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黄土高原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黄土高原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黄土高原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黄土高原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黄土高原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第一课时) 任明蕾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2、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3、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4、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5、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地理差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跨越的省区,通过各种资料了解黄土高原是我国文明的摇篮以及富有特色的高原文化,并学会描述其主要文化特点。2. 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风成说,认识到“黄土”对该区域造成的一系列影响。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及受其影响下形成的独特的黄土高原文化。【教学难点】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及受其影响下形成的独特的黄土高原文化.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和知识特点,科学制定目标,准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情景联想、资料搜集等感性知识的积累,逐步达到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教师:在正式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看这一组图片,猜猜下面这个地区是哪儿。观看视频(显示黄土高原、黄帝陵、秦始皇兵马俑、壶口瀑布、延安等)教师:你猜到了吗?生:黄土高原教师:为什么一看图片就知道这里是黄土高原,而不是别的地方呢?生:因为有厚厚的黄土(黄土地)2、 走进黄土高原文明的摇篮教师:没错,黄土高原也因此而得名。刚才的短片中我们欣赏到了黄土高原独特的景观和众多名胜古迹。这里被母亲河黄河环抱,孕育了古老的文明古国,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先河,悠久的历史,多彩的文化,昭示着这是一片深情的土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土高原,感受其地域特色。1、认识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教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4页(板书标题),快速在图6.25中找出黄土高原的四周边界及本区分布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待会请同学上台指图说明,时间三分钟,教师巡视指导。教师:老师发现这位同学找的很认真,请他来讲台给大家展示黄土高原的位置。学生指图说明位置深居内陆,地处北方地区的西部。教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十分全面,而且指图标准。大家掌声鼓励。学生指图说明其范围是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教师:这位同学给咱们大家快速的定位了黄土高原的范围,真是火眼晶晶啊,如果我们将这四处连接起来,那么就构成了黄土高原大致区域。同学们,你能发现该区域大致穿过哪几个省份吗?学生指图说明主要包括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等。教师评价:好的,这位同学对34个省级行政区掌握的非常好。2、认识黄土高原的风土人情教师: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样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塑造了该区浓烈的黄土地风味,请同学们观看下面的小视频,结合该区地形及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前后六人一小组,分析讨论信天游这种“黄土风情”与什么自然环境有关?待会请同学上讲台指图展示。展示黄土高原地势和地形分布图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读图一般方法识图,小组合作思考一下问题:1、确定黄土高原的海拔范围;2、对比延安和石家庄的地形类型及对“黄土风情”的影响;3、综合地势图和四大地理区域图,分析信天游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小组讨论3分钟,代表上讲台指图回答。小组1回答:黄土高原的海拔大致在1000米到2000米之间;小组2:受地形因素影响,延安为高原,石家庄为平原,所以当地的文化习俗不同。小组3:信天游收到高原和地形的双重因素的影响。三、感受黄土高原教师: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除一些石质山体外,地表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对整个世界地质界而言充满着神奇的吸引力,那么这么多的黄土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学生:风吹来的。教师:黄土土质疏松,极易遭到流水的侵蚀,日久天长,黄土高原表面支离破碎,沟壑纵横,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请结合教材P26内容,说出黄土高原三种典型地貌景观的顶部形态有什么区别?学生:黄土塬的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侵蚀形成沟壑;黄土梁顶部分割成长条状;黄土峁顶部是孤立的馒头状山丘。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倘若沟谷进一步发育,则会形成川。这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4、小结总结:刚才我们认识了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包括这些方面,各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形成了黄土高原极具地理色彩的的风土人情。四、拓展延伸教师: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为什么窑洞会成为黄土高原的特有民居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