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九中2014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泉州九中2014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泉州九中2014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泉州九中2014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泉州九中2014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泉州九中2014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满分:150分 完卷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闻道有先后, 。(韩愈师说)(2)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3)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4)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6)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灵壁张氏园亭记 苏轼 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舆叩门,见张氏之子硕。硕求余文以记之。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殿中君,与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灵壁,而为此园,作兰皋之亭以养其亲。其后出仕于朝,名闻一时,推其余力,日增治之,于今五十余年矣。其木皆十围,岸谷隐然。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返。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凡朝夕之奉,燕游之乐,不求而足。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盖其先君子之泽也。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屦,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记。注:拘泥 注:古代用麻葛制成的一种鞋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舟车冠盖之冲 冲:交通要道B使得灵璧张氏之园于汴之阳 阳:水的南面C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 循:遵守、依照D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 退:谦退,谦逊3全部直接符合苏轼认为张氏园亭“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的一项是( )(3分)陂天苍莽,行者倦厌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笋菇可以馈四方之宾客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A B. C. D.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是一篇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游记。它前面记游,后面议理,借题发挥,缘事议理,环环相扣,首尾圆合。 B苏轼认为“不必不仕”是因为“不仕”固然可以全身修性,但是没有尽到对君王、社稷的责任和义务。C苏轼提出“不必仕”是因为“必仕”的人会为君王社稷殚精竭虑,公而忘私,以致忽视自己的健康和生命。D.苏轼用“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这一比喻表达出追求自适放达的人生态度。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返。(3分)译: (2)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3分)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客 中 初 夏宋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注: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在洛阳闲居15年之久,但他不忘国事,撰写资治通鉴,此诗是当时所作。1.前两句写了怎样的景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3分)答: 2.三、四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加以分析。(3分)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各项中,对复活故事情节和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马斯洛娃上诉案被大理院驳回后,涅赫柳多夫要把这消息告诉马斯洛娃,当他赶到监狱医院时,被告知马斯洛娃因与医务助理勾搭,从监狱医院被赶回了狱中。