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比较阅读练习题一、(甲)有一天,大约是中秋节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地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算他的账。(乙)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重新回来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他回答道:2法郎50生丁。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1从刻画人物形象的角度考虑,甲、乙两段都采用了_ 描写的手法,此外,乙段还兼用了_和_ 描写的手法。2甲段中的两处细节描写是_,_。3对乙段中画线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心里默默地责备于勒,认为这个叔叔不可原谅。B.我虽然年青,但因受父母的影响,不愿与亲叔叔相认。C我对于勒充满同情心,但碍于父母关系,不敢上前相认。D.我虽然知道这个水手就是自己的亲叔叔,但因他穷困潦倒,故不想相认。4从甲段丁举人打孔乙已这件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答:_。5.乙段母亲对于勒的称呼除了用那人以外,还用了_、_。这些称呼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某些人们道德的堕落,良心的泯灭,人与人的关系只剩下了_关系。6.甲段中,若将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改写成先是打,后来写服辩,是否合乎情理?为什么?这样改行吗?分别说明行或不行的理由。答: _。点拔:本题选取两个刻画人物形象的语段来比较,考查阅读理解能力。文后题目分别从人物描写方法、细节描写、文意辨析、人物性格等方面考查。(答案:1.语言 肖像 心理 2掌柜正在慢慢地结账;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地弄他的账。3C 4.在封建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有两种命运:爬上去的就可以作威作福,爬不上去的,只得任人欺压、凌辱。孔乙己的悲剧是封建科举制度造成的。5贼 讨饭的 金钱 6也是合乎情理的,因为严刑逼供,迫使认罪,也符合丁举人的性格。不能这样改,如果这样改,就不足以表现丁举人对已经认错的孔乙己仍然不放过的阴险、狠毒的性格。)二、(甲)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他回答道:2法郎50生丁。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乙我走在街上一个衰老的乞丐把我叫住。他向我伸出一支红肿的脏手他呻吟着,他喃喃地祈求着周济。我摸遍了所有口袋既没有钱包,也没有怀表,甚至连块手绢也没有。我身上什么也没有带着。可是乞丐等待着他那只伸出的手微微晃动着,哆嗦着。我惊惶失措,羞愧异常,便紧紧地握住这只颤抖着的脏手请勿见怪,老哥。我什么也没有带着,老哥。乞丐那对发炎的眼睛凝视着我。他那发青的嘴唇笑了-他也紧紧地握住我冰凉的手指。没有关系,兄弟,他讷讷地低语道,为这也要谢谢你。这也是施舍呵,兄弟。我明白了,我也得到了我老哥的施舍。(1)在甲文中,母亲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重新回来拖累我们的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答:_。(2)甲文中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是什么描写?这默念的三句话,表现了我什么心理?答:_。(3)乙文中,这也是施舍呵,兄弟一句中的这指的是_;我明白了,我也得到了我老哥的施舍一句中的施舍的具体含义是_。(4)(乙)文中我惊惶失措,羞愧异常的原因是什么?答:_。(5)(乙)文中有一个词意义与施舍相近,请找出来。答:_。(6)(乙)文揭示的主题是_(7)甲乙两文中的我都有相同的思想性格,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答:(1)母亲是一个自私、冷酷、惟利是图的人(2)心理描写反映了我对处于贫困的于勒叔叔的深切同情和对母亲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和不满(3)我握住乞丐的脏手;说请勿见怪,给她一份精神上的慰勉和关切乞丐对我给予他的精神上的慰勉的理解 (4)因为我身上没有什么东西施舍给这个乞丐;(5)周济;(6)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切与理解,展示了高尚的人道主义思想境界。(7)都善良,富有同情心)三、【甲】孔乙已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6甲段文字主要写短衣帮对孔乙己的嘲笑,从中突出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嘲笑的内容有两点,请概括(每点不超过十个字) 乙段文字主要写范进中举而发疯的情景,作者对他疯态的描写极生动形象且有层次,可以分四个小层,用最短的文字概括每层的内容(每层不超过四个字) 17联系课文,试分析甲乙两文的主要人物性格特征上的不同点 孔乙己: 范 进: 18作者对两个人物的感情态度分别是怎样的? 对孔乙己: 对范进: 19两个文段除了描写主要人物外,还写了周围的人对他们的态度,简略概括其不同点。 孔乙己周围的酒客: 范进家的邻居: 20对两个主要人物采用的相同的描写方法 、 、 。 21联系课文,谈谈两篇文章在主题上的共同点。(答案: 16.(1)窃书挨打(2)未中秀才 (1)确定是真(2) 激动拍手(3)不省人事(4)癫狂上街.17.孔乙己爱面子,迂腐.范进热衷功名利禄,心理脆弱. 18.对 孔乙己同情,对范进进行讽刺.19.孔乙己周围的看客,冷酷,没有同情心. 范进家的邻居趋炎附势.20.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21.同为小说,用写实的手法,写出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四、甲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念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 把酒问青天 但愿人长久: 20、翻译下列句子:(2分)(1)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_(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节 _21、用原文句子填空:(4分)乙文中写中庭月色美景的句子是: 甲文中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想对应的作品原句。