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分析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分析教学目标:1、解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事物的特点。(重点)2、学习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方法。学习准确、生动、简洁的语言。(重点难点)3、了解物候现象,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物候知识。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预习:阅读课文,疏通文意。扫除字词障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竺可桢,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二、预习检测,读准下面的字音:萌发 翩然 风雪载途 销声匿迹 簌簌 农谚 孕育 连翘 草长莺飞 纬度;衰草连天 鬓毛衰;连翘 翘尾巴;差异 差遣 差劲 参差;观测 道观;播种 耕种;落叶 丢三落四 落枕 三、整体感知,归纳课文提纲:第一部分(第13段):说明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第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第6 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四部分(第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四、分析课文:(一)研读第1自然段。 1、 作者在写四季时抓住了各季节哪些特点?试说一说。明确:春天“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繁花“次第开放”; 夏天“植物孕育果实”;秋天“果实成熟”,“叶子渐渐变黄”,“簌簌落下”; 冬天昆虫“销声匿迹”,到处“衰草连天”,“风雪载途”。 2、我们学过的诗句,都有明显季节特征,请写出描写这四个季节的一两句诗句。 参考:春天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夏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秋天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冬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其中“早莺争暧树”、“新燕啄春泥”等是春天的信息,大自然就是这样,以它独特的语言和我们交流,只要认真倾听,你就能听懂“大自然的语言”。 3、你觉得哪些词语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季节特点? 参考:(1)“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态;(2)“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 (3)“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 (4)“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肃杀; (5)“载”,即充满,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4、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本段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5、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出有关词句。本段是接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于是转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条理十分清楚。提问: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运用了哪些词语?仔细揣摩、品味。答:开笔用“沉睡”“ 苏醒”等词将“大地”拟人化,给人以种种有关物候的丰富联想。大地苏醒的物候现象,概说三种:“冰雪融化,草木前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勾勒出一片生机勃发的春色,显得十分舒展。“次第”一词写出春花竞相怒放的热闹景象,用“融化”“萌发”“开放”三个动词具体描绘出大地苏醒的生动画面。写燕子归来用“翩然”来修饰,写出燕子轻巧的身体、轻盈的飞舞姿态,十分形象贴切,让人想到“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的景象。写秋风落叶,用“簇簇”一词写出秋天的肃杀景象,用“渐渐变黄”写落叶,写出了落叶颜色逐渐淡化、枯萎的过程,写得有声有色,景观生动,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此外,“北雁南飞”、“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词语,简练而富有表现力,作者把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灵性,说“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既然有灵性,也就能说话了,这样下一段用拟人手法将物候现象说成是“大自然的语言”也就很自然了。本段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既准确又形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二)研读第二自然段。 1、课文中写道:“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句话:也可以改作:“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大自然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唱了,也好像大自然在催促要赶快割麦插禾。”请学同们看看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你认为哪句好,为什么? (1)区别:第一句只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第二句采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 (2)认为第一句好,句子形式有变化,活泼。第二句子整齐美。 2、第二自然段: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三)研读第3段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物候“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人民称它为物候。” 物候学“利用物候知识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2、我们这篇课文,介绍的就是物候学知识,为什么不用 “简介物候学”,“物候学与农业生产”作标题,而用“大自然的语言”为题呢? 明确: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而另两显得呆板乏味。 3、第三自然段: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1)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呢?回答: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观测应用在农事活动上,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它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四个因素:首先是纬度,第二是经度,第三是高下的差异,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利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第二课时一、研读探究既然“大自然的语言”指的就是物候现象,那作者为什么还要用这一比喻引出,这有什么作用?朗读12段,说说这两个段落在语言上有何特点?有何表达效果?课文在说明各个知识的时候,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说说本文举例说明的作用。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讨论明确: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生动形象,能吸引读者,同时将抽象的科学概念通俗化。大自然的物候现象,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生动、优美,给我们展示了四季美丽的景色,还让我们了解到大自然的这些现象与气候的关系这样既生动形象地说明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密切关系,也出色地勾画了大自然景色的迷人色彩;既以多姿多彩的画面激起阅读的兴趣,也为下文讲解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都是先概括地提出各个知识,然后举例说明。例如,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举了两个例子,这是因为近海地区的气温,一般人笼统的以为比内地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春天反而比内陆寒冷。四个因素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另外,纬度和经度,高下的差异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按逻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宴会厅布置方案
- 商业地产营销策略方案
- 2025年电动试压泵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SaaS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心理健康教育规划与实施方案
- 员工用餐安全管理规程
- 2025年MXD6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中国邮政2025临汾市秋招平台产品经理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推动天然气生产创新方案
- 中国邮政集团2025保山市秋招笔试行测高频题库及答案
- 装修材料购买合同范文
- 幼儿常见传染病
- 《农产品种植技术培训》课件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标准化制度汇编
- 特殊教育机构学生出勤管理规定
- 2024年高校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餐厅厨房装修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2024玻璃钢贮罐拆除解体施工合同
- 2024-2030年中国病理检查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第3章 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课件讲解
- P.E.T.父母效能训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