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共30套).doc_第1页
湘艺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共30套).doc_第2页
湘艺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共30套).doc_第3页
湘艺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共30套).doc_第4页
湘艺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共30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艺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共30套) 外婆的澎湖湾教学目的: 1、通过学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2、让学生学会正确理解歌曲情绪,用明亮活泼的歌声来演唱。 3、通过学生自制小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团结互精神。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的歌曲,它以充满激情的抒怀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歌曲为宫调式,二段体结构。歌曲第一部分从低音区缓缓进入,曲调平稳,第3小结的六度跳进使歌曲富有动感,让人们联想到漫步走在童年时熟悉的沙滩,留下了一步一个脚印的生动场景,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抒发了对美丽家园的赞美之情。教学重难点: 1、能流畅、完整地有感情演唱歌曲。2、曲中带有切分节奏的音。 3、用自制小乐器准确地为歌曲伴奏,各小组之间伴奏配合默契。 教学准备:电子琴、钢琴、教学课件、磁带、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唱师生问好歌。二、导入歌曲 1、师:同学们,我们来听一首歌,听完后告诉老师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快乐的,愉快的)刚才老师播放的歌曲是由罗大佑演唱童年。当你听到这首歌时,会让你想起哪些愉快的事?(师点击屏幕,出示背景图,歌曲童年) 2、师简介歌手叶佳修创作外婆的澎湖湾的背景。 3、师介绍台湾民歌手潘安邦演唱外婆的澎湖湾当时的情景。(师点击屏幕出示背景图,播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4、学生倾听谈自己感受,激发学生学唱歌曲情绪。 三、学习歌曲 1、学生分组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并思考这首歌曲的歌词美在哪?(师点击出示歌词、图) 2、学生观看外婆的澎湖湾flash动画并思考这首歌曲描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师点击屏幕显示歌曲flash动画) 3、师介绍这首歌曲:这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歌曲,它以充满激情的抒怀笔调表达对美丽的外婆的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也勾起了作者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4、学生倾听范唱带,思考用什么情绪去演唱?(师播放VCD教学光盘) 5、学生跟范唱带学唱一遍,师提出要求,在学唱过程中较难部分用笔勾画出来。 6、学生跟钢琴慢速学唱歌曲,难点地方切分音重点练习。 7、学生完整地跟电子琴唱一遍,个别学生提出不会的地方单独练习。 8、学生跟范唱带有感情地唱一遍。 9、师有感情范唱歌曲第一遍,第二遍师生共同演唱。 10、师引导学生倾听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让学生感受其中包含的感情。 11、学生分组合唱歌曲,师要求做到各组之间配合默契,声音均衡。 四、为歌曲编配伴奏 1、师用铃鼓为歌曲范奏歌曲。 2、学生练习伴奏谱。 3、学生与老师一起为歌曲伴奏。 4、师请几名同学手拿自制小乐器上台为歌曲伴奏,其余学生演唱歌曲。 五、表现歌曲 1、分组比赛,每组推选四名同学演唱,四名同学伴奏,上台表演唱歌曲。2、师生共同点评。 3、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师生再次共同演唱歌曲。 六、总结 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学习这首歌曲,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快乐的过好每一天!将军令【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掌握乐曲将军令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弹奏方法以及艺术处理。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受、体验、理解音乐的能力以及通过音乐处理完整驾驭、演奏全曲的能力。3)情感目标:能够喜欢中国扬琴传统曲目的曲风,乐于主动了解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特点。【教学重点】对乐曲四个乐段的艺术处理。【教学难点】1)创设情景,激发情感,感受作品的内涵。2)对乐曲第三乐段(快板)、第四乐段(急板)的力度及速度变化的把握。【教学过程】一、赏析导入,激发兴趣:(一)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并配以背景音乐,让学生身临其境于古代战场,提问学生古代战争的情节。(二)提问学生是否知道由香港作曲家黄霑作曲的、大家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男儿当自强的旋律就是取自将军令的主旋律作为音乐素材,从而使学生会对新课内容更加感兴趣,导入新课。(以这种方式导入是为了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并发展音乐智能)。二、朗诵古词,揭示背景:(一)播放将军令,并出示古词(师生共同朗诵)(渲染全曲所表现的古代战争升帐时的威严庄重、出征时的矫健轻捷、战斗时的激烈紧张气氛)塞上长风,笛声清冷。大漠落日,残月当空。日夜听驼铃,随梦入故里。手中三尺青锋,枕边六封家书。定斩敌将首级,看罢泪涕凋零。报朝廷!谁人听?(二)由学生作为主体(根据聆听音乐及朗诵古词的感受)话说古代战争。(教师总结乐曲创作背景:全曲以“战争”为主线,曲调热烈奔放,气势宏大,表现了庄严、生动、紧张的古代战争场面。)三、分段教学,艺术处理:(配合各乐段表达的内容播放图片)全曲是单主题的变奏曲,结构是引子加主体乐段。按照情节,命名为引子(擂鼓),慢板(升帐),快板(出征),急板(决战)。(一)引子(擂鼓):描写军营中鼓声雷动,预示着战争开始的情景。1、首先,邀请学生一同敲击“战鼓”(感受力度);2、讲解力度处理方法:本段由四个句子组成,演奏时应采用“臂腕结合”的方式,每个句子的开始都要有爆发力,像擂动战鼓一样,有凝聚全身的力量于琴竹之上的感觉,要求浑厚有力的音响。(音乐处理主要是强调力度的把握及情绪的集聚、酝酿)(二)慢板(升帐):将军将士出场,升军帐商议军事。1、鼓励学生模仿将军的形象“出场”,师生共同讨论升军帐、议军事的气氛。(庄重严肃)2、讲解演奏要点:在整个乐段的演奏中要求节奏稳定,气势庄严、铿锵。注意本乐段的前8小节是音乐主题的第一次展现,由此往下的模仿、移位、扩充、加花,把音乐一步步推向深化,使主题充满生机。乐段的最后bE(b3)的出现,像再次敲响了战鼓,使人精神一振,这里要像引子那样击弹有力,节奏要做特殊处理。(三)快板(出征):即上战场,表现的是英雄气概和急切心情,用小快板速度演奏。1、配合所播放图片,学生讨论战士出征的场面。2、讲解艺术处理要点:这一乐段在演奏时要注意速度的控制,切忌过分加速,因为这只是战斗的准备阶段,音乐的爆发点还在积蓄之中。“同音四连音”的演奏要注意颗粒清晰、力度均匀(用指腕的力量控制);注意节拍重音的演奏,尤其是乐段最后乐句是承上启下的关键,要求突出重音且力度递增,从而向乐曲的高潮乐段过渡。(四)急板(决战):乐曲的高潮和结尾,战争到了激战阶段。1、启发学生将本乐段曲谱与慢板音乐主题进行对比。2、技术要点讲解:重点是如何配合乐曲情绪控制好力度及速度的递进两次加快表现了战争的激化,同时要求演奏者以放松的状态完成速度的渐快、力度的渐强,而且要兼顾节拍重音的出现;音要奏得有弹性且短促而坚定,演奏情绪要饱满、有积极性、信念坚定;最后三小节结束句,节奏上可以自由一些,可以把第一个音改为附点后半拍,基本上不放慢,而把“突慢”放在加了重音的第二拍上,依次慢下去强奏到结束。四、师生合奏将军令,共同复习本节课教学内容。五、教师课堂小结:革命烈士抛头颅撒热血为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