涅赫柳多夫不知马斯洛娃受了冤枉,以为真有其事,因而很生气。B法院开庭审判玛丝洛娃的案件,聂赫留朵夫作为贵族代表参加陪审,意外与玛丝洛娃重逢。他坐在陪审席里,回忆起与玛丝洛娃认识以来的一切往事。他承认自己卑鄙无耻,认为自己良心上背着这样的罪孽,居然还能心安理得地过了这么多年,不禁满心羞愧。C陪审员在对马斯洛娃写的定罪意见中忘了加上“没有谋害性命的意思”。涅赫柳多夫也一时疏忽了,这样马斯洛娃被判罪了。庭长急于办私事便匆忙结案,宣判将马斯洛娃押赴西伯利亚服苦役四年。D“唉,真没想到会弄得这么糟,这么糟! ”聂赫留朵夫一边想,一边走出监狱。直到现在,他才了解自己的全部罪孽。在监狱中,聂赫柳朵夫要求玛丝洛娃宽恕,并打算和她结婚。玛丝洛娃内心极为痛苦,宽恕了他,但不同意结婚。E. 押赴西伯利亚的犯人起程了。那是个天气炎热的七月,有的犯人经不起烈日暴晒,当场中暑倒毙了。在聂赫柳朵夫的帮助下,玛丝洛娃被调到政治犯行列。在这个队伍里既安静又和平,她不再受到男人的纠缠。8、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玄德带回,令拜云长、翼德为叔。云长曰:“兄长既有子,何必用螟蛉?”“螟蛉”指谁?他在“败走麦城”事件中有何表现?请简述。(2)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程昱曰:“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丞相旧日有恩于彼,今只亲自告之,可脱此难。”操从其说,即纵马向前。“此难”指什么?曹操怎样“脱此难”?请简述这个情节。答:第(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面文化经典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论语学而)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离娄上)注弟子:晚辈,这里指儿女。先生:长辈,这里指父母。曾:难道。(1)在孔子看来,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孝”?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2分)答: (2)在有子、孟子看来,行“孝弟”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4分)答: 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012题。“新批评”个词在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中出现过三次:第一次是美国文论家乔艾斯宾岗(Joel Elias Spingarn)于1911年出版的新批评(The New Criticism)一书中提出的。斯宾岗的“新批评”指的是克罗齐美学。第三次是五十年代法国出现的“新批评”。它是指当时法国文学理论领域内纷纷涌现的各种学派(如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等)的总称。由于这些学派并不是一个统一体,因此当它们不再“新”时,“新批评”这个术语也就不必存在了。第二次就是本文讨论的“新批评”。它是一个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派别。这个派别一、二十年代在英国发端,三十年代在美国形成,四、五十年代在美国文学批评界取得主导地位。新批评的诗歌理论对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其批评的方法论也为后来多种批评理论所吸收。进入六十年代,随着从欧洲大陆进口的各种新潮学说的风行,以及欧美各种社会运动的勃兴,新批评逐渐失去了往日受人瞩目的光彩。“如今新批评不仅仅被看作是失势了、过时了和寿终正寝了,而且似乎还是偏颇和错误的东西”。但对于那些反对新批评的人来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新批评形式主义在(美国的)公立学院和大学中仍然是一个主导的教学模式”,而“当我们谈论具体诗作时,我们听起来仍像是新批评家”。不论新批评在美国的兴衰荣辱为何,新批评在热衷追逐西方话语的中国文坛的确没有多少正面的影响。从笔者现今见到的国内有关新批评的一般的论述来看,新批评被认为是一种狭隘的形式主义文论,它专注于文本本身的细读分析,把作品看成是一个自足、封闭的体系,割裂作品与作者、读者乃至社会历史的联系,甚至不要作者研究、读者研究和社会历史研究。尽管只要认真读一读新批评的论著,这种误解和歪曲就会不攻自破,但强加在新批评之上的错误印象却始终摆脱不掉。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新批评在“新时期”的文坛中主要局限于理论探讨的范围,运用新批评的理论方法对当下的文学现实做出切实评判的文章寥寥无几。八十年代中后期,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心理分析学派、女权主义、读者-反应论、神话学派、以及各种“后现代”理论学说一时兴盛,新批评被迅速抛弃。无可否认,新的理论展开了文学研究的新角度、新层面,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学研究可以用“面的开拓与点的掘进相结合”来概括。但研究的发展一定要抛弃对文学作品“文学价值”的评判吗?我们进行文学批评不需要标准,而要服从“相对主义”的理念吗?难道“新批评”的理论方法在今日中国已经真的失去了它现实需要的土壤?10.