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语文第二次月考卷.doc_第1页
高一下语文第二次月考卷.doc_第2页
高一下语文第二次月考卷.doc_第3页
高一下语文第二次月考卷.doc_第4页
高一下语文第二次月考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下语文第二次月考卷1、 选择题(10)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骈进(pian ) 谥号(shi) 强聒不舍 (gua) 佝偻(gou lou)B、卓有(zhuo) 谬论 (miu) 罪不容赦 (she) 亵渎(xiedu)C、谄媚 (xian) 门楣 (mei) 无声无臭 (xiu) 加冕(mian)D、裨益 (bi) 菲薄 (fei) 夙兴夜寐(su) 伶俜(linpin)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妄想 秘诀 发愤忘食 断章取意B 墙垣 归咎 糜不有初 岌岌可危C 砥砺 陨落 涔涔泪下 心无旁骛D 暄响 玷污 发愤忘食 瞠目结舌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B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C自第三分钟朴智星被断球后,曼联队在五分钟内竟无法控制局面,而阿森纳队排山倒海般地高速狂攻,压得曼联喘不过气来。D虽然季羡林老先生离开我们了,但他的学生们却在各行各业的建设中,总是首当其冲。4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张大爷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感到体力和思维都大不如以前了。B蔡校长说:“李虎对张林的批评是有充分准备的,我相信他们会处理好这件事。”C“低保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爱,但要把关爱落到实处,却远不是划几条标准那么简单。D山东大学积极采取措施,培养新入校的大学生,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史学界后继乏人的状况。5、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B、 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C、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D、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二、 默写题。(8分)1、 寻寻觅觅, 。2、 亦余心之所善兮, 。3、 ,耳著明月珰。4、羁鸟恋旧林, 。5、潦水尽而寒潭清, 。6、嗟乎! , 则足以拒秦。7、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江 汉 唐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26诗人借“老马识途”的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情怀?(2分) 答: 。27这首诗写景的作用是什么?(2分)答: 四、文言文阅读(共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1分)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鲁人或恶吴起 恶:毁谤B曾子薄之,而与起绝 薄:轻视,看不起C鲁君疑之,谢吴起 谢:劝戒D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 卒:士兵10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B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 (文侯)乃以西河守 寡人之于国也 家祭无忘告乃翁CD 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 尝学于曾子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吴起好用兵,攻齐、攻秦,皆取得过辉煌战功。B吴起抱定“不为卿相,不复入卫”的旦旦信誓,连自己的母亲过世了也“终不归”。C有人认为吴起“贪名猜忍”,学兵法事鲁君,会给鲁国带来灾难,建议鲁君弃用吴起,鲁君听信了谏言。D吴起与士卒同甘共苦,但有的士卒的母亲认为这是吴起欺骗兵士为之卖命的一种阴险手段,因此非常痛恨他。 12把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3分) 译文: (2)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2分) 译文:五、阅读下面这篇文章,按要求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12)记得有一次接受一个跑长途的任务,是给工厂的大食堂拉土豆。那次开卡车去的是一个很偏僻的乡村。一切都弄妥了,土豆也装上了,似乎可以走了。