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一中分校2012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绍兴一中分校2012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绍兴一中分校2012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参考答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中期末调测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C【 A徇(xn) B谑(xu) D吓(h) 舍(sh)】2C(一厢情愿)3B(B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A扣帽子:比喻把不好的名目强加于人。用于此句感情色彩不当,属望文生义 。C居高不下:居于高位,没有向下的可能。感情色彩不当。D洛阳纸贵:形容好的著作风行一时,广为流传。用错对象)4B(A.对“有多少”的问题“作出肯定的答复”不合逻辑 C.语序不当,应将“虽然”调到“我国”前;成分残缺,在“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后应加上“的前景”或“的形势” D.成分残缺,“让当地岛民感到吃惊”缺少主语。)5(3分)示例:害同类七汉子遭报应(疑同伴七男人遭天谴)(评分标准:对仗基本工整并完成对事件的准确概括得3分;对仗基本工整但事件概括不很准确得2分;对仗不工但事件概括较准确得1分;对仗不工且事件概括不准确不得分)6(4分)画面描述:一把大剪子正在把站成一排的人修剪成一样高矮(2分)寓意揭示:讽刺了外力(强权;某种思潮;某种习俗)对个体的粗暴干涉和强制改造(或:追求极端的整齐划一;统一思想,扼杀个性)。(2分)7(5分)(1)社会上有权有钱的都很牛,几乎无所不能(2)新闻联播更牛,只追求社会(政治)效益(3)新闻联播里难觅真相,缺乏公信力(4)社会上存在对钱权的攀比心理(5)官二代和富二代现象 (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或以上给5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9分)8C(此选项强调了“专业性”,而萨义德言论内涵重在“公共角色”)9D(A在对“知识分子”进行定义;B指出中国当代作家的“非公共性”;C在例举“优秀作家”的“业余生活”)高三语文答案 第1页(共4页)高三语文答案 第2页(共4页)10(3分)作为知识分子,需要一定的专业水平,并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承担社会责任,以积极的姿态将自己纳入公共现实。(必须指向“公共知识分子”是“知识分子”的一种内涵表征,也就是说,只要是“知识分子”都应具有某种“公共性”。意思相近即可;酌情给分。)(二)(20分)11(3分)(1)五岁小孩被大人逼着帮做生意遭呵斥。(2)王爱莲因为逼交学费并受老师打骂而失学。(3)十一岁的我因不堪忍受学校的种种逼迫而逃学一月。(1条1分) 12(4分)内容上:营造日常生活氛围(或:体现生活的真实),烘托作者对孩子的怜爱心理。(2分)结构上:以此句引出回忆,又以此收束回忆,既有照应,又作强化。(2分)13(4分)既是表达对花店小孩的怜爱(2分),又隐含着对所有儿童的关爱和对儿童问题的思虑(2分)。14(4分)用整齐句式(排比句)列举当时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一些事(2分),反映(交代背景)出整个世界的风云变幻和纷繁忙碌,反衬(对比)出我对孩子的怜惜和耐心(2分)(“写法”2分,“主旨”2分)。15(5分)(1)儿童教育爱心缺位,耐心缺失。(2)社会急功近利,对儿童成长的关注度不够。(3)贫困和威压式教育给儿童带来伤害。(写出其中一点给2分,写出两点给5分。意思相近即可)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19分)16A(树立;竖起)17D(均解释为“在”,介词。A他的,代词/还是,语气词;B承接连词/修饰连词;C因为,连词/治理,动词)18B(A项,命令说伤了槐树的处死,碰了槐树的接受处罚。C项,女子说的意思是邻国听到这个消息会认为君王重视树轻视人,不是“贱人”。D项,晏子不是直接指出景公的暴虐、乖戾、残忍的) 19(3分)此譬之犹自治鱼鳖者也/去其腥臊者而已/昧墨与人比居庾肆/而教人危坐/今君出令于民/苟可法于国而善益于后世/则父死亦当矣(两处1分;误断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20(7分)(1)我们的国君因为树木的缘故要杀死我的父亲,让我成为孤儿,这个命令已经在百姓中施行,并且成为国家的法令。