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八中2012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试卷.doc_第1页
衡阳市八中2012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试卷.doc_第2页
衡阳市八中2012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试卷.doc_第3页
衡阳市八中2012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试卷.doc_第4页
衡阳市八中2012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衡阳市八中2012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试卷语 文本试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脊(j)柱 混沌(hn) 媲美(p) 濯濯童山(zhu)B籼(xin)米 宁愿(nng) 砧板(zhn) 以儆效尤(jng)C供职(gng) 执拗(ni) 恫吓(dng) 随声附和(h)D褫夺(ch) 水獭(t) 僭越(jin) 溘然长逝(k)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初夏的北京,天气状况也变幻莫测,乍暖还寒,五风十雨,给永定河治理工程的建设者带来诸多不便。B、从我记事以来,乞讨的行迹一直未见根绝过,即使是在现在,也时常见到乞讨者佝偻的身影蹒跚过市。物换星移,二十春秋弹指而过,再看乞讨这一社会现象,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本质的改变。C、远处连绵的山峰上一道残破的城墙依稀可见,山下面有条深谷,怪石峥嵘,溪流湍急,无路可通,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D、在那流金铄石的岁月里,大家手挽手放声高歌,虽然天寒地坼,风雪交加,却依然熄灭不了我们心中的激情和青春的火焰。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不抛弃,不放弃!”“有意义就是好好活!”这一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中的经典台词,将引发越来越多青少年的共鸣,成了他们的人生坐标。B、总体说来,山寨文化的泛滥与其说是对草根创新精神的彰显和标榜,不如说是对国人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乏的揭露与讽刺。C、出版业当然要讲究装帧艺术,讲究宣传造势和市场营销,但要想真正赢得读者、赢得市场,最终还是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D、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写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抒发了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情怀,具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新,耐人寻味。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梅暗香浮动,幽幽的飘香在千年的古诗里。“ ”,我感受到你的独领风骚;“ ”,我体会到你坚贞不渝;“ ”,我感悟到宋人的辩证思维。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A. B. C. D.二、文言文阅读(23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焚驴志 王若虚岁己末,河朔大旱,远迩焦然无主赖。镇阳帅自言忧农,督下祈雨甚急。厌禳小数,靡不为之,竟无验。既久,怪诬之说兴。适民家有产白驴者,或指曰:“此旱之由也。云方兴,驴辄仰号之,云辄散不留。是物不死,旱胡得止?”一人臆倡,众万以附。帅闻,以为然,命亟取,将焚之。 驴见梦于府之属某曰:“冤哉焚也!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乘负驾驭惟人所命驱叱鞭箠亦惟所加。劳辱以终,吾分然也。若水旱之事,岂其所知,而欲所置斯酷欤?孰诬我者,而帅从之!祸有存乎天,有因乎人,人者可以自求,而天者可以委之也。殷之旱也,有桑林之祷,言出而雨;卫之旱也,为伐邢之役,兴师而雨;汉旱,卜式请烹弘羊;唐旱,李中敏请斩郑注。救旱之术多矣,盍亦求诸是类乎?求之不得,无所归咎,则存乎天也,委焉而已。不求诸人,不委诸天,以无稽之言,而谓我之愆。嘻,其不然!暴巫投魃,既已迂矣,今兹无乃复甚?杀我而有利于人,吾何爱一死?如其未也,焉用为是以益恶?滥杀不仁,轻信不智,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某谢而觉,请诸帅而释之。人情初不怿也。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潦溢伤禾,岁卒以空。人无复议驴。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为然,命亟取,将焚之 亟:赶快B民自罹之,吾何预焉 预:参与C以无稽之言,而谓我之愆 愆:过失 D某谢而觉,请诸帅而释之 谢:辞谢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适民家有产白驴者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B若水旱之事,岂其所知 彼与彼年相若也 C. 劳辱以终,吾分然也 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D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7、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乘负驾驭惟人/所命驱叱鞭箠/亦惟所加。