下列关于“新批评”的理解,不符合文章原意的一项是( )(3分)A本文讨论的“新批评”是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中出现的第二次,它是一个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派别。B进入六十年代“新批评”在美国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但在公立学院和大学中还是一个主导的教学模式。C“新批评”在新时期的文坛中主要体现在理论探讨上,很少有运用这种方法对当下的文学现实做出切实评判的文章。D本文从文艺学、方法论的角度对“新批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比了“新批评”与其他的理论学说。1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3分)答: 12.“新批评”在当今中国的现状如何?作者对此有何看法?请简要概括。(3分)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题目。(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二十年以后 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了。 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 “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这是20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你听了觉得稀奇,是吗?好吧,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20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 “那餐馆5年前就被拆除了。”警察接上去说。 男子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 “20年前的今天晚上,”男子继续说,“我和吉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们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从孩提时候起,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谋生。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们俩约定:20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我们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 “这听起来倒挺有意思的。”警察说,“你们分手以后,你就没有收到过你那位朋友的信吗?” “哦,收到过他的信。有一段时间我们曾相互通信。”那男子说,“可是一两年之后,我们就失去了联系。你知道,西部是个很大的地方。而我呢,又总是不断地东奔西跑。可我相信,吉米只要还活着,就一定会来这儿和我相会的。他是我最信得过的朋友啦。” 说完,男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小巧玲球的金表。表上的宝石在黑暗中闪闪发光。“九点五十七分了。” 他说,“我们上一次是十点整在这儿的餐馆分手的。” “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 “当然罗!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实在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 又是一阵冷飕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他们俩谁也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 “我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如他不准时赶来,你会离开这儿吗?” “不会的。我起码要再等他半个小时。如果吉米他还活在人间,他到时候一定会来到这儿的。就说这些吧,再见,警官先生。” “再见,先生。”警察一边说着,一边沿街走去,街上已经没有行人了,空荡荡的。 男子又在这店铺的门前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这时候,一 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住了耳朵。 “你是鲍勃吗?来人问道。 “你是吉米维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 来人握住了男子的双手。“不错,你是鲍勃。我早就确信我会在这儿见到你的。啧,啧,啧!20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啊!你看,鲍勃!原来的那个饭馆已经不在啦!要是它没有被拆除,我们再一块儿在这里面共进晚餐该多好啊!鲍勃,你在西部的情况怎么样?” “喔,我已经设法获得了我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你的变化不小啊,吉米。我原来根本没有想到你会长这么高的个子。” “哦,你走了以后,我是长高了一点儿。” “吉米,你在纽约混得不错吧?” “一般,一般。我在市政府的一个部门里上班,坐办公室。来,鲍勃,咱们去转转,找个地方好好叙叙往事。” 这条街的街角处有一家大商店。尽管时间已经不早了,商店里的灯还在亮着。