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记承天寺夜游比较阅读答案19、想到;一起;端起酒杯;只。20、(2分)只不过少有像我俩这样闲人罢了。(意思对即可)2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每空2分,共4分) 22、C 23、乙文中苏东坡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又将松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荇;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既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又有赞赏自己与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等;甲文中苏轼面对中秋圆月,抒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五、(1)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2)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5选文(1)在写范进中举发疯的过程中,可分为四个层次,即();();();()。6众人劝说老太太,称范进为“范老爷”又拿出鸡蛋酒米等,这与从前他们对范进的态度截然相反,怎样理解这种现象?7分析文中加黑词语的表达作用。8阅读选文(2)“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说明孔乙己是怎样的人?“惟一”能否去掉?为什么?9“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这句中“所有”“都”语意是否重复?10选文(2)中,除了“笑”“哄笑”外,_、_、_等词语也刻画了众人以逗孔乙己为乐的心态。11“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反映了孔乙己什么心理?12两段选文在描写世态人情上有何相同之处?13范进与孔乙己,一个中举而疯,一个潦倒而死,他俩在思想性格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两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暴露了科举制度怎样的弊端?(1)相同之处:_(2)弊端:_(答案:5昏厥疯跑跌倒疯走集上6体现了众人趋炎附势的心理。7中举的喜报,是范进几十年来梦寐以求的,这喜报表明他从此将身价百倍、荣华富贵以至他竟不能相信这天大的喜讯能与自己有联系,如在梦幻中一般,报贴分明就在眼前,他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才确信是真的。几十年来的苦水闷气一吐而光,他狂得完全忘形了,竟至旁若无人“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这意味着他已失常变态;“灌了过来”,意味着范进喜得昏厥过去,真的完全不省人事,牙关咬得紧紧的,不得不扒嘴巴硬灌。“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意味着他的疯狂,疯劲十足。“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又意味着他疯得不知东西南北,那种疯态丑恶不堪。“大眼望小眼”意味着众人的惊讶,范进疯得简直不可思议。这些加点词语包含着非常辛辣的嘲讽意味。8不能去掉。强调孔乙己身份的特殊,预示了他悲剧的必然性。9不重复,强调众人无一例外地把孔乙己作为取笑的对象。10叫故意高声11矛盾、羞愧、自欺欺人。12在世态炎凉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对权势者或敬畏或谄媚,对不幸者或侮辱或取笑,冷酷无情。13(1)他们本来都是老实善良之辈,受封建文化的毒害和科举制度的愚弄,毫无反判精神,热衷功名,迂腐可笑。(2)这种迂腐的制度诱使读书人以功名为念,将青春乃至大半生都浪费在应试和科场上,读书人只知经书八股,没有真才实学,丧失谋生本领。这种制度一面造成一批爬在人民头上的老爷,一面造成一批对社会毫无价值的废物,致使社会对两种读书人的态度截然不同,世态炎凉,人心势利)六、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把酒问月 /李 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春江花月夜(节选) /张若虚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1如何理解把酒问月中“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一句包含的思想感情? 答:_ (答案:“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表露出诗人希望能够超脱尘世,与宇宙永恒,但在永无穷尽的宇宙面前,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只好寄情于酒,及时享乐。) 2比较把酒问月和春江花月夜两首诗歌思想感情的异同。答:_ (答案:首先,两首诗都是咏月抒怀,把酒问月和春江花月夜的许多诗句都富于哲理。“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和“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等诗句情理结合,都在抒发个人生命短暂、宇宙永无穷尽的哲理性感叹。 其次,李白在把酒问月中从酒写到月,又从月归于酒。从空间感受写到时间感受。其中将人与月反反复复加以对照,又穿插景物描绘与神话传说,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其中也显示出一个孤高出尘的诗人自我。而春江花月夜中描写了春江花月夜的绮丽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抒写了相思离别之情,表现了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从感情基调上看,把酒问月中隐藏着一个孤独、高洁的诗人形象,表露出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消沉情绪。而春江花月夜虽然带有许多感伤和凄凉的韵味,但给人总的印象却是凄婉而不颓废,缠绵而不消沉。)七、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比较阅读。