B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乘负驾驭/惟人所命驱叱/鞭箠亦惟所加。C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乘负驾驭/惟人所命/驱叱鞭箠/亦惟所加。D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乘负驾驭/惟人所命驱叱/鞭箠亦惟所加。 8、文章是一篇寓言故事,请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寓意。 9、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救旱之术多矣,盍亦求诸是类乎?(3分) (2)杀我而有利于人,吾何爱一死?如其未也,焉用为是以益恶?(5分) (3) 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2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2分)1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虞美人梳楼 蒋捷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词。答: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1)披绣闼,俯雕甍, , 。闾阎扑地, ;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王勃滕王阁序)(2)帝子降兮北渚, 。袅袅兮秋风, 。(屈原湘夫人)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2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6分)咏花诗词的鉴赏中国咏花诗词的历史认识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它通过人们对花卉的审美态度和欣赏情调,曲折地反映了人的种种处境和对生活的理解。我们在阅读鉴赏咏花诗词的同时,考察历代诗人、词人的不同的创作心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境界,是很有趣味的,这对我们的鉴赏活动也颇有益。这种创作心态,粗略地看有两大类,一类侧重于表现客观自然,是欣赏自然的活动;另一类侧重于表现主观感情,是感情物化的活动。前者仍是自然世界的反映,后者则已进入感情世界了,自然的花草仅仅是进入感情世界的媒介罢了。后者在咏花诗词中佳作最多,价值也更高。这两大类作品,在艺术境界(诗境)上,又表现出不同的层次。首先是表现感官感受的“物境”(用传为王昌龄所作诗格中语)。着眼于花卉色香形态的描述,是即目即景、直接感知的形象。在创作上表现为“巧构形似”,追求审美客体形貌的逼真再现,从中获得感官的快适。如白居易的山石榴诗写杜鹃花的红艳,云:“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焰火欲烧人。”真是“吟之未终,皎然在目”。又如章质夫的水龙吟状杨花飘飞,同样妙到毫端,云:“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可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我们欣赏这类诗词,比较容易看出其好处,如食雅梨,入口便化。这些创作,是典型的模仿自然、通过艺术再造自然的活动,以艺术品酷似自然原形为乐。亚里斯多德在探讨艺术创作的自然原因时认为,模仿能使人们得到满足,确实是这样。不过这种“似”,还仅仅处于“形似”的境界。苏轼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诗也一样,故需要再进一步转向表现审美客体作用于审美主体感官而产生的某种特殊感受,以获得“传神”地再现自然的艺术效果。如韦庄写白牡丹,全然撇开其形态,只说“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惟觉一庭香”。表现素花溶化在月色中,不见其花,惟闻其香的特别感受,唤起人们固有的审美体验,那么白牡丹皎洁芳香的幽雅神貌,便可思而得之。在这里,并不仅仅直接诉之感官,同时要通过联想来意会。范成大霜天晓角咏梅云:“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也是舍其形而摹其神,皆有画笔难到的效果。这正像唐人戴叔伦所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无疑我们欣赏这类诗词作品,需要有一番沉潜涵咏的功夫,甚至要通过想象,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去补充、生发。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欣赏也是一种再创造的活动。 12、对“趣味”一词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是一种饶有兴趣的事。B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了解了古人的花卉栽培情况。C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时产生的艺术审美情趣。D咏花诗词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审美价值。 13、 从文中看,对“模仿能使人们得到满足”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诗人以追求审美客体形貌的逼真再现为务,从中获得感官的快适。B我们欣赏这样的诗词时,比较容易看出其好处,如食雅梨,入口便化。C创作的艺术品酷似自然原形,符合人们欣赏时直接感知形象的需要。