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英语题型专题五书面表达真题试做(2012山东高考)假设你是新华中学的学生李华,不久前在学校举办的英语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校报请你写一篇稿件刊登在英文版面上,介绍你课外学习英语的经验。请根据以下提示用英语写一篇短文:1参加英语角的益处;2坚持写英语日记的作用;3英文阅读网站(EnjoyReading)对你的帮助。注意:1.词数:120150;2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考向分析山东近5年高考书面表达汇总分析:年份提示方式文章体裁写作内容字数要求基本要点2008文字提纲应用文书信给新转来同学写信,提出建议解决无法融入新集体的问题。12015032009文字提纲应用文书信写信寻求老师联系方式和邀请同学来华,感知中国文化。12015032010文字提纲应用文电子邮件写邮件为爽约表示歉意,解释原因,再约时间见面。12015032011文字提纲应用文电子邮件写邮件询问对方情况,提出自己的困难并请求帮忙。12015032012文字提纲应用文稿件给英文版面写稿件,介绍你课外学习英语的经验。1201503从2005年-2012年山东省自主命题以来的8年中,应用文占6篇,议论文2篇,今年的题目没有突破这两种体裁,仍然考查的是应用文中的书信体文章,内容贴近学生生活。2013年的书面表达题目延续山东省一贯的提纲作文命题习惯,将语境设置于 “书信题”的大框架中,考了一篇“以道歉信为外衣,以活动安排为主体段”的提纲作文,相当于10年山东卷(道歉信)和07年四川卷(假期安排)和合体。这种作文是我们平时经常练习的,因此套路很完善、套话很丰富。此外,本文中需要同学们翻译的难句不多,因此,只要在备考过程中有意识地了解过高考英语作文的提分方法,掌握了常用的亮点词汇、加分句型和过渡词,并加以针对性训练,这道题目应该不难写。需要注意的是文章中时态的正确使用,其中第一个要点“未及时回信的原因”应用一般过去时,而第二个要点“假期的打算”应该用将来时态。 通过近年山东高考书面表达题,我们可以看出:1提示形式固定。近几年的书面表达都是以“文字提纲”的方式呈现,要点明确,任务具体,结构清晰。文字提示已成为山东高考书面表达的主要命题形式。2体裁注重应用。近几年书面表达的体裁都是应用文,应用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文体,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实际应用性。应用文包括很广,如书信、通知、日记、海报、便条、启事、请柬、电报、合同、稿件等。应用文重在实用,语言规范,表达力求朴实、准确、简洁。3话题贴近学生生活。近几年的书面表达都秉承了“让学生有话说”的原则。内容来自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或是学生关心的话题,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时代,题目设置的情景真实可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话题易于拓展,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易于动笔。4内容体现新课程理念。2012年的写作试题让考生对自己的课外英语学习进行总结,如参加英语角、写英语日记及浏览英语阅读网站等学习活动,5内容限制与开放相结合。书面表达的内容有明确的要点提示,如2012年“参加英语角的益处”、“坚持写英语日记的作用” 和“英文阅读网站对你的帮助”三个提示相对具体,能给考生的表达以适当的限制,考生不会无话可说,也不会写得漫无边际。同时,三个要点又相对开放,给考生留有一定的发挥空间,如“参加英语角的益处”即听(listening)、说(speaking)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坚持写英语日记的作用”即写作(writing)对英语成绩提高的作用;“英文阅读网站对你的帮助”即阅读(reading)在英语学习中的必要性。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充细节,表达的空间得以扩展。熟悉的话题和开放的内容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感可发,并可以使各层次的考生均能发挥自己的水平,展示其英语写作能力。答题步骤一、认真审题,理清思路。审题是写作的关键所在,只有仔细审题才能深刻理解题目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不论是汉语提示写作还是看图写作,动笔前要仔细阅读试题,明确写作内容,如背景、人物、时间、体裁等要求。审题一定要慢,思路理清后,答题则要快,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二、编拟提纲,提炼要点。在明确了题目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后,便可针对题目特点,根据主要内容列出提纲,将要求的内容分解,提炼出要点,把主要内容所涉及的重点单词、短语或句型写出来,以备正式书写用。理清要点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握短文的脉络,既可保证不遗漏所要表达的信息,又可使表达的内容条理清晰。三、扩点成句,就易避难。在体裁明确、信息全面、要点清晰的前提下,避开偏、难、怪词,选用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词语和句型将要点逐句表达出来。完成这个步骤要注意:1书面表达重在达意,切忌直译,尤其不可逐句罗列了事。2灵活表达,如果遇到一时想不起的词语或句型,不要轻易放弃,要学会变通,可实现“曲线救国”。3尽可能多地运用较高级的词汇和较复杂的语言结构,如并列句、复合句、倒装句、强调句、分词结构、固定句型、经典引言等,努力克服母语的逆向干扰,力求使用地道的英语,争取文章中能出现两三个“亮点”。4选择正确的人称、时态、语态等进行表达。5如果是记叙文,还要写明时间、地点和人物等。四、连句成篇,行文连贯。连句成篇要有整体的思路,行文逻辑不可混乱。要按照篇章结构和行文逻辑,选择能恰当表示并列、递进、因果、转折、条件等意义的关联词语把所有要点句子连接成文,使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意思连贯、衔接自然、行文流畅,生动、准确地表达考题内容。五、仔细核对,查漏补缺。扩写成文后,要认真阅读扩写后的文章,检查是否有错误。检查时,着重看短文是否扣住了提示或图画的内容,要点是否有遗漏。同时,还要注意有无语法错误,如时态、人称等,是否符合文体特点、格式等;语句是否有毛病,行文是否连贯,拼写是否正确,词数是否符合要求等。六、规范书写,整洁上卷。书面表达是主观性题目,且分值较高,评分虽有严格的标准和档次,但也有弹性。经过检查和修改后,要认真誊写,力求书写规范、字迹清晰、卷面整洁。倘若书写马虎潦草或涂改乱擦,就会影响卷面整洁,给阅卷者留下不好印象,得不到所写材料的应得分。技法指导一、仔细审题,吃透要求。审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包括审要求、审文体、审人称、审时态等。1审要求。要特别注意高考书面表达题中的“注意”一项,因为这是命题人对考生提出的具体要求。对于试题提供的提纲、图画或图表,考生要进行认真分析,反复推敲,抓住要表达的信息点,特别是时间、地点、人物姓名等不能随意更改,否则会被扣分,甚至会被以泄露机密论处。2审文体。根据考纲要求,文体形式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试题要求写的是何种文体,必须弄清楚,因为文体不同,书写的格式和语言特征都不同。