来到亮处以后,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看了看对方的脸。 突然间,那个从西部来的男子停住了脚步。 “你不是吉米维尔斯。”他说,“2O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个人变得容貌全非。”从他说话的声调中可以听出,他在怀疑对方。 “然而,20年的时间却有可能使一个好人变成坏人。”高个子说,“你被捕了,鲍勃。芝加哥的警方猜到你会到这个城市来的,于是他们通知我们说,他们想跟你聊聊。好吧,在我们还没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给你看一张条子,是你的朋友写给你的。” 鲍勃接过便条。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便条上写着: 鲍勃: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当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正是那个芝加哥警方所通缉的人。不知怎么的,我不忍自己亲自逮捕你,只得找了个便衣警察来做这件事。13、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鲍勃对警察说“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表现了他在和老友见面前的愉快心情。 B.鲍勃说“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反映出他负罪在逃的窘迫之状。 C.鲍勃给警察讲述他和朋友约会的缘起,是为了缓解他害怕被逮捕的紧张心理。 D.高个子男子担心鲍勃很快认出他不是吉米,便把衣领向上翻着,盖到耳朵。 E.鲍勃读便条时微微颤抖,表现了他当时惊愕、恐慌、尴尬等复杂的内心活动。14、请分析开头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答: 15、“欧亨利式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历来为人们所称赞。小说哪些情节是体现在情理之中的?(6分)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演好自己的偶像剧 专访方文山他身上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才华”,另一个是“相貌”。有“粉丝”这样评价他:“横溢的才华吓跑了脸上的帅气。”还有人描述他的长相:“有惊无险,像街头的寻常路人。”最损的莫过于吴宪宗“歹毒”的大嘴:“看看他的词,再看看他的脸,你才明白,原来上帝是多么公平!”他便是方文山,周杰伦的“御用”词人。从双截棍、东风破、七里香,直到今天感人肺腑的菊花台,方文山用天马行空的文字与瑰丽的想象一次又一次冲击我们的感官,他几乎包办了周杰伦所有脍炙人口的精品,成为今日歌坛中无法撼动的“指标性人物”。此刻,他坐在我面前,接受我的采访。记者:你曾以亲身经历为范本写过一本励志书演好你自己的偶像剧。之所以有如此感悟,是否因为自己的成长故事充满励志色彩? 方文山:成长对我来说,并非一帆风顺。我出生在台北一个小乡镇的普通家庭,家境不好,很小便开始勤工俭学了。每到寒暑假时我一般都会外出打工,比如送报纸、当餐厅服务员当时也会觉得苦,但现在回想起来却蛮感激。因为有过那些困顿、不如意和苦难,今天的自己才会懂得惜福。记者:电影和写作曾经是你的理想,为何却写了歌词?方文山:当年我本想进电影圈发展,但是行业不景气,只好退而求其次写歌词。我想,总有一天,自己会慢慢靠近电影圈的。当时我的工作是安装防盗系统。工作时,我会随身带纸和笔,边工作边想歌词。有时突然想到一句好词,赶紧拿出笔把歌词记下。就这样,一年下来写了一百多首,四处投递出去。最终只有宪哥(吴宗宪)回了我的电话机会显然眷顾方文山。当吴宗宪幸运地光顾之后,周杰伦又呼啸而来。记者:周杰伦给你的最初的印象是什么?方文山:我们同时被宪哥签下词曲经纪约。起初对杰伦的感觉是:这个年轻人有些与众不同,做事酷酷的。接触久了,我发现他的确有资格酷。比如他钢琴弹得的确不错,音乐的确比别人更有创意,一年后,他又签了歌手约,显然是可造之才。记者:关于你和周杰伦彼此的作用,很多人都在探讨甚至争论不休。你自己认为呢?方文山:我们是相辅相成的。曲是架构,词是衣服。杰伦的曲天生已经很匀称了,旋律本身已经很动人,即便没有我的词,它一样存在。我只是帮他的旋律加画面,提供故事,让它更有血肉。记者:有没有想过如果搭档不是周杰伦,而是别的歌手,你的歌词还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吗? 方文山:我想不会。好的作品需要好的曝光平台。杰伦的曲风便是强有力的曝光媒介,这种强强联手的效果便是“1+1=3”。目前,“粉丝”们为方文山与周杰伦的地位吵得不可开交。一种说法是周杰伦捧红了方文山,另一种说法是方文山成就了周杰伦,更有观点认为:这个年代,如果没有周杰伦,音乐将会很寂寞;如果没有方文山,周杰伦也会很寂寞。记者:你觉得,你的歌词能在浩若烟海的作品中脱颖而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方文山:风格。创作歌词时,我会故意强调段落与段落不见得有关系,但阅读时依旧有主题。我强调一种整体感觉,这在爱在西元后有着很好的体现。记者:你曾经说过一句话:一个人最大的悲哀是不想当自己。方文山:几年来,我在圈内看到许多年轻人不想扮演自己,永远羡慕别人,成天幻想当周杰伦、刘德华。与其羡慕别人,耽误自己的人生,不如做好优秀的自己。在“一切皆有可能”的今天,人人都憧憬着由麻雀变成凤凰。只是,变成凤凰的方文山却一再提醒:先甘心当一只麻雀,潜心演好自己的偶像剧。