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学试题含答案一、 选择题1A2C3C4D5B6D7B8C9D10C11C12B13D14B15A16A17C18B19C20B21A22B23D24A25C26B27C28C29C30D31D32B33C34C35D36C37D38B39C40B41C42B43D44C45D46A47D48D49C50D51C52C二、填空题1学校德育2基础性3社会德育4德育目标5心理健康教育6择业指导7道德教育8品德9德育目标10德育目标11受教育者12德育内容13社会思想道德14道德意志15道德行为16行17德育方法18主导作用19受教育者20德育原则21活动方式22疏导原则23因材施教24道德两难25陶冶26思想品德(政治)27榜样28教育者29环境陶冶30陶冶法31自我评价能力32潜移默化33榜样34赞许35捕捉时机(利用时机)36体谅模式37认知38皮亚杰39深入性提问40发展性41道德情感42社会实践活动43导之以行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作用。A导向和动力B关键C基础D物质基础2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A思想德育B政治思想C思想品德D政治品德3道德教育的概念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道德教育,是指()上的德育,道德品质教育只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A伦理学B哲学C教育学D社会学4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5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叫()。A智育B德育C教学D美育6德育具有()。A社会性、历史性B社会性、历史性、阶段性C社会性、历史性、民族性D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7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是()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A小学B初中C高中D大学8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是()德育目标的要求。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9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是()。A德育的政治功能B德育的生存功能C德育的发展功能D德育的享用功能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B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C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主要放在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D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11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A基础B途径C出发点D重要环节12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观念D道德行为13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4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是动力。A知B情C意D行15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A德育内容上B德育规律上C德育原则上D德育方法上16在学生品德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7在德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知、情、意、行的发展()。A要遵守顺序性B只能从晓之以理开始C可以具有多开端D不能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18有关人生观、世界观方面的教育属于德育内容的()。A政治教育B思想教育C道德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19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塑造培养,属于德育内容中的()。A政治教育B思想教育C道德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20“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规律。A智育过程B德育过程C心理咨询D教育学生 21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属于()。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22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属于()。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23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的顺序是()。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2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普遍的矛盾。A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B教师的道德教育水平C学生被期望的品德发展水平D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25德育的功能不包括()。A培养学生的品德,制约他们的发展方向B决定学校教育的性质C发展学生的体力,增强他们的体质D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26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A关键B基础C内容D、途径27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称为德育过程的()。A内容B层次C结构D方法28“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条德育原则体现了()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29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A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D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30“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一条德育原则?()。A导向性原则B疏导性原则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31我们经常所说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体现了德育的()。A一致性原则B疏导性原则C导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32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一原则是()。A导向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的一贯性原则33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A疏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导向性原则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34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体现了德育原则的()。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35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这样的德育原则是()。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在集体中教育原则36孔子的弟子颜回评价老师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句话体现了德育的()。A导向性原则B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C疏导原则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3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锻炼法C陶冶法D榜样法38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方法是()。A榜样法B说服法C陶冶法D锻炼法39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是属于()。A说服法B榜样法C锻炼法D陶冶法40能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者的品德情况,且应用较广的品德评价法是()。A加减评分法B操行评语法C评等评分评语综合测评法D模糊综合测评法41儿童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是有规律性的,大致是从自我中心发展到“他律”,再从“他律”发展到“()”。,A自我调控B自我监督C自律D自我疏导42教师运用英雄人物的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方法属于()。A说理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43通过谈话、讨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方法属于()。A情感陶冶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说服教育法44德育应坚持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所以()。A只用说服法就可以了B适当体罚也可以C要以说服教育为主,辅以纪律约束D要以纪律为主,说服为辅45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就是德育的()。A方法B手段C内容D途径46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各学科教学B政治课C班主任工作D共青团活动47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A各科教学B团队活动C课外活动D班主任工作48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的是()。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C班主任工作D体育竞赛49随着年龄和才智的增长,学生的(),在他们自身品德的发展与提高上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A自我评价能力B自我调控能力C自我教育能力D自我学习能力50小学社会活动类课外话动包括()。A参观活动B有偿的社会服务C家务劳动D野营和行军51下列关于小学生操行评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B操行评定可分为学生自评、分组评议、班主任评价和信息反馈等步骤C操行评定由班主任负责,其中写评语的工作可以交给学生完成D操行评定目的在于肯定优点,找出缺点,教育儿童奋发向上52李小林私拿水果摊上的一只苹果,经同学检举,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李小林,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李小林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教师应从()人手对李小林进行教育。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狭义的德育是指_。2小学德育具有_和奠基性的特点。3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区德育和_等形式。4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_。5德育内容有四个方面: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_6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_。7德育相对于智育、体育而言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_的总称。8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_、智力、体质等全面发展。9德育内容是教育者依据所选择的_、用以形成儿童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原理和道德规范的总和。10_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11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_已有品德水平12德育过程是由德育目标、_、德育途径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13德育过程是个体品德社会化与_个体化的统一。i4道德认识、道德情感、_、道德行为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大要素。15思想品德四要素中,_是关键。16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儿童知、情、意、_互动发展的过程。17德育过程的结构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_四个要素构成。18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在德育过程中起_。19_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20我们把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称为_。21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_的总和。22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有导向性原则、_、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23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_原则。24在德育的认知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做_。25对学生进行人格感化,是传统德育方法中的_法的内容之一。26德育的基本途径是_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7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是_法。28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_的示范和学生中的好榜样。29:陶冶法主要包括人格感化、_和艺术熏陶等。30“润物细无声”体现的德育方法是_。31_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32陶冶法是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对学生的品德进行培养,其产生作用的方式的突出特点是_。33我国德育的方法主要有:说服法、_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等等。34表扬一般可分为两种方式:_和表扬。35采取说服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说服的成效往往不取决于花了多少时间,讲多少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急需资金购买房屋借款合同5篇
- 新解读《GB-T 30959-2014河西绒山羊》
- 范本代理记账合同范文2篇
- 解除租房合同范本
- 房屋倒塌租赁合同范本
- 退休聘用保洁合同范本
- 解除洗衣厂合同范本
- 护理个人年度计划书模板(5篇)
- 职高入团考试题目及答案
- 控烟工作心得体会怎么写(例文10篇)
- 护士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培训
- 莲山教学课件下载
- 六年级家长会课件
- 2025年党建党史知识竞赛测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教科版新教材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GB/T 45859-2025耐磨铸铁分类
- 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优秀6篇)
- 化学史课件讲课教案
- 心率与高血压培训课件
- 旅游客源国地区概况(第三版)第03章亚洲客源国概况(下)
- 智慧审计综合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