献。B杨振宁,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本文作者,与邓稼先有着半个世纪的真挚友谊。C钱三强,当代中国核物理学家。D奥本海默,美国物理学家,被称为美国的“原子弹之父”。7根据句意,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A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有5个人,奥本海默是其中之 ,所以我和他很_(熟识,熟习)。B在北京,见到_(分别,阔别)了22年的稼先。C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_(震荡,振荡)。D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_(重要,新生)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_ (重要,新生)日子。8仿照下文的句式,结合邓稼先性格与品质的特点,再造一个句子。例句:“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划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仿句:_二、课内阅读邓稼先与奥本海默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9“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这句中的“要”字可以去掉么?为什么?答:_10文中两次使用了“竟”字,试分析这个字的作用。答:_11文中把奥本海默和邓稼先进行了对比,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答:_1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话的含义。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这两句话的含义是:_三、课外探究实验室外的居里夫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当人们走完了人生的旅途,有些佼佼者就被世人誉为不平凡的人了。居里夫人就是其中之一。她那美好的心灵,崇高的思想境界,表现在许多方面。“吝啬”的富人从1933年起,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万法郎,但她照样“吝啬”。她每次从国外回来,总要带回一些宴会上的菜单,因为这些菜单都是很厚很好的纸片,在背面写写物理、数学算式,方便极了。她的一件毛料旅行衣,竟穿了一二十年之久。有人说居里夫人一直到死“总像一个匆忙的贫穷妇人”。有一次,一位美国记者追踪这位著名学者,走到村子里一座渔家房舍门前,他向赤足坐在门口石板上的一位妇女打听居里夫人,当她抬起头时,记者大吃一惊-原来她就是居里夫人!不要专利居里夫妇发现镭后,世界各地纷纷来信索求制镭的方法。怎样处理这件事呢?某星期日的早晨,他们进行了5分钟的谈话。彼埃尔居里平静地说:“我们必须在两种决定之中选择一个。一种是毫无保留地叙述我们的研究结果,包括提炼办法在内”居里夫人做了一个赞成的手势说:“是,当然如此。”彼埃尔继续说:“或者我们可以以镭的所有者和发明者自居。若是这样,那么,在你发表你用什么方法提炼铀之前,我们须先取得这种技术的专利执照,并且确定我们在世界各地选镭业上应有的权利。”“专利”代表着巨额的金钱、舒适的生活,代表着传给子女一大笔遗产但是,居里夫人坚定地说:“我们不能这样办,这违背科学精神。”不求名利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不相识的人问她:“你是居里夫人吗?”她总是平静地回答:“不是,你认错了。”她出名以后,几乎每天都要收到世界各地慕名者要求签名的来信。为了摆脱这种干扰,她专门印了一种写着概不签名的卡片,每逢接到来信,就给对方寄一张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17个,却给人一种全不在意的印象。有一天,她的一位女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于是她说:“这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修改证书1921年,居里夫人应邀访问美国时,美国妇女组织主动捐赠给她1克镭(价值百万美元以上),这正是她急需的。她虽然是镭的发现者,但她买不起这样昂贵的金属。在赠送仪式之前,当她看到“赠送证明书”上写着“赠给居里夫人”字样时,她不高兴了。她声明说:“这个证书还需要加以修改。美国人民赠给我的这1克镭应当永远属于科学,但是假如就这样规定,这1克镭就成为私人财物,成为我的女儿们的产业,这是绝对不行的。”主办者当天晚上就请了一位律师,把证书做了修改,居里夫人才在“赠送证明书”上签了字。13为什么有人说居里夫人一直到死“总像一个匆忙的贫穷妇人”?从中体会到她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答:_14居里夫人是怎样理解荣誉的?答:_15居里夫人是怎样对待名利的?答:_16居里夫人对美国妇女赠送的那1克镭及其证书是怎样理解的,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答:_参考答案第三单元11邓稼先1xin dn p ln yn yn l r2慕 徽 筹 瘁 勋 喻 署 奠 宰3C(A强占qin B乘船chn D颤抖chn)4D(A戈壁B选聘C妇孺)5C(锋芒毕露:完全)6A7A熟识B阔别C震荡D重要;新生8这是一个排比句式。参考答案为:作为科学家,他有着渊博的学识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作为领导者,他有着临危不惧和处变不惊的勇气;作为爱国者,他有着为祖国的国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格。9不能去掉。因为“要”字说明邓稼先的不引人注目是他自己主动的选择,突出了他性格的忠厚平实、从不骄人的特点。如去掉,就变成他是一个不引人注目的人了,人物性格的可贵之处就体现不出来了。10这两个“竟”字都有令人意外,出乎意料的意思。面对复杂激烈的“文革”斗争形势,邓稼先竟然能够化解派系矛盾,领导不同派别的同事们继续工作并作出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不能不说明邓稼先具有极强的人格魅力,确实创造了奇迹。11把奥本海默和邓稼先进行对比,更能突出邓稼先性格和品格的可贵。国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对于人的品格要求也不尽相同,但毫无疑问的,邓稼先确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12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并形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谦虚朴实、具有奉献精神。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13因为她“每次从国外回来,总要带回一些宴会上的菜单,因为这些菜单都是很厚很好的纸片,在背面写写物理、数学算式,方便极了。她的一件毛料旅行衣,竟穿了一二十年之久”。她是一个在生活上非常节俭,而把全部的精力和财力都用在了科学研究上的伟人。14“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15既不求名也不求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财务人员工作试用期工作总结汇编15篇
- 电视新闻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电脑配件装机知识培训课件
- 电脑设备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高考文言文句式课件
- 配网基建工作前期补偿协议
- sas考试题目及答案
- plm系统考试及答案
- 电线电缆课件
-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 《礼仪规范教程》中职生礼仪教学全套教学课件
- 电力调度程控交换机安装施工方案
- 2025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卷(含答案详解)
- 高一2024岳阳期末数学试卷
- 2025秋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 【教学课件】1.3《民族》
- 创伤骨科慢性难愈性创面诊疗指南(2023版)解读课件
-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
- 施工项目会议管理制度
- 声音的特性讲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 教学勇气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