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生物第二单元导学案.doc_第1页
七上生物第二单元导学案.doc_第2页
七上生物第二单元导学案.doc_第3页
七上生物第二单元导学案.doc_第4页
七上生物第二单元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三节 观察动物细胞主备人:袁秀华 审核人: 督办领导: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能力目标:提高制作以及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通过对动植物细胞间差别的比较,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3、情感目标:在“模拟制作”活动中,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学习重难点:重点:进一步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难点: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实验材料的刮取;细胞结构的观察(与植物细胞相比不易观察、略有难度)。一前置学习1、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1)擦 用洁净的纱布把_和_擦拭干净。(2)滴 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_。(3)刮 用消毒的_在自己漱净的口腔_上轻轻刮几下。(4)涂 把牙签上_的一端放在载玻片的_中_几下。(5)盖 用镊子夹起_,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_,然后_.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_。(6)染 在载玻片的一侧滴加_,用_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_的全部。2、动物细胞的结构:(1)人或动物体的各种细胞的形态不同,但_相同,都包括_,_和_。(2)动物和植物细胞基本结构都包括_、_和_不同的是植物细胞还有_、_、_。二、展示交流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取材前漱口的原因是? 2、使用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3、人和动物的身体柔软,而树木却笔直硬挺,从细胞的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什么? 4、公安部门得到一份生物样品,从外形上区别不出该样品来自动物体还是植物体。如果允许你使用显微镜,你怎样将它鉴别出来? 三、合作探究小明取一块洁净的载玻片,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0.7%的生理盐水,用凉开水把口漱净,取一消毒牙签在自己口腔内侧壁上轻轻的刮几下,再把牙签放到载玻片的液滴中涂一下,然后放到显微镜下进行观察。(1)请纠正上述内容中的三个错误:_(2) 通常先用_观察到清晰地物像,若要详细观察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细胞结构,则应将载玻片向_移动,使细胞位于_。四、达标拓展1、制作人口腔上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 )滴一滴生理盐水 染色 盖盖玻片 用凉开水漱口 取口腔上皮细胞并涂抹A B C D 2、哪一项不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所共有的结构 ( )A 细胞膜和细胞质 B细胞核和细胞膜C液泡和细胞壁 D细胞质和细胞核3、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经过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是( )A淡黄色、扁平,不规则的圆形 B淡黄色、扁平,规则的圆形C 透明、扁平,不规则的圆形 D透明、扁平,规则的圆形4、春季是易感冒的季节,当我们感冒严重时,就需要输入葡萄糖,那么输入的葡萄糖中存储的能量在细胞的说明结构中被释放出来?A 细胞壁 B叶绿体C细胞膜 D线粒体5、青海地震时,对当时没有亲人认领的遇难者尸体进行处理之前,除了对死者编号、拍照之外,还提取死者的DNA样本。DNA主要存在于细胞的 ( )A 细胞壁 B 细胞核C 细胞膜 D 细胞质5、 教学评价组长评价:小组内合作任务完成情况:1、完成_人 2、未完成_人学生评价:本课内容:1、懂了_人 2、基本懂了_人 3、很多不懂_人6、 教后反思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第二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主备人:袁秀华 审核人: 督办领导: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能说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认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能力目标 通过对细胞膜的功能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对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对细胞中物质的认识和能量转化的理解,认同细胞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逐步树立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单位,这一生物学基本观点。学习重难点:重点:细胞中含有的物质;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难点: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一前置学习1、无机物:分子比较_,一般不含有_。如:水、_,_。2、有机物:分子比较_,一般含有_。如:糖类、_、_和核酸。3、细胞膜能够让_的物质进入细胞,把_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_排到细胞外。4、食物中的能量属于_;阳光的能量属于_;物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_。