完成15题。(甲)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两首送别诗中,甲诗送元二使安西中作者表达了 的感情,乙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作者抒发了_。 2甲诗的送别地点是 ,乙诗的送别地点是 ,两诗的共同点是_ 3品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简述你对其中所蕴涵哲理的理解。 4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 5根据你的感情与性格,你更喜欢哪一首,理由是什么?(答案: 1离别难舍 旷达宽慰之怀2渭城 长安(答“城阙”亦可)都通过对饯别情景的描写,表达了挚友之间的深情厚意。 3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4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出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 5略。有自己的观点,且能言之成理即可。)八、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紧咬,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众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远,一脚 在塘里, 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1.文中空缺处,依次应填的一组词是哪几个词?这段主要描写了什么场面?2. 选段通过多种描写,刻画了范进中举发疯的丑态,请写出关键的词语:语言: 动作: 外形: 3. “好了!我中了!”这句话道出了热衷功名的范进此时什么样的心态呢?请简要说明。(不超过40字) 4. 描写范进喜极而疯的过程,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按要求写出相应的语句。烘托范进昏厥时怕人情景的是: 烘托范进疯走狂奔的是: 参考答案一语言积累:5. (1) 狗血喷头;(2)不三不四 ;(3)不省人事;6. (1)敬辞,称对方,从前书函中常用,今多用于外交场合。(2)对朋友的敬称。(多用于书信);(3)用于自称的谦辞词。;(4)旧时称读书人或晚辈。7. (1)比喻(2)夸张(3)对比,比喻。(4)反复,夸张。8.例:微笑是一片遮阳的绿荫,微笑是一句温暖的问候。(分,每句分,修辞手法不作要求,其他符合要求即可。)九、五. 阅读 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果然,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于是每星期日,一看见大轮船喷着黑烟从天边驶过来,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我母亲身边,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1. 第1段中“福音书”的含义是 2. 从上面的文字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共同的性格特点是 。在对待落魄的于勒态度上两个人的表现有所不同,父亲 ,母亲则显示出了 。 3. 上面的文字在表现人物性格、显示人物的心理方面,采用的描写方法主要是 、 等。 4. 从上面文字看,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对这种变化的原因加以简要的分析说明。 六. 阅读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紧咬,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众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远,一脚 在塘里, 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 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 文中空缺处,依次应填的一组词是( ) A. 走、站、从头到脚 B. 踩、爬、滴滴嗒嗒 C. 踏、跳、浑身上下 D. 踹、挣、淋淋漓漓 2. 这段主要描写了 的场面。 3. 能准确概括范进发疯过程的一组词语是( ) A. 拍手 飞跑 B. 说 笑 C. 拍手 笑 D. 拍手 说 4. 选段描写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绿色酶催化合成-洞察与解读
- 2025年消费品经理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公寓管理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生产主管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飞行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环境监测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车险理赔专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内容创意策划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社会医学例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AI训练师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考试试卷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综合类-热力司炉工考试-高级热力司炉工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一百题)
- 公司区域协同管理办法
- 架子鼓教学基础课件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背诵提纲详细版
- 2025至2030中国马铃薯产品行业发展分析及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园艺植物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建设探讨
- 电商公司选品管理制度
- 人行天桥施工作业指导书
- 财务管理实践与案例分析
- 2025年农村集体土地租赁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