3审人称。书面表达中的人称关系非常重要,要按要求用第一人称或者用第二、三人称来写,用合适的身份、口气或语气来表达。4审时态。根据要求来确定文章应该主要采用什么时态。如果是日记,时态应以过去时为主;如果是书信,时态应以一般现在时为主;如果是说明文,也是以一般现在时为主。二、要点齐全,滴水不漏。一篇高分或者满分书面表达必须要点齐全,遗漏要点要扣分,因为评分标准最高档的要求就有“覆盖所有知识要点”。要想做到要点齐全,在动手写作之前,必须先把试题中所有要点以提纲式列出来,然后把它们组成句子,再根据逻辑关系重新排列顺序。三、开头出彩,结尾精妙。现在的高考书面表达对于开头和结尾的命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提供了开头和结尾,特别是应用文体,命题者并不在写作格式上对考生进行考查,因为那样会让考生陷入记忆大量的写作格式的局面。另一种就是需要考生自己来组织开头和结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开好头、起好步对书面表达至关重要,好的开头会让阅卷老师的眼睛为之一“亮”。开头常见的方式包括开门见山、以俗语谚语或直接引语引出等,当然也可以以疑问句、套语开头。文章能否得高分,关键还要看结尾,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文章的结尾应根据不同体裁而定,或总结全文,或表明对所叙述的人或事的态度,适可而止,但千万不能草草收场,结尾一定要显得水到渠成。四、词汇高级,结构复杂。在一篇书面表达中能有几个复杂结构和高级词汇,势必能提升文章的档次,得高分或者满分。因此书面表达要讲究表达的艺术,从用词到句型的选择,都必须避免千篇一律,比如:同义词、同义结构、反义词、反义结构、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简单句、复合句、倒装句、省略句、平行结构等等,要有选择地恰当应用,提高书面表达的得分档次。五、过渡自然,行文流畅。过渡性词汇是用来连接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的连接词,它不仅使句子结构对称和谐,文章层次清晰分明,还可增加文章的连贯性、逻辑性和可读性,更重要的是还能够增加文章的得分。1表示转折关系的词:but,however,yet,instead,on the other hand,on the contrary,nevertheless,otherwise,after all等。如:It rarely rains in the north,but on the other hand it rains a lot in the south.2表示因果关系的词:since,as,because,so,thus,therefore,as a result,so that等。如:These birds are very rare and therefore protected by law.3表示条件关系的词:if,on condition that,so/as long as,unless,or else,or等。如:Ill come on condition that Im invited.4表示时间关系的词:when,while,after,before,until,as soon as,the moment,the minute,immediately,no sooner.than,hardly.when,lately,recently,since,ever since,from now on,from then on,later,soon等。如: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5表示空间顺序的词:on the right/left,at the top/foot/of,in the middle of,in front of,at the back of,next to,on one side,here,there等。如: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 lies a river.6表示顺序关系的词:above all,first of all,firstly,first,secondly,second,then,next,finally,in the end等。如:And above all,remember to send us your new address.7表示并列关系的词:both.and,either.or,neither.nor,or,and,also,too,as well as等。如:Im learning French as well as English.8表示递进关系的词:even,whats more,besides,whats worse,furthermore,also,to make the matter worse等。如:I dont want to go;besides,Im tired.9表示让步关系的词:though,although,as,even if/though,whoever/whatever/whenever/wherever,no matter who/what/when/where等。如:Well have to finish the job,no matter how long it takes.10表示列举事实的词:for example/instance,such as,take.for example,that is to say,as follows,and so on等。如:The government has reduced spending in several areas,for example,education and health.11表示总结性的词:in short,in brief,in a word,on the whole,in general,all in all等。如:In short,the film is the best Ive ever seen.12插入语:I think,I believ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煤炭工业矿井抗震设计规范2025年
- 防汛相关知识培训
- Unit 1 A New Start Developing ideas 课件 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第一册
- 网络科技行业发展报告与前景
- 健康养生产品运营方案
- 最有可信度的房产买卖合同4篇
- 关于2025公路工程施工合同2篇
- 炎症细胞因子网络-洞察及研究
- 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卷
- 部队依法治军课件
- 2025年中国冷冻熟虾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护理陪检课件
- 幼儿园开学卫生消毒培训
-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长期规划(十五五规划2025年)
- 2024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真题和解析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全文
- 中式面点课件
- 抖店内衣考试题库及答案
- 黄金回收合同协议书模板
- 招商局集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提升思维高度:战略思维培养与应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