5、能量可以以一种形式转变为另外一种形式。例如:点燃蜡烛时,蜡烛中的_就转变成_和_,线粒体将细胞中的一些_与_结合,转变成_和_,将有机物中的_释放出来,供_利用。6、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_和_。 二、展示交流1、农民每年要收获大量的粮食,刚打下来的粮食堆放一段时间之后要发热。请分析:(1)、这些热量来自于细胞中的哪些成分?(2)、该过程的能量转换器是?其能量转换过程是?(3)、农民采用什么方式处理粮食后再保存?该储存方法是减少了细胞中的哪种物质?2、写出两种能量转换器的区别:三、合作探究在细胞的基本结构中,活细胞的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你可以根据下面的提示设计一个探究计划:提示活细胞结构中,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可用有特殊颜色的植物(如红色苋菜)作为实验材料。(1)、你的假设_。(2)、你的实验设计方案_ (3)、你的预期实验现象_四、达标拓展(1)、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共同特点是( )A都只存在于动物细胞内 B 都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C 都只存在于植物细胞内 D都能进行光合作用(2)、从烘干的小麦种子上切下胚,放在白纸上挤压,纸上留下透明的油迹,证明种子含有( )A 无机盐 B 脂肪 C 淀粉 D蛋白质(3)、下列哪种物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A 糖类 B尿素 C 蛋白质 D脂质(4)、医生常常安排身体比较虚弱不能进食的病人打点滴,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a打点滴的目的是使人体细胞及时获得哪种物质?_。这种物质属于_(填“有机物”或是“无机物”)b 上述物质中储存有大量的能量,人体细胞通过_这种能量转化器将能量释放出来,作为生命活动所需的动力。c 在植物细胞中叶也含有这种有机物,储存于其中的_是由_转变而来的。这种能量的转变是在植物细胞的_中实现的。这种结构存在于细胞的_中。d 为了使该物质中的能量尽快释放,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在位病人输入葡萄糖的同时,一般还要让病人吸入_,因为_要与_结合,其中的化学能才能释放。五、教学评价组长评价:小组内合作任务完成情况:1、完成_人 2、未完成_人学生评价:本课内容:1、懂了_人 2、基本懂了_人 3、很多不懂_人六、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第二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主备人:袁秀华 审核人: 督办领导: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尝试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并能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能力目标 通过资料分析,阐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从而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情感目标 认同遗传信息的载体是生物体内特定的物质。学习重难点:重点 1.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2.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 1.遗传物质储存在细胞核中。 2.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一前置学习1、人的生命开始于一个_,在它的内部有指导身体发育的全部信息-_。2、信息需要_做载体,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_的有机物,它主要存在_中。3、DNA分子很长,结构像一个_梯子,可以分成许多个片段,每个片段具有特定的_,这些片段就叫_。4、细胞核中能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_,它是由_和_两种物质组成。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_,这对生物进行正常的_和_都是非常重要的。5、细胞是_、_和_的统一体。细胞的生活需要_;_能控制物质进出;_中的能量转换器-_和_;_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二、展示交流1、伞藻是一种大型单细胞绿藻,细胞核位于基部的假根中。成熟的伞藻顶部长出一个伞帽,伞藻的种类不同,伞帽的形状也不同。对两种伞藻细胞核进行移植,注意移植后伞藻的伞帽发生的伞帽变化、这说明了什么?2、在同一草场,牛吃草长牛肉,羊吃草长羊肉,牛和羊吃了同样的食物却表现出不同的相貌,其根本原因是什么?三、合作探究1、用一根玻璃针,将一个变形虫切为两半,能继续生活的是_,死亡的是_.由此可说明_在细胞产生后代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2、如果将一个变形虫的核取出,无核的部分可短期生存,但不能繁殖后代,单独的细胞核则无法生存。如果在去核后三天,再植回一个细胞核,这个变形虫可以正常生活。“这个现象可以说明什么道理? 3、你认为在正常细胞中,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是_。 4、从上述实例可知,细胞正常完成多项生命活动必须的条件是_。四、达标拓展1、(1)图中a表示的结构是 ,b表示的结构是 ,c表示的结构是 。(2)主要的遗传物质是 ,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 。 2、细胞核中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是 3、人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为( )A 23条 B 12对 C 23对 D 24条 4、从细胞结构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五、教学评价组长评价:小组内合作任务完成情况:1、完成_人 2、未完成_人学生评价:本课内容:1、懂了_人 2、基本懂了_人 3、很多不懂_人六、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第二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三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主备人:袁秀华 审核人: 督办领导: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能力目标 说出细胞分裂与生物生长的关系。