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下1-4课导学案.doc_第1页
历史八下1-4课导学案.doc_第2页
历史八下1-4课导学案.doc_第3页
历史八下1-4课导学案.doc_第4页
历史八下1-4课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5 22 01 01 班级: 姓名: 组_号 教师评价: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课标要求】1、 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 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学习目标】1、 通过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 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伟大的事件之一,以此培养学生热爱新中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3、 布置观看开国大典等影片,使学生体会“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名言的深刻内涵。【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难点:西藏和平解放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本,圈点勾划;梳理分析各重要事件的知识点和各重要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2、在对教材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导学案。【课前预习案】 组长评价阅读课本第1课,完成下列题目(并在课本上勾划、补充。注意做到要点化、序号化)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 年9月在 召开。会议通过了 ;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选举 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决定以 为首都,改名 ;以 为代国歌;以 为国旗。这次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2、新中国成立的标志: 年 月 日下午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 上的伟大事件。它标志着 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 , 当家做了主人;中国从此进入向 过渡的新时期。(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也是 世纪世界的伟大事件之一,它沉重打击了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 力量,鼓舞了 和 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4、 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团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和平解放。至此,中国领土除 和其他一些海岛及 、 等地外,全部获得解放。【我的疑问】 【课堂探究案】探究点一:国旗的寓意有哪些?你能讲讲吗?探究点二:中国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请回答:(1)材料中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2)请举两个以上事例说明旧社会中国人民“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3)中国能够改变“悲惨命运”的原因有哪些?【跟踪训练】1、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共同纲领 B.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B.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C.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D.新中国的成立表明全国大陆全部解放。3、今年(201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多少周年?( )A.61周年 B.62周年 C.63周年 D.64周年4、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 )A三大战役 B渡江战役 C西藏和平解放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编号:5 22 01 02 班级: 姓名: 组_号 教师评价:第2课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课标要求】、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的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观看有关图片、视频资料,并组织学生对相关问题展开辩论,让学生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必要性。2、通过分析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挺身与侵略者斗争的优秀品质。3、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的英雄事迹,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4、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重点和难点】重点: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精神。难点: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要不要出兵。【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本,圈点勾划;梳理分析各重要事件的知识点和各重要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2、在对教材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导学案。【课前预习案】组长评价阅读课本第2课,完成下列题目(并在课本上勾划、补充。注意做到要点化、序号化)1、抗美援朝的背景: 年6月,朝鲜爆发内战, 武装干涉,并占领 。美军把战火烧到 边,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同时美国派海军第七舰队入侵中国 ,干涉中国内政。2、抗美援朝的目的:抗美援朝, 。3、抗美援朝的过程:开始: 年10月,以 为总司令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军。结束: 年7月,朝鲜和中国的代表同美方代表在 签 署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4、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发扬了 和 的精神,涌现出 、 等英雄人物。5、抗美援朝胜利的历史意义:维护了亚洲和世界 ,提高了中国的 ,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有利的 。【我的疑问】 【课堂探究案】探究点一:人民日报主编邓拓读了军旅作家魏巍在朝鲜战场上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后,非常感动,破例将该文登载在1951年4月11日的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报纸送到中南海,毛泽东读后立即批示“印发全军”。1、这篇文章曾收入语文课本,你读过吗?根据你的思考为什么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2、有人认为,朝鲜战场上,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劳师袭远,后勤补给困难,所以遭到了失败,你对此有何看法,说说你理由。探究点二: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政府向“邻人”大规模派兵共有两次,请你说出这两次出兵的时间,战争名称,战争的结果和造成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这两次不同的结果,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跟踪训练】1、抗美援朝发生在( )A、1950年6月B、1950年10月 C、1951年6月 D、1951年10月2、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枪眼而牺牲的英雄是( )A、黄继光 B、邱少云 C、刘伯承 D、彭德怀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是什么战争中的一首战歌( )A、抗日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美援朝 D、解放战争4 、黄继光是什么战役中的战斗英雄( )A、上党战役 B、辽沈战役 C、上甘岭战役 D、淮海战役5、遵守潜伏纪律壮烈牺牲的英雄是( )A、黄继光 B、邱少云 C、雷锋 D、赵尚志6、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哪一支军队( )A、解放军 B、八路军 C、红军 D、志愿军7、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根本目的是( )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反对美国 C、解放台湾 D、维护世界和平编号:5 22 02 03 班级: 姓名: 组_号 教师评价:第3课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课标要求】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步骤及顺利完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对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启发学生归纳中国历史上有关土地问题的史实,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发散思维的能力。