D诗人通过“巧构形似”的艺术再造自然活动,以艺术品酷似自然原形为乐。 14、请结合文章,谈谈“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欣赏也是一种再创造的活动”的理解。(6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 18题跟着炊烟回家 马国福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他说这话的时候一脸的恬静安详,似乎炊烟成了一个乡间的导师,让那些懵懂的心灵找到情感的慰藉,人生的方向。记忆里的村庄,炊烟和着日升日落的节拍,发出开启新生活的信号。没有风的时候,一束束炊烟像一个个浓墨重彩的感叹号,提醒人们繁忙的一天开始了。黄昏的时候,我们从地里干完活,走在回家的路上,大老远就能看见一束束炊烟,慢慢地穿过林梢。夕阳的余晖洒在林梢间,像涂上了一层层金粉。那时候,我就想,一辈子再也不离开这个村庄了,只为在每天的日升日落中看这炊烟升起又熄灭,熄灭又升起,多好啊!肩膀上扛着铁锹的父亲说:傻孩子,一辈子窝在这个村庄里有啥出息啊!有本事的人都到城里去工作,哪有像你这样没有上进心的人啊!土地就像一根宿命的绳子,把父辈一生都拴在土地上,让他们无法脱离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沉重劳动。多年后,我通过知识解开这根绳子离开村庄,到城里谋生。想到村庄里的乡亲们沿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亘古传统,从事永无止境的繁重农活,他们的生活依然很不宽裕,我的心就微微作痛。我知道,父亲当初给我说那番话有他的道理。也许,父亲看透了生活的本质,当时父亲之所以给我狭隘的幸福定义自有他的苦衷吧。有时候,在城市中受了伤,我就想回到村庄,对着那见证我年少岁月的炊烟,大哭一场。我知道,我的滂沱泪雨,会被炊烟带走,让我无所牵绊地上路、追求。像一缕空气消失在风中,像一抹炊烟擦干我的眼泪,坐在故乡的山冈上遥望炊烟,我的心会归于平静。城市生活衍生的计较、竞争和苦恼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从炊烟熄灭又升起的自然景观中汲取继续抬头前行的力量。计较会让自己更加痛苦,竞争会让自己更加疲惫。一切计较、竞争和苦恼,比与我的生命水乳交融的炊烟还轻,我为什么不放下呢?村庄里可以没有高楼大厦,家里可以没有美味佳肴,灵魂的仓库里可以没有金银细软,但村庄里不能没有炊烟,人的精神家园里也不能没有炊烟。炊烟是村庄里所有人灵魂的导师,她让我们在人生的坐标里找准自己的标尺,时刻保持对生活的信心。我一直怀念炊烟。远离了村庄的炊烟,我的生命似乎成了一条断流的河,一块荒芜的田地。只有炊烟,以及村庄里那些与炊烟站在一起的风物,才能让我的生命保持长久的美感、幸福和丰盈。心里空虚的时候,我常常打电话给父亲,说我看不到炊烟的落寞。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通完电话,晚上我就会做梦,梦见炊烟舞动的画面,梦中的炊烟就是一场大雨,湿润我干涸的河流,让我的内心汹涌起思乡的碧波,一波一波,顺着河流的方向回家。漂泊的宿命已经不能让我经常回家了,命运把我羁押到远方。一年回一次家,看一次炊烟,对我而言是命运的大赦。我只能在梦里跟着炊烟回家。炊烟是一个村庄全部的重量,是生活在炊烟扎根的土地上所有人们的希望。炊烟对我的意义就是灵魂的意义。一个人的灵魂断炊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我的灵魂里每天舞动着的,那是一束束炊烟。15文中两次出现“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有何作用?(6分) 16文章第段父亲为什么要对“我”说那番话?(4分) 17文章第段描绘乡村景象,请分析其表现特色。(4分) 18联系全文,简析作者为什么说“一个人的灵魂断炊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并结合各自的情感体验谈谈“炊烟”于自己的意义。(8分) 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做1题,9分)19、阅读下面新闻材料,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9分)(1)本报北京12月12日电 第六届孔子学院大会开幕式12日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一年一度的孔子学院大会旨在为全球孔子学院交流经验、加强合作、密切联系提供平台,从2006年起已连续举办六届。本届大会为期两天,以“孔子学院的未来十年”为主题,吸引了10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位大学校长和孔子学院代表参加。来自美国、巴西、泰国、博茨瓦纳等国的大学校长、孔子学院院长、学生代表在开幕式上发言。会议期间,还将举办校长论坛、院长论坛、国际汉语教材展等活动。 (选自2011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有删节)(2)在纽约时报广场户外显示屏上,水墨动画形象的孔子“复活”了他笑意盈盈地“作揖行礼”,谦谦君子之风传递给每一位与他“相逢”的路人。而遍布全球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世界焕发出生机。中国选择了孔子,作为连接世界的“大使”。以他名字命名的“孔子学院”,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好最妙的一个出口产品”7年时间,孔子学院已在占世界人口86%的105个国家落地生根。 (选自2012年1月5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9分)孟子曾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德以劝善,法以诛恶。道德是软约束、是人们内心的法;法是硬约束、是最基本的道德;二者功能互补、相辅相成。