(3分。落实“以”“孤”“行”“法”等)(2)景公命令赶快撤走看守槐树的官吏,拔掉悬挂禁令的木桩,废除伤害槐树受罚的命令,释放因为碰到槐树而被拘捕的人。(落实“趣”“县”“役”“出”等)(二)(7分)21(3分)(1)身在病中;(2)思念故乡;(3)感慨时世。(或感时伤世、忧时、忧国忧民);(4)漂泊天涯。(或独宿驿馆);(5)秋景凄凉。答出其中三点即可,每点1分)22(4分)(1)直接抒情,二、三两联直接抒发夜宿所感。(2)借景抒情,首联描写葛溪驿的环境,营造氛围;尾联以黄叶鸣蝉衬托自己的心境(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相近即可;有其他“手法”,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三)(5分)23(2分)孔子强调有等级的礼制;荀子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24(3分)孔子一生为维护周礼而努力,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痛心疾首,孔子强调有等级的礼制,在等级管理上是不平等的,但在人格上应该平等。荀子认为贵贱、老幼、穷人富人、地位轻重的人都有他应有的社会等级地位,是儒家思想的延续和发展。(“内容”2分,语言流畅1分)(四)(6分) 25(1)往者不可谏 今之从政者殆而 (2)沧海月明珠有泪 只是当时已惘然(3)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4)兰舟催发 竟无语凝噎 (5)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每小题2分,每空1分,有错、漏、增字该空不得分;填写四句或以上则批前三句)四、作文(60分)26略。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高三语文答案 第3页(共4页)高三语文答案 第4页(共4页)附:译文 景公十分喜欢一棵槐树,就命令官吏小心地看护,埋下一根桩子,并在上面悬挂一个牌子,写着景公的命令:“碰了槐树的人要受到处罚,伤了槐树的人要处死。”有一个没有听到命令的人,酒醉时碰了槐树。景公听说后说:“这个人先触犯了我的法令。”就派官吏把他抓起来,准备治他的罪。这个被抓起来的醉酒的人的孩子到晏子家里去,托人传话:“我是住在外城的百姓的女儿,有话对相国说,我无限向往,愿意在相国的后宅充数当个侍妾。”晏子听到这话后,笑着说:“我难道是好色之徒吗?为什么我老成这样还有女子愿意和我私奔?虽说如此,这里面一定有原因。”然后下令让她进来。女子进了门,晏子远远地望见她,说:“怪啊!这个人脸上带着深深的哀伤。”等她进了屋子,晏子问她:“你忧伤的是什么事?”女子回答说:“君王种了槐树,挂上命令,碰了槐树的受刑,伤了槐树的处死。我的父亲缺少才智,没有听到命令,酒醉后碰了槐树,官吏要治他的罪。我听说,英明的君王主管国家制度法令,不轻易减少俸禄,不随便增加刑罚,又不因为私怨损害公法,不因为禽兽伤害百姓,不因为草木伤害禽兽,不因为野草伤害禾苗。我们的国君因为树木的缘故要杀死我的父亲,让我成为孤儿,这个命令已经在百姓中施行,并且成为国家的法令。虽说如此,可我听说勇士不凭着人多欺侮弱小孤单的人,明智的君主不背离正确的原则随心所欲地行事。这就好比亲自烹饪鱼鳖的人一样,只是去掉鱼鳖的腥味罢了。又好比黑暗中跟人一块待在闹市,却让人端正地坐着(人们都会手足无措)。现在君王向百姓发出命令,应该的。太厉害了!现在的命令却不是这样,因为树木的缘故,就治我父亲的罪,我担心这会破坏了能明察是非的官吏执掌的法令,伤害英明的君主的道义。邻国听到了这事,就会认为我们的君王喜爱树木却轻视人,这怎么可以呢?希望相国考虑我的话,根据法律裁决触犯君王禁令的人。”晏子说:“这太过分了!我会替你向君王去说的。”说完,派人把她送了回去。第二天早朝的时候,晏子向景公禀告:“我听说过,耗尽百姓的财力来满足自己的嗜好、私欲,叫做暴虐;崇尚自己喜好的玩物,让它们产生和君王一样的威严,叫做乖戾;处罚杀死没有罪过的人,叫做残忍。这三种行为,是延续国家的大祸害。现在您耗尽百姓的财力来追求饮食用具,把钟鼓等乐器制造得很繁多,把宫殿修建得很漂亮,这是最大的暴虐。崇尚自己喜好的玩物,在所喜欢的槐树上挂上命令。驾车经过要快赶车,步行经过要快步走,它的威严和君王相似,这是明显乖戾的行为。碰到槐树的要受刑,伤害槐树的要处死,处罚不该处罚的人,杀死不该杀死的人,这是最严酷的残害百姓的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