情感目标 关注细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学习重难点:(1)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2)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一前置学习1、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与细胞的_与_分不开。2、新产生的细胞体积都_,通过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_,并且转变为组成自身的物质,_逐渐增大。3、细胞分裂就是_。4、细胞分裂过程:分裂时,_先由一个分为两个,然后是_分裂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_。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_,植物细胞形成新的_。5、细胞核分裂时,_的变化最明显。_的数量在细胞分裂初期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_分成完全相等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有的_形态和数目相同。二、展示交流1、试描述细胞分裂的大致过程,说说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什么意义?2、西红柿成熟后,细胞中的汁液丰富,并且含有较高的糖分,你知道为什么成熟之后这些汁液就会增加?3、洋葱根的根尖里有分生组织,那里的细胞能够进行细胞分裂。给你一个洋葱头(洋葱的鳞茎)和下列药品、仪器,请你培养出根和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分裂情况。目的:培养洋葱根,做出洋葱根尖细胞的临时装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情况。材料用具:显微镜、洋葱头(或葱、蒜)、载玻片、盖玻片、稀盐酸(有腐蚀性,注意不要溅到身上和衣服上)、镊子、小烧杯、滴管、剪刀、龙胆紫溶液(把染色体染成深色)。方法步骤:(1)培养洋葱根:将一个小烧杯装满水,把洋葱头放在上面,让它的底部总是接触到水,让洋葱头长根。等根生长到15厘米时,就可以做实验了。(2)制作洋葱根尖装片:剪取_的根尖约23毫米,立即放入稀盐酸中,过1015分钟后,用镊子取出根尖,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入龙胆紫溶液中染色35分钟,然后用镊子取出,做成装片。(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装片:先用_倍镜观察。按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找到洋葱根尖分生区(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然后再换上_倍镜观察,试找出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讨论:(1)取多长的根尖最适合观察?_(2)什么时候取材,观察效果最好?_(3)在一个视野中能否看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_三、合作探究提示:S=4R2 V=4R2 /3 S-表示面积V-表示体积一个篮球和一个乒乓球相比,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之比有何差异?_细胞体积越大,需要从外界吸收的营养物质就越多。当细胞体积变大时,表面积和体积之比会发生什么变化?_ _ 这与细胞不能无限长大有什么关系?_ _四、达标拓展1、一个细胞连续分裂3次,可以得到多少个细胞?( )A 3个 B 6个 C 8个 D无数个2、细胞分裂的步骤应该是( )细胞核分裂成两个 细胞质分成两部分 在细胞中形成新的细胞膜A、 B、 C、 D、 3、细胞分裂的结果,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这说明( )A、DNA分子的数量没有发生改变B、DNA分子的数量可能会改变C、所含的遗传物质都不相同D、新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已经加倍4、细胞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取营养物质并转变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 )A、分裂 B、生长 C、成长 D、分生五、教学评价组长评价:小组内合作任务完成情况:1、完成_人 2、未完成_人学生评价:本课内容:1、懂了_人 2、基本懂了_人 3、很多不懂_人六、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主备人:袁秀华 审核人: 督办领导: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能力目标 1、能说出组织的概念;2、能概述构成人体的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3、能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4、能概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情感目标 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学习重难点:重点 :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难点: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逐步对人体形成完整意识。一前置学习1、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是_。2、受精卵通过_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在后来的过程中大部分失去_,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_、_上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叫细胞分化。