要使道德教育由软变硬、由虚变实,必须有一套严格的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和保障。惟有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行为自觉,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坚实稳固。孔子曾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假如当前一些官员能够成为道德模范,如此,又怎能不让群众信服?纵观当下,有些人对不道德现象有痛恶之言,也有行善助人之心,但常常瞻前顾后、逡巡不前;有些人虽懂得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但只想作壁上观、独享其成;还有些人置社会道德于不顾,为了一己之私不惜损害社会和公众的利益。凡此种种,应当坚决摒弃。(1)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所引孔子的话的理解。(3分) (2)结合材料并联系现实,谈谈当前应该如何加强我国的道德建设。150字左右。(6分) 七、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少年的时候,我疯狂的喜欢“带我走”这三个字。现在,我再也不会任性地让任何人带我走。我学会了“自己走”。根据以上材料内容,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衡阳市八中2012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1、D。 A. 脊柱 (j) B宁愿(nng) C随声附和(h)2、B。 A.项“五风十雨”意为“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此处为望文生义;C.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容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此处不合语境;D. 流金铄石,高温熔化金石。形容天气酷热。3、B。 A. 不合逻辑,“将”与“了”时态矛盾;C. 搭配不当,“要想真正赢得”与“是否具有”两面对一面。D.强加因果。4、B。5、D。谢:谢罪。6、D。 都为他的,表领属。7、C。8、 这篇寓言假托一个焚驴求雨、白驴诉冤的故事,讥讽当权者迷信愚妄、不仁不智的本性,并巧借天人感应的说法,揭露统治者才是致祸的根本原因。9、略。参考译文:金章宗承安四年,河里无水,远近各地的禾稼都枯焦了,人民不知如何是好。地方的长官镇阳帅就非常关心农民,急着命令下属找人祈雨。厌壤巫术,试了好几次,最终没有应验。久久一段时间,诡怪的说法就兴起了。有一民众家产了一头白驴,就说:“旱灾的原因是这样的,云密集时,驴则抬头发出声音,云就飘散不留。如果白驴不死,旱灾是止不了的。”一个人臆测提倡,许多人就开始附和这个说法。镇阳帅听到了,就觉得事情是这样的,就立即命令把白驴抓回,将它烧死。 白驴托梦于帅府的僚属某人,说:“焚烧我是冤枉的阿!天灾的流行,人民和自己受害其中,和我有何相干呢?我生为不幸于禽兽,又不幸堕落于人的牲畜。载运货物被人驾驶,都听人们的命令;驾驭斥责,是一直在增加。劳苦羞辱到死,我是如此的尽本分。若是旱灾的事情,这样就可以知道是我引起,而要把我至于此酷刑之下吗?是谁诬赖在我这,而镇阳帅听从的!祸害关乎天象,也关乎人类,人为而可以求人,而天象则可以弃之不顾,听其自然阿。商汤得天下时,大旱五年,汤以身祷于桑林(桑山之林)之中,天于是下雨。卫人想攻伐刑国。正逢大旱。卜有事求于山川,不能解决。宁庄子说向天控诉刑国没有道理,天就降雨。汉武帝时天旱,卜式以为桑弘羊推行盐酒专卖政策,遭致民怨,是以天旱,请求武帝烹弘羊,天乃雨。唐文宗时郑注重专权,巫陷宋申锡等人;遭大旱,文宗求致雨之术,于是李中敏上书说:今天能下雨的方法,莫过于斩郑注,而洗雪申锡的清白拯救旱灾的方法这么多,何不循着这些方法呢?求而得不到,就没有什么好追究的,则问题是在于天,去委托他而已。不求于人,不求于天,以没有根据的说法,来指责我的过失。唉,其实不是这样的!令巫师曝晒于太阳下请求旱神,已经试过了,今日还要烧我,那岂不是重复没有用处的事吗?杀我而有利于人类,我何不为求雨之事一死呢?如果没有达成,就是以这件事情增加了恶事吗?滥杀,是不仁的;轻言相信,是没有智慧的;不仁不智,是镇阳帅任意取舍的吗?你啊,是他的属下,所以我冒昧私下向你倾诉。” 梦到的属下谢罪之后立即清醒,请求镇阳帅将白驴释放。起初人们不能谅解也不高兴将白驴释放。过了不久就下起雨来,而满一个月不停,水灾损伤的人民的农作物,收成结束也没有收获。人们不再讨论白驴的事情了。 10. 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词写羁旅他乡,凭栏伤怀,思归念远的心情。起笔点染景物,写词人凄迷愁苦的心境,使人思归。词中匠心独运,写“愁”多,用“楼”小作衬托。写哀愁,用海棠反衬。恰如王夫之所说,这里是用“乐景写哀”,起到“一倍增其哀乐”之效果。词中语言清新素淡,雕琢之下,不仍平淡之本色,是其艺术之最大特色。 从语言的角度:总体风格,清新素淡;炼字:叠词以及动词的运用等;从形象的角度:可从形象、意境、情感的角度具体分析;表达技巧的角度:衬托,以乐写哀,情景交融等; 11、(1)山原旷其盈视 川泽纡其骇瞩 钟鸣鼎食之家 (2)目眇眇兮愁予 洞庭波兮木叶下12、C。 A项过于简单、笼统;B项“趣味”的内涵太褊狭;D项搞错了主题对象(不应是咏花诗词)13、B。 此项属于鉴赏活动,不是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模仿。14、有些诗歌需要再进一步转向表现审美客体作用于审美主体感官而产生的某种特殊感受,以获得“传神”地再现自然的艺术效果。我们欣赏这类诗词作品,需要有一番沉潜涵咏的功夫,甚至要通过想象,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去补充、生发。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欣赏也是一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