【重点和难点】重点:土地改革运动。难点: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涉及的内容繁杂,许多措施不易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本,圈点勾划;梳理分析各重要事件的知识点和各重要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2、在对教材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导学案。【课前预习案】组长评价阅读课本第3课,完成下列题目(并在课本上勾划、补充。注意做到要点化、序号化)1、 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 ,决定在 进行土地改革。2、土地改革目的:废除 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 土地所有制,解放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3、土地改革时间: 年冬到 年底。4、土地改革的总政策:依靠 、 ,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 制度,发展农业生产。5、土地改革的内容:没收 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 。6、土地改革的意义: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 。 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 大大提高。 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 政权。7、为恢复国民经济,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没收 ,建立国营经济;打击 ,稳定 ;统一 ,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合理调整现有 ;大量节减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等。到 年底,我国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我的疑问】 【课堂探究案】探究点一:现在国家重点扶持发展农业,取消了农业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人民政府现在的农业政策与建国后土地改革政策的共同出发点是什么?建国后的土地改革与现在的土地所有制有什么不同?探究点二:题中漫画反映了某些单位或个人非法占用耕地的现象,这是国家严令禁止的。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三农”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1)“三农”问题主要指什么?(2)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无论是封建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提出过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请举两例史实说明。(3)为什么土地问题如此重要?【跟踪训练】1、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是在下列哪一事件后(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土地革命兴起C、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 D、土地改革完成2、下列对我国1950年一1952年土地改革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D、建立了土地公有制3、1950年国家决定在下列哪些地区实行土地改革( ) A、新解放区 B、西藏地区 C、东北地区 D、老解放区 4、建国初的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实行的是( ) A、农民土地所有制 B、地主土地所有制 C、集体土地所有制 D、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编号:5 22 02 04 班级: 姓名: 组_号 教师评价:第4课 观看历史影视片(活动课)【活动主题】观看反映新中国成立前后历史状况的电影或电视剧。【活动目标】1、形象感受历史,丰富历史知识,拓展历史思维。2、提高对影影视作品的欣赏能力,陶冶情操。3、通过撰写影视评论或观后感,提高分析和写作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步骤及顺利完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准备】1、 本次活动的主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影视片:英雄儿女2、 通过第2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上了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史实,对此部电影的历史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3、让学生在观看电影时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敌人?【活动过程】方案一:利用中午时间,组织学生以班为单位集体到学校多媒体阶梯教室或本班教室看电影英雄儿女。要求学生在观看时,自觉遵守纪律,不得高声喧哗,进、退场要求排队。方案二:布置学生在本周内利用休息时间在家长陪同下观看影片。要求:学生写出观后感或心得体会,题目自拟。也可在小组内进行影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活动评价】1、明确历史影视片与真实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对影视片进行分析。2、总结活动所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3、选出好的观后感,在班内进行交流,也可以推荐到有关刊物发表。4、评选出本次活动的优胜小组,进行表彰。1、中国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请回答:(1)材料中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2)请举两个以上事例说明旧社会中国人民“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3)中国能够改变“悲惨命运”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1919年的五四运动。(2)可以列举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3)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理念指导;坚持武装斗争,建立了人民军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中华民族的亿万群众前赴后继、团结奋斗的革命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2、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政府向“邻人”大规模派兵的共有两次,请你说出这两次出兵的时间,战争名称,战争的结果和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这两次不同的结果,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发?答:(1)第一次: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第二次:1950年10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结果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2)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妥协退让,卖国求和。而新生的中国政府和勇敢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敌英勇作战,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3)启发:不同的结果有力地证明了战争的胜负既取决于战争的正义性,还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强弱以为人民的斗志等因素,只有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军队的战斗力,才能保家卫国,争取世界的和平3、2004年国家重点扶持发展农业,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人民政府2004年的农业政策与建国后土地改革政策的共同出发点是什么?建国后的土地改革的时间及历史意义是什么?它与现在的土地所有制有什么不同?答:(1)共同出发点:提高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 (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3)建国后的土地改革是变成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而现在是土地公有制。4、新中国成立的三四年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巩固新生的政权开展了哪些斗争?结果怎么样?有何意义?答:(1)人民解放军解放西南各省后,在党和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