3、动物和人体的组织有四种:_、_、_、_。4、动物和人体的细胞通过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由_相似,_和_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5、器官:有不同的_按照一定的_结合在一起构成的。6、人体由_、_、_、_、_、_、_、_八大系统构成。八大系统_,使人体内各种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二、展示交流动物和人的结构层次是:_。三、合作探究1、皮肤是器官吗?2、细胞分裂、分化的时候,遗传物质分别有什么变化?_四、达标拓展1.组织形成的过程大致是( ) A.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生长 B.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细胞分裂 C.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 D.细胞分化细胞分裂细胞生长2.下列组织中,具有营养、连接、支持和保护功能的是( )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3.想一想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心肌细胞分别属于什么组织( )结缔组织 上皮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A. B. C. D. 4.以色列科学家利用干细胞成功地制造出了心脏细胞,这种转变的原因最可能是( )A.干细胞分裂的结果 B.干细胞分化的结果C.干细胞生长的结果 D.干细胞成熟的结果5.将下面相对应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肱三头肌 A.上皮组织 皮肤 B.结缔组织 胸骨 C.肌肉组织 大脑 D.神经组织6.右图是几种组织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A图是_组织,具有_功能。(2)B图是_组织,具有_功能。(3)C图是_组织,具有_功能。(4)D图是_组织,功能是_。五、教学评价组长评价:小组内合作任务完成情况:1、完成_人 2、未完成_人学生评价:本课内容:1、懂了_人 2、基本懂了_人 3、很多不懂_人六、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主备人:袁秀华 审核人: 督办领导: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草履虫的生活,说明单细胞生物是依靠一个细胞完成生命活动的,并再次认同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能力目标 1.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强化显微镜操作技能。2.通过对草履虫结构的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表归纳的学习方法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生物学的情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学习重难点:重点 :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难点:利用事实说明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完整独立的生命体。一前置学习1、单细胞生物结构_,整个身体只由_构成。如_、_、_、_、_等。2、草履虫的结构包括纤毛、表膜、_、口沟、食物泡、_、收集管、伸缩泡、细胞质、_等。其中与运动有关的结构是_;与呼吸有关的结构是_;与摄食有关的结构是_;与消化有关的结构是_。细胞核包括_和_。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益:多数单细胞生物是_的天然饵料;_课吞食细菌,净化污水。有害:某些单细胞生物几声在人体内,危害人健康,比如:_、_。海水中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可造成_。二、展示交流(2007年长沙市)为探究某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李明同学在2片载玻片上都滴有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如下图所示),用放大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画一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含草履虫较多的液滴应从培养液的 (填“表”或“底”)层吸取。(2)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画一下,目的是:( )。A.刺激草履虫 B.给草履虫供氧C.连通两个液滴 D.杀死草履虫(3)用镊子夹取一点该物质,放在2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迅速观察两液滴中的草履虫的变化(1号载玻片起对照作用),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结论是:(以下三空填“有害”、“有利”、“既不有利也不有害”)若左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 刺激。若右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左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 刺激。若左右两侧液滴中草履虫运动趋势不明显,则该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 。(4)结论:草履虫对外界刺激可以做出_,_有利刺激;_有害刺激。三、合作探究1、大多数单细胞生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_2、草履虫是怎样运动的?遇到阻碍怎样躲避?_四、达标拓展1.(2006年淄博市)与单细胞藻类相比,草履虫缺少的结构是( )。细胞壁 细胞膜 叶绿体 细胞质 液泡 细胞核A. B. C. D.2.