否则,既错过麻雀的欢愉,又无法企及凤凰的荣耀,那岂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13、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方文山是周杰伦的“御用”词人,他包办了周杰伦所有脍炙人口的精品,成为今日歌坛中无法撼动的“指标性人物”。B、方文山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人生经历过那些困顿、不如意和苦难,让方文山懂得惜福。C、方文山对周杰伦的评价很高,他认为若不是和周杰伦合作,他的歌词不会有今天的成就。D、方文山的歌词能从浩若烟海的作品中脱颖而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写作歌词的风格与众不同,他强调一种整体感觉,不强调段落之间的关系,但阅读时依旧有主题。E、本篇访谈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炉,特别是对话后的议论,能起到过渡衔接,表达作者观点的作用。14、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引用一些人的话能起到什么作用?(4分)答: 15、方文山成功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进行探究。(6分)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16根据所给材料,按要求作答。(3分) 微电影(Micro film),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于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视频短片,内容是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微电影”相对传统电影和电视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微”特征,使得过去 (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以至于很少有人能理解或接受)的单项度的艺术殿堂回归到了真正具有互动和体验特点的、人人皆可参与的“草根秀”时代。它的低门 (Kn),广谱性与参与互动性适合了新经济时代人们追求精神自由和互动体验交流的感性诉求。(1)文中句有语病,请改正。(1分) 改正: (2)请在句横线处补出一个恰当的成语。(1分)成语: (3)根据拼音,写出句处的汉字。(1分)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近年来出现了所谓“国学”热。_。重要的不是意见之争,而是学理或技术性争论。就像自然生态需要多样性,不能随便说哪个物种是“坏的”,更不能随便认为哪种文化不应该存在。关于国学到底“好不好”这样的问题几乎没有意义。但居然演变成一种“轻浮”的文化争论,这就让人失望了。更何况国学存在数千年,自有其伟大力量和深刻道理。过于随便地进行批判,是没有任何建设性的。国人对国学有兴趣,本是理所当然的事。ABCD18.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分)近日,国内10家动画制作机构和10家动画播出机构倡议,不制作播出含有暴力、低俗、危险情节、不文明语言的动画片。央视在新闻联播点名批评喜羊羊、熊出没这两部动画片,称这两部动画片存在暴力失度、语言粗俗等问题。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公司、深圳华强数字动漫有限公司已开始对喜羊羊和熊出没系列片全面修改,修改过的动画片再送电视台播出。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加以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答: 五、写作(7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有个人买了一件珍贵的瓷器,店员用破布将瓷器缠了起来,把它装在一个大纸箱里,并在大纸箱的空隙里塞满了废纸屑。这个人觉得这些废纸破布没有用,而且是累赘,就将它们拿出来扔掉了。结果,在路上箱子掉在地上,瓷器摔碎了。对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必须符合文体要求;不得抄袭,不得套作。泉州九中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一) (6分) 1. (1)术业有专攻 (2)艰难苦恨繁霜鬓 (3)金就砺则利 (4)寄蜉蝣于天地 (5)猿猱欲度愁攀援(6)蓝田日暖玉生烟(每处1分,凡错、漏、添字,该处不得分。)(二)(15分)1【参考答案】B【解析】“阳”应解释为“水之北”,在文言文中“水之北山之南为阳”【方法点拨】做此类题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以及与现代汉语的差异现象。具体讲就是要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偏义复音等现象。2.【参考答案】A 【解析】“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的意思是园中深广可以隐居,出产丰饶可以养家。本是应该抓住“隐居”和“养家”来作答句是说行人的,句是说行走的路线和时间,这两句都不符合题干要求。 3.【参考答案】C 【解析】苏轼提出“不必仕”是因为“必仕”的人一旦成了追名逐利之徒,就会忘记节义,临危王之止,招来杀身之祸。5.【参考答案】(1)居于乡野的人安于现状不愿外出做官,外出做官的人为利益所牵而不愿隐退闲居。(“处者”“安于故”各1分,整句意思1分。)(2)将要离开的时候不忍心离去,而徐州的父老也并不厌弃我,我打算在泗 水滨买地养老。