但是,在村办公室,采购员、村长、会计三个人已经喝成了知已,我只好悄悄地溜了出来,躲进卡车的驾驶室里。我打开了车上的暖风,加上皮大衣的暖气,加上刚才陪着喝的两杯酒,睡意很快向我袭来了。当我刚刚要睡着的时候,便听到轻轻的敲车门的声音。我立刻坐正了身子,发现敲门的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儿。小女孩穿着一身补满了各种颜色补丁的棉袄棉裤,正胆怯地看着我。女孩给我行了个队礼,说:“叔叔,你买不买黄豆?”“不买了,谢谢你了。” “叔叔,你买吧。我妈妈说,卖了钱,给我做花衣服”小女孩说着,泪蛋蛋就滚了下来。我跟着这个小女孩儿往她家的方向走,月光下我分明看到,小孩的鞋露出了脚趾。多好的女孩儿啊。我在心疼这个女孩的同时,竟莫名地为她美丽的追求自豪起来。这是不是另一种残忍呢?“小孩儿,黄豆是你家种的么?”“是我一粒儿一粒儿在地里捡的。你买吧,可好了,我是少先队员,不会骗你的。”“你几年级?”“差不多二年级。”“怎么会差不多二年级了呢?”“老师说的。老师说,曼子,你差不多够二年级了。叔,我们班几年级的同学都有。”小女孩的家是一幢泥房。屋子里漆黑一团。一盏小油灯被点亮了。我这才看清楚,小女孩的母亲很年轻,怀里还抱着一个叼着奶头的孩子。屋子里没有什么。只在昏暗的油灯下,依稀可见火炕上摊放着一条败絮丛生的被子。小女孩立刻把黄豆取了出来。只有小半面袋黄豆。小女孩儿蹲下来,挽下面袋口,仰着头,让我看。 我拿过油灯看着,然后又看看小女孩儿,看得出小女孩黑黑的眸子里很紧张。我站了起来,问年轻的母亲:“多少钱一斤?”年轻的母亲干着嗓子说:“两毛钱一斤?行么?”我问:“这些有多少?”小女孩抢着说:“15斤。”我掏出了3块钱,递给了小女孩。小女孩接过钱,立刻递给了她的母亲。小女孩很高兴,仰着脸,看着她的母亲,笑得很甜。我想了一下说,3块钱,够做花衣服的么?于是,我又掏出10块钱,给了那位年轻的母亲,说:“这钱一定得给孩子做花衣服。”回到卡车上,我发现那个小女孩也跟着跑了回来。她说:“叔叔,你睡吧,我在外面替你看车。”说着,她站在车旁,机警地看着周围。我下了车,把小女孩抱到驾驶室里,并取出随车带的罐头给她吃。小女孩死死地抱着罐头,就是不吃。我问:“你怎么不吃呢?”小女孩说:“留着给妈妈和弟弟吃。妈妈有病,没有奶水。”于是我取出所有的吃食,都给了这个女孩,说:“走,我送你回家。”回去的路上,看到小女孩抱着罐头不好走的样子,我便蹲下来背着她走。小女孩在我的背上咯咯地笑着这是天使的笑声呵。送小女孩回来后,我歪在驾驶室怎么也睡不着,一闭上眼睛,就清楚地看见,在瑟瑟的寒风下,在连着天边的田野上,那个衣衫破烂的小女孩儿,擒着一条面袋,一颗一颗地拾着地面里被遗弃的黄豆。是啊,我真的想把15斤黄豆分成若干个小袋,送给包括我女儿在内的那些城里的女孩儿,让她们体验一下,女孩与女孩,该有多么大的不同啊。17.下面对本文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4分)A.本文刻画小女孩的外貌,用笔简省而集中,但作用都很鲜明。B.文章的细节描写较有特色。如写小女孩“轻轻的敲车门的声音”中的“轻轻的”就写出了小女孩的懂礼貌和略有胆怯的神情。C.本文写小女孩的母亲,是为了刻画小女孩对亲人的又一个侧面,使主人公形象更丰满。D.在我问黄豆有多少时,小女孩抢着说15斤,表现了小女孩急于卖出黄豆的迫切心情。E.全文结尾段是作者对那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女孩子的批判,希望她们警醒。18.文中写“小女孩死死地抱着罐头,就是不吃”主要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_19.作者在文中写自己“莫名地为她美丽的追求感到自豪起来”,又说“这是不是一种残忍呢”,从本文看:(1)“自豪”是因为什么? (2分)_ (2)又认为是“另一种残忍”又是为什么? (2分)_6、 名著阅读(11分)1、 下列选项中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2分)A、 爱斯梅拉达在弗比斯被刺后被指控为女巫、杀人犯,在法庭上,他们对她施以酷刑,爱斯梅拉达宁死不屈,被丢进死牢。B、 自从遇见了爱斯梅拉达,每天日落前一小时,克洛德便会爬上钟楼,躲进他为自己在圣母院的钟楼里设置的一间密室,目的是为了研究他的炼金术。C、 爱斯梅拉达被绞死,伽西莫多十分悲痛,当他看到克洛德站在圣母院的顶楼上发出魔鬼般的笑容时,愤怒地用刀刺死了克洛德。D、爱斯梅拉达对克洛德的威逼誓死不从,克洛德把她交给了痛恨埃及人的隐修女,母女二人在罗兰塔里相认。2、 表述题。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5分)(1) 葛朗台在临死前有怎样的具体表现? 请简述之。(2) “关女儿禁闭”和“抢梳妆匣”是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两个情节,这些均与那个梳妆匣有密切的联系,请简述梳妆匣的来历。3、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324题。(4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23在孔门众多弟子中,颜渊以什么著称?(2分) 24孔子认为颜渊之死对他而言,简直是老天要了他的“命”。孔子为什么这么说?(2分)七、许多俗语,如果变换一个角度思考,就会使人产生另一种新的理解。请仿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