如果将草履虫和细菌一起放入清水中,出现的情况是 ( )A.两者都死亡 B.草履虫将会死亡,而细菌继续生存C.两者都继续生存 D.草履虫继续生存,而细菌将会死亡3.草履虫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A.生产者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4.把含有草履虫的水倒入试管中,不久草履虫都集中在试管的上层,这说明草履虫在生活中需要( )。A.阳光 B.温度 C.氧气 D.营养物质5.在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常在盖玻片下放几丝绵花纤维,这样做的目的是( )。A.限制草履虫的运动 B.为草履虫提供营养C.有利于草履虫的呼吸 D.供草履虫附着6.用显微镜观察运动的草履虫,会发现体内的食物泡 ( )A.多个、大小均匀、不动。B.多个、缓缓流动、逐个变小。C.两个、交替收缩D.多个、大小相等、缓缓流动五、教学评价组长评价:小组内合作任务完成情况:1、完成_人 2、未完成_人学生评价:本课内容:1、懂了_人 2、基本懂了_人 3、很多不懂_人六、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主备人:袁秀华 审核人: 督办领导: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能力目标 1、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2、在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情感目标 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学习重难点:重点 :1、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2、能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部分认识植物体,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得到提高。难点:植物的各种组织均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 一前置学习1、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分别是_、_、_、_、_、_。2、在成熟的植物体内,总保留着一部分不分化的_,它们终生保持_能力,这样的_构成的组织,叫_组织。能储存营养物质的是_组织,其中含有_的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具有保护作用的是_组织。具有疏导作用的是_组织。3、藕断丝连“中的丝属于_组织,这种组织分布在植物体的_、_、_等处。 三、合作探究1、如果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来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_2、吃甘蔗时,要把甘蔗茎坚韧的皮剥去;咀嚼甘蔗茎时会有很多的甜汁;里面一束一束的结构咀嚼之后被吐掉。说一说甘蔗茎是由哪些组织构成?_ _ _ 四、达标拓展1.用开水烫一下番茄,会在其表面撕下一层皮,这层皮属于( )A.保护组织 B.输导组织 C.营养组织 D.机械组织2.下列各项中属于植物器官的是( )a.西瓜瓤 b.西瓜瓤中的瓜子 c.瓜子仁 d.桃 e.一个花瓣3.bcde B.bcd C.bd D.be4.你想没想过土壤中的水分被参天大树的根吸收后,是下列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子上去的( )信息窗会走的植物一株植物,除非有人移动,否则一辈子都在一个地方定居,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 但是, 确实有一些能够“行走”的植物。有一种名叫苏醒树的植物,生物学家们在美国东部和西部地区都发现了这种植物的踪迹。这种植物在水分充足的地方能够安心生长,非常茂盛,一旦干旱缺水时,它的树根就会从土中“抽”出來,卷成一个球体,一起风便把它吹走,只要吹到有水的地方,苏醒树就將卷曲的树根伸展并插入土中,开始新的生活。在南美洲秘鲁的沙漠地区,生长着另一种会“走”的植物-“步行仙人掌”。这种仙人掌的根是由一些带刺的嫩枝构成的,它能够靠着风的吹动,向前移动很长的一段路程。根据植物学家的研究,“步行仙人掌”不是从土壤里吸取营养,而是从空气中吸取的。五、教学评价组长评价:小组内合作任务完成情况:1、完成_人 2、未完成_人学生评价:本课内容:1、懂了_人 2、基本懂了_人 3、很多不懂_人六、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第四章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主备人:袁秀华 审核人: 督办领导: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识别病毒,说出病毒的结构组成。2、关注病毒与生物圈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能力目标 能从正反两方面介绍病毒与人的关系,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对病毒利弊的探讨,引导学生辩证地对待客观世界。在同伴教育活动中,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通过共同探究,建立师生互动互信关系。学习重难点:重点 :1.病毒的发现、病毒的结构与生活。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难点: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一前置学习1.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比细胞_,需要用_才能观察到。2.病毒的结构_,由_ 外壳和_组成。病毒不能_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_内。根据寄生的生物种类不同,病毒通常可分为_病毒、_病毒和_病毒,后者也称为_。3.病毒只能寄生在_里,靠自己的_中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病毒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_。4.病毒种类_,分布_,可给人类、动物和植物带来极大的危害。但人们也可以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