(“莫余厌”宾语前置句和“买田于泗水之上”状语后置句各1分,整句意思1分。)【参考译文】离开京师向东行,喝水卷着浊泥,道路上飞起黄尘,高坡田野苍莽暗淡,使行路的人感到疲倦。走了八百里,才来到汴水之北灵璧张氏家的园林,从外面就可以看到茂密的修竹,粗大阴郁的乔木。园中借汴水的支流,建成池塘;又凿取山上的怪石,堆 成假山,园中的蒲草芦苇莲花菱角,让人联想其江湖的秀美,青桐翠柏,让人感觉到山林的清爽;奇花异草,让人回忆起京、洛的繁华:高堂大厦,有吴蜀之地建筑的精巧。园中深广可以隐居,出差丰饶可以养家。瓜果素材可以馈赠邻里,鱼鳖新笋可以招待来自远方的贵宾。我从徐州改任湖州太守,由应天府乘船,三天后到达张氏园亭。我坐小轿来到他家门前,涧到了张氏的儿子张项,张硕请我写一篇文章为记。 张家世世代代都有显达的人,从它伯父殿中君和他父亲通判府那一代,开始在灵璧县定居,建造了这个园子,在池边修建了一座亭台供养双亲。后来他们到朝中做官,在当时很有名望。用剩余的资财,不断地增修扩建,到现在五十多年了。园子里的树木都已经长成了十围之粗,浓荫遮蔽了河岸。园中的各种景物,没有一样不令人赏心悦目,我相信他们一定是花了许多力气和时间。 古代的君子,不是非要做官,也不必一定不做官。非要做官就容易忘掉自我,一定不做官就容易忘掉国君。就像饮食一样,自己感到适宜就行了。然后士子很难做到合于古人所说的君臣节义。居于乡野的人安于现状不愿外出做官,外出做官的人为利益所牵而不愿意隐退闲居。于是他们就有了违拗亲情自命清高或贪图利禄苟且偷安的弊病,因而受到人们的讥讽。如今张氏的先人,因为子孙后代考虑得长久而周到,所以把建筑居室种植园林的地址选择在汴水、泗水之间,此地走舟船车马官员来往的要冲。凡衣食之需,饮宴游览之乐,不必刻意追求就能满足。让他们的子孙迈出家门出去做官,朝堂不过几步之遥;闭上院门回家隐居,就刻意坐卧于山林之内。对已颐养惰性,推行仁义保持志节,无一部非常适合。因此他们的子孙凡出仕的人都获得了奉公守法有才能的名声,凡在家不仕的人都保持了高阶谦退的德行,这都是他们先人的余荫。 我在徐州坐了两年知州,很喜欢那里的风土人穗。将要离开的时候不忍心离去,而徐州的父老也并不厌弃我,我打算在泗水滨买地养老。往南刻意望见璧灵,鸡犬之声相闻,头裹幅巾手拉竹杖,实施往来于张氏之园,与他们的子孙交游,我相信这一天已为时不远了。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记。(三)(6分)6.【参考答案】(1)、一、二两句写天气和暖,下过一场雨,天刚放晴,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2分)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初夏雨后之景。(1分)(2)三、四两句采用对比(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1分)以“柳絮随风飘”喻那些政治上动摇不定的政客,(1分)又以“葵花”总是向日比喻自己矢志不移,两者形成对比。表示忠君不移的决心。(1分)二、(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BD(B当时他并没有从内心真正承认自己的罪过,只是不想丑事被别人知道;D.这时的马丝洛娃没有宽恕聂赫留朵夫)8、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指刘备义子刘封(1分)。关羽困守麦城,派廖化到上庸向刘封求救(1分)。孟达挑拨离间,劝刘封按兵不动(1分)。于是刘封拒绝派兵救援(刘封和孟达以上庸三郡占领不久,不敢轻易离开为由拒绝)(1分),以致于关羽突围不成,被孙权活捉后杀死(1分)。(1)曹操在华容道被云长的伏兵堵截。(1分)曹操上前求情,云长想起曹操以前对他的许多恩义,便把马头勒回。曹操等一齐冲将过去。(2分)云长大喝一声,众军皆下马哭拜;后看到张辽又动故旧之情,于是就放了他们。(2分)(二)(6分)9要点:要赡养父母;要对父母心存敬意,和颜悦色。(2分。各1分)示例一:行“孝弟”有助于社会的稳定。(2分)有子认为,行“孝弟”能极大地减少“犯上”“作乱”行为的发生;孟子认为,行“孝弟”(即“亲其亲、长其长”),能使天下太平。(2分)示例二:在有子看来,行“孝弟”能减少“犯上”“作乱”行为的发生,有利于政治的稳定。(2分)在孟子看来,从“亲其亲、长其长”(即“孝弟”)出发,就能仁民敬上,使天下和睦安宁。(2分)参考译文:子夏问怎样做是孝,孔子说:“(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如果仅仅做到)有了事,孩子为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但是,子女的脸色却很难看,)难道能算是孝吗?”有子说:“做人,能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的,是很少见的;不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却喜好造反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孟子说:“只要人人敬爱自己的父母,尊敬自己的兄长,那么天下就会和睦安宁。”三、(一)(9分)10.D(本文并没有从文艺学、方法论的角度对“新批评”进行详细的阐述。)11.先介绍“新批评”的发展历史;然后陈述“新批评”在中国的现状;最后指出作者对“新批评”的看法。12.“新批评”在现今中国被认为是一种狭隘的形式主义论被迅速抛弃;(1分)作者认为“新批评”并没有真的失去了它现实需要的土壤。(2分)(二)(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13、A C14、【试题答案】交代他们见面的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